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喜欢哲学吗?为什么?

微笑琳----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其作为“元知识”、“元理学”,更重视对宇宙和人生进行“大本大源”式的求知和探索;意在揭示整个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马克思在强调哲学和现实的关系时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此,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哲学来源于时代,却又通过自身内在概念和范畴的抽象和凝练,又高于时代。哲学作为时代的“把脉者”和“诊断者”,同时又是时代发展趋势的“预言家”。因此,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一定能够勇解“时代之惑”,勇答“时代之问”。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指出:“由于哲学和世界这样相互作用,相互融合,一方面哲学不断扬弃自身内在的缺点和缺陷,另一方面世界也不断合理化,其结果是,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哲学与世界相互融合,各自在自身的扬弃中,得到了发展。世界因为哲学的介入,而变得更加的理性和合规律性;另一方面,哲学又通过实践这一中介和载体,变为现实,从而使自身得到扬弃和发展。



哲学作为一门反思之学和理性之学,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因为自然安排得不好,所以神才存在;因为非理性的世界存在,所以神才存在。哲学的任务就是要克服客观存在的非理性,使世界和人本身变得合乎理性。”因此,哲学真正的使命就是对现存世界进行批判和反思,进而使“此岸世界”变得更加的理性和合规律性。


那年如初


我非常喜欢哲学,我最早接触哲学的思想是在小学的时候。当时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哲学方面的比如孔子的思想,我们当时怀着批判批评的思维去学习的。到了高中之后我接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到了大学我又读了叔本华和康德的哲学的书。如今我特别的爱好,老子的道德经还有易经。我觉得哲学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我们自己的思维体系。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哲学独有的思想指导我们的人生。它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人际交往。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就比如,在易经中的每个卦象都能够帮助我们,认真思考,我们周围所处的环境,了解事情发生的规律,从而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又比如老子的无为而为,能帮助我们在生活中用无为的方式来生活。人们在一生中都追求真善美。而哲学,更能帮助我们认识真善美。从而帮助我们从繁杂的,世俗的生活中。分辨出真善美来,这就是我喜爱哲学的理由。


小羊找主


当然喜欢,哲学在我们生活中无所不在。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也是方法论的学问,三言两语无法讲清,有人学了一辈子哲学也搞不清什么是哲学?

一,简单说下哲学的种类。哲学下辖如下几个二级学科: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中国哲学。

(三),西方哲学。

(四),科学技术哲学。

(五),伦理学。

(六),宗教学。

(七),美学。

(八),逻辑学。

(九),心理学。

二,学习哲学的好处。有好处,才有人喜欢,也是我们为什么学习哲学的原因。

(一),哲学能帮助人学会思考。哲学追求的是大智慧,说白了是帮助人们在反复思考中洞察世事。

(二),哲学能提高人的境界。在长期的思维训练中,使人拥有正确的宏观思维方式,对世界观人生观进行不断矫正,提高人的总体文化素质。

哲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到处存在。例如,人们常说的"真、善、美"三个字。求真是科学技术哲学,求善是道德伦理学,求美是美学。在"衣、食、住、行”中不断反思,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已的精神高度。生活中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哲学,提高自已哲学素养,才能培养出自已与众不同的观察视角和人生境界。





邮都老梁


哲学,是思维的制高点,是知道人生前路方向的明灯。如果可能的话,每个人都应该看一些哲学著作。

记得是高中的时候,家里有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读的很迷茫,但坚持读了下来。不懂里面讲的是什么,但时不时心里会想起他。

后来上大学了,在图书馆里翻出了很多哲学类的书籍。有古希腊先贤的,也有德国人的。那个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查特拉斯图特拉如是说》。尼采真的很疯狂,读他的书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后来找到了黑格尔的《小逻辑》,商务印书馆版,读的死去活来,晦涩难懂。他说存在即合理,可能这也是这本书存在的全部意义。

