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敦煌,絲路流韻嫋千年

敦煌,絲路流韻嫋千年

敦煌莫高窟第249窟-中原與西域風格的飛天(西魏)

  敦煌自古以來是多民族、多文化交融互通之地,被譽為“人類文化運河”“歐亞大動脈”的絲綢之路經過這裡,將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中國、印度、埃及和古巴比倫連接起來。於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在這條古道之上傳播,而敦煌,絲綢之路上最璀璨的明珠,則成為絲綢之路文明交流與融合的歷史見證。

敦煌,絲路流韻嫋千年

敦煌莫高窟第112窟-觀無量壽經變之反彈琵琶(中唐)

文明互動與融合

熠熠生輝

  從地理位置來看,敦煌位於河西走廊最西端。歷史上,漢武帝曾在河西走廊地區“列四郡、據兩關”,成功將河西地區劃歸漢帝國管轄範圍,並於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從而將漢帝國與歐亞大陸間交通全線打通,從此敦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絲綢之路”重鎮,總綰中西交通“咽喉之地”。

  無可替代的地理位置,使敦煌在古代歐亞文明互動,中原與古代西域、漢民族和古代少數民族文化交融的歷史進程中佔有重要地位。沿著絲綢之路,中國的許多珍貴產品流向西域,與此同時,西方物品也源源不斷輸入中原王朝,在豐富沿線各個區域與多個民族物質文化生活的同時,也推動了沿線各國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敦煌又是一個多民族聚居之地。早在4000多年前,敦煌地區就有了人類活動的痕跡;迄夏、商、周時期,已有多個遊牧民族在此繁衍生息;漢代以前,這裡幾乎是月氏、烏孫、匈奴等少數民族與漢民族爭相角逐的場所。伴隨漢武帝派遣張騫“鑿通”西域,絲路暢通,敦煌及周邊各民族之間的往來交流更加頻繁;十六國時期,鮮卑、氐、羌、盧水胡、龜茲、西域胡人、中亞粟特人等眾多民族往來雜居於敦煌;到了隋唐五代和宋時期,吐蕃、吐谷渾、仲雲、于闐、吐火羅、粟特、回鶻等民族也相繼在敦煌及周邊地區居住生活,為敦煌注入多姿多彩的文化元素。

  這些民族帶來了佛教、粟特祆教、景教、摩尼教、基督教等印度、中亞、西亞宗教文化,留下了以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陽關、玉門關、漢長城等為代表的大量珍貴歷史文化遺蹟,它們是古代多文明交流融合的產物,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縮影,同時也是外部世界認知和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

  在這些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遺蹟中,以莫高窟為代表的敦煌石窟群是集建築、彩塑和壁畫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寶庫:洞窟建築因功能不同而採用多種形制,早期洞窟沿襲了印度石窟的建築風格,支提窟、毗訶羅窟、中心柱窟都是具有印度、西域風格的石窟建築,後來的殿堂窟、大像窟則又是受中國傳統建築影響的產物。在十六國、北朝時期,莫高窟先後出現過犍陀羅風格、印度馬圖拉風格的彩塑,而一些西魏洞窟中的佛像又具有中原“曹衣出水”的曹氏風格。

  在壁畫方面,敦煌壁畫既有佛教尊像畫、故事畫、史蹟畫、經變畫等佛教繪畫藝術,又有中國傳統題材的神怪畫;既有受印度佛教藝術影響的犍陀羅、笈多、尼泊爾、波羅王朝的藝術風格,又有傳自希臘的日神、月神,還有受古波斯、龜茲文化影響的服飾、器具、裝飾等。正如前所述,多民族、多文化間的交流融合,使中國佛教藝術一度發展至頂峰,敦煌也隨之成為佛教藝術中心,其影響向外輻射至周邊的日本、朝鮮等東亞國家和地區。

