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有好多形状,都代表着哪些疾病?

任翔宇970


作为一名胃肠外科医生,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吃喝拉撒睡是特别重要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其中大便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大便次数太多,大便不成形,属于腹泻;好几天不大便,大便干燥,属于便秘。

正常的大便是什么样的?

正常的大便,应该是软的,香蕉状的,颜色是黄褐色的,当然,大便的颜色与进食的食物有非常大的关系。下图中的第四种大便,是最正常的大便。

大便的形状主要取决于大便中水分的多少,水分过多和过少,都代表着不同的疾病:

便秘患者的大便形状

随着大便中水分的减少,大便变得越来越硬,最后变成硬邦邦的小块状,就像羊粪一样,一小粒一小粒的。很多便秘的患者,大便就是这样的,因为喝水太少或者大便长时间停留在大肠里面,导致大便中的水分被吸收,最后变成了硬硬的粪球。

所以,治疗便秘,需要多喝水,多进食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以吸收水分,软化大便。

腹泻患者的大便

如果大便中的水分不断增加,大便会越来越软,变成没有形状的大便,最后可能变成水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腹泻。引起腹泻的原因非常多,大致可以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等。非感染性腹泻的原因也很多,例如肠易激综合征,药物副作用,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等。

腹泻与便秘相交替

有的患者可出现腹泻与便秘相交替,有时候表现为腹泻,有时候又出现便秘,往往是由于肠道收到刺激,神经功能发生紊乱,可以见于肠易激综合征,大肠癌,肠结核等等,这种排便习惯的改变,需要引起重视,因为有可能是大肠癌的临床表现,一定要尽早去医院检查,明确诊断。

大便变细是危险的信号

除了大便中的水分变少,还有一种可能,是大便变细了,也属于大便形状改变。每个然的肠道大小有一定区别,所以粑粑的大小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你的大便突然比较细,需要警惕一些疾病,例如大肠癌和痔疮。

大肠癌特别是直肠癌,肿瘤往肠道里面生长,可造成肠道狭窄,大便通过的时候,会对大便造成挤压,引起大便变细,可伴有排便困难,腹胀,便血,黑便等症状。

类似的,痔疮也是一样的,内痔的痔核往肠内生长,可造成肠管狭窄,引起大便变细。痔疮还可伴有内痔脱出,便血,肛周瘙痒,潮湿等临床表现。

希望大家每次大便之后,回头看看自己的大便,如果出现了腹泻,便秘,大便变细等大便形状的改变,需要去医院接受检查,明确诊断,接受治疗。


普外科曾医生


正常的大便应为圆柱形,较软。异常的形状包括:太硬,太烂甚至黏液或水状。间隔应是每天一次,或隔

球形硬便见于:习惯性便秘老年排便无力。

扁平带状便多见于:食入矿物油,结肠紧张亢进,结肠,直肠,肛门狭窄。

细铅笔状见于:肛裂,痣,直肠癌。

粘液便见于:肠壁受刺激或发炎时,如痢疾,急性血吸虫病,肠套叠,结肠炎。

粘液脓血便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结肠肿瘤,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

水样便见于:食物中毒,婴幼儿腹泻,急性肠炎,急性肠道传染病。

米泔水样便见于:重症霍乱,副霍乱。

胶胨状便见于:肠易激综合症



大便呈鲜红色见于:结肠息肉,结肠癌,肛裂及痔疮等出血。

黑色大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服用活性碳,铁剂等。

灰白色大便见于:梗阻性黄疸,服用硫酸钡。

(暗)绿色大便见于:婴幼儿消化不良性腹泻,食大量含叶绿素的植物性食物等。


美小护兰兰


每天如厕的时候,你会回头看看自己的大便是怎样的吗?

虽然会觉得很恶心,但大便和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我们健康最真实的“警报器”,也是我们健康的晴雨表。因此,上完厕所,先不要急着冲水走人,应该回过头看看大便一眼,也相当于完成一次小小的体检。

正常大便是怎么样的?

