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为何在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

用户64325646


宋代在经济文化方面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但相对于经济文化的辉煌,宋代的军事成就逊色了很多。宋军在战争中常败,致使宋朝历来被认为是积贫积弱的一个朝代。不可否认宋朝在军事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重文轻武,加强皇权,削弱将权"就是导致军事力量衰弱的原因之一。

重文轻武

宋朝统治者从立朝开始就制定了文治天下的政策,中央集权比以往的朝代更进了一步。宋代政治的一大特色便是“重文轻武”。

宋仁宗时蔡襄便说过:“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赵匡胤力倡文治,抑武事,这本非坏事;但宋代统治者所提倡的“文治”,主要是以空谈心、性、理的“理学”为指导思想,务虚言,不切实际,议论多而成功少。甚至以不懂军事的文臣代武事,担任边疆大帅,这就使武人丧气,文官贪污,吏治败坏,武备废弛。

这样不注重军事的发展,使得宋朝的军事发展在宋朝的社会生活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重文轻武,使用文人典兵,便于皇帝驾驭。文人一般不懂军事,至于北宋中期领兵对西夏作战的范冲淹和南宋初采石之战的虞允文,则是极其少见的会打仗的文官。宋朝重视文科的选拔,而对军事人才的培养几乎是零,在宋朝文武兼备的武臣很少,宋朝对文武兼备的人才多猜疑,能够得到信任赏识的往往是那些有勇无谋的勇夫。

加强皇权

宋代兵制的中心问题是在于削弱大将的兵权,加强皇帝对军队的控制。赵宋王朝建立以后,最高统治者对唐后期至五代因藩镇割据、武人骄横而造成政权频繁更替的历史教训,始终记忆犹新,寝食不安。直至二三百年后的南宋中期,他们对此依然铭记在心。

自宋太祖赵匡胤以下的历朝皇帝,都无不把抑制武人作为自己的基本国策,自立国之初起,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防止武臣专权。禁军不设最高统帅,把五代时候的殿前司和侍卫马步军司分为“三衙”,即殿前司与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鼎足而立。三衙的将领则任用一些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人来担任:将领虽统率军队,而调兵权由枢密院掌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实行“更成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更换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调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兵不知将,将不知兵”,防止将领与军队相勾结;以文臣知州郡,收选天下精兵以备宿卫,兵力部署“内外相维,上下相制”,以保证中央对京师和地方全面控制。

宋朝兵权的集中是空前的,而兵权的集中又是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重要环节。宋朝兵权的过分集中,虽然防止了将领的拥兵自重,但是在另一方面却又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这是封建朝廷的军事制度中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南宋时期一些著名的将领如岳飞、韩世忠等人,自行招募和训练军队,形成了战斗力强大的岳家军、韩家军。但是南宋皇帝不患金统治者的入侵和失地之不能收复,而患军权的旁落。最后,这些抗金将领的兵权,终于被一一收夺,他们招募来的军队也都被解散了。

削弱将权

宋代推行重文抑武的政策,虽然有效地防止了武人的专横跋扈,巩固了中央集权,却严重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作用,削弱了国防力量,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带来了不良影响。自太宗朝后期起,北宋对辽、西夏及后来女真的战争,屡屡遭到失败,主要就是多年来执行“将从中御”将兵分离,以文臣取武将和千方百计压制武人的结果。

另一方面,在宋代皇帝和士大夫心目中,衡量武臣好坏的标准,不是能否打胜仗,而是是否顺从。将领只要一切按皇帝的意志办事,以皇帝的阵图出征,纵然打了败仗,照样可以获得升迁,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恣横”轻视朝廷,打胜了也决不优待。

在日常生活中,对武臣更是续密防范,严加约束,只许他们俯首帖耳,恭敬从命,稍一不从,后果不堪设想。这种对武臣的猜忌、偏见和防范,年复一年,丝毫不加改变,百十年间,已被朝廷视作祖宗家法。

在和平年代里,武臣作用不大,他们与皇帝、文臣之间,彼此尚可相安无事。但是,一旦局势发生剧变,国家无力亦不能控制军队时,一切听命朝廷的传统做法就会被打破,出现武人跋扈自不用说,就是将领的便宜行事或不同寻常的安置,也会招来朝廷的猜忌不安,从而使双方矛盾不断加深。

