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在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療中值得期待


青蒿素,在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療中值得期待

面對重大疫情,中醫從不缺位。

讓我們回顧一下屠呦呦團隊的研究過程。

根據1979年第11期的《化學學報》記載:“1969年1月開始,屠呦呦領導課題組從系統收集整理歷代醫籍、本草、民間方藥入手,在收集2000餘方藥基礎上,編寫了640種藥物為主的《抗瘧單驗方集》,對其中的200多種中藥開展實驗研究,歷經380多次失敗,利用現代醫學和方法進行分析研究、不斷改進提取方法,終於在1971年獲得青蒿抗瘧發掘成功”。

由此可見,屠呦呦團隊的成功基於以下幾點:

首先,堅信中藥能夠治療瘧疾,從中醫經典入手;

其次,採用“海選”的研究辦法;

最後,採用現代工藝提成。

如果沒有“首先”這個前提,就不要期待能有“最後”的成功。

科研需要堅信,更需要堅持!

鍾南山院士在1月21日的廣東省人民政府舉行的情況通報會上稱,目前無有效的針對性藥物。兩天後,張伯禮院士在天津市政府舉行的新聞發佈會指出,中醫藥應可全程發揮作用

中醫藥該如何全程發揮作用?我們先簡單地瞭解一下新冠病毒的發病機制。

人體在調動免疫系統殲滅新冠病毒的同時引發炎症反應。但如果該炎症反應過強,就會造成太多的自體細胞損傷,而大量被破壞的細胞釋放出細胞內容物,又會進一步給免疫系統提供更多的分子信號,炎症反應進一步增強,最終達到失控的程度。這是一場極端的、同歸於盡式的免疫攻擊。由此可見,人不是直接被病毒殺死的,而是被病毒所誘發的自身免疫間接殺死的。為了壓制極端的自身免疫攻擊,和“非典”一樣,為了“保命”,迫不得已只能使用激素。儘管可能會引起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糖尿病、高血壓等等副作用。

由此聯想到另一種大名鼎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統性紅斑狼瘡。使用激素同樣是為了壓制自身免疫攻擊。但長期使用激素不可避免帶來了上述副作用。

令人振奮的是,2019年6月17日,屠呦呦團隊對外宣佈,將雙氫青蒿素用於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已獲得臨床一期的安全性檢驗結果,同時表示對於青蒿素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我們特別關注到,中科院之聲早在1月29日就報導過,氯喹在細胞層面上對新型冠狀病毒有較好抑制作用,其後續的臨床使用,正在走相關程序報批。而羥氯喹也被廣泛應用於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臨床治療。

那麼,青蒿素是否也可以用於自身免疫攻擊所導致的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急性肺損傷呢?前期研究如何?

有中國人寫的,也有老外寫的。我的英文不好,大家自行檢索翻譯。

青蒿素,在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療中值得期待

青蒿素,在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療中值得期待

青蒿素,在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療中值得期待

青蒿素,在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療中值得期待

青蒿素,在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療中值得期待

青蒿素的臨床安全性如何呢?用於數以千萬計的瘧疾病人至今尚未發現明顯的毒副作用。

自古以來,中醫藥學是在抗擊一次次的瘟疫流行中不斷髮展、完善和壯大的。青蒿素治瘧疾獲得諾貝爾獎就是全球對中藥抗擊傳染病,特別是重症傳染病有效性的肯定,青蒿更為清代溫病大家葉天士所習用。但就目前來看,中藥由基礎研究到臨床運用普遍要經歷漫長的時間。我們需要耐心,但有些時候,疾病卻不給我們耐心

青蒿素,在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療中值得期待

這篇文章值得深思。

早在2015年倫敦大學的科學家就發現青蒿琥酯具有抗血管生成和免疫調節等多種抗癌作用,並在已經完成的一項大腸癌臨床隨機盲性試驗發現圍手術期使用青蒿琥酯似乎可以降低疾病複發率。然而,青蒿琥酯是一種非專利藥物,進一步的大樣本臨床試驗無法獲得商業贊助

反觀同期,各大藥廠支持的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正在全球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著……

中醫中藥當自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