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常用的施肥方法你知道幾種?看看豐產園區使用的是哪些

獼猴桃的施肥方法要根據不同肥料、不同時期、不同地勢、不同土壤、不同樹齡等等各個相關條件而定。

因為獼猴桃的根系是肉質根系,稍有哪個環節出錯就會造成肥害,不僅影響樹勢及當年的產量,還會造成次年甚至更嚴重死樹的現象,所以獼猴桃的施肥一定要慎重而行,採取合適的施肥方法很關鍵。

根據調查,1~3年生獼猴桃根系水平分佈一般在30~100釐米範圍內,4年生以上成年樹,主要分佈在100~150釐米範圍內,垂直分佈在20~60釐米的土壤中。所以,施肥時不要施得太近和太遠,太近傷根,太遠施肥作用不大。同時還應注意,生長季節追施速效性肥宜淺施,改土和採果後施基肥宜深施。

獼猴桃常用的施肥方法你知道幾種?看看豐產園區使用的是哪些

本著施肥壯樹促果的原則,結合獼猴桃生長年限的根系分佈情況,採取不同的施肥方法取得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別。下面小果就將常用的八個獼猴桃施肥方法詳細列舉如下,希望對獼猴桃種植戶有所幫助。

獼猴桃施肥方法一:環狀溝施

環狀挖溝施肥就是在獼猴桃根系集中區外圍,圍繞樹幹挖一條環形溝槽進行施肥。此方法操作簡便,易學易懂。環狀溝施法多用於幼樹,一般施肥槽寬30釐米左右,深度視肥料種類而定。施基肥時有機肥宜深,一般40~50釐米;生長季節追肥宜淺,深10~20釐米。

獼猴桃常用的施肥方法你知道幾種?看看豐產園區使用的是哪些

環狀挖溝施肥

環狀挖溝施肥每年挖溝要隨獼猴桃根系擴展逐年外移,這樣既可減少傷根,又擴大了施肥、鬆土範圍,更加利於根系的吸收和生長。

獼猴桃施肥方法二:放射狀溝施

放射狀挖溝施肥是以樹幹為中心,呈放射狀向四周挖多條(4~6條)溝。一般溝寬30釐米左右,溝深離樹幹越近越淺,越遠越深,即從10~50釐米不等。運用此方法施肥時,追肥宜淺,基肥宜深。此方法也需隔年或隔次更換施肥溝位置,逐漸擴大施肥面積。

獼猴桃常用的施肥方法你知道幾種?看看豐產園區使用的是哪些

放射狀挖溝施肥

獼猴桃施肥方法三:條狀溝施

條狀挖溝施肥是在獼猴桃行間、株間挖溝施肥,挖施肥溝的方向和深度儘量與根系分佈變化趨勢相吻合。施追肥的溝寬若為20釐米左右,溝深即為10釐米左右,施基肥溝寬30釐米左右,溝深則為40~50釐米,還是按照追肥淺施、基肥深施的原則。

獼猴桃常用的施肥方法你知道幾種?看看豐產園區使用的是哪些

條狀挖溝施肥

獼猴桃施肥方法四:穴施

挖穴施肥是在獼猴桃根系集中分佈範圍,挖深30~40釐米,直徑40~50釐米的穴,穴大小依肥料種類和施肥時間而定,追肥宜小,基肥宜大。挖穴數量根據樹冠大小和肥料而定,將肥料施入穴中,覆土後灌水。

獼猴桃常用的施肥方法你知道幾種?看看豐產園區使用的是哪些

挖穴施肥

獼猴桃施肥方法五:翻施

翻土施肥是將肥料均勻地撒在樹盤內土壤表面,翻耙均勻後灌水。成年園避免傷根太多和導致根系上翻,降低抗逆性,多采用隔行隔年撒施深翻。深翻深度一般在40~50釐米。幼齡果園則將肥料撒施在根系分佈範圍外,深翻入土。

獼猴桃常用的施肥方法你知道幾種?看看豐產園區使用的是哪些

翻土施肥

上述各種施肥方法中,在施用量大的有機肥料時,要與土壤拌勻,以免傷根肥害。

獼猴桃施肥方法六:灌溉施肥

灌溉施肥是結合滴灌、人工澆灌等設施灌溉進行施肥,將容易溶化的速效性肥混入灌溉水中,隨水施肥。此方法供肥較快,肥力均勻,對根系損傷少,肥料利用率高,也有利保護土質結構,節省勞動力。

