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漢長城遺址:昔日雄關,今日斷壁殘垣|戈壁灘上的尋古之旅

四年前,和歷史專業的師長朋友出發,開啟了一段重走絲路(部分)的旅行,以敦煌為起點,一路到庫車(古龜茲),親身體驗,感受了一番西域歷史的厚重。

從敦煌市中心出發,朝西北方向行進,抵達玉門關一帶,繼續向北,可以看到修築在沙漠中的漢長城。一路上,風沙肆虐,車窗外,戈壁茫茫。現代人駕車都會覺得危機四伏,更別提古時候的人車馬徒步式的行進了。


敦煌漢長城遺址:昔日雄關,今日斷壁殘垣|戈壁灘上的尋古之旅

比起玉門關的大部分景點,敦煌漢長城遺址的,遊客相對多一些。只可惜我們去的時候是沙塵天氣,能見度不高,拍出的照片都是灰濛濛的蒼白色,完全沒有網上攝影作品中的落日氛圍。


敦煌漢長城遺址:昔日雄關,今日斷壁殘垣|戈壁灘上的尋古之旅

和我們更熟悉的長城類似,敦煌漢長城遺址也是利用地勢起伏的防禦優勢,於風蝕臺地修建烽燧,聯合附近的洋水海子、疏勒河等自然水域,共同構成一道人為與天然合一的防禦陣線,與此同時,也牢牢掌握了大漠之中生命線般的水源。


敦煌漢長城遺址:昔日雄關,今日斷壁殘垣|戈壁灘上的尋古之旅

漢長城和附近的小方盤城不同,也和後期修建過的其他同類軍事防禦建築不同,它至今保存著清晰的原始相貌,沒有進行多少現代化的修復:一層又一層厚實的黃土,夾層中的編織好的草枝,兩者相互堆疊,既渾然一體,又涇渭分明。


敦煌漢長城遺址:昔日雄關,今日斷壁殘垣|戈壁灘上的尋古之旅

從漢長城的入口再向西走,同樣是一片臺地,佇立著當谷燧,同樣由沙礫土夾雜著蘆葦、紅柳枝疊築而成,目前看上去保存完整度較高,主視方向看呈梯形,俯視則為矩形。


敦煌漢長城遺址:昔日雄關,今日斷壁殘垣|戈壁灘上的尋古之旅

眾所周知,古代軍事防禦體系中,烽燧是極為高效的信息傳遞方式,若有敵情,白日燃煙為烽,夜間點火為燧,由此得名。如果遍佈邊疆的烽燧和堡壘是防禦體系中至關重要的點,那麼長城就是連接這些點的不可或缺的線。

普通人回顧歷史,大多能聯想到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一事,恐怕也能或多或少明白烽燧的重要性吧!朝當谷隧西南方位行走數十米,即可找到數垛歷經千年風化凝固的

苣薪遺存,長度約兩米,為古時烽火臺燃火所用,由蘆葦碼成,現已緊裹泥沙,如化石般堅硬。

離開漢長城遺址,我們才發現,天色不知何時已變得深湛。車輛行駛在顛簸的回城道路上,風沙愈加肆虐地拍打著車身,彷彿下下能鑿出坑洞,不時能看到出現各種問題的車臨時停在路邊等待救助。


敦煌漢長城遺址:昔日雄關,今日斷壁殘垣|戈壁灘上的尋古之旅

回程中,不知為何,沒有一個人說話。聽著風沙的聲音,想著這片土地上滄海桑田的變化,又想到附近那座叫作玉門的現代城市。作為一個都市裡出生和長大的人,從小到大總覺得城市會不斷地發展,從中心地帶一直向外擴張,似乎沒有止境。

然而,近些年,城市規劃領域卻興起一股探討“城市的收縮”的熱潮。我曾買過一本同濟大學出版社的書,名叫《收縮的城市》,裡面都是由盛轉衰的城市案例,很是觸目驚心。其中,就包括玉門市的老市區。沒想到,這座現代城市,會如同歷史上的玉門關一樣,逐漸走向沉寂。


敦煌漢長城遺址:昔日雄關,今日斷壁殘垣|戈壁灘上的尋古之旅

回到敦煌市區,匆匆用過餐,沿著主幹道步行回府,路遇一輛遠距離噴霧降塵車如巨獸吐息般穿過街區。或許,對比以往車馬徒步一路向西的玄奘之流,如今的人們已算得上十分幸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