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什么一定要占领日本的北方四岛?

香堂风子


在二战前,北方四岛在日本和苏联经过来回的几次交易最终全数的落到了日本的手中。直到二战结束之时,北方四岛被苏联抢夺了过去。



在战争结束以后,日本曾经试图和苏联缓和关系,尤其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的新内阁为此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当时美苏正处于冷战的状态,美国岂能如他们愿,于是美国就多方阻挠,抛出了所谓的领土问题,试图制造日苏之间的紧张气氛。


显然,美国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后来日苏关系日趋恶化,北方四岛的问题也是一直争论到今日。

在此期间去,苏联曾经想要还给他们两个岛屿,不过由于日本想要把四个岛全部都收回去,最后还是不了了之。而日本也就丢失了二战以后唯一的一次收回部分北方四岛的机会。之后苏联解体了以后,北方四岛就再度的被俄罗斯接手了。


俄罗斯为什么要坚守北方四岛。其实他们对于这个二战的战败国是何种秉性还是十分了解的。这个战败国,在未来的某一天搞不好就会捅自己一刀,对他们必须严加防范。

看一看北方四岛,这个地方就像是一把坚刃,直逼日本大脑。这里距离北海道只有几十海里的距离,如果日本有什么异动,苏联可以快速的就对他们做出反应。更何况在日本还驻扎这着美国的军队,俄罗斯更是应该严加防范了。


是阿维啊


北方四岛属于俄罗斯领土,因此准确名称应该是南千岛群岛,不过日本近年来不断向俄罗斯索要四岛,因此北方四岛的名字也就逐渐传开了。

北方四岛到底属于谁?

不是谁的喊声大,北方四岛就归谁,而是要根据法律条文,决定北方四岛归属的有两个重要国际条约,一个是1945年美英苏三国签订的《雅尔塔协定》,雅尔塔会议确定了二战后世界格局和秩序,是不容德意日三国挑战的。另一个是1951年签订的《旧金山合约》。以上两个条约全都把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划归苏联(俄罗斯),虽然苏联并没有在《旧金山合约》上签字,但是仍然拥有北方四岛的主权。



北方四岛概况

北方四岛总面积5088.33平方千米,位于日本北海道北部,北方四岛面积狭小,但是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黄金、白银、铁、钛、硫、石油等,还有世界唯一一座稀有金属铼矿,储量高达36吨,如此重要的风水宝地,无论是俄罗斯还是日本,自然都不舍得放弃。


俄罗斯自苏联解体后,经济始终得不到快速发展,让普京十分头疼,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所以十分看重北方四岛,仅仅是1867吨黄金就可以挽救颓败的俄罗斯经济。

日本虽然经济发达,但是资源严重匮乏,日本的石油、煤炭和钢铁几乎全部依赖于进口,矿藏丰富的北方四岛自然让日本垂涎三尺。

俄罗斯

“俄罗斯没有边界”——俄罗斯总统普京

俄罗斯人对于领土的热衷是出了名的,俄罗斯从一个小小的莫斯科公国,经过数百年扩张,如今成为世界第一领土大国,俄罗斯只有侵占领土,还没有返还的先例,因此想让俄罗斯放弃已经到手的北方四岛简直痴人说梦。

北方四岛是二战后世界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战期间,苏联遭到德国入侵,损失了2700万人,虽然日本没有像德国一样攻入苏联领土,但是俄罗斯仍然对日本严防死守,防止其东山再起,祸乱东亚,俄罗斯人从感情上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国家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因此坚决不允许把北方四岛给日本。

北方四岛紧挨着日本北海道,对日本的国防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俄罗斯在东欧地区受到美国的挤压,只能采取守势。

如果把北方四岛交给日本,日本本土受到的威胁减弱,将会对俄罗斯更加咄咄逼人,俄罗斯会两面受敌,让日本保持能够收回北方四岛的希望,日本就不会与俄罗斯翻脸,有助于俄罗斯集中精力对付美国在东欧的扩张。


北方四岛位于千岛群岛最南端,如果交给日本,将会对进出鄂霍次克海的俄罗斯舰队起到监视作用,不利于俄罗斯舰队的保密行动。

日本

相比于俄罗斯,日本更加看重北方四岛的实际价值,主要是丰富的资源,以及对日本本土的威胁。

日本是海洋国家,因此优先发展海上自卫队,防御目标从“御敌于国门”向外扩展为“御敌于海上”,日本海上自卫队拥有4艘直升机航母,大批军舰,如果只靠海上力量,日本有能力守卫本土,但是北方四岛过于靠近日本北海道,如果俄罗斯在岛上部署导弹和军队,日本海上自卫队将毫无用处,日本也毫无还手之力。



德国东普鲁士被波兰占领,柯尼斯堡也成为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但是德国从未索要领土,加上认真反思,得到了欧洲国家的原谅。

日本与俄罗斯、中国和韩国三个国家有领土争端,实际上是二战的延续,如果日本不能认清现实,过多的挑战二战以来的国际秩序,日本只能自尝苦果。


不是俄罗斯非要占领北方四岛,而是北方四岛在法理上属于俄罗斯,日本的冲绳也是一样的,日本只有管辖权,没有主权,随着东方大国的日益强大,冲绳问题还可以拿出来谈。


视野新观


北方四岛的争端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把北方四岛直接加上日本领土的定义其实是很武断的。至于说为什么武断,桃花石杂谈就来介绍一下北方四岛的争端究竟是怎么回事。


北方四岛的变迁

北方四岛是指日本北海道和库页岛之间的几个小岛,分别是国后、择捉、齿舞群岛和色丹。当然这里桃花石杂谈要说明的是,北方四岛是日本对这些岛屿的称呼,俄罗斯则把他们叫作库页群岛或者南千岛群岛。

(北方四岛的位置(图中左下方))

这几个小岛上的原住民主要是日本北方的少数民族阿依努人,在公元17世纪的时候,日本松前藩取得了这些小岛的名义控制权。但是在十八世纪,一些俄罗斯的探险商队来到了这些岛上,并通过各种方法让岛上的许多阿依努人都加入了俄罗斯国籍。这样这些岛上就形成了俄日共存的局面。

不过在公元1855年,俄日之间签署《日俄和亲通好条约》,俄罗斯承认北方四岛属于日本。二战时期,这里是日本领土,日本发动珍珠港袭击的舰队就是在择捉岛集结,并从那里出发的。在1945年2月举行的雅尔塔会议上,声明同意在战后把当时由日本占领的库页岛南部和北方四岛转交给苏联。而1945年7月17日发布的波茨坦公告中,更是声明:

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也就是说日本战后领土,除了四个大岛之外,都要由盟国决定。因此在二战末期苏联对日本采取军事行动时,就将库页岛南部和北方四岛也一并占领了。

(1945年的择捉岛)

在战后的1951年,日本和几十个国家在美国的主持下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和会,订立最终的对日和约。在和约最终条款中,规定日本放弃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取得的领土,其中包括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但在条约中却没有说明千岛群岛包括哪些岛屿,因此日本在这之后就说千岛群岛不包括北方四岛,所以应该是日本领土。而苏联则根本没有接受《旧金山和约》,而且苏联认为日本所说的北方四岛是千岛群岛的一部分,因此属于苏联领土。之后苏联就一直行使对千岛群岛的主权。

