信息公開也是“疫苗”,別讓謠言有機可趁

信息公開也是“疫苗”,別讓謠言有機可趁

“飲高度酒對抗新冠病毒”“武漢衛健委領導感染後逃往上海”“新冠病毒來源於生物實驗室洩漏”……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一些不實、惡意的圖片、文字和視頻也利用人們的恐慌情緒在互聯網上廣泛傳播。國家網信辦近日指導有關地方網信辦,依法查處“皮皮搞笑”等違法違規網站平臺及賬號,為各網站平臺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敲響警鐘。

謠言的流通量與事件的重要性、模糊性與公眾的批判能力密切相關。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成因複雜,這無疑給五花八門的謠言提供諸多可乘之機。病毒侵害人類的生命健康,而謠言導致的非理性行為則會大大削弱人們為捍衛生命健康付出的努力。一篇斷章取義的醫藥報道,就會引發一場全民一哄而上的瘋狂搶購,一條所謂“專家”語焉不詳的消息,就能讓無數家庭陷入悲觀絕望的淒涼境地。值此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依法查處違法違規網站平臺及賬號,既有利於從源頭上切斷虛假信息傳播,更為堅定信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令人欣喜的是,在這場網上網下攜手抗疫的戰鬥中,各大互聯網平臺主動扮演了謠言“粉碎機”、真相“探照燈”和人心“穩定器”。抖音、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平臺陸續發佈相關通知嚴厲打擊虛假疫情信息,騰訊、今日頭條相繼開設“新冠肺炎”專題頁聚合權威信息,助力民眾和政府精準防控疫情,互聯網公司利用自身在內容、信息和大數據等方面的優勢,運用可視化的處理手段,推出“全國實時疫情動態”“疫情地圖”“同乘患者查詢系統”“發熱門診地圖”等線上信息發佈系統,有效補足老百姓信息不對稱的短板,真正達到“醫心”效果。

在“人人都有攝像頭”的“自發布”時代,眾聲喧譁本是網絡輿論場的常態。但在全社會合力抗疫的情況下,碎片化傳播趨勢越發顯現出“熱鬧有餘而專業不足”的軟肋。權威發佈跟不上,各種“小道消息”就會滿天飛,不但搞得人心惶惶,更不利於疫情的控制和治癒。在此次疫情信息傳播中,一些新媒體平臺嘗試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權威機構合作,讓人們對疫情有完整準確的認知,不但有針對性地做好自我防護,更讓一些虛假信息和錯誤言論不攻自破。

信息公開是最好的“疫苗”。在這場對中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大考中,如何有效規避謠言,及時發佈權威信息,打贏信息攻防戰,也是擺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題。在網絡化的社會格局下,社會的“善治”離不開權威機構、專業媒體、互聯網平臺和每個普通人的配合。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我們才能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