重文轻武政策给赵宋统治集团所造成的这种政治上的后遗症,往往为人们所忽略。这也是宋代在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员外说史


赵匡胤削弱了武将的权利,降低了武将的地位

赵匡胤是宋朝开国皇帝,他当皇帝之前正处在五代十国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那个时候的君臣之间没有情义,谁拳头大谁当老大。而赵匡胤是禁军将领,被他的属下“黄袍加身”,发动陈桥兵变,夺了天下。



赵匡胤建国之后,他手下的将领个个手握重兵,谁敢保证“黄袍加身”不会再重演一遍?所以他第一件事就是夺了他们的兵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另外,他还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加强自己对军队的掌控。



首先,禁军指挥权由二变三,这样以来,就大大降低了禁军将领的地位,原来两个人商量就行了,现在的三个人的点头才行。

第二、设立枢密院。枢密院是一个管“调兵”的机构,调兵权和指挥权分开,让他们互相牵制。

第三、实行更戍法。中央禁军被一分为二,一部分驻扎在京城,另一部分驻扎在军事战略要地和边疆地区,两边数量相当,互相牵制。并且三年一换防,兵可以动,但是将不能动,这样将领就很难培植自己的势力。对皇权的威胁就很低了。

第四、安排一些听话的,资历浅的人当禁军将领,坚决不能让他们掀起任何风浪。

所以,这些政策一实行,虽然加强了对军队的管控,但是,也大大降低了军队战斗力。

另外,赵匡胤还在全国挑选精壮男子补充禁军,致使地方防御力量薄弱。



文官治军

宋朝大多文官治军,而文官又没有实战经验,大多是纸上谈兵。再说,这些文官读过几本兵书还未可知。

尚武精神的集体缺失

在宋朝,是文官的天下。文官不仅地位高,待遇还好。包括一年四季的衣服、布料、粮食。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福利,喝茶钱、酒钱、木炭、厨房用的调料、以及官员出差的差旅费伙食费。



另外改革科举制度。宋之前,不是所有人都能参加科举考试,到了宋朝,哪怕你是农民都能参加科举考试。

以前人参军不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吗?我征战沙场保家卫国九死一生,到最后还被人低看一等,会有人干吗?况且现在文官待遇那么好,所以很多人都选择弃武从文。

所以到最后没人愿意当兵,没人愿意打仗。

在北宋与辽的战役中,高粱河激战,宋军大败,宋太宗身受剑伤。雍熙北伐,宋军还是打败。使得朝廷上下对“辽”有了恐惧症。

到宋真宗时,辽又来了。宋真宗是被寇准“逼”的御驾亲征,本来有了胜利的希望,但是萧太后求和,真宗也不想打了,订立了“澶渊之盟”,每年给辽发点压岁钱打发了。

宋朝从上到下尚武精神的整体缺失是很可怕的,文臣武将,就好比一个人的左膀右臂,皆不能缺,这样的宋朝,就像是被砍断一根臂膀的人,虽然也有力量,但跟全民皆兵的辽夏金相比,差距一目了然。


杉杉说历史


公元960年,后周皇帝柴荣的宠将,殿前禁军统帅赵匡胤于陈桥驿黄袍加身,代周建宋,北宋统治政权由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北宋王朝在立国之初,就秉承了周世宗柴荣励精图治,馀剩未尽的威力,经过先南后北、“缓进急战”的战略部署而统一了半壁江山。

可是,赵宋王朝在和东北地区由契丹人建立的辽朝政权乃至崛起于西北之地大夏国政权的长期周旋对立中,北宋却是一直败在下风,处于劣势,而败多胜少。

赵宋与契丹的之争,首先是源于疆域所属的问题,也就是“幽云十六州”统治权的纷争。

众所周知,“幽云十六州”的军事价值,自秦汉、魏晋南北朝、唐朝时期就一直是极其重要的边陲重地,原隶属于中原王朝所有。

公元936年(清泰三年)间,五代十国时期,开辟后晋政权的后唐政权大将沙陀族人石敬瑭起兵反唐,后唐兴兵讨伐,大军兵临城下。

石敬瑭则受困于太原城,在内忧外困之际,向辽国皇帝耶律德称臣纳贡,为了能得到契丹人的帮助,而把雁北地区与华北平原上的十六座军事重镇,大手一挥,拱手献给了契丹政权。

公元979年(北宋太平兴国四年)间,北宋太宗赵光义统帅三军御驾亲征北汉政权。

北汉末主刘继元献城而降,立国二十八年的北汉政权自此亡国。北宋在消灭北汉之后,乘势北上,欲借歼灭北汉之余威就势攻陷幽州之地。

但是,公元979年和986年间,宋辽政权在幽州地域先后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军团鏖战,最终皆以北宋大军全面败北而告一段落。

