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营销的如来佛祖

唐僧师徒好不容易到了西天,从山门处开始跪拜,见佛就拜,一直见到如来都没有在理数上有什么亏欠。可这又有什么用呢,如来佛祖是见钱眼开的主儿,不给他钱很难取到所谓的真经。从一开始策划取经任务,如来就扮演了幕后推手的角色,而且相当善于营销。

善于营销的如来佛祖


佛教是一个庞大的集团系统,思想比较开放,广泛接受信众,享受无尽的烟火钱。如来佛祖看到佛教在西天广泛流传,当然也不能太狭隘了,应该让普天之下的人们都享有佛教的思想润泽,如此也能达到普度众生的目的。说是普度众生,其实是增强佛教思想影响,扩大佛教势力范围。只有信众多了,供养人才能多了,佛教的那些所谓的佛子、菩萨、罗汉、比丘尼们才能在不事稼穑的情况下安然度日,还要时时对那些信众们开示、教导、督促,让他们广结善缘、思想超脱。于是,如来策划了取经任务,让观世音菩萨去做说客,做营销。观音菩萨带着徒弟变作一老一小两个和尚,到长安贩卖锦斓袈裟和九环锡杖,一番大话唬住唐僧,蒙住唐太宗以及满朝文武。唐僧就像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去西天取经,实际上他是被观音菩萨美丽的谎言给骗了。如来佛祖设计的取经任务就像传销,口口相传就传得神了,尤其是经过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音菩萨的传播,就更是让中土信众心服口服了,取经变成一件神圣的事,而且是不容置疑的事,必须让有道的高僧去完成这项任务。如此一来,如来的营销初见成效。

善于营销的如来佛祖


善于营销的如来佛祖


取经途中,唐僧收了三个徒弟,还有一条小白龙。三个徒弟和小白龙都是被贬的妖仙,曾经闯祸,坏了仙界的规矩,被罚在人间受罪。经过观音菩萨点化,三个徒弟和小白龙都皈依佛门,死命保唐僧取经。观音菩萨的说法是,受了如来的法旨,要他们皈依。他们原来都是道教的神仙,被罚之后,居然被思想开放的佛教吸收为门人弟子。这就不能怪佛教挖道教的墙角了,而是佛教把道教不要的妖仙统统收归门下,还让他们在取经路上纠正佛道两界神仙系统的不正之风,而那些下界为妖的大多是道教神仙系统里的童子或者坐骑。取经队伍在弘扬佛法的同时,把道教狠狠黑了一把。宣传自身的同时,不忘了把竞争对手打击一下,这就是如来佛祖的本意。师徒四人认了真,严守佛教戒律,身无分文,以为佛经是白要的。岂不知如来佛祖是个势利眼,一定要钱才肯把所谓的佛经传出去的。他们没钱,佛祖只好让他们经历本不应该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空废了许多时日,说是磨练心性,其实就是欺负穷人,怪他们不带钱来,只能让他们一路搞宣传,一宣传就是十万八千里。这一路佛教的宣传,得要多少工钱?按理说,这工钱就应该抵了佛经的钱。但如来佛祖还是不依不饶。

善于营销的如来佛祖


取经的时候,阿难、迦叶向唐僧要“人事”,说白了就是伸手要钱。唐僧没有,他俩说:“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肯定如来佛祖曾经教导他们,让他们传经的时候索要钱财。经不能白传,不能免费提供,要是白给就会把佛教弟子饿死了。孙悟空要上访,他说:“师父,我们去告如来,教他自家来把经与老孙也。”阿难说:“莫嚷!此是甚么去处,你还撒野放刁!到这边来接着经。”阿难的言谈举止完全就是一副衙门里官老爷的做派,不让他们在经堂大声喧哗,把孙悟空要上访的事说成是撒野放刁,完全是盛气凌人,衙门风气。在师徒没交“人事”的情况下,阿难、迦叶给他们传了无字经。这叫做,“一分钱一分货”,不交钱就只能领到无字的本子。

善于营销的如来佛祖


师徒再次取经的时候,孙悟空指责如来:“如来!我师徒们受了万蜇千魔,千辛万苦,自东土拜到此处,蒙如来吩咐传经,被阿傩、伽叶掯财不遂,通同作弊,故意将无字的白纸本儿教我们拿去,我们拿他去何用!望如来敕治!”道理很简单,唐僧师徒一路经历千辛万苦,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况且宣传佛教思想的成本都让他们师徒承担下来,他们还没要宣传的工钱呢,阿难和迦叶就伙同如来作弊,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来不但不治阿难和迦叶的罪过,反而说:“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如来是个善于营销的人,他包庇弟子,纵容他们倒卖经卷,为的是要把佛经卖的贵一点,好提高大雷音寺的收入。他举的舍卫国赵长者家诵经的例子,就是在说,三斗三升米粒黄金都换不来诵经一遍的价值。他只说他的经是好经,能保生者安全,死者超生。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不念经,是不是人家也会生者安全,死者超生?况且,生者安全,死者超生只是一种愿望,并不能看得见摸得着,只是凭他一说,谁迷信谁就着了他的道儿,非得贡献很多钱财不可。

善于营销的如来佛祖


惟其如此,还不罢休,阿难、迦叶仍然向唐僧索要“人事”,唐僧交给他们紫金钵盂他们俩才罢休。在这些关节上,让人看不到任何的方便为怀、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反而看到的是市场营销环节,是盘盘算计,步步盈利,斤斤计较,甚至不惜敲诈勒索。难怪现在赚钱最多的单位除了医院就是寺庙了,因为寺庙里供的如来佛祖实在是一位善于营销和算计的祖师爷,没有慈悲,更无关善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