日俄双方的博弈

但在1956年,苏联在《苏日共同宣言》里公开表示:

苏联政府特此同意将齿舞群岛与色丹岛归还日本;惟正式的主权移交须于和平条约签署后始可施行。

也就是说苏联同意把齿舞群岛和色丹岛归还日本,但前提是日本要和苏联签订双方满意的和平条约。但因为在冷战期间,日本完全追随美国,所以和苏联始终有很多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因此直到苏联解体,日苏之间也没有签订和平条约。

(日本人要求归还北方四岛的抗议活动)

而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却对北方四岛采取了更为强硬的态度,不但不再提归还齿舞和色丹,而且还多次明确表示北方四岛是俄罗斯领土。俄罗斯领导人梅德维杰夫还曾经不止一次以总统和总理身份视察北方四岛,并在北方四岛上建立军事基地,威慑日本,使俄日之间的分歧再次加大。

(今天的色丹岛)


所以关于北方四岛,从第三方视角,其实确实还是很难说属于谁,而俄罗斯已经对其行使主权多年,现在仍然将其完全掌控却是事实。至于以后,恐怕还是要看双方国力消长才能决定其最终归属了。


桃花石杂谈


日本与俄罗斯对北方四岛的争夺由来已久,目前北方四岛处于俄罗斯的实际控制之下,但是日本一直对其主张权利。所以日本与俄罗斯关于北方四岛的谈判也进行了多轮,但是俄罗斯一直不松口,日本也是无可奈何。

铭苏先生给大家梳理一下北方四岛的领土变迁历史,这样就比较好理解两国为何一直争夺北方四岛了。

一、北方四岛的地理位置

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是千岛群岛南部的四个岛屿,包括择捉岛、国后岛、色丹岛和齿舞群岛,而千岛群岛则为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和日本北海道之间的一系列岛屿的总称。北方四岛东邻太平洋,西邻日本北海道,西北方向隔宗谷海峡与库页岛隔海相望,北部为鄂霍次克海,东北部与北千岛群岛相邻,总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

二、北方四岛的日俄争夺历史

第一阶段

从18世纪起,日俄两国就开始争夺千岛群岛,直到1855年日俄两国签署《日俄和亲通好条约》,瓜分了千岛群岛,两国约定以伊图鲁普岛与乌鲁普岛之间的海峡为界,海峡以南称为南千岛群岛,归日本所有,海峡以北归俄国所有。

第二阶段

1875年,日俄签署《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日本用库页岛南部主权换取千岛群岛北部主权,日本获得整个千岛群岛的主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

第三阶段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根据《雅尔塔协定》,日本将千岛群岛割让给苏联,日本放弃了对千岛群岛的主权。苏联趁日本战败投降之际,派兵占领了北方四岛,从此北方四岛就处于俄罗斯的实际控制之下。

日本是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的,苏联是8月18日向千岛群岛发起全面进攻的,这也说明苏联对千岛群岛也是志在必得的。

三、俄罗斯对北方四岛的管辖

苏联占领北方四岛以后,破坏了上面的建筑,将上面的日本人驱逐,然后将其他地区的俄罗斯人移民到北方四岛,所以现在的北方四岛上的居民主要是俄罗斯人。

由于北方四岛离日本的北海道只有几十公里,可以近距离观察日本,所以俄罗斯在岛上修筑了防御工事,建立了雷达监听站等军事设施,以用来监听日本及驻日美军,搜集日本情报。同时,苏联还完善了岛上的基础设施,在岛上修建了飞机场和船舶停靠码头等。

由于北方四岛的特殊地理位置,让俄罗斯可以近距离的接近日本,所以俄罗斯历任领导人对北方四岛都非常重视。俄罗斯总统普京曾亲临北方四岛视察,最近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亲临北方四岛视察,这也充分说明北方四岛在俄罗斯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虽然日本根据1855年日俄两国签署《日俄和亲通好条约》,不断主张北方四岛是日本的领土,但是俄罗斯一直拒绝将其归还日本,所以北方四岛一直处于俄罗斯的实际控制之下。


铭苏先生


北方四岛(南千岛群岛)面积大约5000多平方公里,并不能说其属于日本或者俄罗斯,双方都是直到近代才开拓到这里。1945年雅尔塔协定中规定,苏联能够得到库页岛与全部的千岛群岛,所以后来的俄罗斯也根据《雅尔塔协定》确定了对南千岛群岛的占据。

北方四岛面积虽然不大,但却是二战以后世界新秩序确立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北方四岛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在西部的战略空间不断被压缩,东方的地位不断上升。北方四岛扼守着俄罗斯进出太平洋的战略要冲,是俄罗斯远东的门户之地,俄罗斯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另一方面,对于俄罗斯来说,北方四岛战略地位重要,对于日本来说也意义非凡。北方四岛面积不大,但与千岛群岛、库页岛连成一线,对日本来说就像“紧箍咒”一样。

日本列岛资源匮乏,但是这个面积不大的北方四岛资源丰富到惊人。北方四岛保守估计的黄金储量超过1800吨,大陆架天然气大约20亿立方米,还有大量的银、钛、铁、铼等。

同时,北方四岛还有大量的森林、地热与渔业资源,是不折不扣的宝地。对于日本或者俄罗斯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聚宝盆。



澹奕


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近代上,日俄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半个多世纪的争夺,现在这个格局是二战后形成的。日本声称对北方四岛拥有主权,并积极以经济援助为诱饵让俄罗斯归还四岛,俄罗斯虽然在叶利钦时代做出了归还其中两岛的决策,但来自国内卖国贼的压力让俄罗斯内部无法形成统一意见,到了强人普京时代,四岛问题更是扑朔迷离,但总体上,根据战略地位,自然资源以及国际关系和国内舆论角度李戡,俄罗斯目前还将继续维持对四岛的统治地位。


如果要看这四岛问题,我们需要从历史以及国际力量此消彼长的宏观环境去看。


俄罗斯人从1760年开始来到千岛群岛捕鱼,并通过多种方式让岛上的原住民虾夷族加入了俄罗斯族。而几乎差不多的时间,日本也开始了在千岛群岛的活动。1855年,日俄两国签署《日俄和亲通好条约》,瓜分了千岛群岛,两国约定以伊图鲁普岛与乌鲁普岛之间的海峡为界,海峡以南称为南千岛群岛,归日本所有,日本在南千岛群岛设置行政区划。



到了1875年,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与诸多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东北三省的土地相继落入俄罗斯之手,这就包括其中的库页岛。这次,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也正在拓展领土,他们先是将北海道纳入统治范围,然后又把目光放到了千岛群岛。


1875年,日俄在当时俄罗斯首都圣彼得堡签署《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日本放弃萨哈林岛的主权予俄罗斯,以换取整个千岛群岛的主权,自此北千岛群岛也并入日本版图。