从此,赵宋王朝由主动攻击变为战略防御,至宋亡,也未在主动击之。

公元1004年(北宋景德元年)间,辽国太后萧燕燕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契丹铁骑再次纵深踏入到了中原腹地,大军兵临澶州城下。

北宋王朝迫于形势所迫与辽国签署了城下之盟,采取向辽国进贡岁币的形式来交换暂时性的政局安定。

(宋朝每年送给辽国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宋真宗赵恒与辽圣宗耶律隆绪结为异性兄弟,并尊称辽国的萧太后为婶母。此次事件发生于澶州,因而称之为“澶渊之盟”)

宋夏之争!

但是,伴随着西北地区党项拓跋氏族的崛起,宋朝和西夏政权之间“战与和”一直是北宋王朝外交政策的中心焦点。

公元1038年,党项族魁首李元昊建国称帝,立国号为大夏,宋夏之间的诸多矛盾也日益激化频发。

公元1040年,西夏的党项大军屡次发动攻宋战争,先后在三川口之战、好水川等一系列战争中连续战胜北宋军队。

公元1048年,元昊之子,西夏太子宁令哥在没藏皇后之兄,国相没藏讹庞的唆使下持刀弑父,西夏政权过渡到李谅祚,李秉常两朝。

公元1071年,由于西夏内部政变不休,北宋统治者决定部署五路大军伐夏,但依旧是被西夏所击败。

最终,北宋因为战败所迫,为换取西夏王朝能息兵休战,再次复用进贡岁币的方式向西夏妥协。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间,北宋王朝战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个阶段,金国的大军一举攻陷北宋京城,劫持了宋徽、钦二帝等众多大臣与百姓,北宋政权自此沦亡。

不得不说,北宋王朝自建国到灭亡,一个存在了大约一个半世纪,期间频频与辽朝、西夏、金国等政权爆发了诸多的大小兵戈争锋。


但是,北宋却是败多胜少,究其原因是为什么呢?


首先,站在客观规律而言,宋朝军队的战斗力量远远逊色于一直游牧于北部地区的骑兵。

因为,活跃于西北地区的党项羌、崛起于东北地区的契丹、女真等皆是游牧民族,其具有机动灵活、善于骑射的特点,站在军事角度上来看,这种特征属于是集团化的骑兵作战体系,所以在旷野地带开展大规模的奔袭作战中拥有绝对性的优势。

鉴于北宋王朝没有足够的马匹,北宋军队仅能以步兵为主,部队在跋山涉水后征战于地势险要却又非常不熟悉的地域环境中,自然也就难以施展出自身的优势。

另外,由于“幽云十六州”等军事要地均隶属于辽朝,以至于北部地区的天然边防屏障尽失。

阴山山脉、燕山山脉、恒山山脉,本是中原历朝统治政权历防范东北地区各游牧民族进犯的天险边防,在其陷落北方政权后,游牧于东北地区的辽金铁骑可以随心所欲地驰骋南侵,所以,北宋军队无险阻可据守,自然难以与之对抗。

所以,客观来讲,北宋王朝显然已是处于极为不利、甚为严重的一种环境与形势下,可是若是站在主观意识形态上来加以剖析,宋所处于的境况貌似甚是不利。为何这么说呢?

首先,拿第一次幽州之战来说,宋太宗赵光义攻陷北汉太原之后,轻率盲目、恃勇轻敌,没有顾及将士们的疲劳不堪,仓促北上。其最终的结果则是停顿困于坚城之下,故未能及时有效地阻击敌人的增援之兵,以至于宋军遭受腹背夹击,导致宋朝大军全线溃散。

