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四绝和逍遥三老,为何位列十大高手,江湖中人为何不及?

古金武侠


序言:《天龙八部》里面的世界,人们好武成风;既有精妙绝伦的指法,也有威力绝伦的掌法,既有灵动的步法,也有狠辣的毒功,总之是一个将武学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世界。然而,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中,却有7个人站在了武学的巅峰,分别是天龙四绝:萧峰、萧远山、慕容博、鸠摩智,逍遥三老:无崖子、李秋水、天山童姥。

案例

一、萧峰原名乔峰,后发现自己乃是契丹人的身世后,改名姓萧;与段誉和虚竹是结义兄弟,凭借着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丐帮帮主的身份,在江湖中拥有很高的评价。曾经与慕容复比试的时候,被对方用家族绝学“斗转星移”,打成了平手,无奈内力薄弱的慕容复最后还是输了。

二、萧峰的老爸萧远山,一直在暗中磨砺自己的儿子,萧峰在不知实情的时候,与萧远山交过手,战平!而慕容复的老爸慕容博,和萧远山之间,却拥有着血海深仇,奈何二人功夫也不想上下,所以谁也奈何不了谁,最终都拜在了扫地僧门下。而慕容博算是鸠摩智的恩人,传授其不少的少林绝技,配合小无相功,硬是将真正的少林和尚都给败北了,不得不说天赋惊人。

三、至于逍遥派的三位传人,无崖子、李秋水、天山童姥,属于天龙八部里的“神秘门派”,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唯一的纠葛就是三人之间的情感,同为逍遥派传人的星宿老仙,压根入不了三人的眼;最杰出的传人,便是虚竹,力败鸠摩智。

分析

从上述的案例中,不难发现,这些站在武学顶风的人,都或多或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背后的影子则是少林与逍遥派;而武林中的其他门派,根本就撼动不了,这两个“巨兽”般的存在;

  1. 大理段世的六脉神剑可以,奈何仅有段誉一人集成了全部的招式,其他人只精通一招,而段誉的功夫不提也罢,凌波微步也出自逍遥派。


  2. 至于虚竹虽然功夫不错,但其师承无崖子与天山童姥,所以也算是逍遥派的“结晶产物”;
  3. 而星宿老仙,在武林上凶名赫赫,究其根本也是逍遥派的传人。
  4. 鸠摩智在少林寺力败众多高僧,而虚竹靠着逍遥派的功夫,最终胜了鸠摩智一招,而这二人的对决也只是少林与逍遥派的比拼,所以鸠摩智输在了功力不如虚竹深厚,并非招式不行。

萧峰是出了名的“无人敌”,降龙十八掌练就的炉火纯青;但是暗中却与萧远山交过手,而萧远山又与慕容博不相上下,可以得出此三人的功夫处于同一水平线。

结语

所以说天龙八部中,武功高深之辈,不是少林出来的,就是逍遥派出来的,而细数这三个门派的领先者,除了逍遥派的开山祖师与少林的扫地僧之外,也就这七个人当属最厉害。


文史潇湘阁


《天龙八部》是金庸先生的巅峰之作。天龙时期的高手太多了,比如枯荣大师、慕容复、丁春秋、游坦之、卓不凡等人的武功在其他小说中均是一流高手。到了天龙中只能算是准一流高手或者二流高手,在众多高手中三老和四绝的武功显得尤为突出。

逍遥三老和天龙四绝到底有多厉害呢?下面咱们来分析一下:

逍遥三老均来自逍遥派,无崖子、天山童姥和李秋水师承逍遥派开山祖师逍遥子。逍遥子得到长春不老谷的神书后,创立了逍遥派。

天山童姥师兄弟三人武功虽然同属于逍遥派,但是每个人所擅长的武功不同。比如天山童姥凭借天山六阳掌、天山折梅手、生死符等武功统领灵鹫宫多年,让三十六洞七十二岛归属灵鹫宫。无崖子和李秋水与天山童姥武功不相伯仲,每个人都有70年左右的功力,内力之深无人能及。

