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些城市在禁摩後又禁電動車,你怎麼看?

用戶60731345392


要禁就禁止生產,把禁摩(電摩)消滅在萌芽狀態,最好把買不起汽車,不燒油的,不用買保險的通通消滅,這樣更省心,對吧?什麼問題光想著禁,存在就有存在的道理,要想辦法把存在的東西往好的地方去引導規範,等大家度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用還房貸了,不用為教育醫療養老,柴米油鹽犯愁了,不再堵在路上刷頭條了,都有一副風火輪飛來飛去了,別說電瓶車,摩托車,汽車火車坦克車,給都不要時,自然就解決了。


TG1985


不知道怎麼表達,只知道從法律法規上入手,可以做的更好,而不是單單隻為了便於行政管理採取一刀切的做法,從而終結一個正常的產業。

↓↓↓↓↓↓↓↓↓↓↓↓↓↓↓↓↓↓

1、不限定整車重量、電池容量、電機大小;

2、對電動車實行掛牌制度,這個在很多城市已經實行,並沒有什麼難度;

3、根據電機功率大小、行駛速度等條件,對電動車行駛證,實行與機動車行駛證一樣分級制度,大致可分為電動助力車和電動摩托車;

4、對電動車行駛證,實行與機動車行駛證一樣的年積分制度,甚至每年的積分,要比機動車行駛證的積分還要低;

5、實行與機動車管理辦法類似的制度,嚴禁私自改裝車輛外觀、顏色,嚴禁私自對電動車核心部件進行性能改造,可以參照機動車非法改裝的相關法律法規;

6、對於電動車行駛證違章、違法、事故的扣分,堅決取消、杜絕買分代扣制度;

7、對於嚴重違章行為,採取與機動車行駛證相同的管理辦法,終身吊銷或在一定期限內不允許二次考證;

8、嚴格規範對電動車廠商的監督,相關部門出臺並強制規範車體強度、電路阻燃等技術國標要求,對不合格產品的生產廠家採取零容忍的處理辦法;

參照機動車行駛證管理辦法,無論是實際操作還是現有的管理制度,都有章可循、可借鑑,無論對交管部門還是對民眾,沒有什麼推廣成本,出臺比機動車更為嚴厲的條例。這樣既能解決民眾的民生問題、生活/工作的交通成本,也能促進行業發展,拉動內需。

希望我們的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專家不要忘記,我們國家是一個人口大國,地域廣闊,我們現在還是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貧富差距還很大。希望我們的政府部門,在涉及到民生生計的問題上,不要總是採取“一刀切”的態度,傷民眾的心🙏🙏🙏!

任何一個公民,無論貧窮與富貴,在制度面前,都要享受到,也應該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


WhiteSun殤


建議走路出行,第一.最安全,最高時速不超過30公里每小時,第二,最環保,一碗大米飯就行;第三、最安靜,戴口罩不超過48分貝;第四、最健康,三高全無;第五,最少排放,路上有公共廁所就行;第六、最公平,沒有布加迪、法拉利,少了攀比,少了仇富;第七、能夠抑制房價,也就步行半徑,地段都差不多,所以房價差不多....


馮104093426


這個問題要辯證地看。如今,電動車早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說,絕大多數人生活中離不開了它。但是,它的存在弊病也不少,如何科學管理好,勢在必行。

我生活在城鄉結合部,每天早晨都能看到從鄉鎮進城打工的人們,他們全副武裝,騎著寬大的電動車,風馳電掣地開往目的地,形成一道鐵流大軍。

有人會說,他們可以買車啊,可以坐公交啊,或者可以打車啊。這些做法,對他們來說都不妥。買車沒那個經濟實力,坐公交沒開通線路,打車更不靠譜,每天掙的還不夠禍禍呢。只有方便、快捷、買得起、開得起的電動車最合適。

還有大家有目共睹的快遞、外賣小哥等同樣情況。你讓他們買車、坐公交、打車真不靠譜。而這些打工、快遞、外賣小哥,用他們辛勤的汗水,方便了城市千家萬戶,為推動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但是,我們也能看到,有些電動車在城市裡,不斷上演著“驚悚大片”。有人說:“天上有飛機,地下電動車。”他們什麼燈都敢闖,什麼路都敢上,什麼車都敢超,什麼地兒都敢停,什麼人都敢嚇唬。他們已經成了城市的公害,已經成了馬路殺手。

因此,面對電動車的利與弊,功與過,不是一禁了之。聰明智慧的城市管理者,從來不是靠揮大棒、掄大刀來管理,而是順勢而為。千百年來,我國在治理黃河中,就是靠的聰明智慧“水易疏來不易堵”。靠的是對自然規律的尊重,對科學的敬重。

相信,未來的電動車,經過科學有序的管理,不僅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工具,也能成為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0大木瓜0


每人補貼一臺入門級小車,然後再每月補貼點油費,這樣所有電動車車主都會贊成的。但這樣跟著問題又來了,因為小車增多造成擁堵又影響了有錢有權人的出行了,到那時又該怎麼辦呢?算了我想不出來了,還是交給有錢有權的人去想吧。


飛鴻的鴻


禁電摩電動三輪車是好事,搶道的沒有了,見縫就亂鑽的沒有了,闖紅燈的沒有了,亂調頭的亂佔道的沒有了。


沙漠之鷹144273678


如果要禁,就請禁大不禁小。限制小車生產,讓街道變寬,讓出人行道,給行人暢通。現實車滿為患,是機動小車太多,而停車場太少,街道太窄,行人不安全,行車不安全。停止或計劃生產小車,讓行人安全有道可行,讓空氣清潔少點排氣。


發源橋


不應取諦!應該建立一套立體化交通網絡,從空中到地面。比如立交橋上面走人橋下走車。整個公路上面利用起來,可大大緩解交通壓力,人們1Z行也安全,不用擔心橫過馬路安全


用戶1258763802649


明明就是為有錢的人開路,因為窮人沒有錢買轎車


唯已


現在的交通亂象,不在於有摩托車或是電瓶車,而在於怎麼進行有效管理,即便是光讓小轎車通行,如果不管理也是一片亂象,因此為了便於管理可追責,無論是摩托車還是電瓶車應掛牌行駛,以便對違章者進行追責處罰,這樣才能讓人們更自覺的遵守交通規則,使現有的交通條件發揮到最大效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