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 股東需要認知的幾個邏輯

316:股東需要認知的幾個邏輯

創建於 2019年07月13日

一、為什麼FaceBook發幣會讓世界震動?

Libra體系一旦創建,可以隨時帶來全新的顛覆性的可能性。

這種可能性是什麼?答案是換跑道,由金融跑道切換到零售跑道。

Facebook坐擁27億用戶,支付通道被打通,facebook可以不再以金融邏輯去發幣,而是以集合採購的邏輯批發跨國公司的提貨權,這種提貨權是否叫Libra並不重要。重要的是27億用戶,人均出資1000美元,總量是27000億美元採購款,會吸引全球跨國公司來競標這個超級訂單,可以直接批發價值35000億美元左右的Libra。libra可以通用支付,意味著出資人直接獲得30%以上的淨利潤。同時,跨國公司會獲得兩次收入:第一次是27000億美元的採購款;第二次是35000億美元價值相當的Libra,而跨國公司實際只支付了35000億美元價值相當的產品與服務。30%的淨利潤意味著什麼?答案是所有資金會蜂擁而入,流向企業賬號,也可以說是貸款人賬號。貸款人會用分銷款去償還貸款。這意味著銀行的存款用戶和貸款用戶同步高速流失,剩餘的貸款利息已經不足以支付銀行的固有成本,虧損和破產威脅會加速資金流出。與此同步,Facebook會變成世界上最大的超級提貨權與訂單管理的數字庫房,其他硅谷科技公司會遠遠的被摔在身後,只能與之合作,而不是另起爐灶。因此,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朱民:對穩定幣Libra不能掉以輕心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78423024344751...

建行副行長黃毅講:Libra如果成功可能顛覆金融業。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9-07-01/doc-ihy...

央行研究局局長王信:Libra必然衝擊法幣,央行如何應對?

其他國家央行和政府對Libra的緊張程度,與中國比較,有過之而無不及。

關鍵點:

1、Facebook有一張比任何商業銀行覆蓋面都廣闊的網絡,這個網絡的邊際成本為零。

2、你可以限制Facebook發幣,但你不能限制Facebook打造基礎設施,不能限制Facebook的技術投入。

3、一旦完成基礎設施搭建,Facebook隨時可以換一個跑道來發幣,就是最簡單的批發邏輯。就是消費者買公交卡的邏輯。但這個簡單邏輯一旦在一個網絡內完成,它實際產生的結果就是發幣。

4、Facebook換跑道之後,能夠給社會帶來的價值:所有新增的Libra對整個市場而言,都是利潤。這個利潤被facebook用戶、Facebook和Facebook合作方三方瓜分,會刺激整個市場的資金行動,創造更多Libra與利潤。其他競爭對手再跟進已經來不及,因為資金是在雲端同步行動的。因此,如果Libra成功,它就是更強大的新美元,就是可以顛覆所有國家金融體系的新貨幣。

5、透過顯現看本質,銀行系統管理的是賬號。Facebook 也是。其他互聯網平臺同樣是。

二、為什麼股權共享公共網絡將成為最後的贏家?

Facebook框架是顛覆性的框架,框架內只有提貨權(Libra),能夠產生的淨增量資產只有Libra。

跨國公司生產的Libra總量上限是充分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會考慮傳統金融機構和廣大用戶的利益。

因此,這個局部的、基於競爭邏輯的框架,創新方和被損害利益的既得利益方會產生劇烈衝突。

而股權共享公共網絡框架,則不僅可以產提貨權,更能產股權。後者是未來,前者是現在。未來為現在擔保,是一個充分擔保。

股權+提貨權,不僅解決系統的自我穩定性問題,更能夠有多餘的利潤來解決歷史遺留債務問題。

從而使創新和既得利益集團之間形成新的父子關係,使既得利益集團願意讓創新快速成長,子承父業,自己更早退休,享受生活。

三、危機是創新的老師和朋友

如果沒有西方的堅船利炮,沒有外國商品的衝擊和中國小農經濟的破產,我們會走出封建社會嗎?

今天的情況同樣如此,如果沒有Libra的潛在威脅,我們決策者的思維會進入全新的領域嗎?

因為國外市場對中國決策者而言是失控的,這種失控本身會引導決策者進入傳統思維的盲區,即創新區。

隨著國外創新的落地的臨近,他們的思考會越來越深入。

他們越深入思考,他們會越感到這種孕育在雲端的群體力量具有不可抗拒性,即被顛覆存在必然性。

彼時,他們會急需盟友出現,也可以說是解決方案出現。

而彼時,恰恰我們的公共網絡已經突破數千萬股東,恰恰是他們想要的。

相互需要的彼此會一拍即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