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师”的权威超过“父母”时,孩子也只听老师话,这时怎么办

在孩子上学以后,我们会发现不知从何时起,孩子对你的话不在百依百顺,开始对你的要求持怀疑的态度

,就算一些话好说好商量也没用,在孩子那里还是一文不值。

但他唯独对老师的话百般遵从,总是把老师的话当做圣旨一般,总会说:我们老师说应该这样,老师这样做的,老师让我怎样怎样。不管做什么事,都以老师的规定标准来做。

这不禁会让很多父母心中生出“酸意”,为什么在家里非常的任性,不讲道理,然后对夫妻俩人的话也不遵从,偏偏对老师的话当做“权威”呢?

当“老师”的权威超过“父母”时,孩子也只听老师话,这时怎么办

其实,尤其是低年龄段的孩子,把老师的话都当做“权威”是通病。

他们在上学后都是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习,慢慢他们发现老师会的比自己父母要多,而且老师平时对待他们也是比较公平公正,犯了错就会受到惩罚,做对了事就会受到表扬。

同时一个老师带这么多学生,在孩子的印象中是比较厉害的。所以,在他们心中老师要比父母更有权威。

其次,就是父母在平时生活中,在孩子面前没有树立好威信,在教育孩子上过于严厉,或者过于宠爱,出现两个极端的情况。

过于严厉导致孩子出现叛逆,抗拒心理。而过于宠爱,导致孩子任性,常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这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都会让孩子把你的话当做“耳旁风”,所以,他们会不在意父母的意见,而把老师当做“权威”。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改变,父母在孩子心中失去“权威”的状况呢?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当“老师”的权威超过“父母”时,孩子也只听老师话,这时怎么办

提高自身的素质

作为父母我们要积极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当孩子有不明白的问题问你时,你能够给孩子更好的讲解和建议。

就算你不懂的问题,也要努力的去寻找答案,这样,时间长孩子一定会对你刮目相看,这会让你上升在他中心的权威性。

另外,我们要给孩子做一个榜样,对待长辈要礼貌,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孩子看到一个晚辈应该做出的样子,这样孩子也能学会尊重你。要让他慢慢明白,原来父母才是自己最应该尊重或者崇拜的人。

当“老师”的权威超过“父母”时,孩子也只听老师话,这时怎么办

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

孩子把父母的话当做耳旁风,很大的原因是因为父母错误的教育导致的。前面我提到过,过于的严厉,或者过分的娇惯,都会导致孩子走向极端的心理。这也是父母的错误教育导致的结果。

当孩子犯错后,父母如果只会大喊大叫,或者体罚,这只会让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距离感,另外,爱护孩子也不能一味的迁就,对与错决不能弄混,也决不能过分的宠爱。

另外,我们要学会老师把握尺度的方法,该表扬时要表扬,该批评是要批评,哪怕是一件很小的小事,他如果做对了也要表扬他,相反,哪怕一件很小的事,他做错了也要让他知道错在哪里。总之,要掌握好一个度,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教育孩子。

当“老师”的权威超过“父母”时,孩子也只听老师话,这时怎么办

对孩子要言而有信

这一点是很多父母都会忽略的,父母可能会认为在一些情况下,不得不使用一些谎言来骗孩子,可是当孩子发现你是欺骗他时,他对你说的话就不在相信,同样你与他说的正确的话,他也不在相信。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不要信口开河,对孩子一定要信守承诺,许下的诺言就要实现,不能弄虚作假糊弄孩子,只有这样,他才会对我们说的话深信不疑。

因此,我们父母一旦对孩子许下了承诺,就一定要履行,不能反悔,这样孩子会从心底信任父母。

当“老师”的权威超过“父母”时,孩子也只听老师话,这时怎么办

还有,我们不要因为孩子把老师的话“奉为圣旨”,就心理不舒服,然后诋毁老师,说老师的坏话,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权威形象。

这样做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迷惑”,弄不清楚到底谁才是对的。所以,千万不要诋毁老师来获取你在孩子心理的地位。

另外,我们也可以“利用”老师在孩子心理的权威性,帮助自己教育孩子。

比如,我们可以经常与老师沟通,如果孩子那些方面不听话,可以让老师出面帮忙纠正,并且让老师告诉孩子,你父母让你做的这个事情是对的,你应该听从父母的意见。这样,时间长会从获你在孩子心中的“权威”。



大家好,我是奶妈说成长,多次获得青云计划奖励,并且专注于0-15岁孩子成长方面的诸多困扰、难题,有这方面疑惑的家长,可以关注我或者给我留言,我看到会为您解答,希望我的文章能够给您带来启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