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居里夫人,504厂的唯一女性,其真实身份却很少有人知道

她是中国居里夫人,504厂的唯一女性,其真实身份却很少有人知道

引子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能够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能在世界上具有一席之地,不在想当初那样被他国小瞧,最主要是因为有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其中最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两弹一星”了,“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奠定了中国国防安全体系的基础,使中国战略力量提升。

“两弹一星”研制者最让人们熟悉的就是邓稼先、钱学森这两位科学家,但是又有谁能想到有位女性也在原子弹的研制事业上隐姓埋名了三十年,她是研制我国原子弹中为数不多的女性,被人们称为“中国居里夫人”,她就是王承书。

她是中国居里夫人,504厂的唯一女性,其真实身份却很少有人知道

从左往右依次为:邓稼先、王承书、杨振宁、张文裕


留学美国,毅然回国

1912年,王承书出生于上海的一个书香世家;1930年,王承书考入了燕京大学物理系,在这个班的十三个新生中,她是唯一的女性,后来大学毕业,十三人中只有四人成功毕业,王承书名列第一。之后继续刻苦钻研,在1936年的时候获得了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成为了一名燕京大学物理系的助教,并且认识了自己一生的挚爱,张文裕先生。1939年,王承书与张文裕正式结婚,但王承书不是那种相夫教子的传统女性,她有着的抱负和理想,在她自己的努力下,1941年美国的密歇根大学破格录取了这位已婚女性,王承书得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经过几年的学习,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获得了博士学位,之后又从事了两年的博士后工作,曾经两次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工作。

她是中国居里夫人,504厂的唯一女性,其真实身份却很少有人知道

王承书

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王承书毅然的决定回国,报效祖国。

她坚定地表示:“虽然中国穷,进行科研的条件差,但我不能等别人把条件创造好,我要亲自参加到创造条件的行列中。我的事业在中国。”

但是美国发布了一条法令,禁止在美国学习或从事理工农医的中国科学家回国,但是这依然没有阻断王承书回国的决心,一直为能够回到中国而努力,但是在此期间,王承书依然没有放弃研究。1951年,她与导师创建了“WCU(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此方程一经发表,震惊世界,至今都在使用。后来她又是第一个证明索南多项式的人,再次震惊全世界,如果继续发展下去,王承书的前途无量,甚至能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在1956年,经过多方努力,中美达成协议,王承书夫妇踏上了回国的旅程。在回国之前,她将有关研究的资料分成三百多个包裹分别寄回中国

她是中国居里夫人,504厂的唯一女性,其真实身份却很少有人知道

段存华(左)与王承书(中)合影


一切从零开始

回国后,王承书先是在近代物理研究所理论研究室工作。1958年,王承书开始接触热核聚变技术,并担任研究院副主任。后来由于苏联撤走了原子弹技术专家,因为王承书曾于1959年,在苏联的原子能研究所实习过,王承书就成为了研制原子弹的最佳人选,但是一旦同意,就得销声匿迹,与家人分离,但是王承书以国家利益为重,毅然接受自己不怎么熟悉的铀同位素分离工作,放弃之前的研究,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后来,王承书出现在大西北戈壁滩的一座浓缩铀生产工厂——504厂,成为了

504厂中的唯一女科学家。

1961年春季的一天,国家二机部副部长、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把年近五十的女科学家王承书请到自己办公室,神情庄重地说:“祖国需要自己的科学家研制原子弹。这是保密性极强的工作,你将不能再出席任何公开会议,更不能出席国际会议。你愿意隐姓埋名工作一辈子吗?”

“我愿意!”王承书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三个字,声音不高,却十分坚定。


她是中国居里夫人,504厂的唯一女性,其真实身份却很少有人知道

王承书一家。前排右为其丈夫张文裕,后排为其儿子、儿媳。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研制

1964年10月16日,这是一个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时刻,就在这天下午三点整,伴随着一声巨响,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中国西部新疆的罗布泊上空炸开,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这个消息震惊了世界。而就在距离罗布泊千里之外的北京,王承书依旧默默无闻的工作着。王承书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从她答应参与原子弹的研究开始,直至去世,一直隐姓埋名了三十年,不被世人所知。

她是中国居里夫人,504厂的唯一女性,其真实身份却很少有人知道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地区试爆成功

参考资料:《隐姓埋名三十年》、《永恒的人生-王承书传》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