其次,在第二次爆发幽州之战时,恰逢北方辽国政权势力正盛,赵光义判断失误,自以为辽国主幼小、母弱,趁其之危,兴兵伐辽,结果又是大败亏输,赔了夫人又折兵,无功而返。

公元1125年,金国大军首次陈兵开封,围而攻之,得于诸路北宋勤王之师陆续驰援而迫于形势所迫北撤。

此时,北宋的执政者非但没能从中总结以往失败的教训,加以强化边防战备,反倒下令驱散诸路之增援之兵,卑躬屈膝,一味求和,最终导致金国大军修生养息之后,重整旗鼓,再度挥师杀来,致使北宋京都城破国亡。

根据以上之剖释,足以说明北宋王朝在战略部署指挥上,犯下了极其严重的决策性失误,这也是其频频在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的首要原因。

同时,北宋政权的军事轨制上的弊端亦是失败的原因之一。

人尽皆知,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及其弟赵光义皆是行伍出身,又是依靠军事力量而篡取的王朝,所以针对统御英勇善战,兵多将广的武将们持有防范戒备之心。

赵匡胤先是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好戏,劝退了一批身经百战的沙场老将;其后又创建了枢密院三衙统兵的军事制度,部署与实施了“发兵之权”与“握兵之重”兵事体制的分离。

“兵符出于枢密,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靖康要录》

非但如此,北宋政权的统治者为了有效地预防边防将帅们拥兵割据一方,固守自重,又推行与实施了“更戍法”,致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非自然现象,形成了兵将互不相识的一种严重恶果。

又因为,宋朝时期的执政者奉行“重文轻武、用文制武”的国策。因而自宋真宗赵恒即位以后,采用文臣受命充任地方统兵的最高领导者来监督将领外出征战亦成常规做法。

另外,宋朝为了能削弱与制约诸武将的领导权,居然奇想天开,不切实际地独创出了“将从中御”的举措。

“将从中御”意指就是以阵图之法约束前线的统兵将领。

详情请参阅果儿的另一篇文章:

其意就是说在与敌交战之前,先是由帝王与朝廷的臣子们根据自己主观臆度拟定好的战略战术攻防阵图之略,将其交给前线作战的统兵武将,按照阵图之法依次排兵布阵。

因而说,这种荒诞失实的形式彻底地背离了军事作战指挥最基本的大纲。

毕竟,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北宋政权这种既不知己,又不知彼的行军布阵之法显然也是导致战争失败的罪魁祸首其一。

北宋政权推行军事轨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无非是为了想巩固强化皇权对军队的掌控,以防御武将以下犯上,拥兵叛乱。

但是,从某种角度而言,北宋的这项革新举措,的确是显现了其厥功至伟的影响。

可是,这种统治者权力的强化怎是以放弃北宋部队战斗力为代价所交换而来的一种后果,其直接导致的恶果就是以北宋大军在外部战场上的懦弱无能。

最后,北宋王朝长期形成积贫积弱的现象,也是直接致使其对外战争发挥不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人皆知,北宋政权本是经济强盛,文化繁荣,按理说,其与辽、金、西夏等政权相比较而言,是一个国力富足强盛王朝,不过,因为历史因素与实际处境等缘故,财政问题却一直捉襟见肘。

北宋王朝财政穷困的原因,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导致。

第一、冗官冗兵的问题,北宋皇权在中央集权制度下,由于主观意识的日益膨胀,豢养了数量庞大的官员与军事力量,为此要担负着数额巨大的俸禄与军费开支。

虽然北宋军事数量庞大,但却源于军事轨制的诸多弊端而萌生出种种软弱无力的一种现象。

第二、岁贡的问题,北宋为了向辽国与西夏王朝年复一年地支付数额巨大的“岁币”,因而,日积月累导致繁重的“岁币”现象,引发国库空虚,民穷财尽,以至于国势再无繁荣富强之机。

妇幼皆知,任何的军事行为均凭借国家的财政作为依托,积弱积贫的北宋王朝既然没有办法为增强国防军事力量投入巨资,北宋政权武装部队战斗力的强化因而也就属于是无稽之谈。


历史中简堂赵刘果儿


最近有些人说,宋朝武力厉害很得,甚至还有一种说法是宋朝对外战争胜率70%,这个数字不知从何而来,胡说八道。宋朝三百年的历史,除去开国史,大多数时间里,武力确实是比较差的。又有人说,宋朝要是武力差,怎么还能存活三百年,这是靠割地、赔款、签订不平等条约来的。如果宋朝真的强,哪来那么多不平等条约呢?

那么,宋朝军事力量弱,对外战争败多胜少的原因何在呢?

