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1991年美国海军NATF项目与美国空军ATF项目合并会怎么样?

血魔-Ticks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ATF”和“NATF”项目。对于前者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即美国空军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立项研究的“先进战术战斗机”计划,该计划中最为出名的产物就是F-22战斗机。

而NATF则是几乎同时期美国海军提出的“舰载版先进战术战斗机”项目。按照当时的理念,NATF计划将会以F-14“雄猫”舰载战斗机作为开发基础,在继续保持后掠翼结构和重型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作战半径和攻击手段。

起初参与ATF项目竞标的机型主要有两种:洛克希德设计的YF-22原型机和格鲁曼设计的YF-23原型机;1991年8月,在经过一系列的综合测评和试验后,洛克希德设计的YF-22原型机最终获得认可并被批准建造。

后来考虑到YF-22出色的隐身能力、机动灵活性、气动外形等因素,美国海军也跃跃欲试:企图将YF-22发展出一款舰载型战斗机;但最终因为冷战的结束和节约海军经费等原因而作罢;不过,仅仅两年后美国便又启动了以后来的F-35为代表的JASF项目。

简单了解了美军ATF和NATF项目后其实不难发现:所谓的将两者进行“合并”也就意味着当时的YF-22会分别开发出空军陆基型和海军舰载型;这其实和后来F-35分别开发出A型和C型如出一辙。

如此一来问题就会变的相对简单:F-22衍生舰载型。其实当下很多人都十分热衷于讨论诸如F22、J20等重型隐身战斗机用于舰载机的可能性。客观而言,可能性有,但按照美军近几十年的发展思路和经验来看,可能并不代表最适合!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事实上,海军的NATF和空军的ATF已经实现了合并,

美国空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的首次合作就是从这两个项目的合并开始的!这也为后来的F-35联合攻击机项目铺平了道路。

空军的ATF先进战术战斗机项目最早开始,在上世纪的80年代,美国被苏联苏-27战斗机的优异性能所震惊,为了在装备性能上彻底甩开对手,划时代意义的ATF先进战术战斗机上马了,美国空军打算生产750多架,全面替换老旧的F-15。


ATF项目进展到1986年后海军也加入了,这时候ATF计划和NATF计划正式合并,后者是海军提出的先进战术舰载机,但由于诸多的技术瓶颈和研发资金的不足,海军主动要求将两个项目合并,而空军也异乎寻常的乐意接受海军到来(在此之前它们各走各的路)。原来,海军在开发NATF的同时还上马研发了A-12隐身舰载攻击机,这同样是个烧钱的武器项目,正是它的存在让海军的研发资金枯竭,这也说明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海军航空兵还没想过让“多用途战斗机”挑大梁。

有意思的是,空军研发ATF时也没有想过一机多用,它还需要另外研发隐身对地攻击机、隐身轰炸机,配合空优战斗机F-22确保美军的空中优势。为了省钱,空军也希望以海军的A-12隐身攻击机为基础,衍生出一款空军版的隐身攻击机,至于隐身轰炸机,海军和空军都还没来得及考虑。不过这样一来,海军和空军形成了优势互补,NATF与ATF合并发展、A-12计划也成为海军与空军的共同项目。



两大项目合并会产生史无前例的先进隐身战机,F-35都没有存在的理由,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美国空军和海军分道扬镳,合作终止。

NATF与ATF合并发展就类似于后来的F-35战斗机项目了,海军和空军通用一款战斗机,也就是说F-22会登上美军航母,只是在一些细节上与空军版本有所区别。参照今天的F-35A和F-35C的差异可知,海军版F-22会有更大的机翼面积和垂尾面积,并多了一个着舰尾钩,内部载油量也会大幅增加、克服F-22仅有800公里航程的短板!为了提高舰载机的起降性能,适应航母上短距离起降的需要,海军版F-22的机翼有可能改成类似F-35那样的平直翼,满足低速下的飞行需要。

