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三位泄露天机的人有袁天罡、刘伯温,他们的结局如何?

浦昕强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人物他们不仅有智慧,而且还洞悉世事,他们可以准确的预言,也可以为统治阶级提供良策,这样的人物其实对于帝王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因为有他们在侧可以帮助自己解决很多烦恼,也可以及时指点迷津,但是另外一方面,这样的人又太聪明,他们如果想要造反那么对于皇权也是一种极大的威胁。所以对于帝王来说,一般在他们危难之时,这些人就是智囊团,但是在他们坐稳了朝政之时,这些人就是威胁。



历史上刘伯温和袁天罡都是能掐会算的能人,他们所说的很多话后来都应验了,但是也许这样的人物能够很准确的算出别人的命运,但是却无法算出自己的结局,毕竟当局者迷。所以刘伯温和袁天罡的名声虽然很大,直到现在依然被人们所称颂,可是和他们的威名相比,他们的结局就要凄惨得多。刘伯温起初深受朱元璋的重视,朱元璋在行军打仗时刘伯温给他出了很多妙计,也为他及时解困,但是在刘伯温年老时,朱元璋就有了卸磨杀驴的想法。当时刘伯温卧病在床,朱元璋好意派人去探望,可是他所派的这个人却是刘伯温的敌人胡惟庸,和胡惟庸一起前去探望刘伯温的御医在号脉之后,给刘伯温开了一个药方,还嘱咐他要按时服药。



刘伯温在吃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病情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反而越来越严重,后来刘伯温就直接去面见朱元璋,委婉的将自己的病情告诉给朱元璋,也因为此次见面让刘伯温了解了朱元璋的真正心意,刘伯温知道自己必须得死,因为皇帝已经有了杀心,所以在这样心照不宣的情况下刘伯温慢慢病重而离世,而罪魁祸首其实就是朱元璋。



对于李世民来说,袁天罡也算是他登基上位的恩人,因为在李世民还没有篡位之前,袁天罡就曾经对他说过,如果李世民想要当皇帝,就要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否则李世民是无法达到目的。因为有了袁天罡的建议,李世民后来就策划了玄武门之变,并在这场政变中将政敌李建成和李元吉都除掉了。李世民因此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在李世民满心欢喜之时,也是袁天罡心中打架的时候,因为袁天罡所说的话已经改变了一个国家的走向,袁天罡有些后怕,他后来向李世民提出告老还乡,后来在凄凉中过世。


江上孤舟


天机不可泄露,泄露天机过的人是要遭受天谴。而历史上泄露天机最多的三位当属袁天罡、李淳风和刘伯温。因为袁天罡和李淳风合著了《推背图》,预言了此后一千多年的事情,而且还非常准确,而刘伯温的《烧饼歌》也是预言了后世五百多年的历史。那么他们三个人的结局怎么样呢?

袁天罡和李淳风是一对师徒,据说武则天让他们两区找一块墓地,袁天罡先去,他看遍山川大河,最后选中一块风水宝地,就将随身的铜钱放在地下做为标记。后来李淳风也去寻找,他也找到了一块风水宝地,就将头上的簪子插在地上做为标记。后来武则天派人查看他们两选中的墓地,发现李淳风的簪子正好插在袁天罡的铜钱眼中,这就是武则天墓。

当然上面的故事只是一个传说,民间为了吹嘘他们的能力,所以编造的故事,但是李淳风和袁天罡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后世,没想到一算起来就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了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纲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因此这本预言奇书得名《推背图》。

泄露天机的两人最后什么结局呢?