第一,与宋朝抑武的基本国策有直接关系

大宋开国后,宋太祖为了避免五代军人乱政的局面发生,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手段,把主要将领的兵权都削了,兵权统一于朝廷之手。

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里,宋朝武将的地位是最低的,这在一定程度避免宋朝出现五代军人干政的现象,但是也从根本削弱了宋朝的军事力量。这个政策是“强干弱枝”,强化中央集权,削弱地方的兵权,避免唐代以来的藩镇势力过重的现象。

在宋太祖、宋太宗时代,这个弊端表现得还不十分明显,毕竟当时大宋还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而且宋太祖、宋太宗都是从战乱年代出来的人,在打仗上还是比较有经验的。然而,从宋真宗开始,重文轻武的后果,就开始变得严重起来。既打不赢契丹,也打不赢西夏,最后都是送钱以求和平。

第二,兵多而不精

在宋太祖时,帝国正规军(包括中央禁军及地方厢军)数量是37万人;到了宋英宗时,军队猛增到了116万人。表面上看,大宋帝国的兵力颇为雄厚,但是基本上是中看不中用。为什么呢?兵多而不精。

光从数量上看,英宗时代116万的常备军,放在今天也算是庞大的武装。可是大宋军事上的孱弱,在仁宗时代就尽现无遗了。且不说与西夏交锋时完全处于下风,就连西南算不上强大的侬智高,凭着数千兵力就可蹂躏两广,一路向东打到广州城下。这么多的军队干什么用呢?

问题出在哪呢?

第三,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宋朝的军事制度是这样的:兵权收集于中央,地方兵权很弱,也就是“内重外轻”的军事制度。全国主要军事力量都集中于中央,那么边防怎么办呢?

于是朝廷采取了一种轮戍的办法,中央禁军轮流到边疆戍兵。这有什么弊端呢?边疆将领没有一支固定的军队,军队没有固定的指挥官,即所谓的“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领与士兵长期严重脱节,士兵的训练水平很低。遇到边疆有战事时,匆匆派中央军前往,结果士兵既不熟悉敌情,也不熟悉地形,也不熟悉将领,战斗力自然十分低下。

第四,王安石对军事制度的变革其及失败

到了宋神宗时,大宋帝国其实已经很弱了,不变法是不行了。

针对大宋军事制度“内重外轻”、地方武装薄弱的特点,王安石推出保甲法,十家为一保,五十家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每家若有两个男丁以上的,抽一人为保丁。实际上就是组建民兵或地方治安队,是维系地方治安的重要力量。保甲法的出台,对加强地方武装,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兵多而不精”、冗兵过多的特点,王安石推出“裁兵法”,王安石执政后,大刀阔斧裁军。在熙宁年间,军队由一百多万削减到了六十万左右,差不多砍掉一半人。把节约下来的钱用于精兵简政上,提升作战能力。

针对军队中存在的“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情况,在全国设置92个集中训练的军分区,每个军分区由一位主将负责。全国共设92将,其中京幾、河北有37将,西北有42将,主要用于保卫首都及防御契丹、西夏,其余地区有13将。

不过,王安石的变法遭到很多挫折,许多措施都无法落实,因而也失去拯救大宋的最好机会。


君山话史


赵宋出自于李克用的沙坨集团,沙坨集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擅长玩重骑兵快速突击的战术,而且沙坨集团曾经打的辽太祖痛哭流涕,打的辽太宗只能骑骆驼逃命;到了北宋就再也没有重骑兵突击战术,而且战术越来越死板,严重依赖工事,可以说丧失了灵活性。

如果总结宋军的特点,可以发现宋军真是可爱的要死:

第一、战术上往往依托工事死守,这等于是主动放弃了战场主动权;

第二、步兵当中长矛兵的比例持续降低,只有十之二三甚至更低,相比之下弓弩等远射兵种占据了绝大多数,也就是,宋军步兵只有两三成甚至更少的重步兵,剩下的绝大多数都是不擅长肉搏的轻步兵;

第三、骑兵捉急,北宋并不缺骑兵,甚至达到了20万的规模,比契丹的骑兵还多,但是问题在于,北宋骑兵编制多,单位小,而且只是步兵的附庸,而且北宋骑兵和步兵一样,绝大多数的骑兵都是弓骑兵,只有一两成的骑兵是刀矛兵,也就是北宋重骑兵的比例只有一成;

