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作出让人过目不忘的油画作品?

影影圈圈


说实在的,要创作出让人过目不忘的油画作品,对于现在来说,是真的有些难度,毕竟油画发展了好几百年了,油画该有的流派都成熟了,关于油画作品的题材现在最流行的无非就是风景与人物了,虽然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然而在油画作品题材上依然出现很多雷同的画作,



与众不同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当然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要创作出让人过目不忘的油画作品也并不是不可能,只要平时多外出“写生”,善于观察一切事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敢于发挥想想力,其实世界万物都是息息相关的,要知道“想象力的力量大于知识的力量”,


自古以来,伟大的画家都是通过无限的想象力才创作出让人赞不绝口及触目惊心的艺术作品,比如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听过“清明上河图”这几个字的人,初次看到这一幅画作都可以认出来,而且还可以过目不忘,画作中密密麻麻的人物却又显的清晰可见(整幅画作: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与众不同的画作人物或者有纪念意义的场景,

之所以这样说,那是因为技巧是可以模仿的,油画无非就是以“色彩线条”为载体,所谓的画面深度或者意境感几乎所有画作都差不了多少,这些都可以通过“色彩光影效果”而来,而且不同画作之间的深度意境感,用肉眼是很难区分不同之处的,可以说没有显著特征。此图《清明上河图》



然而画一些影响力、知名度比较大的名人油画,或者一些时间比较久远(古老、未来)的场景,这样的画作堪称“物以稀为贵”,容易让人记住,绘画属于视觉艺术,必然要引起人们视觉审美上的好奇,才能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比如,现代著名画家董希文的油画下图:《开国大典》这样的场景就让人过目不忘,


诗夜城主


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我认为要创作出让人过目不忘的油画作品,才画面的色彩和构图上下功夫。

世界上所有的绘画艺术,恐怕没有比油画的色彩还有魅力的画种。油画的色彩鲜明厚重,油画的色彩光彩夺目,色彩是油画塑造艺术形象的独门绝技。

要创作出让人过目不忘的油画作品,要充分发挥好油画的色彩功效。平常我们讲画要抢眼,大面积的色调,高对比的色彩,营造出画面的震撼力,让色彩出彩,使人过目不忘。


油画作品的形式感也是夺人眼目的必杀技,形式感既画面构图。油画的构图很讲究,放眼油画历史上的经典名作,哪一件作品的构图不是匠心独具?从各种构图法则上看,我喜欢黄金分割的纪念碑式,排山倒海、大气磅礴、振奋人心,令人过目不忘。

色彩和构图是创作油画作品的基础技艺,也是创作油画作品让人过目不忘的绝杀技艺。


陈庄水墨画家


我觉得下面这幅作品就是一幅让人过目不忘的油画作品。



虽然油画中美丽的女性形象比比皆是,目不暇接。但是像这幅油画塑造的这位女性却是与众不同,别有风采。风采在哪儿呢?美丽端庄自不用说,从女性流露的神情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知识女性,气质高雅,风度悠然,举眉抬眸处,释放出一种恬淡娴静又温婉大方的气息。

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创作一幅让人过目不忘的油画作品,仅仅有娴熟自如的绘画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高超的表现手法,要有独到的审美眼光和丰富的想像力,简单说,就是要有创意。



创意不是凭空而来,不是热情所赐。艺术来源于生活,创意是靠画家对生活的悉心观察思考积累然后提炼提升中而来。安格尔历经26年才画出了传世经典《泉》,布格罗临摹了拉斐尔、乔尔乔内等前辈大师的所有画作终成古典唯美写实艺术集大成者。高更来到远离法国的南太平洋塔希提岛,才找到了创作的源泉,创作出了让人蓦然一悟过目不忘的《我们从哪里来》……


创意是艺术品的生命力。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的很多作品看上去似乎并不符合人们传统的审美眼光,但是却能给人以过目不忘的印象。他的成功之处在哪儿呢?还是创意。很少有人能像达利那样充满魔幻般的想像力和极富创意的艺术表现力。

故我认为,创作一幅让人过目不忘的油画作品,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究其最重要者,当属创意。


灯影书画


我觉得,过目不忘特指视觉感官上的冲击力,是从外在形象上影响眼球关注焦点的一种形式,就像夏天,穿着清凉打扮总比穿着普通衣裤看起来更漂亮,更靓丽,更能显示出青春活泼的特征,因此,在油画艺术上要体现过目不忘,主要在构图形式上多下功夫就可以了。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油画的构图有10多种之多,每一种构图都能在视觉上表达出特定的审美感受。

比如,油画中的历史题材和神话题材,本身具有庄严、肃穆、神圣的文化属性,为了表现这种属性,画家常常会采用中心式、十字形、三角形构图。

中心式构图是把画面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放在中心位置,让其成为焦点和主角,周边的形象都是他的陪衬。像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等作品,都属于中心式构图,主要人物都位于画面中间。

波提切利《春》

波提切利的代表作《春》,也是中心式构图的杰作,其中,维纳斯站在中心位置,刻画得也更细致,人们欣赏这幅画时,目光自然会先从中间看起。

刻一些领袖形象或英雄形象时,画家常常采取十字形构图,如《沉思的宙斯》里宙斯正襟危坐,左手握着长矛,右手托着雅典娜的塑像,身体本身构成了一个十字形,看起来非分醒目显眼。



