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日記|每天上百次摸摸自己額頭,睡夢中都覺得燒到39℃

2020年春節,寒風凜冽,病毒肆虐。

萬家燈火團圓之際,有一群人他們“逆行”向前,放棄假期,放下家庭,堅守在臨床第一線。

他們心中只有一個目標:早日戰勝疫情,守衛人民健康。

從1月26日起,澎湃新聞浦江頭條欄目推出《醫護日記》,記錄那些在臨床一線為人民健康而戰的醫護人員。

2020年2月9日,來武漢已經整整十六天了。

昨日元宵節我和美萍中班,回來已是凌晨一點半了。打開手機,看到金山區援鄂醫療群有區委書記、區長的元宵節語音慰問,朋友圈有楓涇鎮疫情防控工作組領導的慰問信,有單位同事的親切關懷和祝福,瞬間,滿滿的暖意化解了周身疲憊,眼角也溼潤了。

医护日记|每天上百次摸摸自己额头,睡梦中都觉得烧到39℃

金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援鄂五人小組出征武漢時合影,從左至右沈妍、張莉蓮、顧美萍、顧培珩、梁珀銘。

從大年夜動身的那刻起,我們的一舉一動就時刻牽動著您們,在武漢的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領導與父老鄉親深深的牽掛與心疼。在這裡,我們金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援鄂小隊五人小組張莉蓮、顧美萍、顧培珩、沈妍、梁珀銘,給您們深深地鞠個躬,謝謝牽掛!

從除夕出發以來,沒有太多的時間和日期概念,除了在一線,就是抓緊時間休息、恢復體力,然後再上一線,如此循環。說自己不擔心、沒有帶著精神壓力,那是騙人的,所以起初一直也休息不好,每天上百次摸摸自己的額頭,睡夢中都覺得燒到39℃……

医护日记|每天上百次摸摸自己额头,睡梦中都觉得烧到39℃

脫下防護服走出隔離病房的沈妍渾身是汗,但卻是她覺得最輕鬆的一刻。

但是,一旦我們穿上防護服,在護目鏡後面,彼此都會用堅定的眼神相互鼓勵。白班的六個小時,中夜班的八個半小時,我們是幾乎沒有時間坐下的。處理各項常規及特殊操作外,為了確保及時監護,我們還需不停地巡視。上海醫療隊為我們配發了尿不溼,但基本用不著,因為出汗太多,沒有尿。從病房出來,往往一下子都能喝下一千毫升的水。

医护日记|每天上百次摸摸自己额头,睡梦中都觉得烧到39℃

搭班幹活的顧美萍(左二)和張莉蓮(右二)舉起雙拳互相鼓勁。

沈妍小妹妹是我們援鄂小隊裡的“90”後,是我們院的呼吸科護士。原本她已經幫爸爸約了2月4日去醫院看牙齒,他爸爸牙痛已將近一個月了,還說要趁著過節好好陪陪媽媽。但接到支援武漢的消息後,她立即報名了,說自己年輕、沒有結婚、沒有孩子,也就沒有顧慮。

這次來武漢,大家都是第一次穿防護服工作,剛開始覺得壓力好大,穿好整套防護服得花二十分鐘,非常悶熱,整個人都顯得很沉重,我們都笑對方走起路來像企鵝。由於在隔離病房要穿著防護服、戴著兩層手套,再加上隨著出汗和呼吸,護目鏡裡面全是霧氣,眼前很模糊,只能通過縫隙去觀察。每次給患者抽血的時候,大家都會非常小心,怕因為自己不當心而造成病人們抽血需要抽兩針,想盡可能地減輕他們的負擔。

沈妍小妹妹感嘆說,她每天覺得最輕鬆的一刻,就是脫下防護服的瞬間,雖然衣服脫下來的時候,水一直往下滴,但是整個人就會異常輕鬆,走路也不用像企鵝一樣緩步前進。其實,這何嘗不是我們每個人的感受。現在的我們經過半個月的磨合,已是五個堅強的老兵,電子版文書、治療和護理,工作開展得井井有條。

医护日记|每天上百次摸摸自己额头,睡梦中都觉得烧到39℃

金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內科護士沈妍在金銀潭醫院照顧患者。

今天,全院要進200個病人,(金銀潭醫院)北二樓要在過道再增加11個床位,我們非常有信心面對接下來的挑戰。向領導和家鄉的親人彙報這些我們的日常,就想請你們放心,我們會不辱使命,堅決打贏這場戰役。我們也會在救治病患的同時,加強自身防護與安全,請您們等待我們平安凱旋!

医护日记|每天上百次摸摸自己额头,睡梦中都觉得烧到39℃

國家和社會是我們大家的,我們要去維護他,這是一種使命感,也是一種責任感!直面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醫務工作者沒有退縮,我們很自豪能參與其中。讓在武漢的我們與家鄉的您們懷揣共同的目標,最終迎接戰“疫”的勝利!

武漢加油!上海加油!中國加油!期待早日回家團聚!

(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