而且不仅是北宋,两宋都不会养马,曾经有两百多头马养死了三分之二,仅得几十头小马驹,所以这就造成了后来的问题,就是骑兵缺马。

所以,宋军注定无法在野战中打败对手,因为宋军的对手共同点都是兵种齐全,编制合理,轻重步兵、轻重骑兵都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比例,所以在战场上能够有效配合。所以宋军往往被打的不敢野战,只敢守城。

而且宋军尤其惧怕重骑兵的墙式冲锋,毕竟宋军只会死板的防守工事,只要各兵种配合得当就会给重骑兵创造冲锋的机会,所以宋军只有被宰杀的命。

而且,北宋打击军功贵族、拔高知识分子和文官的政治、社会地位也是造成宋军不如五代省长的原因之一。因为赵大就是靠篡位起家,为了防止别的军头有样学样,自然会先收了军功贵族的兵权,等于让他们在军队中失去影响力。其次,北宋拔高文官的政治地位以此来打击武官的政治地位,所以同级别的文官高武官一头,而且文官指挥武官也成了政治正确,虽然文官并不懂军事。

这么玩的后果就是对内稳定,对外疲软,但是赵家为了龙椅的安全,宁可用对外疲软换来对内的稳定。

同时,志大才疏的赵二做掉赵大黄袍加身之后,为了获得篡位的合法性,就妄图通过北伐大辽获得燕云十六州来遮羞,只可惜高粱河一役,宋军被大辽打的狼奔豕突,赵二屁股中箭只能坐驴车逃命。

雍熙北伐更是搞笑,不仅惨败而归,五代留下的军事精英彻底被赵二葬送

所以后面的赵三只能认萧太后当婶母,以变相向契丹称臣的方式来换和平。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在赵匡胤和赵光义这哥俩之后,打仗这件事,对宋朝人来说,就是不可能的。

宋朝,不是屡战屡败的问题,而根本是不想打的问题。

对,就是不想打。

朝堂没有开疆拓土的雄心,国家也就不会有开疆拓土的准备,社会也没有动员战争的组织基础。

不要用数据统计的战场胜率,给宋朝人脸上贴金。宋朝是雄踞华夏中原的大国,战场武功,得看它打了多少大仗、打赢多少大战、干翻多少大敌。从这个角度来说,防守尚且不足,就别说对外开疆拓土了。

在与主要对手的较量中,宋朝就是屡战屡败,败得勉强招架、败得只能防御。究其原因有三:

1.宋代朝堂就没有开疆拓土、武霸天下的雄心

西汉是平民朝堂,魏晋是士族朝堂,隋唐是士族朝堂、军事贵族和科举朝堂的过渡阶段,宋朝则是一个彻底的科举朝堂。换另外一个词,就是士大夫朝堂。

在宋朝,儒家进入思辨层面,发展出了一套复杂体系,复杂到这群士大夫都不知道自己信得是什么、说得是什么。但是,士大夫们的价值观却是恒定的,那就是道德圣人与和谐治国。

政治上的代表人物就是司马光。司马光对汉武帝是这样评价的:

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

司马光的这个基调,奠定了大宋朝堂的执政基调,就是不能学秦皇汉武、不能让百姓受苦、不能搞得天下疲敝。

有了这样的朝堂基调,还能指望宋朝去开疆拓土、去秦皇汉武、去挞伐四夷吗?不可能,永远都不可能,所以打仗这件事,对于宋朝,就是不可能的。

说宋夏战争打了百年,但对于西夏,宋朝一直是当做内患来处理的。

本来宁夏之河南地、甘肃之河西地,就是中原领土,就是老赵家的土地。你们党项人在这造反建国,这是内部叛乱。对于内部叛乱必须得干,因为它直接关系大宋的生死存亡。

后来,西夏越打越强,宋朝也不得不承认西夏国的存在。但是,西夏直接威胁关中、且觊觎陕西,而陕西之外,过了洛阳就是开封。所以,为了保住陕西,也得干。这是逼不得已,因为不打会死。