萧峰作为《天龙八部》三条主线之一,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宅心仁厚。

萧峰凭借降龙十八掌打遍天下无敌手,扫地僧唯一的一次受伤就是被萧峰用掌力所伤。萧峰一人战慕容复、丁春秋加游坦之不落下风。萧峰是武学奇才,将武林失传已久的擒龙功学会。萧峰的武功高于段誉和虚竹,在新修版《天龙八部》第五十章曾经写道:

虚竹左手手掌探,已搭住耶律洪基宝刀刀背,乘势滑落,手掌翻处,抓住了他右腕。便在此时,段誉也从人丛中钻将出来,抓住了耶律洪基左肩。两人齐声喝道:“走吧!”将耶律洪基魁伟的身子从马背上提落,转身急奔。

四下里辽将辽兵见皇帝落入敌手,大惊狂呼。几十名亲兵奋不顾身地扑上来想救皇帝,都给虚竹飞足踢开。
二人擒住辽帝,心中大喜,突见萧峰飞身赶来,齐声叫道:“大哥!”不料萧峰双掌疾发,呼呼两声,分袭二人。二人都大吃一惊,见掌力袭来,只得举掌挡架,砰砰两声,四掌相撞,掌风激荡,萧峰向前一冲,已乘势将耶律洪基拉了过去。——新修版《天龙八部》第五十章

由此可以看出,萧峰的内功非常深厚。可叹一代英雄,最终为了大义自杀了。

鸠摩智本是一位有道的高僧,只可惜被武功迷住成为了武痴。幸好在紧急关头,鸠摩智的内力被段誉吸走。鸠摩智猛然悔悟,最终成为一代高僧。

在鸠摩智成为武痴的阶段,武功非常高。鸠摩智一登场一个人力战五本。鸠摩智用火焰刀将五本的一阳指死死压住,要不是枯荣大师使出双手少商剑,大理段氏五大高手斗不过鸠摩智。鸠摩智和慕容复比试的时候,根本不费劲。鸠摩智智商很高,不但能用小无相功催动少林七十二绝技,而且还能练成六脉神剑中的少泽剑。鸠摩智精通指法和掌法,在少林寺力战各位高僧。如果不是虚竹出手,少林寺千年声誉就毁在了鸠摩智的手中。如果扫地僧不出手,鸠摩智可以在少林寺横着走。

萧远山和慕容博都是一流高手,二人对战三次不分胜负。

萧远山在没有去少林寺藏经阁之前,就已经非常厉害了。雁门关一战,萧远山一人独占中原各大高手。其中包括前任丐帮帮主汪剑通,少林寺方丈玄慈等人。在藏经阁学习30年后,武功更为精进。萧远山的武功和萧峰不相上下。萧远山的目标是报仇,慕容博的目标是建立大燕国。慕容博武功高强,比慕容复的武功高出很多。慕容博在藏经阁待了29年,学习少林七十二绝技。慕容博武功高强和萧远山不相上下,最终两人拜在扫地僧门下。

总结:天龙八部高手云集,逍遥三老和天龙四绝各自占据一席之地。逍遥三老的武功属于道家,天龙四绝的武功均和佛家有关。这7个人的武功再加上扫地僧、虚竹和段誉并称为天龙十大高手。


雨缘竹读书


天龙时期高手如云,就连剑术高超的卓不凡,都沦为平庸之辈,试想这个时期的武功,到底是何种境界。天龙四绝和逍遥三老,武功深不可测,余下三大高手分别是扫地僧、段誉、虚竹,这十个人均怀惊世骇俗的绝学,且同为绝顶高手。众所周知四绝分别是萧远山、慕容博、鸠摩智、乔峰,三老则是无崖子、李秋水、天山童姥。既然称为高手,必定有过人之处,而原因令许多高手望尘莫及,甚至穷极一生,耗费无数心血,也难以追赶超越,只能黯然神伤。