袁天罡在太宗朝担任官员,但是很早就看出了朝廷要发生变故,所以辞官回家,到贞观十九年袁天纲推算自己四月份将要去世,后来袁天纲如期死于火井县。

李淳风在贞观朝担任太史令,也受到了唐高宗的赏识,到公元670年,李淳风卒无疾而终,后来唐高宗李治又颁“追复昭”,追复李淳风为“太史令”。

明朝开国谋臣刘伯温,也有《烧饼歌》流传于世,虽然《烧饼歌》有很大的可能是后世杜撰,但是也体现了刘伯温能掐会算的本领。在大明朝统一之后,刘伯温担任朝廷重臣,到1375年正月下旬,刘基感染了风寒,胡维庸趁机下毒药,刘伯温照单抓药之后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当年三月份刘伯温返乡,不久之后就去世了。

从结局来讲李淳风和袁天罡都是善终,而刘伯温属于谋害至死。同为泄露天机,为何有不同的结局呢?主要原因是袁天罡和李淳风都是修行之人,他们本来是道士,依靠修行躲过天劫,而刘伯温贪恋人间权势,最终结局自然不好。(这是从修行的角度解释)


帝国烽火


先说袁天罡。

袁天罡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算命先生,没有之一。找他算命的,非富即贵,据说他能根据风声风向算命,而且精准度惊人,所以前来找他算命的达官贵人络绎不绝。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就找他算过命。袁天罡先给武元爽、武元庆算了一挂,说是能当上三品大官;又给武则天的姐姐武顺算了一挂,说是大富大贵,但命中克夫;后来保姆抱来了两岁左右的武则天,谎称是男孩,袁天罡看了后,大为惊讶,说这个小孩有天子之相,但男孩只会早夭,女孩方能做天子。

房玄龄跟李审素也来找袁天罡算命,先给李审肃算了一挂,说他以后只能做五品官。后再给房玄龄算命,说他可官至宰相,李审素若想升官,还需指望房玄龄提携。李审肃不以为然,当时他和房玄龄混的都不咋地,他颇为好强,不相信房玄龄能比他混的好。



十年后,房玄龄果然当上了宰相,李审肃还是原地踏步。后来,唐高宗听说了此事,决定给袁天罡个面子,追赠李审肃为五品谏议大夫。

袁天罡预感到,自己的预言已经影响政治了,长此以往,自己必将卷入政治漩涡中不能自拔。于是决定告老还乡了,不久就死在火井县令的任期上。

袁天罡最为著名的,还是其与李淳风合作的《推背图》,据说此图不仅预测了后代诸多历史大事件,如安史之乱、靖康之耻、鸦片战争,还预测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走向富强。

再说刘伯温。



刘伯温其实是个谋臣,以谋略见长,并不会算命,但民间传说却把他塑造成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大预言家。

刘伯温最为著名的便是《烧饼歌》,与《推背图》齐名。传说朱元璋正在皇宫里吃烧饼,刚刚咬了一口,太监上报刘伯温觐见,朱元璋想测试一下刘伯温预测能力,于是用碗将烧饼盖住,然后让刘伯温上殿。



朱元璋问刘伯温,碗中何物,刘伯温掐指一算,算出来是咬了一口的烧饼。然后朱元璋又问大明王朝基业如何?刘伯温说,泄露天机,要遭天谴,恳请陛下免死。朱元璋赐了他免死金牌,刘伯温这才放心,于是做了三首预言诗歌。

此三首预言,不仅预言了靖难之役、土木之变、李自成起兵,甚至连清朝入关也一并预测出来。其实说到底,不论是《推背图》还是《烧饼歌》,都是后世别有用心的人杜撰的,刘伯温和袁天罡只不过冠个名而已,哪有什么预言家!



