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还有哪些和狂傲有关的诗词?

忧幽栀子


最先映入我脑海的,是唐代高适的“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这句。高适可能是唐代仅次于李白的第二狂人了吧,而且人家也确有狂的资本,高适是唐代最有政治才华的诗人,官至剑南东川节度使,平定过永王叛乱和安史之乱,可以说是出将入相的人物。这两句诗出自高适的《封丘作》,该诗的前四句是“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这首诗是高适早期当县尉所作,表明了自己不愿讨好上司,欺压百姓的心志!当然类似这样的诗句,高适还有很多,比如“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等等。通过这些诗句,我们也确实感觉到此人的狂傲不羁。

北宋柳永的“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也是反映作者狂傲性格的佳句。试想在皇权至上的封建时代,一位市井的填词人发出这样的呐喊,该是心中有多大的自信力啊!

此外,李清照虽为女性,却丝毫不逊须眉男儿,她也有很多“狂傲之句”,比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鉴湖女侠秋瑾“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读来也是令人对这位革命志士由衷钦佩。

当然,祖国诗词灿烂如星海,这样的诗句不胜枚举!以上只是我喜欢的一些诗词和作者,希望我的回答能令您满意。





风情万种的汪


1、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十三首》李贺

2、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江红》岳飞

3、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李白

4、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电影《东方不败》黄霑

5、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七绝·赠李白》杜甫

6、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7、山盟犹仍在,欢情春梦间,蛰龙已惊眠,一啸动千山。

8、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陈毅

9、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分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1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李清照

1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狱中题壁》谭嗣同

12.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六州歌头》贺铸

13.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

14、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张载》

15.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正气歌》文天祥

16.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就义诗》吉鸿昌

17.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侠客行》李白

18.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轼

19、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屈原

20.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21.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题菊花》黄巢

22.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咏蛙》毛泽东

23.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歌》刘邦

24.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七律 到韶山》毛泽东

25.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男儿行》(全诗杀气很重)

26.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忠魂》袁崇焕

27.万里长城十亿兵,国耻岂待儿孙平,愿提十万虎狼师.跃马扬刀入东京!(佚名)

28.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毛泽东

29、 李白的《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30、辛弃疾的《破阵子﹒寄陈同甫》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31、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32、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33、毛泽东的《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4、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35、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36、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7、 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古刹青灯


#泛文化写作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还有哪些和狂傲有关的诗词?

《尚书·舜典》中说“诗言志”,北宋著名史学家刘攽(公元1023年—公元1089年)也曾说:“诗以意为主,文辞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辞平易,自是奇作。”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星武将层出不穷,因之也出现了不少抱负宏伟、慷慨豪迈又恃才傲物的诗人、词人,他们时出“狂傲之语”。那些表达真实志向和真挚情感喷薄而出的句子,荡涤心灵,激发斗志,鼓舞士气,让人读后血脉贲张,恨不能与作者同悲欢、共奋斗,并享受其带来的极度舒适感和愉悦感!

下面遴选9例,以飨读者。

一、“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语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作品《涉江》。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年),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 。

《涉江》(节选)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宝璐。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二、“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语出三国时期魏国诗人阮籍作品《咏怀·炎光延万里》。

阮籍(公元210年—公元263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系“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从小就有“兼济天下,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但后期采取“谨慎避祸,狂放山野”的消极态度,而此诗语言雄浑、气势壮阔、意境深远,确实真真切切地反映了其“张狂”的气度。

《咏怀·炎光延万里》
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
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

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
捐身弃中野,乌鸢作患害。
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

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语出唐代大诗人李白作品《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誉之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富有开创精神,艺术造诣高深,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喜饮酒交友,诗作大多在微醺之时写就,因此“豪放”是植入其诗歌的基因。所以,类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狷狂之语,也只能从他的“绣口”冒出啊。

《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四、“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语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作品《不第后赋菊》

黄巢(公元820年—公元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少有诗才,五岁时即能对诗 ,属早慧,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

出身盐贩家庭的他,成年后多有桀骜不驯,在一次落第后羞愤难当,遂题下“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之句,肃杀之气,令人凛然!

《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五、“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语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作品《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公元1084年—约公元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婉约词派代表,被后人誉之为“千古第一才女”。

本来婉约是李清照词的主要风格,人称“婉约词宗”,但后期词封渐变,情词慷慨,豪迈激越,直至自诩“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语出南宋著名将领、词人辛弃疾作品《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辛弃疾(公元1140年—公元1207年1),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文武双全,写诗作词,领兵打仗,在风雨飘零的南宋时代,足可以傲视同侪!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七、“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语出北宋著名文坛领袖苏轼作品《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公元1037年—公元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成就斐然。苏轼为文纵横恣肆,作诗题材广阔,豪健狂放,独具风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又善书,为“宋四家”之一。

创作此词时,苏轼赴边疆抗敌,为狠狠抗击西夏和辽国的侵扰,期冀挽弓如满月,拒敌千里,壮怀激烈!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八、“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语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岳飞作品《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飞(公元1103年—公元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著名军事家、战略家 、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公元1142年,被秦桧、张俊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韩侂胄为其平反昭雪,追封鄂王,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一代名将,满腔忠诚,洗雪耻辱,发出怒吼,震天动地,此等意气谁人能当?

