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西方早一百多年,开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七下西洋的郑和

哥伦布的美洲之旅,开启了西方文明的大航海时代,繁荣的航海业对世界的探索与开发起到了极为重大的意义。但早在哥伦布出海的一百多年前,古老的中国就已经有了成熟的远洋航海技术,郑和的七次远航西洋,更是不逊于哥伦布的伟业。

比西方早一百多年,开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七下西洋的郑和

郑和下西洋

说起郑和的身份,他原本应该姓马,回回出身,元朝名臣赛典赤·赡思丁的后裔。正是这元朝余孽的身份,导致了他被俘后遭到了净身,投入宫中作为下人服侍贵人。不过也算是因祸得福,还是小太监的郑和被发配到偏远的北方去服侍燕王朱棣,近距离地接触到了这位贵人后,郑和凭借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朱棣的信任,并成为了他的心腹。紧接着四年靖难之役,朱棣从一位边境王爷一跃登上皇帝宝座,再加上郑和在靖难之役中表现出了不错的军事才能,作为他亲信的郑和自然也水涨船高,得到了皇帝亲赐“郑姓。而这种种经历,也为郑和下西洋埋下了伏笔。

比西方早一百多年,开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七下西洋的郑和

明朝疆域

由于元朝蒙古铁骑征伐天下,作为继承者的大明王朝也见识到了世界的广袤,不过不同于元朝的四处征战,也不同于后来的闭关锁国,明初的统治者在积极与周边国家交流时,也尽量试图展现出一种和平的态度,试图建立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世界秩序。但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年年征战,国仇家恨誓不两立,很难从陆路上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于是海路就成了唯一选择。永乐元年,郑和出使暹罗,然后第二年又访使了日本,紧接着永乐三年,声势浩大的第一次西洋之行便登上了历史舞台。

比西方早一百多年,开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七下西洋的郑和

明成祖朱棣

为了选择下西洋的人选,明成祖朱棣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首先作为出使的使者,负责这么重要的事情,必然非心腹重臣莫属使者代表着整个大明的颜面,无论容貌还是言谈都得是上上之选。而郑和虽为宦官,却生得高大威猛,一看就很有气势,长年服侍在宫中,心思玲珑剔透,不用担心像莽夫一样坏事。

比西方早一百多年,开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七下西洋的郑和

另一方面,南海各国与中原少有往来,对大明是什么态度也说不准,或许有国家以礼相待,奉为上宾,但也有可能有不知好歹甚至不通教化的野蛮部落存在,而参与过靖难并获得过功勋的郑和,早已经证明了他的军事才能,由他指挥船队,也不用担心船队在武力上会吃亏。更重要的是郑和在异国的文化习俗方面颇有造诣。

比西方早一百多年,开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七下西洋的郑和

郑和下西洋

郑和本身就有外族血统,家族有不少伊斯兰教的信徒,后来进宫后,明初的宫廷流行佛教,郑和又接触到佛学,还负责刊印了《佛说摩利支天经》这一佛学经典。亚洲各国之中,伊斯兰教和佛教信仰流传广泛,作为精通两教的郑和在文化交流方面先天就占有优势,再加上郑和此前两度出使外国,算得上经验丰富,由他负责下西洋一事自然是当之无愧。

比西方早一百多年,开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七下西洋的郑和

郑和《堪舆万国图》

历史也证明了郑和的成功,从永乐三年到宣德五年,二十多年间郑和七次出使,率领船队下南海,过西洋,远航印度洋,最远抵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与三十六个国家建交。若算上永乐元年和永乐二年出使的暹罗和日本,郑和一生九次出海访问邦国。在这个过程中,郑和也一直秉持着大国风范,贯彻着明初的外交政策,以和为贵,不但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友好的外交联系,同时也帮助各国调和矛盾。凭借大明水军强大的武力保障,强力镇压了那些好战的国家,帮助弱者抵抗侵略,使不少侵略成性的国家不得不放弃战争,维护了地区稳定。

比西方早一百多年,开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七下西洋的郑和

郑和七次下西洋图

另一方面,精通佛教和伊斯兰教两家典籍的郑和也帮助印度洋沿岸各国的信仰进行统一,调节和避免冲突,缓解了不少国家地区的紧张局势。这些所作所为无一例外促进了各国的和平,而和平带来的便是贸易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毕竟在那个时代,郑和的船队几乎是唯一能完成这样远洋航行的船队,大多数国家都无法支撑这样的远洋贸易。而以郑和为纽带,印度洋沿岸各国才有了一条互通有无的渠道,极大促进了当时的社会繁荣。

煮酒看茶聊历史

即使是放在今日,郑和下西洋也是不逊色于“一带一路”这样的伟大成就,他所展现的探索精神和热爱和平的品质是每个人每个国家都应学习的精神。

1、《明史‧郑和传》

2、 吴晗,《十六世纪前之中国与南洋──南洋之开拓》,清华大学学报,1936年

(图片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