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啊,敦煌


敦煌啊,敦煌

迄今為止,去過三次敦煌。

每去敦煌,都抱有一種滄桑之感。茫茫戈壁,漫漫黃沙,憔悴的佛窟,屹立的烽遂,玉門關孤城遙望,魔鬼城巧奪天工。敦煌,一個穿越幾千年的地方。

每去敦煌,都懷著一種崇敬之情。張騫的駝隊,玄奘的背影,彷彿都沒有走遠。王之渙的傾情吟唱,王維的放聲高歌,恍惚還在耳邊迴響。


敦煌啊,敦煌


敦煌啊,敦煌


敦煌啊,敦煌


敦煌啊,敦煌


敦煌啊,敦煌


敦煌啊,敦煌


玉門關遺址

玉門關遺址位於敦煌城西北80公里之外的戈壁灘上,一名小方盤城,相傳因“和田玉”經此入中原而得“玉門關”之名。現在的玉門關遺蹟,是聳立在砂石崗上的一座方形城堡。

敦煌啊,敦煌


方城四周溝壑縱橫,沼澤遍佈,蘆葦搖曳,以及蜿蜒的長城,兀立的烽燧與古關交相輝映。

敦煌啊,敦煌


這裡出土了許多有價值的文物,如毛筆、硯臺、織錦、糧食、狩獵工具等。

敦煌啊,敦煌


置身古關之中,似乎可以感受到當年使者往來,商隊絡繹,駝鈴叮咚,羌笛悠揚,人喊馬嘶,絲綢西去,天馬東來的繁榮景象。

敦煌啊,敦煌


憑關西望,似乎又見到當年鼓角爭鳴,烽火連天,狼煙滾滾,旌旗獵獵,槍挑劍刺,殺聲震天的戰鬥場面。

敦煌啊,敦煌


敦煌啊,敦煌


大方盤城遺址

該遺址又稱河倉古城,位於玉門關(小方盤城)遺址北約10公里處, 因比小方盤城大,故又稱大方盤城。

敦煌啊,敦煌


敦煌啊,敦煌


1907年,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通過考古認定,大方盤城是唐代地理文書中的河倉城,後來的學者幾乎都認可這一說法。

敦煌啊,敦煌


2005年,考古學家李正宇先生通過更加深入的考古分析,認定它不是河倉城,而是在唐代以後就消失在歷史記錄中的昌安倉。

敦煌啊,敦煌


遺址大體成正方形,坐北朝南,四面牆垣皆已坍塌,殘基可見。城內有土臺,臺上土築倉房一座,中築隔牆兩道,間隔成三大間。

敦煌啊,敦煌


倉房的頂蓋早已坍塌,四壁多處頹毀,僅存殘牆數段。南北牆上、下部整齊地排列著三角形通風孔。

敦煌啊,敦煌


據考證,此城建於漢代,是一座儲備糧秣的倉庫,如此年代久遠的糧秣倉庫,目前在甘肅僅發現此一處。

敦煌啊,敦煌


敦煌啊,敦煌


歷經兩千多年,高聳巍峨的城堡被風沙摧殘、時光磨礪,僅剩一段段嶙峋的骨架,頑強地支撐著昔日的輝煌。

敦煌啊,敦煌


漢長城遺址

敦煌境內漢長城很多,我們這次看的是玉門關西黨谷隧一帶的長城。據說它是我國目前漢長城保留最完整的一段。

敦煌啊,敦煌


敦煌啊,敦煌


敦煌漢長城的結構並無磚石。它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當地生長的紅柳、蘆葦、羅布麻、胡楊樹等植物枝條為地基,上鋪土、砂礫石再夾蘆葦層層夯築而成。

敦煌啊,敦煌


敦煌啊,敦煌


長城沿線,每隔十里許有烽隧一座,這就是古籍中所寫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火臺。遇有敵情,點燃報警,白天煨煙,夜晚舉火,所燃煙火遠在三十里外都能看到。

敦煌啊,敦煌


敦煌啊,敦煌


在漢長城、烽隧遺址中,保存著許多非常珍貴的歷史文物。著名的“敦煌漢簡”就是從長城沿線的烽隧遺址中出土的。它為研究我國漢代河西地區乃至全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提供了新的重要資料。

敦煌啊,敦煌


隨著兩千多年歲月的流逝和風雨流沙的破壞,漢長城的不少地方已夷為平地,僅有部分保存下來。

敦煌啊,敦煌


戈壁灘上的古長城,有一種撼人心靈的力量。天是那麼的高,地是那麼的闊,人是那麼的渺小。天地永恆,相比較人生是那麼短暫。“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心底不由湧出蘇軾的感嘆。

敦煌啊,敦煌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敦煌西北方向,距敦煌城區200公里,距玉門關遺址75公里,在甘肅和新疆交界處的黑戈壁上,已經屬於羅布泊地區了。

敦煌啊,敦煌


這兩個土壘,像兩扇大門立在公路旁,是出入魔鬼城的“凱旋門”。

敦煌啊,敦煌


大漠雄獅

敦煌啊,敦煌


雅丹地貌,地表是黑色的沙子,凸起著形狀各異的土堆,刀劈斧削的一般,感覺就是人力穿鑿的古城堡。

敦煌啊,敦煌


獵豹回頭

敦煌啊,敦煌


據說,在這荒無人煙的戈壁灘上,每逢大風天,狂風裹著遮天蔽日的沙塵發出尖厲恐怖的嘯叫,猶如千萬只野獸在怒吼,令人毛骨悚然,因此得名“魔鬼城”。

敦煌啊,敦煌


惟妙惟肖的泥雕孔雀。

敦煌啊,敦煌


彷彿進入一座中世紀的古城,有城牆,有街道,有大樓、有廣場、有教堂、有雕塑,其形象生動,維妙維肖,令人瞠目。

敦煌啊,敦煌


西海艦隊。像茫茫沙海上無數大小不同的艦船,等待出征的命令。

敦煌啊,敦煌


“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

敦煌啊,敦煌


在這裡你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為所看到的東西命名,比如你可以叫它“金塔”,也可以命名為“定海神針”,還可以命名為“中流砥柱”。為眼前的景物取名也是遊魔鬼城的樂趣之一。