正常健康人的大便应该是中等深度的棕色或者浅棕色,香蕉形态,软硬度正好,易于排出,在便池内不黏连,能浮在水面上,水冲即净,带有微臭。每天的排便量约为150~300克,每日应排出1~2次。每次能在1~2分钟内自然、通畅排出,整个事件不超过5分钟,便后觉得轻松,不留便意。

大便形状发生改变预示着什么疾病?

1、一粒粒羊屎状

这就是便秘的表现,表明平常饮食中的纤维素和水分不够,无法给肠道形成足够的刺激,致使肠道蠕动缓慢,食物残杂在肠内滞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从而引起大便干结。如果出现这种羊屎状豆粒大小的便便,就提示我们应多喝水、多吃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2、海参状表面有裂纹

这种形状的大便还勉强算健康,但提示我们要及时补充水分。应多食用西红柿、草莓、柑橘、柠檬等富含水分的水果。

3、香蕉状

如果大便呈长条状,质地像牙膏一样光滑柔软,说明身体很健康,无须担心 。

4、柔软的小块状

如果大便呈柔软的小块状,且边缘分隔清晰,容易排出,请不要过于担心,一般没有什么大问题,大多为吃辛辣油腻的食物所致。此时,应该注意控制饮食了,要是再管不住嘴,就有可能会拉肚子了。

5、软稠黏糊状

如果大便呈软稠黏糊状,常见于过度饮食后身体没有好好吸取脂肪,出现消化不良;还有可能是胰腺炎的疾病导致。平时应注意多吃水果蔬菜、按时休息,若症状持续未能得到改善,应及时就医。

6、一滩滩的液状

如果大便呈液状,是拉肚子的表现,这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因为这很可能是细菌感染的表现。常见于食物中毒性腹泻及其他急性肠炎。此时应注意饮食,忌辛辣刺激食欲的摄入,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同时注意及时补充水份,防止脱水现象,情况严重时要及时寻求医生得帮助。

大便其实蕴含着疾病的信息,我们平常要养成观察自己大便的习惯,及时发现异常,今早治疗疾病。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胃肠肝胆外科曾医生


健康的正常人每天1次大便,大概重有100-300克,正常粪便的形状呈圆柱形软便,颜色多为黄褐色,婴幼儿则呈现为糊状便,颜色是黄色亦或是金黄色的。细心地朋友会每天观察自己的大便,大便从马桶里冲走前多看一眼,就会发现大便的形状颜色每天都在变化,如果看到以下几种大便就要提高警觉,有可能是这些疾病在作祟。

如果发现大便呈稀糊状甚至为水样便,多是源于腹泻。小儿肠炎一般是绿色糊状;伪膜性肠炎患者的大便可见绿色稀汁样等。一旦发现大便呈淘米水样,而且量比较大时,考虑霍乱。若排便后出现肛门部滴血,血不与大便混合,有可能是痔疮的原因;如果大便与血液混合一起,考虑肠息肉、炎症性肠病以及大肠癌等。发现大便像柏油路那样漆黑发光时,就要当心是否有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发生。这种大便很多是由于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导致的,这需要和口服碳类药物、铋剂、食用动物血以及部分中药时大便呈黑色相鉴别,这使得黑便无关紧要,粪便潜血试验抑或是限制进食相关食物就可与上消出血区分鉴别。

发现大便时白陶土样时,可能时由于胆汁排泄受阻导致,不同疾病:黄疸、结石、肿瘤等疾病阻塞胆道。粘液脓血便可提示肠炎以及结直肠癌等。脓和血的多少不同代表不同疾病,大便血中有脓,味道极臭,颜色是暗红色,呈果酱样,考虑阿米巴痢疾;大便中黏液脓为主时,且脓里带血,则有可能为菌痢。

本期答主:任翔宇,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生命召集令


这问题看起来就很有味道,看了总能毁坏我们心目中某一些食物的形象!