刘伯温的结局令人感叹。刘伯温得了一场大病,朱元璋为表示慰问,派胡惟庸带着太医给他看病,刘伯温吃了太医亲手熬制的药后,不仅没有好,而且加重了。刘伯温知道朱元璋已经心生猜忌,之所以让胡惟庸来探望,无非是来看看自己什么时候死。


一半秋色


神人死亡之谜。

1.神秘的袁天罡。

咱们先说唐朝神人袁天罡。袁天罡,四川成都人,他是隋末唐初玄学家、天文学家、道士,民间传说他善“风鉴”,就是凭借风声风向,就可以断吉凶,非常灵验。唐太宗此时风头正劲,一心治理国家,听闻其拥有这项神力,便派人将其请入宫中。说起袁天罡,他最出名的事就是与李淳风合作写出了《推背图》这部奇书,另外就是他,一见还是孩子的武则天,就预言武则天以后必定会成为天子,历史已经证明了袁天罡的预言,武则天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还有一件事就是武则天成为皇后以后,曾让他和李淳风分别寻找适合自己建陵墓的风水宝地,先行出发的李淳风用了九九八十一天找到一个地方,用铜钱做了一个记号,后出发的袁天罡用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找到一个地方,插下一根银簪作为记号,现场呈现的景象让在场的人差点惊掉了下巴,袁天罡的银簪刚好就插在李淳风放置铜钱中间的方孔中。由此可见,袁天罡的相术和风水之术确实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袁天纲后来预感继续在皇帝身边会有杀身之祸,便请求允许他回到家乡,唐太宗准其奏请,任命他为火井县令回蜀郡上任。高士廉曾问他:“君终作什么官呢?”袁天纲回答说:“到了今年夏四月,我寿命就耗尽了。”果然,袁天纲如期死于火井县令的任期上。

2.死于非命的刘伯温。

刘基刘伯温是喜欢明朝历史的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大谋士,正是他,帮助朱元璋平定天下,建立了疆域广阔的大明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刘伯温是整个大明朝时期最著名的神算者。史书《明史》明确记载,“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明史》的这两点记载非常重要,因为它基本勾画出了刘伯温大体形象:一个是深受传统儒家教育,作为“儒者”的刘伯温,另一个形象是他摇鹅毛扇,和诸葛亮的形象近似,真不知道是不是善于谋算的人都喜欢摇扇子。刘伯温从小就表现出了高人一等的智商,1333年,23岁的刘伯温参加元王朝的科举考试,考中进士,按照元朝的制度,年满25岁的成年男子才能应考,据当代学者杨讷考证,刘伯温当时虚报年龄为26岁,终于蒙混过关金榜题名。后来明朝基业稳定,刘伯温的作用就有所下降,朱元璋也怕刘伯温洞察出他的心思,所以就起了杀机。毒杀刘伯温,这是后来胡惟庸的一大罪状,但下毒是否为朱元璋的授意,已成悬疑,不过这出自朱元璋的授意可能性极大,不知道刘伯温在喝下毒酒前是否已算出自己的大限已到,真相不得而知。


智者说历史


三位泄露天机的人,分别是袁天罡、李淳风、刘伯温,他们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唯独不清楚的就是自己的命运。

袁天罡。

袁天罡是唐初人,武士彟在四川广元上当刺史时,袁天罡上门化缘。这天刚好武士彟不在家,于是杨氏让袁天罡给孩子算命。拉出来两个儿子,袁天罡大摇其头,说“仕途不顺,命途多舛,子孙富贵。”杨氏又叫出来两个女儿,袁天罡则说贵不可言。杨氏抱出来刚刚出生的孩子,袁天罡一看是男孩,十分惋惜地说“哎!这要是一个女孩,那是能当皇帝的!”

杨氏抱出来的这个“小男孩”,其实是女扮男装的武则天。武则天刚出生没多久,就被预言当皇帝,袁天罡的观气算命功夫可见一斑!

