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彭敏在两度拿亚军后,在第五季终夺冠军?

LIAIHONG


彭敏已经得过两次亚军了,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经验就丰富,心理上对比刚开始已经比较坦然了。而且本身文化底蕴就深厚,他是北大研究生,也是中国作家协会《诗刊》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是2015年的中国成语大会的总冠军。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后,是17,18年的亚军,19年的总冠军。可以说他参加诗词大会就是冲着冠军来的,老天不负有心人,祝贺他成功了!



洞悉时空


彭敏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九场的时候,说这次大赛要“胜固欣然,败亦不哭”的!但他就是在拿到了冠军,本该“欣然”的时候,眼眶却红润了!

不过,我们也都清楚,彭敏的这次“哭”,是“欣然”的“哭”! 彭敏这也是天道酬勤,水到渠成,先恭喜他!

一切尘埃落定,我们再来整体回顾这场总决赛,基本还是欣喜的!

当主持人龙洋一走进演播大厅,说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关于家国情怀的诗篇;当以王立群老师为代表的点评嘉宾,说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对子孙谆谆教诲的诗句;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在一片宏大的,正能量满满的气氛中,被拉开了大幕!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次的决赛,颠覆了之前四季的决赛传统。照以前,先是前九期的排名最靠前的四位选手(不包括第九期的擂主),进行PK,然后胜出的再与第九期擂主比赛。

这一次决赛,是把第九期的擂主包括在内,选出前四,两两对决,输的再对决,最后留下的三个人进行飞花令,争取夺冠资格,飞花令胜出的两人,就开始争夺冠军了。

这个赛制,基本上是更全面更公平的,选出了冠军人选!所以,第九场擂主,也不再是像以往,不是冠军!就是亚军!他也很有可能被淘汰掉的。

但是这一季的第九场擂主韩亚轩,虽是娃娃兵,但还是凭借自己的实力,获得了亚军。虽然是巧合,但也可以看出,以前的赛制,基本上也是公平的。第九场的擂主,本来就是经过层层过关斩将,笑到第九场的。

回忆一下这段日子,感觉这一季的诗词大会,确实是挺不容易的。先是对主持人的质疑,然后是对彭敏参赛非议,然后就是节目的剪辑。

虽然直到第九场这些问题,还是依然存在的。但是,我还是要感谢这档节目的,是它,给我们这个难熬的春天,增加了一份诗意,给我们这个特殊的时期,增添了些许亮色。让我们恐慌和烦躁的心,都暂时安宁!

尤其是在各位点评老师的带领下,让我们的观众,在传统文化里,追寻我们这个民族的坚强,不屈不挠,战胜困难的那种,奋发昂扬的精神!

王立群,康震,郦波,蒙曼,杨雨,这五位老师,他们都是用了他们的博学和涵养,指点江山,纵横捭阖,让我们徜徉在我们诗词的海洋里,尽情的享受着它的滋养和润泽!

尤其是王立群老师,今年已经75岁了,他还与所有的选手和老师们,一起同起同座。不顾天气的寒冷,辛苦的录制节目,让我们在体验我们诗词文化大美的同时,也感受到我们华夏儿女历史的波澜壮阔!

电视里给我们呈现的舞台,是那么的美轮美奂,其实录制的场地是北京东六环外的,一个近乎露天的场地呢!现场的温度特别低,王老师录制的时候,温度更是零下六七度。但他还是一坐就是三个小时 ,真的是相当的敬业!

王老师不但敬业,而且还专业,他在总决赛里的点评,虽然不多,但是还是令人深刻。

他点评的是彭敏和韩亚轩对决时候,共同答的“对号入座”题。是“根据诗句找出对应的历史人物”。

两位选手,都是实力不凡的选手。分别都答出正确答案。一说到历史,那就是我们王老师的专长了,他开始给我们普及“长桥题柱去,犹是未达时”里的“升仙桥”的典故。

长桥题柱去,犹是未达时。

及乘驷马车,却从桥上归。

名共东流水,滔滔无尽期。

王老师说,这是引用《华阳国志》里的记载。引申到现在的意思,就是“我将来再也不过这个座桥了,就是说我这一去长安,一定要扬名立万!”这首诗,是说司马相如的。

接下来,王老师还对下面的选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做了阐释,这首《渔家傲》,是范仲淹的代表作。王老师并对大宋的,大文豪范仲淹做了简短延伸,让我也又感受了一下我们大宋文化的大美之处,

也很巧,最近入手了一本王老师新书《人间烟火皆是诗》。恰恰就是一本,对我们宋朝文人的全面阐述的大合集。提取了宋代的文学精华 “宋诗”部分,然后进行了世俗性,哲理性,趣味性等几个角度的品鉴!王老师在叙述中,还拿它们与唐诗作比较,展现了宋诗生活化,大众化,理趣化的一面。

看《中国诗词大会》,听王老师的点评,也许是因为王老师年龄大,语速慢,身体上的缘故,我总是有点不尽兴。但是自从我看了他的“品评诗词”系列后,尤其是《人间烟火皆是诗》这本书后,开始又找到了久违的那种,听他讲《史记》时候的激情澎湃。王立群老师,就是属于那种,地地道道的学者型点评老师!