至于辽国和金国,基本上都是人家打宋朝,而鲜有宋朝去打人家的,也就是在战略选择上就是防御,守住了就行。

2.大宋国家没有对外战争、打大仗的准备

宋朝一直奉行强干弱枝,就是中央禁军集中了全部精锐,然后驻在首都开封养起来。这就不是要打仗的架势。

汉朝也有庞大的中央军队,但是州府兵也很强,特别是边地郡县的太守、县令们,俨然军镇一体的诸侯。即便是国内,在要害地区也要驻扎大军,比如刘邦死得时候,就让陈平、灌婴带着十万大军驻在荥阳。这才是时刻准备战斗的架势,军队就该扼守边疆、就该放在要害之处。

唐朝就更厉害了,直接把最多的军队和最精的战士放在边镇,然后鼓励他们开疆拓土、对外搞事情。但过犹不及,搞出了安史之乱,因为中央太弱而边镇太强,但强得是军事。

宋朝吸取唐朝教训,把边镇弱化了,把州郡弱化了,然后把军事存在都养在首都了。这根本就不是打仗的准备。所以说,宋朝就不想打仗。

这是军事力量的设计,宋朝没有对外战争和打大仗的准备。内政设施也是如此,宋朝根本无法在紧急时刻组织举国动员。

王安石变法,有一项就是保甲法,保甲法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防范盗贼,而是在国家危机的时候,能够快速有效地实施举国动员。但没能成行,士大夫不喜欢,老百姓也觉得折腾。

所以,金国人的大军已经打到开封了,宋朝都不知道怎么把南方的财富和北方的人力组织起来。宋朝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金人把自己的皇帝和宗室掳走,然后连追都不敢追。原因就是国家有得是钱、国家有得是人,但就是组织不起军事力量,顶层和政府根本就没有这个设计。

3.宋朝的社会基础也应付不了大战争

秦汉时期,搞得是全民兵役制,每个老百姓都得参军打仗,地方长官还得考核平时训练的成绩。而其重农抑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把老百姓固定下来。等打仗了,就可以最有效率地组织人力、财力。

唐朝继承了北朝体制,搞府兵制,也是一种变相的全民皆兵。不打仗,大家轮流当兵、轮流训练。但要是打仗了,兵户镇户先上,然后大家一起上。

而宋朝呢?

遍地是商人,满朝是士大夫,市井里不是无赖就是青楼,连个保甲制度都推行得敷衍塞责。这种社会组织样式,怎么可能长出强大的军队。

整个社会风气也是一种重文轻武。壮志少年郎,不会勤练武功报效帝王家,因为报效无门;社会精英,也不会研习兵法去边关为将,因为没这个可能。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而宋朝男儿的回答则是不要。

这种社会组织、这种社会风气,你怎么指望宋朝人能出去打仗。金人大军打到开封的时候,中央禁军的骑兵将领,甚至连马都不会骑。所以,别说屡战屡败,而应该直接说他们就不能战,也不想战。

最后,肯定得问,那还搞什么海上之盟,联合金人攻打辽国。因为幽云十六州的情结,这是宋人心里的疙瘩,皇帝宋徽宗想完成祖宗志向。但是皇帝有了雄心,朝堂能有这份雄心吗?

即便朝堂有雄心,但朝堂的士大夫们又有几个知道打仗是怎么回事,即便是枢密院也都是一群纸上谈兵的赵括,他们根本就没有打仗的准备。

即便朝堂定下了战略,就是要打,但宋朝的军队能堪当大仗吗?宋朝的百姓能动员起来吗?

既然都不能,那就是要么不打,因为不想打;要打就肯定屡战屡败,因为不能打。

北宋末期以及南宋以后,确实堪当大仗了,但这是因为国家一直处在危机之中,再不想打仗、再不能打仗、再不准备打仗,就真得只能被别人打死。


减水书生


原因很简单,武将没有军权,每遇战事派文官带队,不客气地说,好比是让瞎子射箭,让瘸子赛跑,其结果可想而知。举个例子,辽国萧太后率军入侵中原,当时负责总管军事调度的副宰相王若钦望见来势汹汹的辽军时,站在城头上督战的他,尽然被吓的小便失禁。试想主帅首先认怂,士兵谈何士气!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每个朝代的前期半都是生龙活虎般存在,而唯宋朝一开始就疲软。在周围国家眼中,宋朝就是一块橡皮泥,想捏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始作俑者就是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立国精。