袁天罡的几乎所有传奇故事,都和武则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野史记载,袁天罡成为晋王李治算命,批语是“观其气,呈龙虎之象。”袁天罡认为李治将来能当皇帝,可是当时李治只是唐太宗嫡子中最年幼的一个。李承乾当太子失宠了,魏王李泰得宠想要夺嫡,忌讳袁天罡,想要杀他。

袁天罡意识到了危险,就主动请辞,在老家四川火井县当了一个县令。

袁天罡计算自己的命运,也是确有其事。宰相高士廉曾问他“你算算自己的仕途和命数怎么样?”袁天罡知道,自己的仕途不由自己控制,而掌握在皇帝和宰相那里,于是袁天罡只是说“仆及夏四月,数既尽。”

袁天罡不敢说算自己仕途,只算了自己的死期。635年的农历四月,袁天罡去世,和自己推算的一模一样。

很多电影电视剧谈到的袁天罡帮助武则天登基,那全是无稽之谈。武则天登基时,袁天罡都已经死了四五十年了。

网上流传的称骨算命法,其实就是袁天罡的创举。称骨算命并不是把人的骨头拆下来称一下,而是通过生辰八字等数据,转化成一些形象化的重量,最终答案是某人命数几两几钱,对应不同的命运。

(称骨算命就是个娱乐,千万别当真)

李淳风。

李淳风和袁天罡同时代,有人说这两人是师徒、也有人说两人是同学,反正这两人肯定互相认识。

公元670年,李淳风第二次担任太史令,然后忽然去世,给人留下很多猜测。

野史记载,李淳风是被唐太宗毒死的,因为李淳风算的“女主武王当有天下”并不准,反而害他冤杀功臣。

可是唐太宗早在公元649年就先走一步了,不可能穿越到死后21年来杀一次。

事实上,李淳风死的时候已经68岁了,死在太史令的任上,差不多也算是寿终正寝了。要知道,唐朝的平均寿命才30岁。李淳风的68岁,相当于现在一个老人活到了120岁。

传说,李淳风和袁天罡一起给李世民算命,袁天罡一下就算出来李世民的命数,正要说话,被李淳风推了一下后背,袁天罡一下醒悟,闭口不言。因为这个动作,才有了第一奇书《推背图》。

《推背图》是唐朝以后最为有名的预言书。在流行的某个版本中,几乎预测到了鸦片战争到21世纪的所有事情。当然,还有很多不知所谓的话,没有人知道是什么意思。

按照科学的解释,《推背图》只有可能是后人伪造的。历史知事认为,所谓的预言,全都不存在,要么是后人附会那些模棱两可的预言,要么干脆就是用迷迷糊糊的话去记载历史事件,说成是预言。

刘伯温。

评价刘伯温最为有名的一句话是“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然而,刘伯温在朱元璋集团中,只做了一个伯爵,当时朱元璋封了6个公爵,100多个侯爵。可见刘伯温并不受朱元璋重视。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刘伯温太聪明,知道了太多事,朱元璋不敢重用他,不听打压他。

朱元璋打压刘伯温的工具,其实就是胡维庸。当时明朝功勋集团包含两部分,一个是淮西集团,大都是武将,一个是浙西集团,都是文官。胡维庸依托淮西集团,对抗刘伯温的浙西集团,刘伯温为了自保,只好退居二线。

然而,胡维庸并不打算放过刘伯温,去探望刘伯温的病情,然后刘伯温就死了。后来,毒杀刘伯温,就成了胡维庸众多罪名中国的一个。

刘伯温没想到,神机妙算的自己,最终成了朱元璋制造胡维庸案的一个工具。


历史知事


天机不可泄露,下一句应该是“泄露必遭天谴”。不过貌似,袁天罡、李淳风、刘伯温,这三人的结局不好不坏,至少没到“天谴”那么严重。袁天罡活了72岁,李淳风活了69岁,刘伯温活了65岁。古代有句老话“60花甲、70古来希”,在古代能活到60多到70岁数,基本上算高寿了,这三人结局也不算很差。

“天谴”报应会不会到了下一辈呢?

