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清代最大的橋,見證歷史滄桑的扒瓦大橋

水城境內眾多清代的石拱橋中,扒瓦大橋,以其規模宏大,建築工藝之高,又是重要的通商之道和戰略要道而聞名。

扒瓦大橋為單拱石橋,是水城廳通往大定府的要道、鹽道。

水城清代最大的橋,見證歷史滄桑的扒瓦大橋

扒瓦大橋一共有三次修建。

第一次,據《貴州通志實地調查》記載:“扒瓦古石橋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為石徹拱形,橫跨南北。如長虹臥波,距今200多年。據傳為原大定府員外郎梅百萬獨家捐資修建,有碑為記”。可惜毀於清朝末年的一次洪災。

第二次修建,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突發一場洪災。《重修扒瓦石橋記》載:“道光二十年,歲辛丑,夏漲奔騰扒瓦河,橋將記”的簡要記載。在150多年前的夏天,扒瓦河發生了一次大洪水,橋雖然沒有被沖垮,但隨時有垮塌的危險,當年即重修,這足見扒瓦橋的重要性,可惜重建碑記在1991年7月3日被百年難遇的洪水沖毀。據橋的北面西側有四稜橋記碑記載:“橋長54.63米,寬7.5粒,橋孔跨度16.63米。南橋堍26級,北橋堍24級”,堍,橋兩邊的平地。

第三次,現在的扒瓦大橋是1991年11月修建的一座現代公路大橋。橋長47米,寬9.5米,高16.6米,大孔跨度35米,大孔之上左右各有三個小孔對稱。

水城清代最大的橋,見證歷史滄桑的扒瓦大橋

沒有想到我們經常路過的扒瓦大橋,就有如此厚重的歷史淵源。在過去的時候從水城去畢節、大方,繼而北上四川,不像現在有高速公路、鐵路、省道、國道可走,而是從現在的水鋼到發箐過扒瓦大橋到保華、南開這個方向走。直到解放初期,水城縣的幹部要去畢節開會都步行、或騎馬從扒瓦大橋走過。

水城不產鹽,要從四川運鹽南下,別的如人員往來,部隊行軍 就必須要從扒瓦河上經過,扒瓦河就是烏江的南源三岔河,要過河就得有橋,於是扒瓦大橋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

水城清代最大的橋,見證歷史滄桑的扒瓦大橋

幾百年前的以勒河、扒瓦河,森林遮天蔽日,虎狼成群,山高谷深,令人望而生畏。於是水西彝族地方政權就安排了以勒,撲瓦等土目於此地堅守西南之要衝,足見這裡就當時就是軍事戰略要地,在水西地方政權統治的1400多年的歷史裡,不少事件都和扒瓦大橋有關,其中最有名的是清平西王吳三桂,藉口平叛水西,就在扒瓦大橋區域發生了數十次的戰鬥。

1950年解放大西南、解放水城時,二野的部隊就是從扒瓦大橋上來到水城的。

水城第一次解放後,由於遭受土匪、叛軍的圍攻,解放軍141團和水城縣的幹部也是從扒瓦大橋往畢節方向撤退的。

俱往矣,站在扒瓦大橋上,憶往今昔。水城這片土地上的文明古蹟就不甚太多,我們只有去尋覓古寺、古廟、古橋、古驛道,去一覽這片熱土上曾經發生的事、去一覽這片熱土上的滄桑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