赵匡胤是后周皇帝郭威最亲信的大将,被认为是最不可能叛变的大将,结果郭威刚刚去世,赵匡胤陈桥兵变,一夜之间篡夺后周江山。登上皇位的赵匡胤不再信任任何人,他杯弓蛇影地认为武将暂时不叛变是因为还没有累积够叛变的资本,所以他既不授予武将军权,但也不让文官掌握实权太久。

宋朝最高的军事机构叫作枢密院,而担任枢密使一职的是文官,武将则在其他部门挂职。每遇战事皇帝派文官或宦官为主帅,临时调度来的武将只有临时的作战指挥权,但整体上要服从文官主帅的指派。当战事结束,武将交出军权,再调往别的部门挂职。如此一来,统帅与武将不熟悉,武将与士兵又不能"亲密接触",虽然杜绝了叛变的可能,但军队的战斗力受到致命伤害,再庞大的军队也不过一群乌合之众。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因为没有骑兵。

唐之后分裂成五代十国。到了宋的时候全国三大优质产马地:河套,蒙古和辽东全部丢失,宋无马可用,南方马品质低劣,力量耐力均不足。

宋以仁立国,善待士大夫,建立起孤儿和老人的救护机制,并且全国设立放生池,整个西湖方式都是放生池,后南湖也开辟为放生池,初八放生,三月不杀生,禁止杀耕牛等等。得仁运,发达非常。开辟了海上丝绸路,优质丝绸卖到中东,赚取高额利润。

宋比较富裕。于是拼命升级步兵装备,开发城池和步兵武器。比如神臂弩什么的。和骑兵打,其实胜负是对半开。就是拐子马和后来的蒙古铁骑吃了点亏,其他时候是互有胜负


师长366


第一,要从杯酒释兵权说起了。经历了此次事件,宋朝基本形成了文官集团压制武将集团的体系。。这个体系是有效的,自此没有出现过地方势力做大导致“黄袍加身”的情况。但也同时影响了杰出将领的培养。。

第二,宋朝没有产马地,所以作为当时最强力兵种的骑兵,不能在宋朝大规模装备。虽然宋朝也出具了大规模养马的政策,但明显跟不上消耗。。以步兵和骑兵的战斗来说,需要极高的战斗素质和及其精良的装备,但结果只能保证不败或是击溃,确实难以全歼对敌造成重大打击。

第三,虽然宋朝的经济超级发达,文化科技兴盛,士兵装备也非常精良,但因为文官集团的做大,国家上层偏安一隅缺乏尚武精神。所以,一直处于自保有余,攻敌不足。。

第四,宋朝虽然没有了地方割据,但因吏治腐败,导致内乱频繁。。自然也无法行程对外的合力。。

第五,所谓的“蛮族”,也并不是纯粹的尚武野蛮,以蒙元为例,他们就具备最有效的行政指挥体系(行省制度一直沿用到现在)。。在武器装备上也各有优长,比如反曲弓这种革新性兵器的发明等等。。


不才影视


宋朝也没有屡战屡败,主要是宋太宗赵光义两次北伐被辽国打得大败亏输,造成宋军从此十分恐惧北方游牧民族,对北方胡人军队的自信从此丢失,其实五代分裂时期汉人对胡人也是持蔑视态度,并多次击溃入侵胡人,根本原因在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制定的基本国策重文抑武,强干弱支,守内虚外这些造成宋军战斗力急剧下降,自信心理受到重创。

其实北宋军队也有大败辽军的战绩,比如赵光义大败逃回时宋朝几乎到了覆灭边缘,大将军田重进沿太行山脉北进,击溃辽军追兵,俘获数万,生擒辽军悍将大鹏翼,止住了宋军颓势;而且田重进于次年主动进击宋太宗屁股中箭战败之岐沟关,消灭辽守军,报了前次宋军大败之仇。

宋真宗刚继位,辽国萧太后携小皇帝御驾亲征南下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北岸澶州,宰相寇准鼓动宋真宗御驾亲征,到达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以三弓床子弩阵前射杀过于轻敌的辽军统帅萧达揽,辽军震恐,宋朝各地勤王军队逐渐合围,大有一举歼灭辽军之势,但是宋真宗胆怯畏战,接受辽军议和,以岁币换取辽国不再开战,开了宋朝岁币议和的先河。如果此战宋军能够打败辽军,极有可能趁势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改变北宋国运,可惜皇帝胆怯,大好形式白费了。

岳飞,韩世忠的故事就不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