《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九、“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语出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谭嗣同作品《狱中题壁》

谭嗣同(公元1865年—公元1898年),湖南浏阳人,维新派人士,“戊戌六君子”之一。清光绪二十四年年(公元1898)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于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年仅33岁。

谭嗣同曾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流血而牺牲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流血牺牲,从我开始,豪迈之情,傲然之气,跃然纸上!

《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是阮军发,做过教师,当过记者,痴迷文字以及文字所表现的内容,但总不揣浅薄,喜欢写点东西乐己娱人。请条友、方家不吝赐教。

阮军发


疾风知劲草”

“语不惊人死不休”

“今朝有酒今朝醉”

……

这些经常使用的名句,

你知道出自哪里吗?

01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唐·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02

《自遣》

唐·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

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03

《赋萧瑀》

唐·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04

《长安古意》(节选)

唐·卢照邻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05

《已亥岁》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06

《洗儿》

宋·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07

《蝶恋花》

南唐·李煜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08

《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09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10

《曲江二首·其二》

唐·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11

《杂诗》

东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12

《遣悲怀三首·其二》

唐·元稹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13

《集杭州俗语诗》

清·黄增

色不迷人人自迷,

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

三笑徒然当一痴。

14

《白鹿洞二首》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寻。

15

《蝶恋花·春景》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6

《和董传留别》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17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18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19

《浣溪沙》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20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21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22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纳兰容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23

《玉楼春》

宋·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24

《劝学诗》

宋·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25

《月儿弯弯照九州》

月儿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

几家飘零在外头?

26

《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27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唐·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28

《春宵》

宋·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

秋千院落夜沉沉。

29

《金铜仙人辞汉歌》

唐·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30

《绝句》

宋·夏元鼎

崆峒访道至湘湖,

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

31

《杂感》

清·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32

《题桃花扇传奇》

清·陈于王

玉树歌残声已陈,

南朝宫殿柳条新。

福王少小风流惯,

不爱江山爱美人。

33

《赠邻女》

唐·鱼玄机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34

《玉楼春》

宋·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35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36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37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38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唐·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39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40

《扇示门人》

宋·范仲淹

一派青山景色幽,

前人田地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

还有后人在后头。

41

《宝剑记》

元·李开先

欲送登高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

鱼书不至雁无凭,今番欲作悲秋赋。

回首西山又日斜,天涯孤客真难度,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42

《祝母寿词》

清·慈禧

世间爹妈情最真,

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

43

《竹枝词二首其一》

宋·黄庭坚

浮云一百八盘萦,

落日四十八渡明。

鬼门关外莫言远,

四海一家皆弟兄。

44

《上堂开示颂》

黄蘖禅师

尘劳回脱事非常,

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45

《贫女》

唐·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46

《咏史》

唐·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47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8

《题鹤林寺僧舍》

唐·李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

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

又得浮生半日闲。

49

《论诗》

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50

《上李邕》

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51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2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53

《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54

《题玉堂壁》

宋·陶谷

官职有来须与做,

有才用处不忧无。

堪笑翰林陶学士,

一生依样画葫芦。

55

《无题》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56

《聪明累》

清·曹雪芹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终难定!

57

《天道》

五代·冯道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

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58

《叹白发》

唐·王维

宿昔朱颜成暮齿,

须臾白发变垂髫。

一生几许伤心事,

不向空门何处销。

59

《唐多令·惜别》

宋·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60

《题八咏楼》

宋·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

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

气压江城十四州。

61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62

《临江仙》

宋·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63

《简卢陟》

唐·韦应物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弄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64

《南歌子词》

唐·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

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65

《献钱尚父》

唐·贯休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66

《赠妓云英》

唐·罗隐

钟陵醉别十余春,

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

可能俱是不如人。





砍石


其实我个人我们国家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几首诗词就比较磅礴大气,独领风骚了。例如:一是(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二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生命力提升


很高兴为你解答。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分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李清照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狱中题壁》谭嗣同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毛泽东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张载》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就义诗》吉鸿昌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侠客行》李白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屈原

“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采纳!


走遍长安


**《六兮一一大秋风歌》

我乘凌风八万

里,千峰万壑

我昂藏。

我梳江河姿韵

妙,我歌天高

地幽香。

四季唯我大将

军,天公遇我

避路旁。

《醉曲》

青天碧水著文

秋歌苦雨做衣

万亘千古月鎏

残史嵌年岁醇

金石纵横垒山

苍穹漫步星丈

烹词煮曲诗铺

文曲不狂称老

(李恭觉~2018年7月7日于北京朝阳大望路)











汉子诗人


咏怀·炎光延万里

三国魏·阮籍

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

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

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

捐身弃中野,乌鸢作患害。

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小小的小短发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海到天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钩足矣明天下,何需清辉满十分。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天子呼之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唱天下白。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力拔山兮气盖世。

大风起兮云飞扬。


南风如有意


一《论诗》清—赵冀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二 谢灵运之名言

天下才共一石,

曹子建独占八斗,

我得一斗,

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