袁天罡的儿子袁客师,子承父业,也做算命先生,相传看相也很准,结局怎么?不详。李淳风做过唐朝太史令,他儿子李谚、孙子李仙宗也后来也做了太史令,结局怎样?也不详。既然记载不详,说明就是没多大本事,没名气,泯然众人矣。

比较详细的是刘伯温的两儿子,都是惨死。大儿子刘琏跟胡惟庸的党羽冲突,跳井死了(30来岁英年早逝)。二儿子刘璟,跟朱棣起冲突,被关进监狱,上吊自杀了(50来岁)。刘伯温的孙子刘廌,看到爷爷、父亲、叔叔都当官惹来一身祸,倒是没当官,不过到47也病死了。继承了刘伯温第4代“诚意伯”爵位的刘世延(11代孙),在万历年间,也坐罪论死。刘伯温后代还真是多灾多难——这能表明什么?什么也表明不了,巧合而已。

真实情况是咋样?

其实吧,袁天罡、李淳风、刘伯温这三人,在他们自己的时代,真没那么神。所谓他们“料事如神”都是民间编故事,给神话了。袁天罡他叔叔就是袁守城,袁守城是干啥的?就是《西游记》里跟泾河龙王打赌,害得泾河龙王触犯天条,魏征在梦里斩杀了龙王,等于是袁守城害死了泾河龙王——这事你信吗?

  1. 事实上,袁天罡就是一个稍微出名点的算命了,结交了点权贵,一辈子也就混了个“火井县县令”。为啥当不了更大的官呢?上不来台面呗!他咋不一直隐居呢?还不是还要生活嘛,不得骗吃骗喝。

  2. 李淳风,一辈子也就是“太史令”清水衙门,人家专业是天文、算数和气象。虽然古代天文总要跟占卜有点关系,但是人家不是算命的。人家被老外都称赞为“古代中国最伟大的数学著作注释家”。不知道怎么就被人们杜撰跟袁天罡合伙搞《推背图》了,人家估计感觉很冤。

  3. 刘伯温,人家出名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加上跟着朱元璋打天下,是开国功臣。什么“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都很扯蛋。刘伯温死了二三百年以后,才有这样的说法,你说奇怪不?人家同一个诗文大家,硬生生被民间塑造成写《烧饼歌》的神汉,估计也不乐意。

注:《推背图》号称出自唐朝袁天罡、李淳风,为啥明朝才流行?为啥唐朝到宋元朝都没记载?《烧饼歌》号称出自刘伯温,为啥明清没记载?为啥到了民国才流行?

其实,所谓“玄学”,就是江湖术士“招摇撞骗之学”,要不人家秦始皇气得“焚书坑儒”呢。所谓《推背图》、《烧饼歌》也都是后人江湖术士的骗术“顺口溜”,不要太过迷信。


尔朱少帅


历史上泄露天机最出名的三个人应该是袁天罡、李淳风、刘伯温三人。前两位合作完成了《推背图》,刘伯温给后世留下了《烧饼歌》。这两本书中都有预言藏于其中,是后世把这三人封为“神人”的直接物证。袁天罡、李淳风、刘伯温先后在公元634年、670年、1375年相继去世。

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袁、李、刘三人能在清史留名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他们都是玄学家,为后世留下了可以证明自己能力的著作。第二,他们都是有公职的人,而且还都是“高管”。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他们都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袁天罡。

在大业末年那个天下大乱的历史时期,穷困潦倒的窦轨遇见了年轻的袁天罡。袁天罡告诉窦轨,他的建功之地是梁州、益州方向。之后,窦轨跟随李渊反隋,屡立战功被封为益州行台仆射。窦轨为报答袁天罡指点迷津,把袁天罡举荐给李渊。从此,袁天罡进入了帝王的朋友圈,功名利禄水到渠成。

李淳风。

李淳风从小学道,师承南陀山至元道长。学成后通过刘文静的介绍,进入秦王府做文笔小吏。后世有人说,李淳风此举是已经预知李世民是未来的皇帝而提前抱龙腿。也有人说,李淳风当时只是为了讨口饭吃,后来李世民当了皇帝,李淳风无心插柳。李淳风当初进秦王府的初衷已无法考证,但李世民确实登基了,李淳风成为了秦府旧部,自然也是李世民的“自己人”。