直到1945年,俄罗斯对日本宣战,俄罗斯占领了整个包含南北千岛群岛在内的整个列岛。在1951年签订的旧金山和约第二章“领土”中,也约定了日本放弃对1905年《朴茨茅斯和约》后所取得领土之所有权利与请求权,当中包括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南部。


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急盼经济援助,日本乘机提出北方四岛问题。于是,从那一年起,北方四岛问题就成为了日俄两国之间的一个重大命题。



那么,俄罗斯会放弃吗,目前看几乎没有这个可能。


(1)军事战略上。北方四岛是俄罗斯远东通往太平洋的要道,俄罗斯不可能为了日本的几个钱,就放弃这一战略地位。


(2)国际关系上,日本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又与俄罗斯对着干,若把四岛让与日本,说不定日后日本还会对俄罗斯进行战略挟制。不干。


(3)北方四岛是牵制日本,博得经济援助的一手好棋。四岛在手,俄罗斯就可以时不时打一打,要要价,再缓缓。与日本进行博弈。斗而不破,攫取利益。


(4)俄罗斯国内氛围不允许。普京是俄罗斯强人总统,如果贸然将四岛还给日本人,对国内无法交代。


(5)经济资源。在四岛上,已经探明了诸多将近450亿美元的自然资源。俄罗斯显然不会嫌资源多可以分点给别人。



最后一点是,现在俄罗斯和中国要好,自然也还会照顾到中国对日本的情绪。


北京不冷东京热


最近围绕北方四岛,日本和俄罗斯又起了波澜。

原因是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到了北方四岛视察。

这在俄罗斯看来很正常,毕竟俄罗斯的各种出版物都表明这里是俄罗斯的领土,不过日本人当然不满。

因为在日本人看来,这里自古是日本的土地,是二战后利用契机从日本手中夺取的。要不然日本和俄罗斯如今能为了这些岛屿的归属来进行谈判吗?

至于梅德韦杰夫为什么突然视察北方四岛,木叔不做过多解释,毕竟这篇只是谈更多的历史问题。

作为第三方,我们能查到的最早国际法资料显示:北方四岛最早就是日本的领土,而且俄罗斯也承认了。

这是在19世纪中旬的1855年的时候,日本和俄罗斯签署了一个友好条约,首次划分了双方在太平洋岛屿上的边界。

条约明确规定两国边界在择捉岛和得抚岛之间,择捉岛及以南属于日本,而得抚岛以北属于沙俄。

而择捉岛以南就是北方四岛。

这也是日本一直认定北方四岛是该国领土的一个重要依据。

后来日俄战争,日本占领了得抚岛以北的千岛群岛。把北方四岛和千岛群岛一同作为对抗俄罗斯和维护日本远东太平洋秩序的基地。

因而北方四岛问题逐渐和千岛群岛问题搅在一起。

二战后日本被美国占领,苏俄就趁机出兵把北方四岛给占了,并且破坏了岛上日本人的设施,驱逐了当地人。

这虽然违反了两国100年前签署的条约,但是苏俄的做法获得了二战后对战败国打压这个现实的认可,也就是雅尔塔协议规定,千岛群岛归还俄罗斯。

俄罗斯就通过这点,顺便把北方四岛也占领了。

但国际社会对此看法很多,基本没有国家认可俄罗斯的态度。因而北方四岛被称为南千岛群岛,和千岛群岛不是同一地理主体。

俄罗斯的占领是既成事实,日本也不敢对俄罗斯动武来索取领土,因而几十年来一直是谈判,但都没有效果。

俄罗斯之所以占领北方四岛,是因为这里对俄罗斯非常重要。

不仅距离日本本土的北海道只有几十公里,俄罗斯可以对日本乃至驻日美军进行威慑;

而且俄罗斯也能防止日本利用北方四岛部署针对俄罗斯的武器,毕竟这里距离俄罗斯领土最近也只有几十公里。

这恐怕也是最近梅德韦杰夫来北方四岛视察传递的信息吧!


木春山谈天下


从俄罗斯的角度出发,北方四岛本就不是“占领”,很早就是俄罗斯的,并且二战后的条约也说的很清楚日本彻底放弃千岛群岛所有权,在对待领土问题上,普京通常是非常强硬,北方四岛未来要么爆发战争,日本将没有任何机会收复这几个大岛屿。

日本的北方四岛不能完全说是被俄罗斯占领,因为现在的俄罗斯已经是合法拥有北方四岛的统治权。虽然普京在三个月之前还给日本几个袖珍附属岛,但普京更多的是借助北方四岛来作为俄罗斯反制美国亚太军事战略的关键。

北方四岛人称南千岛群岛,与北千岛群岛首尾呼应。后来为了扑鱼等日常活动,俄罗斯人和日本人相继来到这里。直到1855年,两国签署条约将千岛群岛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归日本所有,包括择捉岛、国后岛、色丹岛、齿舞群岛四岛,北部归俄罗斯,但这并不是千岛群岛的最终命运。日俄战争后,日本以萨哈林岛与俄罗斯换取了整个千岛群岛的主权,同时将其并入日本版图。

不久后,俄罗斯大战日本从而占领了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地区。并且在1951年日俄签订相关条约,日本承诺从此放弃整个千岛群岛的所有权,所谓的日本北方四岛也就正式成为了俄罗斯领土的一部分,俄罗斯对北方四岛拥有合法主权。这个合法权一直保持到了现在,所以说俄罗斯并不算是占领了北方四岛。

由于北方四岛重要的地理位和丰富的能源资本,时至今日日本还不死心,一直打北方四岛的注意。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内经济十分萧条,为了发展经济接受了日本的援助,但是日本就此提出了“归还”北方四岛的要求,矛盾的序幕再次被拉开。但是出于对国家领土主权问题的考虑,俄罗斯并没有打算让出北方四岛的统治权。

如今的日本已经完全倒向美国,俄罗斯更不会把这块宝地“让给”日本了。


迷彩先生-军事科普和时评,用专业易懂的语言解读最新军事资讯,期待能够在评论区和大家积极讨论,欢迎大家关注和订阅。


迷彩先生


“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

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欠了我的给我补回来

偷了我的给我交出来”

------歌曲《嘻唰唰》

可这就是俄罗斯人的民族性,俄罗斯人从不吃亏,尤其是对于土地贪婪和征服之上。

俄罗斯的祖先基辅罗斯仅仅是东欧一个很小的国家,那时候被邻居波兰暴揍一顿,是经常现象,结果蒙古人来了,蒙古人的西征大军来到东欧,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征服了基辅罗斯,并建立了金帐汗国,后来蒙古大军的长子西征中,蒙古帝国的诸长子们,又对俄罗斯的先人们进行了暴揍,结果俄罗斯人彻底臣服240多年,但是重新崛起俄罗斯人很快跟蒙古人有样学样,在摆脱蒙古人的征服后,反过来对于蒙古人曾经征服的土地进行了侵略,结果俄罗斯的版图从东欧扩展到了西伯利亚。