敦煌,絲路流韻嫋千年

莫高窟第428窟(北周)-敦煌石窟藝術表達了民眾堅定而持久的信仰精神

信仰的精神之光

燭照古今

  敦煌石窟藝術雖然主要是一種以佛教為主的宗教藝術,但表達的卻是民眾堅定而持久的信仰精神。在今天看來,這種精神仍然具有振奮人心、滌盪心靈的強大力量。

  敦煌石窟精美絕倫的藝術造型反映出古代人民較高的審美理想和追求,石窟開鑿千年不絕,也體現了處在大漠深處的敦煌古代先民所堅守和傳承不息的精神。敦煌石窟壁畫中繪製的數量龐大的佛教經變畫,大多是描繪未來世界的種種美好;壁畫榜題、敦煌文獻中的發願文等,都記錄了嚮往和平、安定、健康、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一些根據佛教經典、佛經故事塑造的藝術形象,如月光王施頭、毗楞竭梨王身釘千釘、屍毗王割肉救鴿、捨身飼虎等,雖然表達的是佛教中慈悲、累世修行方得成佛的觀念,但是也從客觀上表現出了人們內心對善良、奉獻等精神的推崇。

  敦煌的石窟雕塑、壁畫、建築,深深烙有多國、多民族文化影響的印記,以及中外文化碰撞、交融的痕跡。敦煌藝術是中古時代中華文明乃至全球各大文明相互交融的縮影,是中華文化同化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藝術的產物,也是全球交往和東西方文化藝術交融的典範。敦煌莫高窟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歷史延續最悠久、保存比較完好的佛教歷史遺蹟之一,反映的是中國古代4至14世紀佛教文化藝術的最高成就,於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莫高窟藏經洞文物被視為百科全書式的文化寶藏。藏經洞發現的5萬多件文獻和各種文物,包括上千件絹畫、版畫、刺繡和大量的書法作品,其中敦煌文獻在不同程度上提供了中國,尤其是河西及敦煌地區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教育、思想觀念、民族民俗、中外往來、社會生活、生產技術、典章文物等各個方面的詳細資料,豐富了中國7個多世紀的歷史,在許多方面填補了中國歷史的空白。於藏經洞中發現了漢文、古藏文、回鶻文、于闐文、龜茲文、粟特文、梵文等眾多文種,內容涉及多個領域;在敦煌漢長城、玉門關、陽關、懸泉置等關塞遺址中出土的漢代竹、木簡牘,則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漢代河西地區生產、生活、戍邊的狀況,以及中原與古代西域各國、周邊各民族往來交流的情況。

  藏經洞文物數量巨大,內容豐富,記錄下古代各種文明於敦煌傳播、交流之印記,為我們展現出一部部鮮活的古代民族文化史和異國文明交流史。敦煌藏經洞文獻中保存的數量巨大的儒家傳統經典,體現了古代邊疆人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與學習;敦煌變文、曲子詞等文學作品中歌頌禮儀、孝道、忠誠等內容的文本,也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古代人民優良的民族傳統道德風尚。

  莫高窟建窟1600餘年間,無數高僧大德、商旅行人、兵勇將佐、達官顯貴、庶族平民、畫師工匠為敦煌石窟的營建胼手胝足、竭盡全力,在莫高窟的靈巖仞壁上砥礪鑿作千餘年,折射出敦煌在古代異質文化交融中所蘊含的強大文化精神。它依託的是1000多年來中華民族堅定而持久的信仰,以及開拓進取、開放包容、熱愛故土、守衛家國的偉大精神,反映了古代人民較高的審美理想和追求,以及對和平、安定和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

  文化的繁榮與發展離不開文明的交流與融合,離不開開放包容的時代精神。敦煌文化所具有的多民族、多宗教相互融合的特性,也為今天中國以及世界多民族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良好借鑑。敦煌文化是在東西方文化交流背景下,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生成的中華藝術傳統的縮影,是一部打開的藝術寶藏,同時,也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藝術鉅著和綿延不盡的文化之旅,是數千年華夏文明寶貴的資源庫,也是新時期建設新文化的動力源。

  敦煌是文化至寶,作為其物理存在的歷史遺蹟輝煌燦爛,不受時空有限性制約,與此同時,敦煌作為靈思之源的一種精神啟迪,需要我們不斷地從中汲取營養,創造和發展出新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