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三國演義》“埋沒”的強人荀彧,實可稱三大戰略家之一

荀彧(公元163年-212年),字文若。潁川郡潁陰縣(今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戰略家,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荀彧並不像孔明、魯肅那樣給劉備、孫權描繪國天下的藍圖,但他的“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奉天子以從眾望”和”堅守官渡以待變”的三大決策,卻是戰略範疇的計策,是有關曹魏生死存亡、興亡盛衰的大事,其貢獻不亞於孔明的“隆中對”之於西蜀,魯肅的“榻上策”之於東吳。故後世也有學者將把他和孔明、魯肅並列,譽之為三國時代三大戰略家之一。


01備受讚譽的荀彧

曹操一見荀彧來投,便給他高度的評價,“吾之子房也。”魏晉南北朝時期,評點人物的風氣很盛,許多人因此而以知人見稱,其事蹟多記於《世說新話》之中。他們評點人物的根據是什麼,為什麼其言多中,這很值得研究,因用人要從識人始,不識人就難於用得其人。三國時代,逐鹿中原的群雄都懂得:要打天下,要有人才,故大部謙恭下士以蒐羅人才為己用。而用人才要先了解其人之才,始能量才錄用。曹操說荀彧是“吾之子房也,”並非出於印象之言:或因“或為人偉美”,或因其能說會道,而是根據其過去的表現下的結論。

被《三國演義》“埋沒”的強人荀彧,實可稱三大戰略家之一

《三國演義》沒有提供這方面的材料,陳壽著的《三國志·魏書·荀彧傳》卻有記載,說得很明白:在他未投奔曹操前,其才智已為時人所重,南陽何顒就贊他。“王佐才也”。他料事輒中,董卓亂起,為亢父令的荀彧便棄官歸鄉,謂父老說:“穎川,四戰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為兵衝,宜亟去之,無久留。”鄉人多因留戀故土猶豫不去,荀彧便率領其宗族遷居冀州。後穎川果為“四戰之地”,鄉人多遭難,獨荀彧宗族得以保存。

被《三國演義》“埋沒”的強人荀彧,實可稱三大戰略家之一

袁紹佔據冀州後,很重視荀彧,待以上賓之禮,但“彧度紹不能成大事”,乃棄紹投曹。後來袁紹的下場果如荀彧所預料。上述兩件事,已足可顯示荀彧有超人的才智。曹操贊為“子房”並非過譽。他投奔曹操後,始為曹的司馬,後升為漢尚書令,曹操有重要事決策不下,都向他請教,即使“太祖(按:指曹操)雖征伐在外,軍國事皆與彧籌焉。”荀彧多奇計,不下於漢之子房。據《三國志》裴松之注《彧別傳》記載:“彧自為尚書令,常以書陳事,臨薨,皆焚燬之,故奇策密謀不得盡聞也。”雖“不得盡聞”,但他給曹操提出的三大決策,史書是有記載的,《三國演義》也如實描述了。


02深根固本才可制天下

曹操起事之初,兵力不多,佔地也僅有兗州。曹操擬興兵攻打徐州,這時陶謙已死,劉備領徐州牧,其實力也不弱,曹操想攻入徐州並非易事。而曾經被曹操打敗的呂布也不甘心罷休,他駐軍山陽,仍對兗州虎視眈眈,如曹攻徐州,呂布必乘虛偷襲,故荀彧堅決反對。他入諫說:“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故雖有困,終濟大業。明公本首事兗州,且河、濟乃天下之要地,是亦昔之關中、河內也。今若取徐州,多留兵則不足用,少留兵則呂布乘虛寇之,是無兗州也。著徐州不得,明公安所歸乎?今陶謙雖死,已有劉備守之。徐州之民,既已服備,必助備死戰。明公棄兗州而取徐州,是棄大而就小,去本而求末,以安而易危也。願熟思之!”

被《三國演義》“埋沒”的強人荀彧,實可稱三大戰略家之一

荀彧之言,確是“藥石之言,洞見利害。”故曹操深服其言,罷攻徐州之舉,先鞏固兗州,徐圖發展。“深根固本以濟天下”,不僅高祖、光武因此而“終濟大業”,曹操行此策,也日益強大。荀彧總結兩漢“深根固本以制天下”的圖天下的經驗。不僅是對曹操提供正確的戰略決策,也是“濟大業”必須遵循的一條規律。


03奉天子以服眾望

由於曹操遵從荀彧“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之策,駐軍山東,養精蓄銳,兵強將盛。這時,李傕、郭汜混戰,百姓遭殃,獻帝受苦,經顛沛流離,又移駕返洛陽。曹操知此消息,立即召集謀士商議。荀彧進言說:“昔晉文公納周襄王,而諸侯服從,漢高祖為義帝發喪,而天下歸心。今天子蒙塵,將軍誠因此時首倡義兵,奉天子以從眾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圖,人將先我而為之也。”曹操聽了大喜,決定剋日興師。荀彧是忠漢派,他之所以投曹操,是因曹操有過為國除奸的壯舉,他勸曹操“奉天子以從眾望”,實出於對漢朝的忠心。而曹操採納此策,是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此之前,田豐也對袁紹有類此建議,袁紹卻不接受,而曹操卻能採納這一決策,足見曹操比袁紹高明得多。

被《三國演義》“埋沒”的強人荀彧,實可稱三大戰略家之一

當時,東漢王朝雖已名存實亡,可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漢臣仍多不忘漢,即便是割據者大多也表面“尊漢”,由於群雄混戰,餓殍遍野,因而人心思定。故曹操一扯起“尊漢”的旗幟,以進行統一戰爭,不僅能令諸侯,且得人心。桓、靈二帝先後兩次掀起的黨錮之禍,士族受害最慘,所以士人最恨宦官。曹操是宦官家庭出身,素為士族所輕,他要蒐羅士人則很因難:從他“奉天子以從眾望”,情況開始發生了變化,士人逐漸歸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重用什麼樣的人會帶來什麼樣的人,在荀彧的推薦下,郭嘉、司馬懿等才智之士紛紛來投,僅幾年之間,曹操得士之多遠遠超過孫權和劉備。曹操採納荀彧的這一決策,不僅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動權,且取得了士族的廣泛支持,這就為他統一北方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04堅守官渡以待變

官渡決戰,是袁、曹誰勝誰敗的生死關頭。曹操守官渡,自8月起至9月終,軍力漸乏,糧草不繼,意欲棄官渡退回許昌,遲疑不決,乃作書遣人赴許昌問荀彧。彧以書報之,略說:“愚以袁紹悉眾聚於官渡,欲與明公決勝負,公以至弱當至強,若不能制,必為所乘,是天下之大機。紹軍雖眾,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濟!今軍實雖少,未若楚、漢在滎陽、成皋間也。公今畫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進,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斷不可失。”曹操得書大喜,令將士效力死守。

被《三國演義》“埋沒”的強人荀彧,實可稱三大戰略家之一

果然,“情見勢竭,必將有變。”由於袁紹內部分裂,許攸來投,授以燒敵糧之策,曹操乃親率精兵往烏巢劫糧,使袁紹軍心大亂,於是乘機出擊,大敗袁軍。如果曹操不聽荀或的決策,棄官渡退回許昌,袁紹乘虛追擊,曹操必敗。對此,後來曹操也承認。他上的表說:“向使臣退於官渡,紹必鼓行而前,有傾覆之形,無克捷之勢。”(見《三國志》裴松之注《彧別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