俄罗斯在西伯利亚方向的扩张

17世纪,向东侵略的俄罗斯人遭遇了清帝国康熙皇帝的顽强抵抗,东侵受阻,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持了远东的中俄边界,可是180年后,俄罗斯趁着第二次鸦片战争,趁火打劫,割走了外东北和库页岛近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谓是变本加厉。

俄罗斯侵占的清朝的领土

1917年俄罗斯爆发革命,1918年苏俄退出一战,为此苏俄割让了近100万平方公里的在俄罗斯帝国时代占据的东欧领土,但是在一战结束后以及二战爆发前后,苏联通过与芬兰的战争,与德国侵略波兰,吞并波罗的海三国等等,将失去的土地全数夺回,但是也让本来并不相邻的苏德两大国成为邻国。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德国迅速推进,短时间内北线进至列宁格勒(圣彼得堡)附近,中路抵达莫斯科城下,南路进至高加索地区,但是在后来苏军反扑将这些领土全部收复,而且还成功攻入德国境内的柏林,战后不仅将整个东欧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且还将德国的传统领土东普鲁士占为己有,成为如今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

东普鲁士成为了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

1905年日俄战争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爆发,结果俄罗斯战败,俄罗斯被迫将它修建中东铁路南段转让给日本,也就是所谓的南满铁路,同时还将从清朝夺走的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1945年8月败局一定的日本遭到苏联的强力打击,苏联红军向中国东北、朝鲜、库页岛南部的日军发动进攻,并顺势占领了库页岛南部的南千岛群岛,也就是目前日俄领土争端中的“北方四岛”。

而2014年俄罗斯夺取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半岛,也是如出一辙。

1945年苏联对日宣战

从不吃亏,尤其是在土地上,即使一时吃亏也一定终究会拿回来,而且拿回来的更多,这就是战斗民族俄罗斯人,所以一定看着自己土地,因为对于土地而言,这就是一头饿狼,它永远会盯着你碗里的肉。


大东北的小豆包


不能如此武断地认为北方四岛是俄罗斯占领的日本领土,事实上目前我国官方对北方四岛的定位是日俄争议领土。所谓“北方四岛”是日本方面对日俄之间的争议岛屿的称谓,而俄罗斯方面则称其为南千岛群岛。日俄之间这些争议岛屿包括国后岛(俄方称库纳施尔岛)、择捉岛(俄方称伊图鲁普岛)、色丹岛(俄方称施科坦岛)、齿舞群岛(俄方称赫巴马伊群岛)。这些岛屿在地理结构上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千岛群岛向南的自然延伸,总面积5038.33平方公里。四岛中面积最大的3200平方公里左右的择捉岛。四岛东北部为乌鲁普岛(日本称得抚岛),西南边是北海道岛,西边是俄罗斯萨哈林岛(日本称桦太岛,中国称库页岛)。事实上无论是”南千岛群岛“一词或是”北方四岛“一词在1945年之前都是不存在的,而这两个称呼出现的根本原因恰恰就是日俄之间的岛屿争端。

也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日本应该早于俄罗斯控制这些岛屿,而俄国人则是从日本手中占领这些岛屿的。实际上日本的确早于俄国控制这些岛屿,不过并我们传统印象中那么早——其实这些岛屿被纳入日本版图的历史并不比俄罗斯涉足这一地区早多少:国后、择捉、齿舞、色丹四岛上最早的原住居民是阿依努人,这个民族曾广泛分布于整个日本群岛以及如今的库页岛、千岛群岛以及俄罗斯滨海地区,如今却基本只分布于北海道和库页岛。阿伊努人的外貌与日本的主体民族大和族人截然不同:他们眉突出,发稠密,眼圆而深陷,睫毛长而分歧,鼻垂直,脸和全身多毛,明显具有欧罗巴人种的特征。严格意义上他们才是日本群岛最早的主人,但他们就像美洲印第安人面对白人移民一样被后来迁入日本群岛的和族逐渐排挤。作为今天日本主体民族的和族起源于本州岛的关西地区,相比之下东日本地区在历史上是比较落后、开发较晚的。公元7世纪日本大和朝廷所统治的区域大约只相当于今天日本列岛一半的面积,今天本州岛东北部的岩手、福岛、宫城、青森、山形、秋田等县以及北海道都不在日本大和朝廷的版图之内。从公元7世纪开始大和朝廷对位于今天本州岛东北部和北海道的阿依努人发起了持续不断的征服活动:公元658年4月阿倍比罗夫将军率舰船一百八十余艘向今天的秋田、能代一带进攻,后又推进到渡岛附近(北海道东南段)。次年3月阿倍比罗夫进攻桧山,占领大片土地,同时设立地方政府、建立军事基地,以备虾夷人反击。这场战争使大和朝廷一度将版图扩张到北海道,虾夷人的生存空间被大和族大量侵占挤压,逐渐由遍布日本各地转变成一个少数民族。到1593年在历经持续数百年的征服活动后阿伊努族聚居的北海道岛被丰臣秀吉正式吞并,同年丰臣秀吉派遣大将松前庆广以北海道岛为基地出征库页岛南端。日本方面在出征库页岛的同时也将扩张的触角伸到了邻近的千岛群岛。1635年日本方面派村上扫部左卫门巡视库页岛。1644年在松前藩的提议下日本方面绘制了《正保御国绘图》,在这张地图中首次把北海道、库页岛以及千岛群岛等原本由当地原住民居住的地方划入日本版图。这也就是说迄今为止日本对四岛行使主权的史料证据只能追溯到375年前。如果用中国历史进行对比是个什么概念呢?就在日本人将四岛绘制在本国地图上这年中国历史上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清军入关。这样说大家应该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印象了吧?

日本人向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等北方岛屿扩张的行为遭遇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对手。为什么说意想不到呢?在此之前库页岛曾隶属于明朝的奴儿干都司管辖,然而明末清初的混乱局面使中原王朝根本无力管辖如此偏远的岛屿,这使日本势力得以较为顺利地向库页岛渗透。在邻近库页岛的千岛群岛地区日本并没发现有其他大国在此行使管辖权的痕迹。也就是说日本在向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等北方岛屿扩张时库页岛尽管属于中国领土,然而这时中原王朝对其鞭长莫及,相比之下千岛群岛更是从未被任何一个大国管辖过,长期处于权力真空状态。事实上日本在向北方岛屿的早期扩张的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唯一抵抗就是当地的阿依努原住民,然而很快一个强势的对手也开始涉足这一地区——这个对手就是俄国。这的确是令日本人始料未及的:俄罗斯本来是一个欧洲国家,在此之前日本和俄罗斯从没任何交往,甚至可能彼此都不知道世界上还存在对方这么一个国家。日本人做梦也不会想到一个此前听都没听说过的国家会不远万里跋涉扩张到自己身边。1637年俄国人向东扩张的势头已推进到鄂霍次克海一带。1689年南下扩张的沙俄与中国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沙俄向黑龙江流域的扩张势头由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随后俄国人的目光开始向东投向日本。1697年沙俄在远东的扩张已推进到堪察加半岛,随后开始致力于寻找与日本通商的航线。1699年俄国哥萨克头目阿特拉索夫在勘察加半岛的原住民部落里意外发现了一个名叫传兵卫的日本商人。传兵卫是在三年前乘船向江户(今东京)航行途中因遇暴风而漂流到勘察加半岛的。俄国人向传兵卫详细询问了有关日本的地理、矿藏以及政治制度和军备等情况。沙皇彼得一世得知此事后命阿特拉索夫将传兵卫送入京城与自己相见。1702年4月彼得一世在召见传兵卫后令其学好俄语,然后再由他教俄国人学日语,以便培养沙俄对日本工作的专门翻译人才。1705年10月沙俄征服在彼得堡开办日语学校,与此同时俄国人也积极开拓通往日本的航线,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俄国人从勘察加半岛的原住民口中逐渐得知了千岛群岛的存在。1711年8月俄国人第一次从勘察加半岛南下,开启了对千岛群岛的殖民活动。由此可见俄国人涉足千岛群岛之时距离日本将千岛群岛绘制在本国地区上仅仅过去了67年。