不管怎么说,拥有隐身战斗机的美国海军将非常强大,航母会载着F-22满世界部署,尤其是靠近我们的东北亚和能源重镇海湾地区。例如美军早在几年前就把F-22部署到冲绳基地,同时在阿拉斯加也不部署了3个中队约90架F-22战机紧盯着俄罗斯,如果航母也能使用F-22会使这一地区的四代机数量激增。

而且,一旦美国海军有了F-22这样的隐身舰载机,就不会再有后来的F-35了,海军陆战队也会在F-22的基础上衍生出垂直起降的型号。而且,美国盟友能买到的隐身战斗机肯定都是出口版的F-22。韩国今年接收的2架和日本部署在三泽基地的13架隐身战机,都不再是单发的F-35而是双发重型战斗机F-22,且不会拖到现在才拥有,有可能在2012年前后就部署到位了。

这个时候歼-15还没有出现,海军也就不可能追上美军的舰载机水平。而歼-11BS和歼-11BH以及苏-35也都是在2012年之后甚至更晚才出现的。因此,NATF与ATF合并对我们和俄罗斯来说都将是巨大的麻烦。总而言之呢!NATF与ATF合而且顺利发展的话,会让美国的盟友们提前5~9年获得远比F-35更强大的隐身战斗机。但万幸的是它终止了,美国海军在洛克希德的YF-22验证机胜出后没几个月就退出了ATF项目。




海军退出ATF的主要原因是它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空军退出A-12项目也是一大因素。

海军提出的NATF计划要求战斗机使用可变后掠翼技术,但空军对这个设计不以为然,美国空军历史上从来没有使用可变后掠翼的战斗机量产型出现,空军并不看好这种浪费重量换取飞行性能的设计,甚至不把可变后掠翼战斗机单独划分为一代战机,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把隐身战机称为四代机,而俄罗斯却称为五代机的原因。

空军不仅否定了很多海军的要求,还退出了A-12隐身攻击机项目,原因是它的设计非常不现实,轰炸机超重30%以上,根本不可能在航母上使用,且成本超支100亿美元以上,它在海军都是烫手的山芋,这让空军觉得自己没必要跟着陪葬,空军的退出导致A-12项目彻底夭折,也让海军下定决定退出ATF计划。


但是,海军并不打算放弃获得隐身战斗机的希望,而是计划以F-22为基础延伸出一款舰载机出来,这个计划在90年代初一直存在,不过因为F-22的成本超值、不断延期和性能不理想等原因进展缓慢。而且,随着苏联解体和伊拉克战争的结束,失去了苏联这个强大的对手,美军军费不断缩减,导致F-22这种空优战斗机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美军转而开发多用途战斗机,这就诞生了后来的F-15E和F-18超级大黄蜂。

F-22虽然被坚持完成,但是只装备了179架就在2011年停产了,海军也庆幸没有被这种单价过2亿美元的战机拖累,同时海军也放弃了空优战斗机转而发展多用途机型,直接退役了空优舰载机F-14雄猫,逐渐把多用途的F\\A-18超级大黄蜂当做主力舰载机,用F-22变化出舰载机的计划不了了之。


兵器世界


美国的海军和空军共用同一种战斗机的项目有四个。

最早的是海军的北美舰载战斗机FJ,先后有4个型号,从平直翼到后掠翼。中间变化出空军的战斗机F-86。成为50年代西方第一代亚音速战斗机的代表机型。产量接近1万架。舰载型FJ-1、-2/3、-4,除了-1型,其余三型在1962年统一飞机编号时改为F-1/F-2/F-3。

另一种海军使用,空军采购的是麦克唐纳F4H,空军的型号是F-110,统一后编号是F-4。

60年代国防部部长麦克纳马拉提出海空军联合战斗机计划。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

F-35也是海空军联合开发。面临同样的问题。舰载型的重量、体积都比空军型要大。美国海军对美国军用飞机和机载武器的发展贡献很大,也很多。响尾蛇和麻雀导弹都是海军开发的。F-86、F-4都是海军飞机发展的。海军专用的麦克唐纳公司也从海军扩张到空军,研制出F-15、F-18战斗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