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吳起引發的權力洗牌

《資治通鑑》周安王 姬驕 二十一年庚子,公元前三八一年楚悼王薨,貴戚大臣作亂,攻吳起,起走之王屍而伏之。擊起之徒因射刺起,並中王屍。既葬,肅王即位。使令尹盡誅為亂者,坐起夷宗者七十餘家。

譯文:​公元381年楚悼王死,權貴作亂,在靈堂追殺吳起,吳起以王屍為護身符(楚律:傷害王屍株連三族),追殺者照殺不誤,連帶楚悼王的屍體一起破壞了。下葬後,肅王繼位,命令令尹徹查吳起案,有70多家貴族被株連三族。

解析:​吳起從魏國離開後來到了楚國,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悼王任命吳起為令尹,實行變法,吳起因此而得罪了楚國的權貴階層。

歷來變法,沒有不得罪人的,得罪的還是最有權勢的權貴階層。吳起、商鞅、申不害、王安石、張居正等等變法大臣,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為什麼要變法?因為不變法國家運行不下去了。蔣介石說過:反腐亡黨,不反腐亡國。就是這個意思。一個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利益分配越來越不合理,土地兼併,階層固化,民不聊生,毫無動員力和凝聚力,好比明末,如果不從內部改良,必定會從外部被擊破,要麼是更有活力的外族,要麼就是農民起義。

看看吳起變法都有些什麼內容,讓貴族們去如此瘋狂。

1.削減大貴族的特權。

頒佈“減爵祿之令”,減就是減少和減免,爵即爵位,祿即俸祿,也就是當官的薪水。顯然這是針對大臣和封君的,也就是降低他們的爵位,縮小他們的領地,減少他們的屬民。又根據不同對象,有“損”、“收”、“平”等不同的具體作法。如將各級政府和各個部門中那些霸著位子不做事的人裁汰下來,也即史書所載“罷無能、廢無用、損不急之官”。收即收回來,也即史書所載的“使封君子孫三世而收其爵祿”。也就是封君的封號和他的領地,只有他本人一代、兒子一代和孫子一代有效,到第四代國家就要收回去,再不能像過去一樣,世世代代享受下去。“平”是針對尚在位的高官,即史書所載的:“平其制祿”,也即限制其收入,對其賞賜也做出了明確的規定,限制其權益不能過大,自然更不能無功受祿和讓其巧取豪奪。

2.整頓吏治

吳起從精簡機構,裁汰冗員入手,削去了許多不必要的官職,接著打擊不正之風,“塞私門之請,一楚國之俗”,即堵塞和杜絕私下裡的請求(行賄受賄),改變楚國的不良習俗;禁止結黨營私,勉勵百官奉公守法;反對為了一已的私利而損害國家利益,制止奸佞之輩用讒言掩蓋忠臣的忠心;提倡和鼓勵為了“行義”而不顧犧牲個人的名利。同時,還提拔和起用一些有才有識之士,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國家機關的行政辦事效能。

3.開發荒地

積極開發邊遠地區。吳起把那些收回了爵祿的貴族“往實廣虛之地”,也就是把他們遷到地廣人稀的地區,特別是楚國的南方。這樣不僅新開墾出許多耕地,增加了楚國的糧食,這些貴族他們失去了俸祿,有的就從寄生蟲變成了自食力的勞動者;而且,他們原來佔有的土地,收歸國(王)有,又可出租給無地、少地的農民。這樣,不僅增加了國家收入,也緩和了階級矛盾。

算了,太長了,擔心讀者沒有耐心看下去,不說變法了,光是這三條,貴族就已經在心裡殺吳起千萬遍了。但是因為有楚悼王罩著,權貴們也是敢怒不敢言,現在好了,楚悼王死了,靠山倒了,權貴們立刻就在葬禮上拿吳起開刀。

楚國主要有屈、景、昭三家大貴族,他們都有很大的勢力,掌握著一些要職,他們欺壓老百姓有辦法,但在治理國家,抵禦外侮方面卻沒有辦法,他們依仗權勢,連悼王有時也要讓他們三分。比如說歷史記載有名字的:屈原、景翠就是三大家族的人。

他們已經等不及了,雖然不是沒有考慮過在靈堂動手會傷害王屍,但他們素來驕橫,楚悼王死了,新王未立,傷害王屍是死罪,大家都知道,可他們抱著法不責眾的心態,毫不猶豫的幹下了滅族之罪。吳起故意跑到楚悼王的屍體上一是為了保命,認為他們可能不敢傷害屍體,二是為了報復,如果萬一他們殺紅了眼,到時候死了也能拉貴族們墊背。

殺了吳起之後,朝堂並沒有什麼異樣,葬禮照常進行,熊臧照常繼位,是為楚肅王。

熊臧繼位的第一件事,就是任命新的令尹,令尹是楚國的最高軍政長官(原來的令尹是吳起),熊臧掌握軍權以後便開始對權貴集團進行清洗報復了,立刻命令令尹徹查吳起案,以傷害王屍的罪名把70多家貴族滅三族。

滅三族是什麼概念?滅三族的範圍其實比滅九族要大的多。滅三族是指父族母族妻族,基本上沾親帶故的都得殺光了。這一次政治清洗,最少殺了上萬貴族。其中有多少是在軍隊,有多少是在地方,又有多少是在中央。殺這麼多人必須要動用大量軍隊才行。

楚肅王藉機如此大開殺戒,朝堂為之一空,主要是為了收回這些貴族的權力和侵佔的土地,霸佔的官職。只有把權力和財富收回來了,才能給楚國這個往下滑的國家注入活力,才能用收回來的資源繼續籠絡忠於自己的文臣武將,這就是一次殘酷的權力洗牌。

(2020年2月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