1719年1月2日彼得大帝派出大批“地质测量专家和学者”对勘察加半岛及其附近海域、岛屿进行深入的“勘察”。彼得大帝在他的秘密手谕中训示“探险队员”:一定要仔细勘察整个千岛群岛并找到通往日本的航道。1721年沙俄“探险队”在“地质测量学者”叶夫列莫夫的率领下对千岛群岛的舍子古丹岛等14个岛屿进行了勘察。他们在勘察完千岛群岛北部6个岛屿之后迫使岛上居民加入了俄罗斯国籍并把千岛群岛北部划入沙俄的版图。1728年和1740年沙俄和丹麦混血的海军上校维图斯·白令奉彼得大帝之命渡过楚科奇半岛东部的海峡两次前往美洲探险考察,后来这一海峡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维图斯·白令考察了太平洋上的阿留申群岛和阿拉斯加的海岸线,与此同时沙俄势力也借助他的航行开始向日本近海扩张。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俄国人的扩张还主要限于千岛群岛北部地区,而如今日俄争议的四岛位于千岛群岛南部。1738年沙俄政府派出海军中校斯潘贝格率领舰队前往日本“探险”,斯潘贝格的“探险队”在同年7月15日沿列岛南下游历了千岛群岛的29个岛屿并对这些岛屿用俄文一一命名,而在这其中就包括了如今“北方四岛”之一的色丹岛。截至1767年俄国人已经控制了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大部分千岛群岛,此后俄罗斯渔船比起以前更加频繁地前往千岛群岛活动。1775年至1780年期间俄国人在千岛群岛到处树立十字架作为占领标志并向千岛群岛组织大规模移民。俄国人的行为不可避免将和同样在向这一地区扩张的日本发生冲突:1794年沙俄政府将38个流放犯和20名猎手送到得抚岛定居。日本德川幕府在获悉此事后于1799年命令有官方背景的富商屋嘉兵卫到择捉岛开辟17处渔场,同时派幕府官吏常驻该岛并建立行政组织。1801年日本德川幕府开始派军队驱逐千岛群岛上的俄罗斯人。日本人最远到达了位于千岛群岛中部的得抚岛并在得抚岛上树立了“天长地久大日本属岛”的石碑。1802年日本又在色丹岛上建立哨所。

此后日本和沙俄围绕千岛群岛展开了更为激烈的博弈。俄国在与日本争夺千岛群岛的同时也致力于打开日本的门户:早在1792年一向以研究日本问题的学者面目出现的基利尔向当时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递交了一份周密的探险计划,随后叶卡捷琳娜二世向西伯利亚总督发出11条具体训令:委派基利尔和近卫军中尉亚当携带西伯利亚总督的函件和价值2000卢布的礼物出使日本。1792年10月亚当一行到达日本北海道的根室,在这里他们向德川幕府开港通商的要求,然而在经过近一年的交涉后日本人拒绝了俄国使团的要求。11年后俄国政府又委派特命全权使节雷扎诺夫去日本要求通商。在日本呆了半年多的雷扎诺夫依然没打开日本的国门。1805年4月谈判无果的雷扎诺夫愤然离开日本并决心采取报复行动:很快沙俄海军在他的授意下于1806年10月22日袭击了日本松前藩设在库页岛的久春古丹税务所,1807年4月25日俄国远征队的船又用同样的方法袭击了择捉岛,在俘获了日本守备人员数人并掠取物资后返回了鄂霍次克。1811年夏俄国海军少校戈洛弗宁率“黛安娜号”测量船测量了千岛群岛中的罗处和岛、宇志知岛、计吐夷岛、新知岛、知理保以岛、磨堪留岛、得抚岛西岸、择捉岛东岸和北岸等地。当年7月5日黛安娜号到达国后岛并在此补给粮食和淡水,在此期间黛安娜号官兵同日方守备人员在国后岛发生冲突,戈洛弗宁等数名俄国人被日方扣押,“黛安娜号”副船长里科尔德被迫返回鄂霍次克。次年的1812年8月27日里科尔德又率船队到达国后岛泊港并以俄国所俘获的日本人作为交换,要求日方交还戈洛弗宁等俄人,然而这一目的未能达成。直至1813年5月26日里科尔德第三次前来泊港,在几经交涉后里科尔德才得以将戈洛弗宁等8人领回。1813年俄国驻鄂霍次克地区的长官通过里科尔德致函日本:首次向日本提出希望划定边界以及在边境开展集市贸易之事。然而这一时期正执行锁国政策的日本德川幕府拒绝了通商贸易之事。至于在日俄边界问题方面幕府主张日本达到择捉岛,俄国达到新知岛,择捉与新知之间的岛屿则定为空岛,不准居民居住。然而事后日、俄双方未能随即就划界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联系与会谈,日俄之间未能就千岛群岛的归属问题达成协议。

1840年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对日本造成了不小的刺激,使日本对欧美列强开始心生畏惧。1853年日本在美国黑船的武力威慑下被迫开放国门,同一时期俄国利用日本对欧美白人的畏惧心理派出普提雅廷为俄方的全权代表赴日进行谈判。经过两年多的谈判后日俄双方于1855年2月7日签订了 《日俄下田条约》——根据该条约的规定:日本和俄罗斯的疆界应在择捉岛和得抚岛之间。择捉全岛及其以南的岛屿属于日本,得抚全岛及其以北的千岛群岛属于俄罗斯。至于库页岛则不划边界、维持原状。1860年沙俄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将自己对库页岛的占领明确化。1862年德川幕府派遣竹内保德使团赴沙俄首都彼得堡进行谈判,在这次谈判过程中日方提出以北纬50°线将库页岛分割为南北两部分,而俄方则坚持以北海道岛和库页岛之间宗谷海峡作为日、俄两国的分界线,最终双方未能达成妥协。1867年3月30日在经过再次谈判后日俄双方签订了《库页岛暂行规定》:俄国把俄属千岛群岛中的得抚岛等四岛让与日本,允许日本渔民在库页岛居住;两国的国界线仍以宗谷海峡为界;继续保持原来的杂居状态。明治维新后国力渐强的日本重新与沙俄围绕库页岛展开了争夺:1875年5月7日沙俄与日本签订《桦太千岛交换条约》:沙俄把千岛群岛北部给予日本以换取日本在库页岛的主权;日本则宣布完全放弃库页岛的主权。此后库页岛完全被沙俄所统治,成为了沙俄安置苦役犯和流刑犯的地方;作为交换日本则获得了包括如今双方争议的国后岛、择捉岛、齿舞岛和色丹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因此在1875——1945年的这70年时间里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都是日本领土。日俄战争后日本乘战胜之机又侵吞了库页岛南半部,此后包括双方争议岛屿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以及邻近的库页岛南部就成为了日本领土,这一局面一直维持到二战结束。

