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疫當前,看一個古代地方官的自我修養

大宋熙寧八年的一個夏天,越州發生了起嚴重的旱災,黎民百姓顆粒無收,很可能即將要導致饑荒。

當時的地方官是資政殿大學士趙抃(音同變),這是一位經驗非常豐富,而且腦子又靈活的負責人。

災疫當前,看一個古代地方官的自我修養

在旱災爆發初期,饑荒還未到來之前,他就列了七個問題,也為接下來要做的防護措施,做好了充分的考慮:

1、越州下屬的縣城,遭遇旱災的有幾個地方,具體到鄉——災情在哪裡;

2、有多少戶百姓有儲存糧食能養活自己——多少人是安定的;

3、統計需要官府救濟的有多少戶人家——多少人要吃糧;

4、需要僱傭民工修復的公共設施有幾處——提高生產力,以工代賑;

5、官府裡能動的錢、糧食總共有多少——有多少存糧;

6、能從儲存糧食較多的富人手中,徵集到多少物資——怎麼找存糧;

7、寺廟、道觀和學校的庫房裡,有多少餘糧——多種途徑找存糧;

這七個問題,就像打蛇七寸一樣,精準地將災情圍住。

所謂謀定而後動,古人之言,切身力行。

很快,底下的官吏統計出了數據:

家裡沒有餘糧的難民一共有21900多戶。

趙抃能從官庫、富人和寺廟、道觀以及學校一共徵集到的糧食是48000多石,按計算,足夠讓難民們熬過旱災。

那麼,又有問題來了,這些物資,該怎麼調配發放,又要在什麼地方發放,才能避免哄搶,避免浪費,能將物資送到最需要人的手裡?

接下來,趙抃做了一個堪稱驚豔的排隊領糧規則——

男女分開領,一天男人,一天女人。

如此,擁堵減半。

但是,趙抃最令人佩服的地方,是他不粗暴地執行這些條例,因為如果男女隔日領取,那一個人就能領到兩天的糧食,就會有一天的存糧,不會今天的糧食今日就吃完了。

一想到這個層面,大家都自覺遵守隔日領取的規定。

百姓心裡安定了,那社會也就穩定了。

其實,這個隔日分開排隊的意義,還在於它令女性在災難面前有活下去的更大可能,想想,如果她給這個家庭領回來一份口糧,便不至於被販賣。

要知道,在古代,當發生災難時,女性往往是最先被拋棄、販賣的。


災疫當前,看一個古代地方官的自我修養

好了,接下來是設置發放網點。

在古代,十里八鄉分佈廣,人密度小,要想集中分發,物流就是個問題。一旦老百姓沒糧食,就會逃跑到附近的城市,到時候流離失所,就會形成難民潮。

所以,趙抃在城鎮郊外一共設置了五十七個發糧點,這是他根據前期統計地點合理規劃出來的,保證每個受災鄉村都能領到糧食,如此,本鄉人只能在本鄉領取,離開了,就沒得糧食。

百姓立馬不跑了,安安穩穩地在家待著。

百姓的心安,是因為地方官做得靠譜,能真的拿到糧食,不然,為了活下去,他們只能跑了。

那這些事,都由誰來執行呢?

不能你發一個文件,不指定人幹吧,那大家只意會到精神,卻沒落到實處呀。

而且這個計劃,光靠手裡的現任官吏是不夠補充一線人力的,所以,趙抃預算好需要的工作人員數量,然後用糧食代替俸祿,把閒著沒工作,卻有辦公經驗的官吏都調動起來,他們識文斷字,最適合不過。


災疫當前,看一個古代地方官的自我修養


接下來,還有一種情況的人——有錢無糧。

於是,趙抃調撥了官府五萬兩千餘石糧食,設置了十八個售糧處,低價出售以穩定物價,另一方面,要求大家不要屯糧,官府會確保供應充足的。

在宋代,規定遇到災年,就給窮人發三個月的補貼,但越州情況特殊,趙抃因地制宜,靈活變通,又能扛事,直接給百姓發了五個月的救濟款。

此外,趙抃還發起了以工代賑,閒著又沒錢的人,不能讓他們呆在家裡沒事幹呀,剛好有公共設施要修建,就讓難民們來吧,通過努力獲取的銀錢,可比靠施捨補貼的要舒坦。

最後,趙抃還有一招,就是由官府出面替難民擔保,向有錢人借錢,以儘快恢復生產,等接下來莊稼熟了,官府再督促他們還錢。

在趙抃的安排和多方位考慮下,整個越州救災計劃進展得井然有序,沒有恐慌,沒有暴亂,大家都在努力活下去,把日子過起來。

而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旱災引發了瘟疫,在古代經常是因為醫療條件的簡陋,防護措施沒做好,加上對細菌病毒的無認知,往往會在災情後引發疫情。

不過,趙抃早就考慮到可能發生的情況,設置好了診所,請郎中和有岐黃之術的道士僧人給百姓治病,這樣一環扣一環地施行救災,是智慧,也是擔當。

災疫當前,看一個古代地方官的自我修養

趙抃的這個事蹟,被唐宋八大家的曾鞏寫在了《越州趙公救災記》裡,全篇沒有辭藻,沒有渲染,也沒有情緒昇華,有的,是一個前人希望後人能以此為鑑,如是良方,便是大功一件的期望。

“半使吏之有志於民者不幸而遇歲之災,推公之所已試,其科條可不待頃而具,則公之澤豈小且近乎?”

上學的時候,我們背過許多詩詞文章,記得范仲淹說的那句話:“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

處在高位,心繫百姓,處在低位,心慮君上。是當官還是隱退,都有得愁。

那什麼時候能快樂啊?

他說,是比百姓早思慮多點,比人民晚快樂半分。

范仲淹這個答案,奠定了宋代乃至後世所有文人士官的精神底氣,長大之後,發現它不僅僅是一句古文,一段歷史,漸漸在回顧之中發現——是什麼塑造了我們。

有多少像趙公這樣的人?

我們看過雲夢睡虎的秦簡,那一根根竹簡上面,是2000多年前秦國的一個小法官“喜”寫下的工作筆記,工工整整地在筷子粗細的竹簡上記錄了幾十年,他一寫就是四萬多字。

這些竹簡,就是他所有的陪葬品。

也是他,勾勒出了大秦帝國曾經的氣象——嚴謹,為民。

其實,他只是做了自己工作中的本分,但誰也沒想到,這個“本分”,正是這個國家最需要的。

災疫當前,看一個古代地方官的自我修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