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临,家长需要调整的七个认知

宅家战“疫”正当时(一)| 疫情来临,家长需要调整的七个认知

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吉林省妇联始终高度关注广大家庭和儿童的心理健康,通过倡议引导、典型带动、科学知识宣传等多种方式帮助家长调整好状态,与孩子一起、与家人一起、与国家一起战胜疫情。

这既是一场疫情,这又是一场人心的战役,这更是一个机遇,更是对家庭教育的一个挑战。

2020年这个新年,因为疫情的出现,我们每个家庭都注定过得不平凡。

这个除夕,有无数个家庭注定没有机会相聚:有的家人隔离了,回不去家;有的家人在抗疫情的一线,他们在坚守;有的不想让家人担风险,怕自己感染过,自动隔离……那样的爱,无需言语。

当真的可以与家人尽情在一起平静地,安安稳稳地过年的时候,大家过得并不踏实:人们记挂着武汉,人们惦记着白衣战士,人们担心着病毒,人们期盼着这场战斗快点结束……

我们虽然没办法战斗在疫情的一线,我们能做的只是与家人在家里不外出,这可能是我们每一个小家对国家能做出的最大的贡献。当然,最主要的是我们要能让不听话的中老年人不外出,这也是我们力所能及要做的事情。

但事实上,我们还有更应该做好的事情,那就是珍惜每一个机会,做好我们最应该做的家庭教育,让我们的孩子,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健康成长。

宅家战“疫”正当时(一)| 疫情来临,家长需要调整的七个认知

这是个非同寻常的假期,无数个家长都处在特别焦躁的状态中:以往的假期孩子们在补课,家长觉得自己还是很踏实的,但这个假期是不能聚集的,而在家里,孩子又不想学习,每天的家里都是一种别样的煎熬!与孩子的斗争,让很多家长处在焦虑中,但其实这恰恰是教育的最好机会,也是家庭教育最佳的机会。

既然是挑战,我们就应战,既然是机遇,我们就把握。

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全国最美家庭、家庭教育专家付广娟老师强调改变认知至关重要。

第一个认知:在大的疫情面前,我们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国?什么是家?什么才是国家?什么才是爱国?

家和国在很多孩子的心中就是一个概念,但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我们要让孩子们明白,有国才有家,有大家才有小家。

第二个认知:在大的疫情面前,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状态去面对?我们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处理事情的正确方法?教孩子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面对人生中最大的困境。

第三个认知:在大的疫情面前,我们找到了缺失多年的亲情,让孩子真正体会什么是亲情?什么是最好的亲子关系?

第四个认知:在大的疫情面前,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家风中的“三观”,让我们的孩子明确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孩子寻找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第五个认知:在大的疫情面前,让孩子们明白,我们人类与永远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自然,守护自然!

第六个认知:在大的疫情面前,做人生中的选择,让孩子明白知识的力量,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动力

第七个认知:在大的疫情面前,学会安排自己生活,进行自我成长。疫情过后,我们都会收获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收获孩子不一样的人生。

在大的疫情面前,在非常时期,如何做最优秀的家长,成就孩子人生的成长,之后我们将对家庭教育的七个认知进行详细解读,还将陆续推荐给家长一些实操性的方法。

相信自己,教育孩子我们一定可以的,抗击疫情我们更是可以的!

宅家战“疫”正当时(一)| 疫情来临,家长需要调整的七个认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