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次疫情中,我們應該學到什麼


從這次疫情中,我們應該學到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希望是個好東西


新型肺炎大規模爆發已經過去半個多月了,整個春節都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下,我們不能出門,不能走親訪友,只能待在家裡,過著一種自我隔離的“戰時生活”。


當我們在家無所事事的時候,不妨回顧一下整個疫情發展的過程。我們需要思考,從這次疫情中,我們到底應該學到什麼,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一)個人層面


1、生活中需要保持一定的危機意識。平淡的生活過久了,大家容易養成一些惰性思維,覺得平安、和諧、幸福都是理所當然的。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旦發生了意外事件,我們應該怎麼面對?如果提前有所準備,遇事不慌,心態從容,就更容易平穩度過危機。


2、隨時準備Plan B,“戰略儲備”意識要加強。世界變化太快,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一次意外就有可能讓我們失去工作,沒有收入,我們如何還房貸、車貸、養家餬口?Plan B就是一份“生存保險”,當正職工作沒有了,還有副業/兼職的收入,只要活下來,就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面對危機,個人也需要做一些物資儲備。家裡常備口罩、酒精、消毒液、溫度計,日常的油鹽柴米醬醋茶也適當多備一些,當然更重要的是,多攢點錢。手中有糧,心裡不慌,哪怕凜冬將至,我們也有信心熬過冬天。


3、人人都要學會面對孤獨。孤獨是人生的必修課。經過這次疫情,很多人只能獨自待在家裡,自己做飯、幹家務、看書學習、遠程辦公,開始學著一個人生活。我們不能再依靠父母,生活的重擔總要自己一肩扛起來。一個人的時間,需要自立、自律,一邊反思過往,一邊自我提升,這就是成長的修煉。


4、對大自然抱有敬畏之心,拒絕野生動物。科學研究表明,大部分傳染性都來自於野生動物,這些病毒原本跟人類毫無關係。可是總有少部分人,喜歡亂吃野味,捕獵野生動物,打破了大自然的平衡,這才造成了病毒的肆虐。


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堅決不吃野味,儘量不接觸野生動物,不吃來歷不明的食物,不參與非法動物交易,時刻保持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5、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每一次疫情都是一堂生動的衛生課,它告訴我們,病毒會通過空氣、皮膚接觸、體液等各種渠道傳播,提醒我們需要時刻注意個人的衛生習慣。比如,經常對生活環境消毒、保持家裡乾淨衛生、勤洗手、在公共場所戴口罩等等。養成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是預防傳染病的最好方法。


6、身體健康的極端重要性。俗話說得好,金山銀山,身體健康才是靠山。當病毒來襲,很多體弱多病的老人早早就被奪去生命,而身體健康的年輕人多數都有不錯的抵抗力。


要知道,新型病毒沒有徹底治癒的方法,只能依靠人體自身的免疫力。我們平時如果多做一些鍛鍊,多注意一下身體的保養,有了一個健康強壯的身體,即便是不幸感染上病毒,也有很大概率能夠完全康復。


7、活在當下,珍惜身邊的愛和溫情。人生無常,一次疾病就能突然奪走一個親人的生命,留下許多來不及說再見的遺憾。以前我們喜歡幻想未來,現在開始請活在當下,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臨。珍惜身邊的愛人、親朋和好友,多陪伴父母,多為他們做一些事情,不要留下遺憾。


8、獨立思考,提高對複雜信息的甄別和判斷力。疫情籠罩下,海量的信息層出不窮,有造謠的,有帶風向的,有煽動情緒的,有暴力攻擊的。如何甄別信息的真假?需要獨立思考,多做查證,不能一味盲從。


疾病事關生死,而生死無小事,信息的權威性和準確性就尤為重要。在這個自媒體當道、人人都是大喇叭的時代,更要冷靜思考,以官方信息為基準,從常識出發,越是廣泛傳播的說法越要質疑,多處驗證,不信謠不傳謠。