再往后工作了,翻出了《道德经》,《庄子》……

转了一圈儿,从唯心到朴素唯物主义,回归到顺其自然。

哲学,里面蕴含着世间万物的至理。

如果你喜欢读书的话,那么你的阅读目录里面绝对不能少了哲学类书籍。因为他可以指导你更好的阅读。

现在手边经常在读的哲学书,是阳明公的《传习录》,和毛泽东先生的相关著作。



瑭瓷缸子


首先我觉得应该更正一下这个问题的措词,“哲学”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用喜不喜欢来描述,而应该是关注不关注。兴趣使然可以去关注,否则就是不关注了。


那下一步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要这样说,刚才看到有一个网友评论里面提到了哲学不如文学的问题,我觉得他这种观点无可厚非,因为文学是大众的,大众的才是人文的。而哲学是小众的,是不能很容易给人带来愉悦的。

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去学习和研究哲学呢?在我们人生的成长过程里,在生活的过程中,在不能从现有的知识领域找到答案的时候,思想自然就会落实到哲学的思考范围内。


我喜欢哲学,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的时间会在遇到一些问题,不能有一个合理答案的情况时,自然而然就会去在心灵和思想的深处去找一些方向和疏导的方法。而哲学就是用各种方式去帮你对这些问题做出分析和解答。无论是唯心派还是唯物派,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一种辩证的方式来给出适合你的答案。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所知道的不同的宗教、各种的思想流派无一例外的在教导着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行为的指导方向。马列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佛教的博大深邃、道教的神秘、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智慧都各自从本国的国情、本民族的文化中去阐释着道理和精神。指示着迷茫的人们在黑暗中前行。

哲学可能不会教你如何去快速提高生活质量,但是可以教你如何去提高精神的层次。这才是哲学的魅力。


咏哥的咏


如今,社会问题方方面面磨合,社会整体偏于理性,感性色彩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野,而对于这种性情本质的追究以及极致的描述求索鲜有耳闻。除了个别哲学系的或者考研的大学僧而言,极少人会对哲学问题深究。甚至谈论起来不知所云,满头雾水,如听天书,其实哲学问题对于现实的脱节并不在于其理论的深奥晦涩,而在于其应用的缺乏,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就如同工科思维一样偏于实际,哲学则是在宏观基础上带有历史感性的客观论述,它所提供的方法无非是理论色彩浓厚了点,但是总体方向确实符合历史前进方向。

哲学与宗教,是理解和解释人与世界关系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因此表现为它们的横向关系。哲学和宗教都是人对自然界的依赖与掌握的双向适应关系中的表现方式,但是却是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

人对自然界的依赖,又是通过人类对自然界的掌握来实现的,因此仍对自然界的依赖于掌握的双向性关系,就构成了作为哲学设计观的哲学和宗教的基本内容。宗教的本质特征在对于神的信仰,当人们感到自然界意志的力量并不能掌握,而无法依赖时变为转向对超自然的宗教事件的信仰和依赖。

与宗教不同,作为理论思维的哲学,在其历史演变的过程中越来越理性的现实的理解,人对自然界的依赖与掌握的双向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来理解哲学。

哲学和宗教的文化价值来说,它们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意义事件,都表现了人对生命意义的寻求。人创造宗教是希望从中药中获得存在的神圣的意义,然而,对于宗教来说,生活的意义来源于宗教的神圣一,这就意味着人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异化,给了宗教的神圣形象示人还没有获得自己或再度上了自己的自我感觉和自我意识,消解掉宗教的神圣意义,这意味着生活本身不再具有神圣的意义,生活失落了,规范和裁判自己的最高根据标准和尺度。不能承受之重和不能承受之轻之间的矛盾,所以才需要哲学。

超越人在宗教世界中所承受的这种矛盾,就必须超越对人的生活意义的,单一的宗教理解,而人类的多种文化样式所创建的丰富多彩的意义事件,人的意义,世界在同时在上,表现为人类把握世界方式的多样性,人类文化形式的重要性,以及这种多样性的统一性。

哲学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他的独特殊作用和独特价值在于它是“意义”的“普照光”。时代生活是最的意义都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全部方式创造出来的。然而,这种创造活动的结晶,生活实际的意义去上,经过三棱镜的太阳光被这些不同的方式分解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芒,光反而失色了,哲学最大的生活价值,首先就在于它把人类以各种方式所创造的意义,聚焦照亮人的生活世界的普照光。