在二战即将结束的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召开了讨论战后格局的雅尔塔会议,会后三国达成了《雅尔塔协定》,其中苏联出兵对日作战的条件之一就是库页岛南部及邻近的整个千岛群岛必须划归苏联。这是苏联与美、英达成的对日作战的条件,即使日本投降苏联也会援引《雅尔塔协定》占领千岛群岛。事实上不只是千岛群岛,本来根据《雅尔塔协定》的相关规定: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和加害国应当在战后由美、苏、英、中等反法西斯同盟国分区占领,而在最初的占领方案中千岛群岛、北海道以及本州岛东北部都被预定为苏联占领区。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事实上美国从一开始就认为自己在《雅尔塔协定》中对苏联让步过多。之所以美国会在《雅尔塔协定》上对苏联做出重大让步主要是因为此时美国的原子弹尚未研制成功。直到1945年7月16日之前美国的战略规划仍是立足于登陆日本本土进行战略决战并为此而制订了详细的“没落行动”计划。这一计划具体又细分为奥林匹克行动和小王冠行动:前者1945年11月1日实施,目标是占领九州岛南部约三分之一左右的领土,使之与已经占领的冲绳成为下一步进攻的主要基地;后者计划于1946年5月1日实施,其目标直指迫近东京的关东平原。这一计划预计将动用250万美军部队并预计将付出150万美军官兵伤亡的代价,这已超过美军在欧洲战场的伤亡总数。美国是一个对战争伤亡极为敏感的国家,因此这会在相当程度上激发国内民意,为此美国试图寻求苏联方面的援助,因此有求于人的美国不得不同意了苏联的要求。1945年7月16日美国在新墨西哥州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正是这一事件促使美国下决心改变原来的作战计划。美国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固然是希望减少因登陆作战造成的美军官兵的伤亡,另一方面其实是希望将苏联排除在战后对日占领的行动之外,因为这时日后美苏冷战的迹象已若影若现。在此之前日苏之间虽曾在张鼓峰和诺门罕两度交锋,但都没真正撕破脸皮。尽管苏日之间一直相互提防,苏联还曾派遣大规模的军援和援华“志愿航空队”帮助抗战,但至少在官方层面一直是和日本保持着正常的外交关系的。1941年日本和苏联还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在日本看来:在苏联最危险的时刻日本并没撕毁《苏日中立条约》而配合德国入侵苏联,而美苏之间日益表现明显的矛盾分歧使日本进一步相信自己完全可以利用美苏矛盾渔利。事实上直到此时苏日合作的北库页岛萨哈林油田(日本称其为北桦太)仍在为日本提供战争油料。1945年8月6日美军飞机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实际上这时美国的一石二鸟之计:一方面对日本产生巨大的心理震慑作用,另一方面使苏联意识到即使没苏联出兵配合美国也能迫使日本投降。

这时苏联方面敏锐意识到:日本投降已成定局,如果苏联再不参战将完全失去战后的远东话语权。在美军于广岛投下原子弹两天后的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次日零点10分苏联百万大军分四路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动全线进攻。8月15日已走投无路的日本当局以天皇诏书的形式宣布投降。日本的投降并没阻止苏联的进一步行动,因为在苏联看来:千岛群岛是早已在《雅尔塔协定》中与美、英达成共识的,是苏联参与对日作战应得的报酬。从沙俄到苏联再到今天的俄罗斯联邦尽管一直是一个世界级的领土大国,然而俄罗斯的地缘结构始终存在一大严重的先天缺陷——缺乏良好的出海口,因此俄罗斯极容易被战略对手封锁围堵,从而被隔离于国际贸易体系之外。表面上看俄罗斯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出入海洋的通道,然而北方的北冰洋航线由于常年封冻而导致利用价值偏低。从沙俄到苏联再到如今的俄罗斯联邦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一部不断寻找出海口的历史,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曾说过:“俄罗斯有且只有两个盟友——一个是陆军,一个是海军”。早在距离斯大林300多年前的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就确定了打通太平洋、印度洋、波罗的海、黑海、印度洋四条出海口的国家战略,而千岛群岛的地理位置恰恰扼守俄罗斯进出太平洋的门户。从军事上而言:这里是太平洋舰队进出太平洋的天然港湾;从经济上而言:这里是拓展国际贸易市场的重要航线。即使此时日本已投降,可苏联并不会因此放弃千岛群岛这处战略要地。自从1875年日本取得千岛群岛后就利用这里封闭了俄罗斯通往太平洋的出口,同时也封闭了通往堪察加和楚科奇半岛各港口的海上通道,将其打造成为进攻俄罗斯远东滨海地区的基地。二战期间日本尽管深陷中国战场与太平洋战争,可为应对来自苏联的潜在威胁仍大力强化千岛群岛的防务:整个千岛群岛集结了8万日军,修筑了9处机场,能容纳近600架飞机。这其中位于千岛群岛最北部的直接与苏联勘察加半岛隔海相望的占守岛注定将扮演苏联红军自北向南进攻的跳板,日军为应对这种威胁自然也将其作为设防重点:岛上日军多达2.3万人,配备64辆坦克,还得到第11战车联队的支援,由地道和交通壕相连接的钢筋混凝土和土木质火炮机枪工事遍布全岛。1845年8月18日2时35分苏联红军的岸炮开始从12公里外的堪察加半岛轰击占守岛,以“基洛夫”号巡洋舰为首的苏联红军驱逐舰队掩护登陆部队上岸。4时30分苏联红军先遣支队在片港海军基地附近狭窄地段抢滩,但由于缺乏重武器,未能向纵深进展。清晨苏联红军主力分两个梯队登陆时遭到日军的猛烈轰击,多艘登陆舰艇被炮火击沉击伤,一度相当被动。随后战斗重心向岛内转移,双方反复争夺两个高地。苏联红军以反坦克枪、冲锋枪、机枪和集束手榴弹混合火力击退了日本军队坦克的多次反扑,海军中士维尔科夫用身体堵住了日本军队主要火力点的射击孔。到傍晚20时苏联红军最终控制了两制高点。这时岛上的日本守军突然通过无线电与苏军接洽并表示希望停战,而苏军指挥官则表示除非日军立即无条件投降否则无法满足其停战要求,然而这时日军仍试图负隅顽抗,于是战斗继续进行下去。由于日军在太平战场上积累了丰富的守岛经验,此时整个占守岛已被日军打造成为一个巨型堡垒,苏军在日军的密集火力打击下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尽管早在苏军发起千岛群岛战役的三天前日本就已宣布投降,但各地日军收到投降命令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因此很多地方的日本守军都出现了负隅顽抗的现象。具体到千岛群岛直到19日才收到裕仁天皇宣布投降的消息,于是岛上的日本守军随即一面主动提出停战,一面仍积极备战。苏联红军继续向纵深进展,但很快陷入更加艰苦的攻坚战。好在日军接到投降的命令后已没多少斗志,至23日午后占守岛守军全部投降,至此在历时6天的战斗后苏军成功占领占守岛。夺取占守岛后苏军随即向南进攻,此后的一系列登陆基本未遭抵抗,至1945年8月31日22时苏联红军结束千岛群岛北部的战斗,同时开始进驻南千岛。1945年8月28日凌晨苏联红军在择捉岛登陆,1.35万日本守军不战而降,随后苏军又陆续占领国后、色丹二岛。在历时半个多月的战役中日军几乎全军覆灭——伤亡1018人,被俘数万人,北方四岛日军全部缴械投降,苏联随即派兵占领了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本来根据美、苏两国之前的协定:苏联有权占领包括本州岛东北部和北海道在内的北纬38°线以北的日本领土,然而苏联鉴于此时美军已入驻日本的既成事实,因此在占领千岛群岛后为避免与美国的冲突而停止了原计划继续进攻北海道的军事行动,千岛群岛战役至此结束。