说了王老师这么多,主要是控制不住,内心对于他的喜欢。在《中国诗词大会》的点评席位上,他永远都是那说的最少得一位,但是在我这里,他永远都是占篇幅和占比重最大的一位!

当然,康震,蒙曼,郦波,杨雨老师们,也是很厉害的啦!

其实看《中国诗词大会》我们很多人,也都是奔着这几位老师去看的。在这里我要谢谢他们,谢谢他们的大气沉稳,舌灿莲花,口若悬河,是在用他们的知识和学识,为我们呈现了一档五彩缤纷的第五季!

也再一次恭喜彭敏夺冠!也恭喜小朋友韩亚轩获得亚军!祝贺郑坤健同学获得季军,也想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所有选手说上一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虽然,《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已经落下帷幕,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整理一下思绪,再闭关修炼几天,然后带着《中国诗词大会》给我们的漫天诗意,一起向2020年的春天,盛大的出发!


幸福兰104261291


对彭敏的坚持很赞叹,他是一个打不倒的人。另外,彭敏本身是做诗刊编辑的,文学基础很好。再加上他越来越成熟稳重,能够夺冠也是对他的肯定。


槐轩文史刘青萍


看了几次,不敢妄言!

价值观不同,取向不同。唯一感觉,就是夹杂的东西1太多,不纯粹。


蜂回


彭敏之所以引起争议,是因为他是三界老将,而且前两季都拿到了亚军,在很多人眼里他应该见好就收,把机会留给更多的人。但显然,第二名在彭敏的眼里“不够好”,他肯定预判到了会有争议,所有人也在关注他是否能夺冠,其实压力是非常大的,比其他选手大的多,但他还是执着地为了冠军而来,并且最终登顶夺冠。或许很多人希望看到韩亚轩夺冠,乐于见证少年天才的诞生,但生活没那么多的戏剧性,反而是彭敏坚毅顽强,勇攀高峰,用强大实力证明自己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木碗轻


他的努力有目同睹,但内心的强大是沉在下盘的


用户430903576038


只要坚持到底,胜利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路人甲乙丙丁2


昨天晚上落幕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老将彭敏击败少年选手韩亚轩,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冠军。

有人说,这是北大高材生和小学生的对决,彭敏胜之不武,赢得不光彩。



有人说,彭敏曾经拿了两次亚军,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不应该再来这个舞台抢占资源,应该把机会留给那些初出茅庐的少年选手。

真的如此吗?下面我们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下。

彭敏与韩亚轩的对决真不公平吗?

彭敏的水平就不说了,两次亚军,本季连续三次擂主、一次攻擂未成,诗词修养有目共睹,诗词储备扎实雄厚。



韩亚轩虽然只是一个11岁的小学生,比不上彭敏北大硕士的学识和阅历,但也是从3岁就开始学习诗词的小达人,积累了深厚的诗词底蕴。

一路走来,韩亚轩发挥稳定,过关斩将,连作了两期擂主,最终脱颖而出,成功闯入了决赛的舞台。



从常规角度来看,一个是北大硕士,一个是小学生。一个是《诗刊》编辑,一个是11岁少年。两人的对决完全是专业选手对业余选手,差距悬殊。

可《中国诗词大会》考察的是专业诗词知识,二人都是通过层层考验而最终胜出,成为名副其实的诗词双雄。



同样的比赛规则,同样的考题,同样的对手,两人历经同样的考验最终会师决赛,真的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这种情况下再说不公平,某种程度上是对韩亚轩的不尊重。

彭敏应该来参加第五季吗?

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彭敏在两次获得亚军的情况下依然再次来接受挑战,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说明他真的热爱诗词。

有人说他功利心太重,格局太小,看不到诗和远方。



这种看法其实本身就是狭隘的,如果换一种角度来看,他算得上是出走半生归来仍少年的典范,屡次折戟沉沙屡次卷土重来的模范。

诗词大会欢迎所有的选手,只要彭敏符合规则就可以参加,这样才能海纳百川,走得更远。

你可以不喜欢彭敏,但不能否定他夺冠的成绩。

毕竟,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奖杯上,刻着的是他的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