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款曾试图挽救口碑的游戏 为啥总是先发售再补救?

Bioware旗下的《圣歌》发售后口碑不佳,现在不得不开始进行全方位重做,之后是否能重新挽回粉丝还犹未可知。不少其它游戏也经历过像《圣歌》这样的困境,并且也做出过各种各样的尝试。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几款试图挽回口碑的游戏曾采用过的方法吧。

《质量效应3》——免费发布加长剪辑版

《质量效应》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首发时饱受争议,很多玩家对其结局不满。最后Bioware终于表示会发布一个加长版免费补丁,对游戏剧情进行了更多补充,甚至还更多地考虑到了玩家此前做出的选择。虽说仍有一些玩家不满意,不过确实起到了作用。

10款曾试图挽救口碑的游戏 为啥总是先发售再补救?
10款曾试图挽救口碑的游戏 为啥总是先发售再补救?

《泰坦陨落2》——免费推出新的地图和模式

机甲FPS《泰坦陨落2》首发时因种种原因表现不佳,好在开发商重生娱乐信守承诺,后续内容依旧免费更新;游戏发售后又推出了很多新的地图、武器,以及一个前线防卫的新模式,所有内容都没有额外收费,获得了玩家的好评。

10款曾试图挽救口碑的游戏 为啥总是先发售再补救?10款曾试图挽救口碑的游戏 为啥总是先发售再补救?

《模拟城市》——添加一个离线模式

2013年的《模拟城市》在发售之前,不少玩家就对它必须全程联网感到担忧,结果发售后头几天游戏就因为服务器问题而无法游玩,最终EA不得不在2014年为游戏更新了离线模式补丁,让玩家能在本地游玩,改善了最初的情况。

10款曾试图挽救口碑的游戏 为啥总是先发售再补救?10款曾试图挽救口碑的游戏 为啥总是先发售再补救?

《暗黑破坏神3》——关闭交易系统

《暗黑3》的线上交易系统可以用现实金钱换取游戏内战利品,这令很多玩家感到不满,也损害了游戏本身的核心价值。为此暴雪在“夺魂之镰”DLC上线前一个月移除了交易系统,用2.0版战利品系统取而代之,使得战利品数量减少而品质增高。

10款曾试图挽救口碑的游戏 为啥总是先发售再补救?10款曾试图挽救口碑的游戏 为啥总是先发售再补救?

《星球大战:星系》——引入新的游戏机制

很多星战粉丝都想在游戏中体验星球大战的世界,而最初的《星球大战:星系》虽然能满足这一愿望,却非常耗时,为此索尼Online在2005年引入了新的游戏机制,包括将战斗即时化、让绝地武士在初期就分不同职业等,这使得游戏对新玩家更加友好,可惜它却令老玩家无法接受,很多人要求退款,最终游戏也未能重获新生,并于2011年彻底停服。

10款曾试图挽救口碑的游戏 为啥总是先发售再补救?10款曾试图挽救口碑的游戏 为啥总是先发售再补救?

《宝可梦GO》——添加新的宝可梦、事件、道馆等

这个爆款手游在上线后也曾遭遇过玩家数快速下滑的情况,因为它内容不足、寻觅系统不清晰、道馆还鼓励氪金变强。为此官方推出了很多针对性的更新,解决了很多问题,游戏现在的样子甚至跟2016年首发时差别很大。

10款曾试图挽救口碑的游戏 为啥总是先发售再补救?10款曾试图挽救口碑的游戏 为啥总是先发售再补救?

《光环:士官长合集》——免费送Xbox会员、囊括更多游戏

光环合集对系列前作进行了升级,尤其《光环2》的画面得到大幅提升,但其首发时在线匹配模式却bug频出,甚至无法游玩,为此343工作室对那些提前购买游戏的玩家送出补偿,包括免费试用Xbox会员、免费送重置版的《光环3ODST》。

10款曾试图挽救口碑的游戏 为啥总是先发售再补救?10款曾试图挽救口碑的游戏 为啥总是先发售再补救?

《星球大战前线2》——重新调整玩家升级路线、发布大量免费更新

《星战前线2》的氪金开箱是很多玩家的阴影,此后DICE不得不一直推出免费更新,并对玩家升级过程进行大幅重做,使得微交易内购只能用于皮肤等装饰性物品的获取,并且在之后官方也一直没有停止更新。

10款曾试图挽救口碑的游戏 为啥总是先发售再补救?10款曾试图挽救口碑的游戏 为啥总是先发售再补救?

《无人深空》——推出大量免费扩展包

说到成功挽救口碑的游戏,《无人深空》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最初它画下一张很大的饼,但2016年时却有很多功能没有实现。此后官方一直在默默推出免费更新、完成最初的承诺,最终凭借“NEXT”等大型更新重新赢得了好评。

10款曾试图挽救口碑的游戏 为啥总是先发售再补救?10款曾试图挽救口碑的游戏 为啥总是先发售再补救?

《最终幻想14》——彻底重做整个游戏

大部分游戏的补救措施都是发布更新和补丁,而FF14则直接重做了整个游戏。SE调用了新的开发团队,从头开始重新打造了FF14,并在2013年华丽转身,赢得玩家大量好评,时至今日依然是一款很不错的网游。

10款曾试图挽救口碑的游戏 为啥总是先发售再补救?10款曾试图挽救口碑的游戏 为啥总是先发售再补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