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養的家禽如何預防禽流感?


散養的家禽如何預防禽流感?

在家禽突發、暴發疫病時,如雞新城疫、禽流感,不論是集約化場還是散養戶,都必須採取封鎖、隔離或撲殺措施,儘早撲滅或控制病原,防止病原擴散。對於非疫情地區散養戶的雞、鴨群,應採取以下幾個措施:圈養,不要讓雞、鴨到處亂跑;圈內飼養場地及周邊要定期消毒,如用石灰水或鹼液噴灑地面;定期用次氯酸鈉等對圈內空間進行空氣消毒;未免疫的雞鴨要請當地獸醫進行免疫;5.暫時不要從外面引進新雞鴨;6.經常驅趕野鳥,減少野鳥與雞的接觸機會。

另外,不要多種動物混養,這是畜禽生物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以禽流感為例,混養會造成以下危害:

1.禽流感病毒既可以通過直接接觸傳染,也可以通過羽毛、糞便、分泌物排毒而汙染水源、飼料、用具等間接傳播傳染。病毒在某生物體內反覆感染、傳代,將會使病毒毒力不斷增強,增強毒力的病原將對易感動物造成更大的致病性;

2.在人工飼養中,豬、雪貂、水貂、猴和人等,都能被來自禽類的流感病毒感染,表明病毒有種間互感的可能,其原因就是病毒在互感過程中會變異,而混養提供了變異的場所,混養造成病毒的種間傳播,會形成更大的公共衛生問題與危害;

3.病毒在細菌提供的病毒裂解酶的促進下,能侵襲機體細胞並大量複製增殖而產生危害。因此,搞好環境衛生是防治病毒危害的根本措施。多種動物混養,環境不易控制,會大大增加細菌的種類,從而促進病毒感染髮病的概率。

無論何種傳染病的流行,必須具備三個相互聯繫的條件,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動物。當這三個條件同時存在並相互聯繫時,就會造成傳染病的流行,缺一就難以發生。因此病、死雞應及時無害化處理,控制傳染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