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只知有北孔,卻不知浙江也有一座孔府,始於南宋距今已七百年


說到孔廟,我們最先想到的是山東曲阜孔廟。這裡是孔子的正牌老家。孔子的第二個故鄉在浙江衢州,倒不是孔子又跑到浙江安家了,而是他的後人移居到了浙江衢州,才有了現在的南孔之說。

孔子的家廟為啥有兩個呢?原來是有歷史原因的,宋高宗時期,皇帝為了躲避金兵,南遷建立了南宋。孔子第48代嫡孫,率領族人隨駕南渡。次年,宋高宗因孔端友等人隨皇帝南遷有功,賜家衢州。從此,孔氏就在衢州安家落戶。

“曲阜有廟沒有人,臺北有人沒有廟,衢州有廟又有人。”這是以孔氏南宗文化為自豪的衢州人最喜歡向人展示的驕傲。這裡所說的人是指孔子的第75代嫡長孫——孔祥楷。1938年,孔祥楷生於衢州,並在這裡長大。

2000年起,孔祥楷重掌家廟,擔任孔廟南宗家廟管委會主任。孔祥楷奔走恢復祭孔,主張以"今禮祭孔"。先後成立了孔府文學社、孔府書畫社、孔府印社、孔府詩社等文化機構,並在孔廟裡開展各類文化活動。

於2004年9月28日他們籌劃了新中國成立後孔氏南宗家廟最盛大的活動——祭孔。自此,每年的這個日子,孔氏南宗家廟都會舉辦獨具特色的祭孔典禮,並致力於平民化祭孔,參祭的主體,不只是公務員,而是面向各個不同群體,如鄉村教師、白衣天使、殘障學生、環衛工人等等。  

雖然我們沒看到衢州孔廟的大型祭孔活動現場,但是身臨其境,在孔廟裡走一走、看一看,依然能感受到儒家文化帶來的心靈感染。遠遠望去,紅牆、青瓦與綠樹、藍天形成了一組溫馨的家園風景,讓前來探訪的遊人少了些許冷漠,多了幾分親切與溫馨。

走進孔廟大門,四棵高大的銀杏樹,鎮定、安詳又厚重。在金秋的季節,黃燦燦的銀杏葉子,更是美麗動人。透過陽光,散發出金色的光芒。700多年的風風雨雨,讓這個飽經風霜的孔廟歷史文化更加濃厚。在這裡可以看到山東曲阜孔廟的些許影子,又能感受到諸多現代文明的禮儀。

走進大成門,看到的是孔廟內最高的建築,大成殿。雙重飛簷下懸掛著“大成殿”牌匾。還有雍正皇帝書寫的“生民未有”。殿內正中,是孔子的彩塑雕像,高達4.5米,兩側的伯魚和子思塑像也是栩栩如生。孔子雕像正上方掛有清代康熙皇帝題寫的牌匾“萬世師表”。見到萬人尊敬的老師,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再往裡走還有五支祠、六代公爵祠、襲封祠、聖澤樓、思魯閣。思魯閣位於大成殿西側,是南宗孔氏後人為表達對山東曲阜的思念之情而建。在孔廟建立思魯閣,這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的。“思魯”是讓南宗孔氏子孫不忘故土的意思。

思魯閣內存放有孔府最珍貴的祖傳瑰寶,那就是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據說這座楷木像是孔子去世後,他的弟子所刻。孔子後代移居到衢州也是隨身攜帶。楷木像先後經歷了數次朝代更替,兵荒馬亂。好在有神靈庇護,神像沒有受到絲毫損壞。當我們聽說眼前看到的並不是正品,而是複製品的時候,一點也沒有感覺到失望和遺憾。因為正品並沒有丟失,而是被好好地存放在了山東曲阜孔廟。

最後我們來到孔廟的後花園,假山、古亭、長廊、花草、水池,每一處都是精心設計,處處都彰顯著祥和與豁達,謙遜與禮貌。鏤空的石頭上刻著紅色的“仁”字,讓每一個走進花園的人,放下急躁,迴歸恬靜。在這裡,儒家思想已經滲透進了每一處花草樹木。幽靜的長廊更是我們思考現在與將來的安生所在。


緩緩走出孔廟,腦子裡不斷蹦出一些孔子的至理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師”“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等等。孔子的謙虛、有禮、勤奮好學、正直、善良,無時不刻在影響著我們。我們在祭祀先哲的同時,更要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中許多優秀的品質。關注路燈攝影,每天為你分享旅途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