刘伯温。

刘伯温原本是元朝官员,但在官场上混不下去,无奈辞职,不得已过了一段隐居生活。直到公元1360年,朱元璋一纸书信把刘伯温请到应天(南京)担任谋士。当时朱元璋寄人篱下,日子并不是太好过。刘伯温的到来给朱元璋很大帮助,朱元璋脱离“小明王”自立这件事情刘伯温是主要推动者。最终,朱元璋登基称帝,刘伯温成为了皇帝核心团队成员。

背靠大树,平步青云。

袁天罡。

窦轨把袁天罡举荐给李渊后,李渊对袁天罡敬若神明。李世民登基后,对袁天罡的数术更为认可,很多国运大事都把袁天罡请进宫私聊。袁天罡生前最主要的身份就是太宗智囊,并无官职,但死后被唐高宗追封为“谏议大夫“。

李淳风。

最初,李淳风只是秦府文笔小吏,并没有得到李世民的注意。李世民登基后,李淳风向《戊寅元历》提出了18条合理建议,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最终,李世民采纳了18条建议中的7条。从此,李淳风完全进入了李世民的视线,同时,封李淳风为侍郎,没过几年升至太常博士,公元648年,李淳风成为大唐帝国太史令。值得一提的是,到了唐高宗时期,李淳风完成著作《乙巳占》,此书中把风力划分成八级,是世界上划分风力等级的最早著作(公元665年)。

刘伯温。

刘伯温和诸葛亮有点相似,都是被主公请出山的,日后主公都当了皇帝。这样的“剧本“已经注定他们都会是位高权重的人。朱元璋登基后,把大明太史令的职位给了刘伯温,日后又封刘伯温三等爵位诚意伯,死后追封为太师。刘伯温成为三国时期之后最著名的”军师“。

泄露天机,必遭天谴?

《推背图》《烧饼歌》两本书中都有对后世的预言,作为这两本书的作者,袁、李、刘三人的寿命如何呢?

袁天罡,公元547年至公元634年,享年87。

李淳风,公元602年至公元670年,享年68。

刘伯温,公元1311年至公元1375年,享年64。

在平均寿命偏低的古代,三位都是长寿,尤其是袁天罡,在当时那个年代可以用“老寿星“来形容了。


无笔


导语:有一句古话说的好,天机不可泄露,泄露天机必遭天谴,但是,在历史漫漫长河里,也确实有几人泄露了天机,既然泄露了,那几个人的结局又待如何呢?

要说到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占卜会算卦的,算来算去也就那么几个人,刘伯温,袁天罡,李淳风等,那么他们作为一代大师,最后是什么结局呢?



袁天罡和李淳风,此二人生于唐朝时期,李淳风精通天文、历算、阴阳、道家之说。袁天罡则擅长根据风声风向判断吉凶,还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一次,唐太宗请他们推算大唐国运,结果李淳风一发不可收拾,竟然足足推算出了唐朝两千年以后的国运气数。奇书“推背图”就是这两位大师所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经典的未来学巨著。

两位大师虽然预测了大唐国运,预测了武则天将入大统,写下了预测旷古奇书推背图,但是,两人均得到了善终,得到了老天的眷顾。



刘伯温:刘伯温生于明朝,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擅长军事和演算。正所谓“三分天下诸葛亮 ,一统江山刘伯温”,刘伯温他这一生很多预言都成了真,可惜,刘伯温功高盖主,朱元璋为了为子孙扫平障碍杀死了刘伯温。



汉成帝时期还有个有个叫严君平的人,此人就是一个算命先生,预测占卜还是颇见本事,他就曾提前了20多年预测到了“王莽篡汉”和“光武中兴”两个事件。后来他选择了隐居,也就是隐居的时候算出了这两件大事。可他虽然泄露了天机,但却一直到九十多岁寿终正寝。