拉斐尔的名作《圣母子》同样是十字形构图的代表作,画面中,圣母庄严肃穆,站在画面上方,她左右两边分别是侍从,而画面正下方则是两名趴在桌子上的小天使,好奇地看着上方。整个画面主次关系突出,把画面层次关系表现得很到位。


拉斐尔《圣母子》

三角形构图是为了追求画面的稳固感和平衡感,而创造出来的构图形式,画中人物站在三角形的三个交点上,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美惠三美神》这幅作品,其中,拉斐尔,鲁本斯,格瑞兹,里奥塔、爱德华·弗罗斯特等著名画家都画过。

另外,风景油画中,表现山峰和大树时,也喜欢采用三角形构图,体现稳固感和平衡感的同时,还能体现庄重感。

塞尚《玩纸牌者》

除过以上构图外,S型头图和对称式构图也是油画中常用的构图形式。

表现女性柔媚、优雅的特征时,常常会用S型构图,比如,人体油画中的维纳斯,基本都是这种构图形式,把维纳斯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美感体现得活灵活现。

对称式构图用在画面中的双主角上,当画面中要同时表现两个主要人物时,往往会采取这种形式。比如,塞尚的名作《玩纸牌者》就是典型的对称式构图,把两人斗智斗勇的心思和神态很好地体现出来了。


鸿鹄迎罡


说到底,艺术是一种大众消费品,没有哪种艺术形式是绝对孤立的,尽管有些艺术理解起来相对枯涩,但是艺术家创作的很大动力就是大众认可、市场接受。

人是视觉动物,要想让人过目不忘,最直接的就是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

比如罗中立创作的《父亲》,绝对的视觉震撼,紧缩的眉头,凹陷的皮肤,那种岁月的沧桑感扑面而来,不论性别、年龄、学历等等,只要一眼就会深深记住,这是一种对心灵的直接冲击,对人性赤裸裸的拷问。

再比如《蒙娜丽莎的微笑》,一个神秘微笑的女子,那种邪魅之感令世人花费数百年去研究、去释疑,她微笑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秘密?或者根本就没有秘密。达芬奇给全全世界讲了一个好故事。

当然,还有更直接的,比如许多让人脸红心跳的赤裸裸的女性油画,直接的生理刺激同样也让人过目难忘。

真正好的绘画作品一定是来源于生活的,依托于民众的,那种直击人心最柔软地方的作品一定会被大众接受,被历史铭记。


金小主说电影


创作或许有很多技巧,是大家都可以通过学习来熟稔的。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创作一定是遵从作者内心的表达。

纵观中外知名的油画家,他们的作品都是自己的一生对这个世界的深刻理解,或许是旅途中的一朵小花,或许是个平凡的路人,或许是臆想中的自画像,甚至晚上做的梦,这些都没有规律可言,但是他们唯有用心的去表达去分享,用画的方式来告知大家他们对爱、对美好、对苦难的认知和感悟,如此而已。

所以,只要用心去发现,就能画出好的作品。


鲡想生活


最让人过目不忘的油画作品、就是以自己女儿作人体模特、画自己女儿的人体艺术油画,这样的作品百分之百会让人过目不忘。

实话实说,上头条网以来,油画作品图片看过不少,基本上都记不住,唯独李壮平以他女儿作为人体模特的、山鬼系列的油画作品,让我过目不忘。

尽管我和李壮平以及他的女儿一点儿都不熟,但是,李壮平和他女儿李勤的脸孔、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招之即来挥之不去,这印象太深刻太深刻了。这里面的主要原因就是:父亲画女儿全裸体艺术画。

说真的,一点儿都不吹牛,如果有哪位画家想创作出让人过目不忘的作品来,画女儿,画老婆,绝对百分之百会让人过目不忘。





跟进2020


想要创作过目不忘的艺术品,要有以下几个要素:

1.题材的选择,一个好的题材是这幅作品的重点。

2.内容的表现,一幅作品的灵魂就在于它所要表达什么?能不能让观赏者一下子产生共鸣。

3.巧妙的构图和用色,一幅作品的构图和整体色彩会给人最直观的感觉,所以要从构图和色彩方面多下功夫。



丸子爱画画


这个真的很难,大家说的构图、色彩之类的都很重要,内容或者说场景及故事性也很重要,可这些太难形成标准了,说了也等于白说,过目不忘还有一个定义就是简单,简单涵盖了多方面的,包括刚刚提到的所有,色彩、构图、内容……所谓不忘就是记住了,大多数人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很多东西的,所以我主张要从简是个可以肯定的标准,然后就是打动人或者刺激到人的神经,或者说激活多数人的一段经历也行……

说了这么多,还是觉得确实很难,难救难在不是打动一个人或少数人,而是打动不同的人,更多的人[捂脸]

这是我今年的写实油画50*80CM的画布,试试看,能打动多少人[害羞]








Stephen赵557


绘画题材的形象美,不等于绘画创作艺术形式美,其中差异特别大,这要看作者的思想觉悟与绘画观点,是将潜在的内与外的形式完美结合,才会有艺术穿透力的永久性,扣动人的心弦过目不忘,也是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这其中深奥只能是每个人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不同的区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