9、與人為善,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當新型肺炎這樣疫情降臨,沒有一個人能置身事外,不管你是富豪顯貴,還是平頭百姓,在病毒面前一律平等。所有的隔岸觀火、冷言冷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幫倒忙扯後腿,都是害人害己的愚蠢行為。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大災面前,我們要多想想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自我隔離,積極上報,不造謠,不傳謠,不添堵,不添亂,守初心,盡本分,幫助他人,就是幫助我們自己。


10、對未來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19世紀美國殘酷的內戰後,迎來30年的大繁榮;經過二戰的創傷,日本和德國在戰後都取得了驚人的經濟發展;08年的經濟危機和大地震,讓中國一枝獨秀,突飛猛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恩格斯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儘管19年以來中國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內憂外患,但是從歷史的眼光看,我們對未來完全有理由保持信心。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大災過後,定有大福。


從這次疫情中,我們應該學到什麼


(二)國家層面


1、戰略儲備有待進一步增強。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疫情的突然爆發,短時間內需要大量的物資供應,而在節假日產能又供應不足,當時很多醫院都直接向社會求助,反映了政府戰略儲備的緊缺。


通常,為了應對戰爭、天災等緊急情況,政府會儲備一定量的資金、武器、石油、糧食、生活必需品等戰略物資。經過這次疫情,可以考慮增加口罩、藥品、醫用設備等物資的儲備,避免下次疫情再出現短缺的情況。


2、公共信息公開需要更加透明化和規範化。疫情初期,地方政府對相關信息的公開顯得支支吾吾,尤其是對於“是否人傳人”這一關鍵要點一直沒有確定的說法,無形中讓民眾降低了警惕,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病毒的傳播。


重大衛生疫情事關每個人的生命安全,民眾自然享有知情權。政府可以規範相關的信息通報機制,比如每日通報,各地都要開新聞發佈會,相關科研成果也要統一口徑公開發布。信息公開的及時和通暢,有助於降低民眾恐慌,更好達成防疫成果。


3、完善重大疫情的SOP流程。SOP即標準化操作流程,雖然我們國家已經有4級公共衛生事件響應機制,但顯然還不足以應對這樣史無前例的重大衛生事件。在以往的“停工停學”等隔離管控措施基礎上,這次又實施了前無古人,恐怕也是後無來者的“封城”措施,還有最嚴厲的交通管制,小區封閉管理,網格化排查等手段,這些措施都可以完善到相關SOP流程裡,形成制度化的安排。


4、建立對“吹哨人”的制度性保護。李文亮醫生的去世引發了公眾對於“吹哨人”的大討論。所謂“吹哨人”,就是告密者、內部舉報人,出於社會公義而舉報違法行為的內部知情人。顯然,“吹哨人”的存在,有助於揭露機構內部的不法行為,提升監管效率,保護公眾權益。


特別是衛生系統的“吹哨人”,更是攸關性命的重大角色。試想,如果有人一開始就向大眾公開疫情消息,無疑能夠挽救很多人的生命。所以,我們不僅應該鼓勵這樣的行為,還要從制度上保護“吹哨人”的權利,給予特別獎勵,免除其事後被訓誡和報復的後顧之憂。


5、鼓勵民間力量參與疫情防控。中國的制度優勢在於集中力量辦大事,對於突發的災難性事件,能夠短時間內調集大量社會資源集中應對。但是,我們目前仍然是以行政命令主導,受政府自身效率、規章制度的約束,仍然有很多社會力量遊離在外,無法參與到防控工作中。


除了資源以外,疫情防控本身是一件專業的事情,應該交給專業的人士去做。可以讓更多民間力量進入,比如生物科技類公司、科研院校、民間慈善組織、科普類意見領袖等,形成以官方力量主導、民間力量參與的立體化防疫機制,群策群力,發揮出最大的效益。


因為疫情被禁足在家中的我們,就像《肖申克的救贖》中的安迪,從過往的經歷中學到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滿懷希望。


“希望是個好東西,也許是最好的東西,而好的東西是不會消逝的。”



從這次疫情中,我們應該學到什麼

來自公號:葉一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