我们一个人一生可能平均都会经历4-5种不同的大便形状,比如正常的大便形状——香蕉屎

还有不小心吃错东西了腹泻——水样便


便秘最记忆犹新的——羊拉屎

当然,还有像我们鸡蛋饼式的——糊状便


但这些大便形状在我们正常人身上是非常常见的,并不一定它就代表我们得了什么严重的疾病,很多时候可能只是急性肠胃炎引起的腹泻,或者是痉挛性便秘导致的羊粪样便。

在我们医学上对于大便的形状也有一个专门的分类法,叫做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它将我们大便分为七类(如图),大家平时可以根据这个进行简单的便秘和腹泻的判断,尤其是家里有小孩的,通过小孩的大便形状来判断其最近饮食情况,健康状况,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不过如果大家朋友以下几种特殊的便便,那就要多注意了,提示疾病的风险要相对比较高,是建议进一步检查。

第一种:最近饮食习惯正常,没有特殊的饮食结构改变,大便变细时间较长,呈细条状或扁平状,要注意排查良性的痔疮或者良恶性肿瘤引起的直肠狭窄,因为大便之所以会变细或者扁了,其实很简单道理跟肿瘤挤压是有可能有关的。

第二种:大便表面有明显的凹槽。这其实也可以理解,像如果有痔疮或者肠癌,会压迫我们的大便的表面形成凹陷处。

第三种:大便一侧有血迹,而且是鲜红的,除了可能痔疮压迫出血以外,很可能就是直肠癌的表现,因为我们人体的直肠是靠近肛门的,所以血迹往往是鲜红的。


第四种:黏液脓血便,多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结直肠癌等

第五种:米泔样便伴有大量肠粘膜脱落,在霍乱、副霍乱病人身上多见。


医学小侦探


人生很精彩,但健康的便便只有一种状态:

1、香蕉状,排到便器中仍然保持固定形态;

2、颜色为黄色至黄褐色

3、正常的粪便臭味,无明显恶臭

另外,排便时无明显费力感,排便次数为每周3次至每天3次,每天排出粪便的平均重量为200克左右,都是正常现象。

很多疾病,我们都可以从便便的颜色和形状中来加以识别:

1、便便像羊屎蛋,且排便费力

结论:明显的便秘,慢性便秘。

2、细长便便,量少

压力过大,节食减肥,食物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少,久坐不动,精神压力大,腹部赘肉

3、不规则便便不结块、如粥状、汤状

脾胃虚弱,食量少,食欲不振。本有的症状如消化不良、腹泻等

4、粗硬便便

饮食速度快,导致肠道内食物来不及消化而大量堆积,在消化过程中肠道不断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导致便便粗硬。

5、颗粒干燥便便

熬夜、生活不规律、饮食习惯不佳,身体所需水分、营养成分不足,导致肠道内干燥,使得便便变成一颗颗的,熬夜、生活不规律者更易加重肠道水分缺失的情况。


医露


我们每天一日三餐吃五谷杂粮,进入人体后,会被消化吸收,剩下的垃圾则通过大便小便排泄出体外。一个人的大便性状,可以反映出他的身体状况。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大便有好多形状,都代表着哪些疾病?接着读下去,让小康在这篇文章里面告诉你答案吧!

大便有好多形状,都代表着哪些疾病?

1、大便呈现颗粒状——便秘

正常情况下,大便的稀软适度,排便时也不会非常困难,如果在大便时感觉十分艰难,并且大便的形状看起来就像是一颗一颗的小豆子,那么就应该警惕便秘这种问题了。

便秘是一种无论任何年龄的人都会发生的问题,主要与平时喝水比较少或者摄入的纤维素不够、长时间憋大便等因素有关系。在出现便秘时可以用手掌适当的按揉一下肚皮,以促进肠胃蠕动,同时还要注意合理安排饮食,多补充水分,多吃含有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

2、大便呈现出油亮黑色——溶血性疾病

生活当中,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大便颜色是油亮漆黑的,又或者大便的颜色比较深。那么你就要当心可能是某些寄生虫病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消化道慢性出血所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溶血性疾病所引起的。

当然也不能排除可能是你最近摄入了一定的动物血液制品食物。

3、大便黏稠——肠易激综合征

像泥巴一样,接近腹泻。这可能是由于肠蠕动过快,来不及吸收食物中的水分所致。如伴有腹部不适,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要调理饮食,放松心态。如伴有便常规异常,多见于慢性肠道炎症,要及时就医,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带鲜红色,则可能患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多发于中老年人。

