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轉播】疫情防控期間,被隔離人員未成年子女要這樣守護

【今日轉播】疫情防控期間,被隔離人員未成年子女要這樣守護

疫情當前,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共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為確保被隔離人員的未成年子女能得到有效的臨時監護及照顧,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紅寺堡區檢察院積極聯繫區婦聯、民政部門共同做好被隔離家庭中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保護工作,保障此類未成年人有人看、有人管、有人照顧、有人監護。

經過核實,紅寺堡區現被隔離家庭中,未成年人子女監護情況分為兩類,一類為隨監護人一起醫學留觀隔離,在留觀點隨同父母一起由醫護人員照顧;另一類為監護人被醫學留觀,未成年人子女未被留觀,此類未成年人委託由親人照顧,鄉鎮工作人員及街道辦、村委婦聯工作人員每天密切關注被隔離家庭未成年人子女,未成年人均得到有效地臨時照顧。

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期間,兒童該如何做好防護措施?這些要點,一起收藏↓↓

一、兒童防控指南

1.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不參加聚會。

2.外出一定要戴上口罩,記得提醒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戴好口罩。

3.作息規律,健康飲食。飯前便後認真洗手。在家多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做體育運動。

4.從現在起,養成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袖肘遮住嘴巴、鼻子的習慣。

5.如果有發燒、生病的情況,一定要配合爸爸、媽媽及時去醫院就醫。

二、學生防控指南

1.寒假期間

(1)有疫情高發地區(如武漢等地區)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學生,自離開疫情高發地區後,居家或在指定場所醫學觀察14天。

(2)各地學生均應儘量居家,減少走親訪友、聚會聚餐,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

(3)建議學生每日進行健康監測,並根據社區或學校要求向社區或學校指定負責人報告。

2.返校途中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全程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2)隨時保持手衛生,減少接觸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和部位。

(3)旅途中做好健康監測,自覺發熱時要主動測量體溫。

(4)留意周圍旅客健康狀況,避免與可疑症狀人員近距離接觸。

(5)若旅途中出現可疑症狀,應主動戴上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儘量避免接觸其他人員,並視病情及時就醫。

(6)旅途中如需去醫療機構就診時,應主動告訴醫生相關疾病流行地區的旅行居住史,配合醫生開展相關調查。

(7)妥善保存旅行票據信息,以配合可能的相關密切接觸者調查。

三、幼兒園(或學校)防控指南

1.返校前有過疫情高發地區(如武漢等地區)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學生,建議居家觀察14天期滿再返校。

2.學生返校後應每日監測體溫和健康狀況,儘量減少不必要外出,避免接觸其他人員。

3.學生與其他師生髮生近距離接觸的環境中,要正確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儘量縮小活動範圍。

4.學校密切監測學生的健康狀態,每日兩次測量體溫,做好缺勤、早退、請假記錄,如發現學生中出現可疑症狀,應立刻向疫情管理人員報告,配合醫療衛生機構做好密切接觸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

5.學校應儘量避免組織大型集體活動。教室、宿舍、圖書館、活動中心、食堂、禮堂、教師辦公室、洗手間等活動區域,建議加強通風清潔,配備洗手液、手消毒劑等。

6.校方對因病誤課的學生開展網絡教學、補課,對於因病耽誤考試者,應安排補考,不應記入檔案。

四、居家隔離防控指南

1.居住空間安排

(1)可疑症狀者需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並拒絕一切探視。

(2)家庭成員應生活在不同房間,如果條件不允許,應至少保持1米距離,分床睡。可疑症狀者應減少活動,限制居住空間,確保需要共用的空間(如廚房和衛生間)通風良好(保持窗戶持續開放)。

2.照顧者安排

最好固定一位家庭成員照顧,這位家庭成員應身體健康狀況良好且沒有慢性疾病。

3.防止傳播

家庭成員與可疑症狀者在同一房間時,都應該佩戴與面部嚴密貼合的醫用外科口罩。隨時保持手衛生,避免直接接觸身體分泌物,不要共用任何可能導致間接接觸感染的物品。

4.汙染物的處理

使用過的手套、紙巾、口罩以及其他廢物都應該放在患者房間專用的垃圾袋裡面,標記為汙染物再丟棄。

5.出現以下症狀時應立即停止居家隔離並及時就醫

(1)出現呼吸困難(包括活動後加重的胸悶、憋氣、氣短)。

(2)出現意識問題(包括嗜睡、說胡話、分不清晝夜等)。

(3)腹瀉。

(4)高燒超過39℃。

(5)其他家庭成員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狀。

(吳忠市紅寺堡區人民檢察院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