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ck一枝独秀?其实国外互联网巨头早已进军移动办公市场

移动办公市场在国内竞争激烈,国外虽然现在Slack成为独角兽一枝独秀,但是也同样不能安枕无忧,因为很多巨头都纷纷看准了这个办公这个市场,无论是有意无意,他们都已经开始布局。


Slack一枝独秀?其实国外互联网巨头早已进军移动办公市场

1.具有天然优势的Google

首先来看看Google公司,当前的现状上并没有看出Google明确的发力办公市场的迹象,这主要跟Google本身的公司战略有关,作为一家高科技公司可能还没有真正关注这块市场。但是我为什么首先要提Google呢?其实道理很简单,移动办公有个关键词就是“移动”,而Google是占有最大市场份额的智能手机安卓系统的提供方。应该说Google如果做移动办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且实际上它已经推出了很多针对工作场合的协作套件。

比如适合小团队共享协作的Google Space,有别于复杂的网盘或者共享文件系统,Google Space更加小巧,共享的内容更适合手机上收集和传播。Google 搜索的结果(网页地址)、YouTube、你的本地相册、备注(可用文字、网址、图片以及一些可爱的贴纸)。

Google Docs是聚焦于团队共同编辑一份文档的场景,这在工作场合的确是一个常见的远程协作场景。Google Docs让团队成员共同编辑一个文档的效率极大提升,把传统的串行工作变成了并行工作。

Google Calendar也是一款极为实用的团队协作工具。在大部分情况下团队成员每个人的日程并不是相互知晓,那么就会时常在工作安排上产生冲突,如果团队每个人的工作相关的日程可以共享,一份团队日历就会自动生成。

Google+和Gmail,如果说上面的一系列产品是用于团队协作的工具,那么Google+和Gmail就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团队社交平台,支持开展各种形式的沟通。Google+中包含的Google Hangouts就可以开展多人的视频聊天,而Gmail提供的强大邮件系统完全可以满足工作场合的邮件沟通。

除此之外,Google应用中的云盘、联系人、搜索等应用也可以在工作场景中发挥作用。我们可以看到Google提供的这些应用比较分散,主要是为了支撑安卓操作系统,但是如果将这些跟工作相关的应用进行有机整合,再配合Google Now和Google大脑的能力,那么无疑是一款强大的可用于团队工作的沟通协作平台。

如果说Google具备进军移动办公市场有天然优势但是无心恋战,那么微软就是一个拥有强大实力并且野心勃勃的竞争者。


Slack一枝独秀?其实国外互联网巨头早已进军移动办公市场

2.野心勃勃的Microsoft

微软拥有PC端操作系统的巨大市场份额,但是在移动端的发展并不理想,无论是手机Windows操作系统还是收购的Nokia的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都无法跟微软这样一个体量的公司关联起来。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即使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并不是意味着所有的工作都在移动设备中完成,PC与手机的同步可能更符合移动办公的理念。

微软除了在技术上的优势之外又在哪些方面做了布局呢?

首先就是Office 356。它是微软带给所有企业最佳生产力和高效协同的高端云服务,是微软公司基于云平台的应用套件,它将Office 桌面端应用的优势结合企业级邮件处理,文件分享,即时消息和可视网络会议的需求(Exchange Online,SharePoint Online and Lync Online)融为一体,达到不同类型企业的办公需求。云端Office、企业邮件以及Web端会议就足以完成日常的团队协作。

其次是Teams。它是一款面向企业及学校的基于web的聊天服务,是基于Office 365 云平台的企业协作工具,支持多个团队同时就不同项目开展协作。通过Teams企业员工可以在Office平台上建立协作小组,并针对办公场景来做即时信息沟通、文件分享、协作等。另外,Teams能与微软其它Office办公组件紧密整合,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OneNote、SharePointPlanner、PowerBI 等。Teams也支持频道/群组、私信功能,并且提供Skype视频和音频通话等。Teams的推出被视为挑战收购未果的Slack。

再次是Skype和Yammer。Skype是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其具备即时通讯所需的功能,比如视频聊天、多人语音会议、多人聊天、传送文件、文字聊天等功能。它可以高清晰与其他用户语音对话,也可以拨打国内国际电话,无论固定电话、手机均可直接拨打,并且可以实现呼叫转移、短信发送等功能。Skype就是微软替代MSN的一项重要举措。而Yammer可以看成是一款封闭性的企业微博,可以和企业的邮箱系统进行整合,只供企业的内部员工访问,既提供了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平台,又防止了企业敏感信息外泄,是替代企业内部论坛的一个高效工具。

最后是LinkedIn。可能有人会奇怪微软为何会收购LinkedIn,但是从微软在移动办公市场上的布局就不难看得出来微软想占领职场社交领域。早先颇受白领欢迎的MSN最终在中国市场不敌本土社交软件,落得一个关闭的下场,但是LinkedIn足以让微软以一个新的姿态杀入职场社交,再加上Office 365和Teams,以及Skype和Yammer就可以形成移动办公市场的合力。前不久微软还收购了非常有名的应用奇妙清单,并改造成了适合办公场景的To-Do。


Slack一枝独秀?其实国外互联网巨头早已进军移动办公市场

3.社交基因强大的Facebook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巨头是Facebook,作为一个国际社交的霸主,也很自然的推出了Facebook at Work(也称Workplace)这样针对办公领域的产品,从名称上就可以判断出该产品所针对的人群。Facebook at Work用户可以使用特别的“Work Feed”与同事交流。此外,用户还能通过Facebook at Work进行语音和视频呼叫,用户还可查看社交媒体上的资料。

为了专注于工作,Facebook at Work的使用帐号将与一般的Facebook帐号分开,并提供不同的即时通app 提供给iOS 与 安卓系统手机的使用者来沟通工作事项。对于员工用户来说,Facebook at Work账户与普通私人账户是分开的,工作与个人社交不会混在一起。对于公司来说,Facebook at Work会确保信息不会流到公司以外的网络中。因为Facebook at Work的设计和普通Facebook页面十分相似,所以员工使用者上手特别快,公司不需要进行任何培训。除此之外,Facebook 还带来了一个“Multi-Company Groups”的平台,将可以让不同公司的员工在此平台上一起进行合作。还有一个“Workplace Partner Program”,可以让合作公司协助企业导入这项服务。

Facebook的这个打入办公市场的战略和国内的社交巨头微信如出一辙,微信也是推出企业微信从而将用户关于工作的沟通从微信中剥离出来。有趣的是,有业内人士称,Fackbook推出Workplace是对Slack的反击。

就目前来看,在国外的企业办公市场Slack似乎成为了众矢之的,而它所面对的对手都是体量庞大的云巨头。Google有着强大技术基因和在移动端得天独厚的优势;微软则有着操作系统和Office这种办公套件的硬实力;Facebookbook则是具备无可披靡的社交网络支撑。国外的这场办公领域市场的争夺势必也将刀光剑影血雨腥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