根据二战后期美、中、苏、英等反法西斯同盟国达成的《开罗宣言》、《德黑兰宣言》、《雅尔塔协定》、《波兹坦公告》等相关文件的规定:日本领土被限定在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主岛,至于其他岛屿的归属问题则由盟国方面加以认定。其中《雅尔塔协定》明确规定: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而从沙俄夺取的库页岛极其附近岛屿须归还苏联。北方四岛的特殊性在于:这里并不是日本通过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所夺取的领土,事实上早在1855年日俄双方第一次缔结边境条约时这里就被明确划归日本,但在地理位置上的确靠近库页岛和北千岛群岛。由于日本天皇已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所以当苏联红军在3天后发起千岛群岛战役时日军其实已根本无力组织起有效抵抗,于是苏军一路势如破竹将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全部拿下,造成了既成事实。本来按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达成的协议:在战后日本应当像德国一样由盟国分区占领,然而美国凭借自己在战后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单独占领了日本,同时在东欧、朝鲜半岛等地协调了与苏联的关系,于是苏联默认了美国占领日本的既成事实,在占领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后不再向日本本土进军,此后日本就处于美国的单独占领之下。1951年9月8日美国在中、苏等国缺席的情况下召集48个战胜国与日本达成《旧金山和约》。根据《旧金山和约》第二章关于日本领土的规定:日本放弃对1905年《朴茨茅斯和约》后所取得领土之所有权利与请求权,这其中包括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南部,然而该条文中并没约定千岛群岛的范围。苏联及此后的俄罗斯联邦历代政府都认为:国后、择捉、齿舞、色丹四岛属于千岛群岛向南的自然延伸,因此包括在《雅尔塔协定》中约定划归苏联的千岛群岛之中。日本方面则认为1855年日俄建交以来俄罗斯从来就没有对北方四岛进行声索过主权,在1875年5月7日两国就千岛群岛与库页岛化界问题达成之前《桦太千岛交换条约》国后、择捉、齿舞、色丹四岛就已属于日本,并非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通过《朴茨茅斯和约》所取得的领土,因此其主权应当属于日本。况且日本投降是在1945年8月15日,苏联红军最终完全占领北方四岛是在1945年8月28日,这时日本已然投降,因此日本方面视苏联红军的行为是单方面侵略的行为。日本为强调自己对四岛的主权而创造出了“北方四岛”这一词汇,事实上在1945年之前日本是没有“北方四岛”这个地理称呼的,在此之前国后、择捉、齿舞、色丹四岛一直被视为是千岛群岛的一部分,创造这一词汇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其与千岛群岛中的其他岛屿加以区分。从地理结构上看:国后、择捉、齿舞、色丹四岛属于千岛群岛向南的自然延伸,因此俄罗斯方面称其为南千岛群岛,而日本方面在1945年之前也从未使用过“北方四岛”这一称谓而是将其视为千岛群岛的一部分。二战后的日本为强调自己对四岛的主权而将其作为北海道岛的附属岛屿。

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冷战的国际格局,斯大林为集中精力和美国在欧洲争夺,因此并不打算对日本过于压制。苏联出于对美国及其盟友封锁包围自己的担心,因此一方面坚称国后、择捉二岛属于苏联,另一方面表示愿意归还“小千岛群岛”(即色丹和齿舞),前提是日本先签署和约并承认其他岛屿的归属。事实上当时日本和苏联之间所存在的问题还不只是北方四岛的争议问题——由于《旧金山和约》是在苏联缺席的情况下签署的,因此在理论上苏联和日本的战争状态并未解除。1956年签署的《日苏联合宣言》声明:在签署和平条约的基础上苏联可以将齿舞、色丹两岛归还日本,然而这时的日本仗着有美国撑腰进一步对国后、择捉两岛提出诉求,苏联方面见日本态度强硬起来了,索性改口连色丹和齿舞两岛也不再归还。苏联解体后四岛作为苏联的政治遗产由俄罗斯继承,而俄罗斯为缓解国内经济的窘境又一度旧事重提——试图以归还色丹、齿舞两岛换取日本的经济援助,日本则得寸进尺提出对国后、择捉二岛的主权要求,于是问题再次搁置。2004年俄罗斯再次提出可以归还四岛中面积较小的色丹、齿舞二岛,这次日本仍像以前一样加以拒绝。可能说道这儿就令人想不通了如果说一开始日本是仗着有美国人撑腰想迫使苏联将四岛一并归还,那么在屡屡碰壁之后日本应该已然认识到美国不会为自己火中取栗,而凭日本自身的实力连一个岛都收不回来,那么接受俄罗斯的提议拿回两个岛不好吗?其实日本有自己的考量:俄罗斯提出可以归还的色丹、齿舞二岛只占日本声称拥有主权的四岛总面积的3%左右且没什么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如果一旦签约则意味着日本将彻底放弃对国后、择捉二岛的主权要求。也许有人认为:不签约连一个岛都收不回来,可日本不这么想——眼前的确是一个岛都收不回来,可既然俄罗斯出于同西方国家的矛盾或是出于国内问题愿意用归还色丹、齿舞二岛的方式改善与日本的关系,那么谁也无法预料俄罗斯未来的国内状况以及外交关系会有怎样的变化,这就使日本怀揣着未来俄罗斯可能会进一步放弃国后、择捉二岛的念头。说得直白些就是只要日本没与俄罗斯达成协议,那么就还保留有对国后、择捉二岛的主权声索权,而一旦签约就意味着彻底放弃国后、择捉二岛,对此日本还是心有不甘的。领土问题本身就是涉及民族情绪的刚性问题——对日本政府而言:北方四岛能不能收回来其实不重要,因为反正这么多届政府都没收回来过,自己收不回来也没啥丢人的,可如果一旦和俄罗斯达成放弃国后、择捉二岛的协议立刻就会被国内民众问候祖宗十八代,因为在日本民众心中北方四岛本来就是他们的固有领土,一旦声明放弃国后、择捉二岛在他们的观念中就是割地卖国,试问谁敢背这个骂名?事实上历届日本政府对此已然习惯,其实他们不过是在民众面前演戏,说白了北方四岛能不能收回来并不是日本政府最关心的问题,关键是他们必须做出强硬的姿态——输人不输阵。