敦煌啊,敦煌


鳴沙山

鳴沙山在敦煌市南,距離城區約6千米,東起莫高窟崖頂,西接黨河水庫,東西綿延40公里。因山上的流沙遇摩擦振動,便會殷殷發聲,輕若絲竹,重如雷鳴,故“鳴沙山”。

敦煌啊,敦煌


敦煌啊,敦煌


鳴沙山的山體由以黃為主,黃、紅、綠、黑、白五色米粒狀沙粒堆積而成,沙粒細軟滑圓,隨足頹落,經宿風吹,輒復如舊。

敦煌啊,敦煌


山形美觀,峰如刀刃,連綿起伏,如虯龍蜿蜒,在天地之間劃出優美的弧線。

敦煌啊,敦煌


由於沙地鬆軟,腳的作用力被鬆軟的沙子吸收,缺少反作用力,所以爬沙山很吃力,不一會兒便氣喘吁吁。但當看到這位裝義肢者依然頑強地向沙山攀登,敬佩之餘也增添了力量。

駝隊以從容不迫的步伐,在大漠留下行行足印,成為千年絲路上流動的永恆。

敦煌啊,敦煌


月牙泉

月牙泉位於鳴沙山北麓,形似一彎新月 ,故而得名 。流沙與泉水之間僅數十米,但千百年來,雖遇烈風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沒,地處戈壁而泉水不濁不涸,這種沙泉共生共存的獨特景象,確為“天下奇觀”,因而被譽為“塞外風光之一絕”。

敦煌啊,敦煌


在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在滿目荒涼中有此一景,讓人怎能不感嘆天地之偉力,造化之神奇。

要看月牙泉的全貌,最好登上它附近的沙山。站在山頂俯瞰,月牙泉似一妙齡少女,被沙山彎臂環抱,真是一道絕美的風景!

敦煌啊,敦煌


走近月牙泉,見清澈的泉水如同碧綠的翡翠,纖塵不染,在陽光的照射下,水面波光粼粼,泉邊茂盛的蘆葦隨風搖曳著。

敦煌啊,敦煌


敦煌啊,敦煌


在月牙泉南面,有一片亭臺樓閣建築群。據記載這些建築最早出現於清朝雍正年間,之後不斷擴建,規模逐漸擴大,最多時有娘娘殿、龍王宮、菩薩殿、藥王洞、雷神臺等古建築百餘間。

敦煌啊,敦煌


可惜的是,歷經兵火,特別是“文革”的洗劫,基本損失殆盡。目前所看到的建築都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重修的漢唐風格建築。

敦煌啊,敦煌


敦煌啊,敦煌


在這片建築群中,最高的月牙閣是一座4層6方的木質結構建築。

敦煌啊,敦煌


莫高窟

在敦煌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石窟。窟內盡是與佛教有關的壁畫和彩塑,肅穆端莊的佛影,飄舞靈動的飛天令人屏聲斂息。這裡,便是世界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莫高窟。

敦煌啊,敦煌


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由十六國到元朝的歷代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為加強對文物的保護,現在只有部分洞窟對遊客開放。

敦煌啊,敦煌


敦煌啊,敦煌


敦煌啊,敦煌


莫高窟是古建築、雕塑、壁畫三者相結合的藝術宮殿,博大精深的莫高窟已經成就了一門敦煌學。

敦煌啊,敦煌


瞻仰精美的壁畫,欣賞精緻的雕塑,聆聽動人的佛教故事,許多收穫是無法用文字述說的。

敦煌啊,敦煌


敦煌啊,敦煌


莫高窟內不允許拍照。下面幾張照片,除第一張是莫高窟現場室外拍的,其餘幾幅是在黨河岸邊一個展示廊拍的,雖然複製品和真品仍有差距,但已足以令人歎為觀止。

敦煌啊,敦煌


敦煌啊,敦煌


敦煌啊,敦煌


沙洲“古”城

唐朝曾在這裡設立沙州,至今成為敦煌別稱。遺憾的是沙洲古城早已湮沒在歷史長河中,現在的沙州“古”城是1987年為中日合拍大型歷史故事片《敦煌》,以宋代《清明上河圖》為藍本,仿造沙州古城設計建造的,所以它也叫“敦煌影視城”。

敦煌啊,敦煌


敦煌啊,敦煌


該城位於敦煌市至陽關公路的南側大漠戈壁,距市中心25公里。城開東、西、南三門,城樓高聳,城內由高昌、敦煌、甘州、興慶和汴梁五條主要街道組成,街道兩邊配以佛廟、當鋪、貨棧、酒肆、住宅等。

敦煌啊,敦煌


據導遊介紹,除《敦煌》一片外,在這裡還拍攝過《封神演義》、《新龍門客棧》等二十多部中外影視劇。

敦煌啊,敦煌


看這灶臺似乎尚有餘溫。

敦煌啊,敦煌


遊覽時巧遇一劇組在南門內拍節目,晨煙一起,趕毛驢的“客商”慢慢走來,還真有一種穿越的感覺。

敦煌啊,敦煌


走在這樣的街道上,恍然不知到了哪朝哪代,是元,是宋,還是更久遠的漢、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