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无摄影不后期,可还是有不少的人在作品后标注绝无后期,这是一种什么心态?

无敌马克兔


这个问题其实回答需要一个参照度量,数码时代的照片是不可能不经过必要的后期处理的 ,如果某人说他的照片没有经过后期有没有可能呢?我们说也是有可能的,比如一张大光圈长焦短的糖水人像或者儿童写真,被拍摄的人皮肤也比较好,那么做为一张糖水片拿出来是不经过处理也还能将就看的,风光糖水片也可能的,比如西藏拍摄的垃圾蓝天白云等无需后期也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这张照片要能算地伤作品级别那没有经过后期处理是不可能达到的。

以下我自己的几张照片都是经过了PS处理的。

某些人在照片上硬是要打上“我的片子未经任何处理”那唯一的原因就是他不会ps,我的回答完了,谢谢。











叁柒壹


你好,我是一名在摄影俱乐部工作多年的摄影师,分享一下我的一点个人看法,当我们进入数码摄影时代以来,是直出还是需要后期修片、如何后期修片等问题一直都是广大摄影爱好者无法避开的话题,早在胶片摄影时代其实暗房或者叫冲洗照片就是一个必须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冲洗照片的专业性很强,大多数人都只能是拍摄后把胶卷送到彩扩店让专业的师傅完成后期的比如显影、定影等流程完成底片制作,然后通过放大机等一系列操作完成最后的相片印制过程,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后期(只是大多数人看不见而已)。

而数码拍摄设备的普及和网络分享的流行,颠覆了传统的摄影呈现方式,也让接触摄影不深的朋友对后期的知识并不真正了解,以为我们拍了就能马上看到(其实所谓的直出也是通过了相机内部设置的模式化后期程序自动完成而已),只要在前期拍摄上注重光影、内容、构图等就行了,而且很多拍摄者的思路或者心理还是停留在传统摄影时代,加上更重要的对数码后期知识不懂、不熟悉后期软件操作、甚至畏惧学习新知识所以反而通过标注什么绝无后期等方式把自己确实不擅长的部分遮掩,形成一种所谓的直出派,让部分不懂摄影的大众反而觉得高大上(你看我拍出来就是大片,都不用后期,是不是很牛啊!)。当然并不是说直出的照片不能用,这个取决于你对摄影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战经验以及应用领域,优秀的摄影师通过简单的方式也是可以拍出很不错的大片,但对于真正的摄影爱好者来说如果能静下心来全面学习拥抱新的知识,相信你在摄影之路上能走的更高更远!



美美生活超哥


拍摄时只要在角度和画面大小合适,体现主题,以及焦距、光圈、速度等方面处理好,原图还是让人看后有美感的,所以所拍的就无必要进行后期加工,加工后就会失真,反而劳者无功。

“无摄影不后期”的说法也不无道理,就说过去我们使用胶卷拍相片吧,拍后回来冲洗,本身就是拍后的后期加工。说自己某张图绝无后期,并加上标注的心态,也不为虑假心态,只是想说明这些照片很美很美,没有用编辑软件处理就这么美,看来它特美!!同时也表白自已的摄影技术高超而已。

随便传一张示图比较一下,那张还算美?眼神不同,各有所感。




晋采


首先,如何看待后期需要个标准。

是否在原片基础上不做任何改变的直出作为无后期标准?

胶片时代暗房工艺中延长和缩短显影、定影曝光及放大缩小剪裁等等均为后期作品。

数码时代在微机上利用软件对RAW、JPEG等格式的图片进行相关曲线、色调进行调整、剪切等等也均为后期作品。

而利用PS软件进行画面中的相关渲染和增添或减除内容、印章技术等使用就不是后期,那是造假了。

所以,要给后期一个定义才能够解释和理解后期所指。


云爱衣衫花想容


摄影是艺术,但后期制作是摄影的二次创作,做为风格不同的风景和旅游宣传艺术需要可以做一些适当的后期。但做为新行闻纪实摄影不提昌过度的后期,适当的饱和度增减是必要的,但绝不允许添加任何数据以外的素材



18981581718


其实好多纪实类摄影可以不用后期,一般意义上来讲,往往一幅作品好坏,可以通过后期渲染色彩,突出主题,把看似普通的片变得有味道。




单县天空


摄影后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对于后期的度的把握不同摄影类别的选择不一,一般而言新闻纪实摄影严禁使用后期,尤其是篡改原始影像的ps更违业界良心!但对于艺术摄影、创意摄影,为增加画面的立意,丰富画面元素,是可以采用后期手法对原始影像进行修改的。


浆糊摄影


我认为这是当前摄影人对待摄影的两种观点,本无所谓对错。一种人认为无摄影不后期,认为所有的摄影作品都应该后期,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因为当前的数码摄影与传统的胶片摄影相比,是存在一定的先天不足的,需要通过简单的后期来弥补。但是持这种观点的认为数码照片需要通过大量后期才可以,甚至将原有照片后期的面目全非,最后造成一部分人只重后期而不重视前期拍摄,我认为这是走上了邪路。另外一种摄影人认为,摄影应该注重前期拍摄,而对照片不应该做任何后期,但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比较极端的说法,持这一观点的觉大多数人还是赞同一方面要注重照片的前期拍摄,另一方面通过简单的后期来弥补照片自身的不足。我本人支持这种观点。


杨政春的镜视人生


因为他不会后期。后期不是数码时代才有的,胶片时代的暗房就是后期。著名集锦摄影大师郎静山的摄影全是多张底片合成的,没有人反对。


大野灏


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在现在的摄影领域 有很多获奖作品 都是通过前期拍摄加后期调整的 一张照片经过后期的加工 可以让照片更加精彩 这就像一块玉石 要经过雕刻才能让它更加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