俄罗斯在四岛问题上同样态度强硬——普京曾公开声称:“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但却没有一寸领土是多余的”。同时俄罗斯方面还强调俄罗斯对四岛的控制是二战的结果,任何试图改变现有边界的行为都是对二战成果的否定。日本所能依靠的最大外部力量就是美国,然而美国纵使在诸多问题上与俄罗斯存在矛盾,却唯独在维护二战后形成的既定国际格局上与同为战胜国的俄罗斯存在共同利益。得不到美国支持的日本以自己的实力从俄罗斯手中收回四岛显然是很难的。苏联在占领这些岛屿后就已将岛上居住的日本人驱逐,同时向岛上移民,如今四岛居民以俄罗斯族为主。至于说俄罗斯对四岛的开发程度其实是相当有限的:俄罗斯的主体部分毕竟位于欧洲,连远东地区的开发都相当有限,更何况位于太平洋上的争议岛屿呢?2010年11月1日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视察北方四岛时承诺向北方四岛投资150亿美元用于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与民生福利,然而实际上俄罗斯根本拿不出这么多自己投入到四岛的建设中。如今岛上部分居民的用电依旧不得不依靠日本方面提供。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四岛问题就没得谈——事实上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同样是在领土争议问题上韩国始终拒绝就独岛问题与日本谈判,然而俄罗斯在四岛问题上先是承诺可以有条件归还面积较小的两岛。即使是后来俄罗斯态度转而强硬之后也并没关闭谈判对话的大门,这就给日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那么俄罗斯为什么不明确拒绝与日本就四岛问题谈判呢?我们知道近年来俄罗斯在外交是比较孤立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再对俄罗斯进行各种制裁,而北约和欧盟的持续东扩又不断挤压着俄罗斯的传统战略空间和市场范围。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有必要将主要精力用于应对来自于西方国家的战略封锁围堵,别看俄罗斯绝大部分国土都位于亚洲,然而俄罗斯绝大部分人口和主要经济带都分布在欧洲,俄罗斯的战略重心其实也一直位于欧洲。当然这并不是说俄罗斯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其他地区就不存在博弈,但博弈的重点其实一直是放在欧洲方向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鉴于日本方面的一再就北方四岛问题与俄罗斯进行谈判的现实以归还二岛的方式对日本进行安抚也不是不可能。事实上在这一问题上俄罗斯方面的算盘还是打得挺精的:俄罗斯提出可以归还的色丹、齿舞二岛只占日本声称拥有主权的四岛总面积的3%左右且没什么资源开发利用价值,也就是说即使是归还二岛对俄罗斯来说损失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归还二岛的前提条件则是日本必须先签约并承认面积较大的国后、择捉二岛归属于俄罗斯,而一旦签约则意味着日本将彻底放弃对国后、择捉二岛的主权要求。俄罗斯试图以此作为日俄岛屿争端的终点,从此断绝日本对国后、择捉二岛的诉求。无奈日本方面铁了心要将四岛全部收回——双方的症结正在于此。

那么俄罗斯有没有可能像日本所预料的那样在未来由于同西方国家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或是因为国内问题严峻而完全放弃北方四岛呢?应该说这种可能性在可预见的未来是微乎其微的:俄罗斯之所以同意归还面积较小的色丹、齿舞二岛就是送日本一个顺水人情,以便自己在应对西方国家在欧洲的战略压力时尽可能减少来自远东地区的战略压力,然而如果连国后、择捉二岛也一起放弃了的话,那么俄罗斯将失去在远东地区制衡美、日的重要筹码,反而会使美、日对自己的战略包围得以更顺利地实施。有着1709.82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俄罗斯尽管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然而俄罗斯的地缘结构有一大严重的先天缺陷——缺乏良好的出海口,因此俄罗斯极容易被战略对手封锁围堵,从而被隔离于国际贸易体系之外。表面上看俄罗斯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出入海洋的通道,然而北方的北冰洋航线由于常年封冻而导致利用价值偏低,位于西部的波罗的海通道随着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的独立已使俄罗斯只剩下芬兰湾一隅的出海口,南方的黑海通道由于北约成员国土耳其扼守着黑海海峡的门户而大大降低了其战略意义。苏联解体后北约和欧盟的持续东扩不断挤压俄罗斯传统的战略空间和市场范围,南千岛群岛已成为俄罗斯所剩无几的可以自由出入海洋的重要通道。四岛所扼守的水域是俄罗斯出入北太平洋的捷径之一,也是俄罗斯往返堪察加和楚克奇以及北美各口岸的必经之路。从军事上而言:这里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进出太平洋的天然港湾;从经济上而言:这里是俄罗斯拓展国际贸易市场的重要航线。俄罗斯又怎会将如此的战略要地拱手让人?俄罗斯表示可以归还面积较小的色丹、齿舞二岛就是要以此为俄日岛屿争端画上句号,至于面积大得多的国后、择捉二岛是绝不会轻易放弃的。即使我们抛开四岛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不谈,单纯只看四岛资源的经济效益也是不可忽视的:北方四岛恰好位于千岛寒流与北太平洋暖流的交汇处,从而形成了暖寒流鱼类相聚的场所,渔业资源极为丰富,是世界上三大著名渔场之一。事实上四岛周边海域渔业资源的丰富不仅吸引了日本渔船,甚至连韩国渔船也常前往这里“盗猎”。由于四岛南北跨度较大,因此岛上的动植物分布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岛屿的北端是严寒气候,植物以赤杨、白桦、柳树、花楸等灌木为主。在南部岛屿则多以针叶林,如云杉、落叶松、橡树等为主。据统计:岛上大约有40余种野果,这为各种鸟类及野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因此这里成为了鸟类的天堂——海鸥、鸬鹚、信天翁、猫头鹰等大量鸟类在此栖息繁衍。岛上的矿物资源也是极为丰富的:目前岛上已探明的矿物资源种类包括天然气、石油、有色金属和商业矿石等且储量都相当丰富,岛上还盛产一种比黄金还贵重的稀有金属铼——在库德莉雅韦火山附近有着世界上唯一一座稀有金属铼矿,储量高达36吨。据统计:四岛及大陆架总资源价值高达458亿美元,这对以能源出口作为重要经济支柱的俄罗斯而言无疑充满巨大的诱惑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