哲学与宗教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表现为哲学脱胎于宗教,其次,哲学和宗教作为意识形态都以抽象的方式表现的经济基础的要求,再次,从哲学和宗教的历史演变进行来看,哲学不仅脱胎于宗教,曾经为宗教服务,并纳入终觉之中,并且始终是到宗教的重大影响,哲学和宗教都是理解和解释人和世界关系的世界观。

区别:首先直接的表现哲学只是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而宗教不仅是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而且是一种体质的上层建筑,它不仅包括各种教条教规,一式构成要素,还包括各种机构和威信的宗教组织形式。其次,哲学和宗教以不同的方式发挥影响世界的功能,哲学主要是以抽象思维的逻辑力量来表现她对人和世界关系的理解,而宗教不仅通过抽象的理论,还借助各种直观的表现和艺术性的再现。最后,宗教是以“通俗逻辑”,而渗透和影响到社会各个阶层,而作为理论思维的哲学者,需要自觉的学习,因而他的影响力总是受到人们的文化水平的制约。

哲学与宗教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宗教的本质是对神的信仰,而哲学的本质就在于它的批判性的理性思考。




湘潭市运动健康促进会


哲学,是拐点,是感性向理性的回归,是对事物发展规律与法则的深层次的认知与把握。

哲学,启人深思,推动时代理性进步。

哲学,让人更了解自己的世界,突破对世界认知的桎梏,更理性对待世界,对待生命的本质意义。

世界精彩,需要理性认知,把握它自身的规律与法则,哲学是对世界的高度概括,研究世界万事万物本来、本质及现在与未来,在时空间的隧道当中探究并进行未来的预测、把握与评估,可以降低风险,化解危机,可以指导寻觅前进的方向。

在清醒的认识世界生长化收藏当中,增强人的自信心,自我管理能力,更理性认识自我与世界,更能参透错宗复杂的世界,跳出人类自身认知的缺陷,进入高层次的意识形态当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及其法则,更轻松面对世界、人、事等,不断提升生活品质。

哲学,具有“巧夺”天机之功,主要看认知者自己是否能够站的高与看的远,是否能够解放思想,放下来重新认知与提高,哲学概括的不断进步与总结、前进与发展,人本质上也需要不断打破原有认知更上一层楼。

让我们吸收“哲学”精华,武装自己,来更清晰的把控自己的发展方向,让“哲学”成为我们成长的臂膀。


杨秀峰


哲学是体系化的理论,一般应包括哲学理论、哲学思想和哲学方法等,我们任何人,不管你愿意不原因,有意识无意识都会运用到哲学,起码是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因此,有的人说自己不喜欢哲学,是认为哲学高高在上又艰涩难懂,水平能力把控不了这门学问只能放弃,所以,不喜欢的回答是合适的。还有的人认为研究哲学不仅烧脑,而且还没用处,实用主义的态度看待哲学,自然的回答是不喜欢。


学文读史


所谓的哲学,早在易经那里就已经走到了尽头,再走向前去就是通向深渊。要么跳跃一一跳到另一个更高的层面,可那是哲学吗?易经之后的道德经是思辩的哲学吗?始作俑者胡适是荒唐的,还有另一个人的哲学史也是废话四卷。至于论语之类,我宁愿视为伦理学。而所谓的哲学家呢?不是我咒,再牛角尖式的哲学下去,那么其出路就是一一疯人院!


徐地本


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一门用于指导人类研究事物存在规律的学问。

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人类思想的产物,人类对事物思考的结果。

哲学犹如一面镜子对人们活动的作用,让我们能看到镜像的同时也能看到本像。这么有价值的东西怎么会不被人喜欢?

哲学是人们实践的方法论,给人的帮助就如人们吃饭时手里的筷子给我们的帮助一样实用。

不喜欢哲学的人可能只是自我意识还没有被唤醒,也可能是认知事物的需求还没达到要借助哲学的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