4、沟槽状大便——大肠息肉

多见于靠近肛门的大肠息肉或者直肠肿瘤,有时息肉或肿瘤压迫粪便,导致便条侧面有一沟槽。大肠息肉越靠近肛门,此现象出现率越高。大肠息肉可以诱发癌变。所以一旦确诊有息肉,最好立即手术清除。

5、扁形带状大便——直肠癌

可能由于肛门狭窄或者肛门直肠附近有肿瘤挤压所致,常见于直肠癌患者。

大肠癌的早期症状要注意三点:一是便血,常常呈暗红色果酱状。二是排便习惯改变,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三是大便形状改变,可出现扁形带状大便。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近期持续性腹部不适、隐痛、气胀,原因不明的贫血或者体重减轻、腹部硬块等。

看完以后,如果发现自己的大便长期是上面形状中的一种,就赶紧去医院就诊吧。

康爱多每天为您推送各种专业健康的知识,让你了解更多的健康资讯,走出用药误区!


康爱多中医养生


排便是人体一种生理现象,食物的残渣堆积在大肠中,到达一定程度时就会刺激到大脑皮层,产生便意。

因为粪便的形成和排泄过程需要多种脏腑器官参与,所以大便的形状很多时候可以反映出人体的健康问题。

通过大便形状简单辨别健康问题:

(1)干结柱状或羊粪状

原因:这是由于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粪便中的水分被吸收掉,导致大便干结,引起便秘。

健康问题:便秘持续2个月以上,可能是体内有实火、内分泌失调、用药原因等。

(2)细如铅笔

原因:结肠部位出现肿瘤或病变,挤压大便,致使其形状细长,类似铅笔。

健康问题:大便形状如铅笔持续2周以上,可能是结肠肿瘤,

(3)扁形带状

原因:大便在通过肛门和附近直肠的时候受到不合理挤压,形状扁平如带。

健康问题:长时间大便扁形入带,可能是肛门狭窄或肛门附近直肠肿瘤。

(4)糊状粘黏马桶

原因:体内湿气重,形成湿热,大便粘滞不畅。

健康问题:长期大便黏腻,可能是脾虚湿气重。

(5)便稀如水

原因:肠道菌群发生聚变,导致运动频繁,腹痛难忍。

健康问题:可能是食物中毒、受凉。

以上回答属于个人观点,欢迎留言评论,分享看法。收藏转发,分享给身边朋友。

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健康非常道,每天听三甲营养主任医师道健康,致力成为您身边最贴心的健康养生专家。


震言


大便是由人体消化食物的残渣和肠道一些分泌物组成的。可以说大便可以间接的反应肠道的健康状态。一般来说正常人的大便是成形、呈现条状、黄色。如果肠道本身发生病变或者全身性疾病都会导致大便出现异常。



大便有很多形状,都代表着哪些疾病?

如果长期出现大便异常(包括性状、颜色等),一定要警惕可能提示机体罹患某些疾病。

①.大便不成形:长期的稀便,多数由于肠道粘膜受损导致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多见于急慢性肠炎;

②.大便有血:许多疾病都能导致大便有血,一般痔疮、肠道息肉出血为鲜红色;食管胃出血后大便呈现黑色;大肠出现一般为暗红色;此外其它疾病也能导致大便中含血(一般便常规能够查到大便中是否有血);

③.大便突然长期变细:如果大便正常,突然长期变为细条状,且伴有血便,一定要警惕肠道是否发生了恶性病变;

④.陶土色大便:多数由于胆道系统出现梗阻(如胆道结石、肿瘤等)导致胆红素排泄障碍。



平常生活中如何呵护肠道健康?

如果大便出现异常表现多数是由于肠道受到了损伤。日常生活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呵护我们的肠道健康:①.饮食均衡,做到荤素搭配,应该避免高脂肪饮食习惯;②.避免长期食用辛辣刺激、生冷等食物;③.如果消化不良,可以喝点含有益生菌的酸奶;④.每周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⑤.如果患有肠道疾病,一定要积极治疗。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