獼猴桃常用的施肥方法你知道幾種?看看豐產園區使用的是哪些

灌溉施肥

獼猴桃施肥方法七:土壤深施器

土壤深施器施肥是採用現代化設備進行施肥,即在成年獼猴桃的根系密集園採用深施器施肥,不僅可減少根系損傷,又能將肥料深施,可提高肥料利用率。

獼猴桃常用的施肥方法你知道幾種?看看豐產園區使用的是哪些

土壤深施器

獼猴桃施肥方法八:葉面噴肥

葉面噴肥方法用肥量小,發揮作用快,幾乎不受樹體養分分配重點的影響,可直接針對樹體不同部位分別使用,滿足樹體對養分的急需,也避免了養分被土壤所固定。葉片是製造養分的重要器官,而葉面氣孔和角質層也具吸肥特性,一般噴肥後15分鐘至2小時肥料即可被吸收。

葉面噴肥可提高葉片光合強度0.5~1倍以上,噴肥後10~15天,葉片對肥料元素反應最明顯,15天以後逐漸降低,25~30天后基本消失。葉面噴肥還可提高葉片呼吸效能和酶的活性,因而可以改善根系狀況,促進根系發育,增強吸收能力,促進果樹整體代謝進程,當然,葉面噴肥不能完全替代土壤施肥,兩者相互補充,運用得當可發揮施肥的最佳效果。

葉片的吸肥強度及速率與葉齡、肥料成分、溶液濃度及氣候條件等因素有關。幼葉生理機能旺盛,氣孔所佔比重大,因而比老葉吸收速度快,效率高;葉背面較葉正面氣孔多,且表層下具有較疏鬆的海綿組織,細胞間隙大而多,利於滲透和吸收,所以葉背吸收養分快。

獼猴桃常用的施肥方法你知道幾種?看看豐產園區使用的是哪些

葉面噴肥

秋季衰老葉片因尿素酶的活動,也具有吸收氮素的功能,在獼猴桃落葉前兩週,進行1%濃度的葉面尿素噴霧,對樹體氮素營養的積累是十分有益的,樹體養分積累多有利於花芽發育,進而提高來年的開花質量和坐果率,並使樹體產量穩定。

由此,葉面噴肥不僅對春天幼嫩葉有效、對秋季老葉也有效。肥料種類不同,進入葉內的速度也不同,如銨態氮需要2小時,氯化鉀需30分鐘。溶液濃度也影響吸收速度,如0.15摩爾的硫酸鎂溶液需30分鐘進入葉內,而0.025摩爾溶液則需60分鐘才能進入葉內。

葉面噴肥最適溫度為18~25℃,溼度較大為好,以防氣溫高,溶液濃縮快,影響吸收和產生肥害。因而夏季晴天無風的天氣噴肥時間最好是上午10點前或下午4點後,陰雲天氣可全天噴施,雨天或有霧有露時不要葉面噴施,葉面施肥常用大量、中量和微量元素均可採用,複合肥也可噴施。噴肥前一般先做小型試驗。確認無肥害後,再大面積噴施。

獼猴桃常用的施肥方法你知道幾種?看看豐產園區使用的是哪些

獼猴桃根外追肥

獼猴桃根外追肥時應注意以下三點

①當肥料與農藥或植物生長調節劑混噴時,必須先了解肥料與農藥等的理化性質。一般酸性肥料與鹼性農藥、酸性農藥與鹼性肥料都不能混合使用。混之則降低效力或無效。中性的化肥如尿素能與大多數農藥混噴;酸性的肥料與酸性的農藥、鹼性的肥料與鹼性的農藥一般可以混合使用。但須隨配隨用,不能放置。還有經驗證明,草木灰為鹼性肥料,卻不能與中性、鹼性的農藥混合使用。

②葉面噴肥的濃度切記不能過高,過高會造成葉片傷害。一般使用濃度為0.1%~0.3%時較安全。紅肉獼猴桃在花期和幼果形成20天內不宜噴任何肥料。

③葉面的正反兩面都具有吸收功能,葉面的背面比正面具更強的吸收功能,所以噴肥時葉片的正反兩面都要噴施,以增加吸收量。配製肥水時可加入黏著劑,能降低肥液的表面張力,增加在葉片上的展著性,提高肥效。常用的黏著劑有黃豆粉、中性洗衣粉,常用黏著劑的使用濃度為2000~3000倍液。

獼猴桃常用的施肥方法你知道幾種?看看豐產園區使用的是哪些

結語

掌握適宜的施肥方法為獼猴桃補充養分,為獼猴桃的豐產增收鞏固了基礎。雖然施肥方法眾多,但是小果建議還是輪換使用效果更好,全方位的補充養分肯定是比單獨使用一個方法效果好得多。同時根外施肥效果固然可觀,但是還應結合土壤施肥同時進行,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