原著中的鸠摩智,从未与乔峰交手,他的武功极其强劲,当真不逊色旁人。能成为绝顶高手,我认为武功广博,绝非常人能及。首先少林七十二绝技,当真凌厉无比,莫说全部的绝技,单论其中一种,就能弹指间击退强敌。利用小无相功之后,可谓如虎添翼,将绝技尽数练成,即便是少林高僧,也只是精通几门而已,然而鸠摩智颠倒次序,令众多绝技威力无穷。少林高手不谙道家武功,其中法门也不得而知,由此可见,他的武功修为,要高出玄难和玄寂等人。许多人说鸠摩智施展小无相功,位列绝顶高手属于受之有愧,其实不然,短期内能练成七十二种绝技,还能独闯少林,在众位高僧面前卖弄武学,若非虚竹出现,少林高僧谁能抵挡。而众多绝技,能全部练成,除了小无相功之外,还须天赋过人,否则定难成事。平心而论,十大高手之中,鸠摩智武功属于中上游,倘若弃用少林绝技,改练火焰刀,将虚劲练至炉火纯青,恐怕不亚于六脉神剑。待到那时,武功修为更上一层,或许能位列前五。


相比较之下,乔峰位列其中,除了过人的胆识之外,还有惊人的天赋,但我认为这些都不重要。许多人看到的只是一些表面,乔峰内功修为持平扫地僧,岂是泛泛之辈。当内功无比精湛之后,再练其它武功,势必如鱼得水,而后加入丐帮,练成降龙十八掌,配合少林派内功,掌法雷霆万钧,谁敢贸然化解。若缺少深厚内功,这套掌法便会平平无奇,当然每一个高手,总是会有许多过人之处。乔峰内劲和招式绝非等闲,我认为实战经验相当重要,每当遇到强敌之后,乔峰总能化险为夷,正是凭借过人的实战。当初少室山遭到三大高手围攻,但仍然英气勃发,三招尽退强敌,令人叹为观止。聚贤庄一战,也是极其的凶险,若换做旁人,早已命毕于此,乔峰气愤难平,竟然独战各大高手,使其不敢轻易出招。

其父萧远山,潜伏少林三十余载,他的武功与慕容博难分高下,这二人位列十大高手,我认为是一个勤字。终日勤练不辍,不敢有半点懈怠,唯恐少练一日,武功便会尽失。扫地僧称二人武功勇猛精进,不是全无道理,甚至慕容博想将七十二绝技据为己有,只是窃恐走火入魔,故而转赠给鸠摩智。萧远山的般若掌和无相劫指,已然登峰造极,这二人嗜武如命,一位耗尽心血,乃是为了光复燕国,另一位处心积虑伺机报仇。二人将勤字演绎到巅峰,纵观天龙时期,除了这二人之外,谁曾苦练三十余载,且夜以继日刻苦修炼。能成为绝顶高手,绝非是偶然,而是醉心武学,终日冥思苦想,进而神功大成。

萧远山和慕容博交手三次,均是难分伯仲,想必二人的修炼时日,也相差无几。至于逍遥三老,无崖子内力惊人,李秋水凌波微步配合精妙掌法,天生童姥生死符独步天下。这三人孰强孰弱,我们暂且不谈,能同时位列十大高手,归根结底,也是逍遥派武功精深至极,就算是练成一些皮毛,也能击败强敌。更何况三老武功较为均衡,内力丝毫不逊,招式更是霸道无比,有摄人心魄的生死符,还有灵动异常的凌波微步,更有惊人的内劲。当这些配合之后,试问寻常高手岂能近身出招,许多人看到这里,都深感疑惑,天龙四绝和逍遥三老,似乎没有相似之处,然而细思之下,前者武功源自少林,后者则是道家绝学。

江湖中的高手,都有门户之见,甚至本门武功并不如何奥妙,他们还不自知,始终沉浸其中,只是少林和道家高手如云,但却极少好勇斗狠。我们先来归纳一番,乔峰追随玄苦大师,习得少林内功,萧远山和慕容博,以及鸠摩智,都曾盗取少林绝学,至于逍遥三老,均是逍遥派绝顶高手。由此推断,江湖各门各派的高手,除了天赋之外,几乎都输在了武功源头之上。纵使将降龙十八掌摆在面前,恐怕也未能练成一招,许多高手痴迷武学,但从未止步,以致于错了方向,也终未回头。


古金武侠


作者的经典写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