看来泄露天机也未必会遭到天谴,还是可以得到善终的,不过,我确是这样认为的,天机不可泄露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就像我,我就不愿意去占卜,去为自己算命,命中注定,自有缘分,没必要刻意的占卜预测。


唯恋无名


题主所问的是三位泄露天机的人,但这里只列举两位,有书君补充一位:李淳风。

袁天罡、李淳风、刘伯温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能推演历史、预知前后的牛人。为着服务帝王,传说他们曾泄露天机。

有书君曾听闻风水先生如果向人明言龙穴所在,必会眼瞎。那么袁天罡、李淳风、刘伯温这三人,若是道破了天机,是否遭到了天谴?

还好还好,袁李二人都还算善终,只有刘伯温,遇上了朱元璋这个心狠的,疑似非正常死亡。具体来看下。

袁天罡。益州成都(今四川成都)人,隋末唐初玄学家、天文学家。关于他的传说最厉害的是给襁褓中的武则天相面。

袁天罡早年以相面出名,某日路过武家门口,被请进去相面,轮到武则天时,家人谎称这是个男孩,袁天罡看了后,不无遗憾地说:“如果是女子,以后可为天子”。以武则天日后的成就来看,袁天罡不愧为神算子。

贞观六年,唐太宗听闻其名声,诏入朝收纳为智囊。在皇帝身边的三年间,袁天罡感觉到了自己的预测之能可能会带来危险,于是向太宗提出回老家。太宗应允,并委任他为蜀郡火井县令。

临走时,高士廉曾问袁天罡自己最终会做到什么官,袁天罡回答说:“到了今年四月,我将寿终”。果然,贞观九年四月,袁天罡寿终于四川。

李淳风。道士,道号黄冠子,岐州雍县人。唐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

李淳风著有《乙巳占》,该书全面总结了唐贞观以前各派星占学说,经过综合之后,保留各派较一致的星占术,摈弃相互矛盾部分,建立了一个非常系统的星占体系,对唐代和唐代以后的星占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李淳风著有《乙巳占》,该书全面总结了唐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李淳风的学术其实是我们所熟知的天文学,但古代科学不发达,人们容易为“天生异象”所惑,而对这些天象有研究的李淳风就被尊为太史令,管观天象,测吉凶。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六月初,长安城中出现了“太白(星)屡昼见”的天象。太史据此占卜得出了一个“帝传三世,武代李兴”女主昌(盛年)的卜象。为此,太宗曾秘密召见太史令李淳风加以垂询。

君臣二人密谈了些什么,外人无从得知,但此次谈话后,李世民并未如前所说,将“武氏屠戮务尽”,可能李淳风向皇上表达了天命不可违的观点和日后李唐终将复兴的预测。

也许是李淳风的机智,也许是唐太宗的达观,更有可能是李淳风并不如后世所传能窥天机,总之,他安安稳稳地活到了公元670年,享年68岁,在那时,算是寿终正寝了。

刘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是料事如神的预言家,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说。在其所著的《烧饼歌》神书中,预测了许多史实,比如燕王靖难之变、建文逊国、李自成亡明,以及满清必亡等等。

有人说,正是刘伯温的神机妙算让朱元璋心生忌惮。特派胡惟庸带御医前去探病,刘伯温服了这位御医的药后,感觉很不舒服,第二天去见皇上,特意说了这个事,朱元璋听了却不以为意。

刘伯温不久后就病死了,后人据此推论刘伯温的病死与朱元璋貌似有关。有书君对这一点颇为存疑:毕竟刘伯温死时也有65岁了,老年人生病几乎就是常事啊,而且他本人确实甚为机敏,早已不干预政事,辞官归乡了,朱元璋没必要再来打这样一只没牙的老虎呀。倒是胡惟庸排挤他是有可能的。

刘伯温临死前交待儿子,要等到胡惟庸倒台后再向皇帝传达自己的临终建言,充分说明他对胡惟庸是有戒备的。

简略说完了袁、李、刘三位的生平,咱们来聊一聊他们的“神迹”。

对袁天罡、李淳风、刘伯温这三位神人的“神迹”,有书君是持保留意见的。

严格来说,袁李二人事实上是天文科学家,数学家,对天象术数确有研究发现,至于相面一说,且将信将疑吧,毕竟世上不可解释的事确实是有的。

而刘伯温呢,民间未免传得有些离谱了,简直和诸葛亮一样,“多智而近乎妖”啊,他的《烧饼歌》盛传于清末,是不是晚清革命者们借此做反清复明的宣传呢,这真的不好说。

所以,袁李刘三位的结局,事实上应该就是当时社会与政治环境下的正常结局,与他们的泄露天机应该关联不大。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泄露天机肯定死的很惨!这是我们在影视作品过中得出的结论。

小时候伴随我们长大的电视剧《风云雄霸天下》里的泥菩萨就是因为探问天意、泄密过多而自食苦果

泥菩萨年轻的时候给雄霸的两句批言:“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成功预言了雄霸的前半生,也害苦了自己(因而遭受天谴,脸部长满了毒疮,只能靠火猴吸取毒汁艰难度日)。

然而这只是玄幻小说里存在的,那么现实又如何呢?

袁天罡、刘伯温都是以神机妙算著称于世的“仙人”,自然一辈子也没少泄露天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们到底下场如何。

袁天罡



其术精类如此。—《新唐书》

深受太宗、高宗赏识

贞观六年,唐太宗召回因受前朝太子李建成波及而被流放的杜淹、王珪等人,从他们口中得知了袁天罡在术算占卜方面的经天纬地之才后,立即诏他到长安相见,从此袁天罡就成了太宗的心腹智囊。

高宗即位后亦对他信任有加,多有褒奖。

成就非凡,饱受后人景仰

袁天罡撰写了多部玄学名著:《五行相书》、《易镜玄要》、《三世相法》等,但多已失传。

相传《推背图》也是他与李淳风合力编纂而成。


除了玄学,袁天罡在文学上也成就匪浅:《晋书》中的《天文志》、《律历志》、《五行志》便是出自他与弟子之手。

也正是因为他的非凡成就,才让他千百年来一直受人崇敬。这也就是他墓葬所在地天宫院多年来一直香火不衰的原因吧!

寿命堪与乾隆比肩

高士廉曰:“君终作何官?”(袁天罡)谢曰:“仆及夏四月,数既尽。”如期以火山令卒。—《新唐书》

在贞观八年他去世之前,袁天罡就已经算到自己阳寿将尽,不久人世了。

结果时间一到,果不其然他就死在了火山县令任期上了。


他这一辈子活了88岁(547—635),和中国最长寿的皇帝:乾隆活的一样长,在人均寿命不足40的古代中国,不可谓不难得,这也就是真正的“寿终正寝”吧!

刘伯温

时势造英雄,帷幄其谋,功冠有明一代。—蔡元培

助明开国,封官赐爵

刘伯温为朱元璋出谋划策,为大明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被太祖看重。

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刘伯温被授弘武馆学士,数月后又被加封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诚意伯。


文学作品贡献非凡

刘伯温著有《诚意伯诗集》,是元明二朝的一位诗文大家。

美中不足,因病去世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刘伯温偶感风寒,太祖还派人前去探望,但不久病情恶化,四月就逝世了,享年六十五岁。

虽然病逝听起来不太好,但是生老病死本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况且在古代医疗技术落后的中国,年过花甲的刘伯温也算是个长寿之人了吧!

综上,泄露天机并不会对卜算之人有任何影响,这种荒谬的话,认真你就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