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周遊列國沒有國君重用他,孔子該怎麼做?

楊捷高


孔子,後世尊成為孔聖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最初在魯國仕途是挺順利的,估計孔子自己也是志得意滿,準備一路上去,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但最終因為國內國外各種原因使然,最終功敗垂成,孔子未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史記》當中給出的理由是齊國的計謀使然。魯國國力大增,引起齊國警懼。齊國有個大夫叫黎鋤的設計,向魯國贈送女樂文馬。魯定公自此荒疏了朝政。孔子心灰意冷,最終離開魯國,從此開始了十四年異國他鄉的顛沛流離。

     孔子周遊列國而,包括他的繼承著孟子同樣周遊列國而不得志向,關鍵原因何在?根本在於儒家學派的治國之道與春秋戰國時社會發展及政治要求南轅北轍!

      對內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是“仁”的具體體現對外“兼愛非攻”,對於國之間來說,春秋戰國的時代發展要求是國與國之間的爭霸,乃至到戰國後期,各國貧苦百姓經歷了百年的戰亂,漸漸形成了歸一大統的民心,而儒家的政治主張與民心完全背離。

對一國內部,儒家只是那一套“仁政、德政”的說辭,而沒有任何改善民生、增強國力的具體有效措施,哪個國家都不敢以此治理國家,否則必然走向亡國之路。

儒家的思想在當時的時代社會背景下,只能說是一個脫離現實理想的烏托邦而已,因此,孔子以及孟子不會得到當時任何國家的重用,因為誰用,誰亡國。




王小小說史


孔子自己曾說過一句話:“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桴是指的一種小筏子,意思就是如果他的思想得不到認同,他的政治理論得不到實施,那就乘小船到海外去隱居。


  • 孔子


這句話聽起來很瀟灑,就跟蘇軾曾經寫過的一首詞裡面寫的一樣:

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閒處看。

大意就是我這麼大本事,難道還怕不能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用我還是不用我,要看天下大勢、看朝廷風向,但是出世還是入世,由我自己掌控。


  • 蘇軾

然而,真到了周遊列國都沒有得到重用的時候,孔子又食言了,並沒有實踐之前所說的“乘桴浮於海”的話,而是回到魯國的家裡,開始整理文獻典籍。

孔子回家之後,主要整理了《詩》《書》《禮》《易》《樂》《春秋》,後世將這六部書統稱為六經。從這個角度看,孔子沒有得到列國重用,反而是件好事。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是孔子的那套政治理論未必就更先進,他提倡“仁”,想恢復“周禮”,事實上週禮並不適合那個時代,孔子如果真的能施展抱負,恐怕不一定是好事。其次是他整理的那些文獻典籍,可以說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比如特別是《詩經》《易經》《尚書》《春秋》,在文學、哲學、史學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 六經(樂經失傳)

孔子自己學識豐富,在學術界也有隆重的威望,他自稱:“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他確實應該這麼做,一時的政治前途,不過是歷史長河中一朵轉瞬即逝的浪花,而他為中國傳統文化所做的貢獻,卻可以永載史冊。


臥聞海棠


只能退而著書立說,收徒講學,讓自己的思想學說得以傳播。孔子創立的儒學以"仁"和"禮"為核心,不符合春秋時期諸侯富國強兵,在爭霸戰爭中取勝的需要。所以,孔子周遊列強14年,大致走過衛國、宋國、齊國、鄭國、晉國、陳國、蔡國、楚國等地,終究是壯志難酬。他把人生最後的五年時光用在開辦私學和整理古籍文獻上。他是中國最早創辦私學的人,號稱"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他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全面發展"等觀點影響深遠,對當今教育仍有重要啟示作用。他編訂整理的《詩》、《書》、《禮》、《樂》、《易》、《春秋》被稱為“六經”,奉為儒家經典。


文史清談


在路上,孔子不但沒有被各諸侯國待見,而且一路很辛苦。有一次孔子到達陳、蔡交界出處,陳、蔡使壞,將孔子一行人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後不見店,絕糧七日。又有一次孔子與弟子走散,子貢問鄭國人孔子在哪?鄭國人回答說:東門外有個老頭像喪家之犬在發呆。

孔子的儒學是從周禮的“巫、卜、佔、禮、樂”等分離出來的。《周易》是由周文王姬昌在牢裡冥思苦想創建的,裡面有“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主要用於祭祀和占卜的,孔子拜《周易》為儒家的聖典。說明當時孔子並不知道在他前幾千年有《易經》存在。

孔子周遊列國,主要是為了克己復禮。但是說“禮”的《周易》在祭祀和占卜中,在春秋末期太奢侈,孔子講的諸侯葬禮繁文縟節,一般小國都負擔不起,所以會處處碰壁。68歲的孔子,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了魯國,但是他被敬而遠之。

孔子回到魯國,修改《春秋》,在《春秋》書中將魯國國君大罵一通,但魯國國君沒有砍他的腦袋,因為魯國國君認為孔子是“庶民亂議”。


牛頭對上了馬嘴


孔子得不到重用,應該是孔子的思想與他生活的年代背景對不上號。

2500年前,中國正是春秋末期,即將進入戰國年代,天下開始大亂,天下諸候尾大不調,紛紛自立,不在聽從周天子的調遣,或者僅僅是名義上聽從周天子,但實際上週天子已無法實際控制。既然天下已不是周天子能控制,諸候王之間為了利益存亡,紛爭四起,戰爭年代不要說老百姓,就算是周天子與諸候王也是身不由已,存亡難料。孔子認為這種社會現狀是大家不遵守周禮而造成的,如果天下各行其職,按三綱五常運行,就不會如此了,所以孔子提出了禮義仁智信與三綱五常,等思想,希望治化天下,讓天下有個太平,或者叫天下大同吧。

但在春秋末期中國的實權者---諸候王眼裡,他們的難關是身處大爭之世,怎麼在諸候紛爭中活下雲,不被其他諸候吃掉,而最好又能吃掉其他諸候。能助他們實現願望的人,也就是他們必然重用的人,也是能幫助他們打敗對手的人。當時要打敗對手有兩個條件,一是充分整合、提升自己地盤的實力,二是優秀的軍事策略與思想。孔子的思想顯然不能幫諸候達成這兩個條件;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等孔子把社會教化好,你早就被其他諸候吃掉了,黃花菜都涼了。相對於當時的社會背景,法家通過令行禁止與利益重新分配的法制改革,能整合鬆散的社會力量,短時間內使國力大為增強。相比之下同時期的法家人物更能得到諸候的重用,如魏國的李悝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韓國的申不害變法;另外軍事上的人才也就是當時所謂的兵家,也很容易得到重用如孫武、孫臏、龐涓、白起、王剪、李牧、廉頗都是當時春秋戰國的風雲人物。

時事造英雄,當時大爭之世的中國,首先需要的是政治家與軍事家,孔子得不到重用,並不是他的才能不足,而是他當時的思想不符合時代主要矛盾的潮流;雖然孔子周遊列國得不到重用,但後來在漢朝統一天下後,他的思想卻又得到了重用,這是因為當時諸候已滅,只有一個皇帝,社會的主要矛盾不再是你死我亡的鬥爭,而是重建秩序綱常,便於社會管理與生產發展,此時孔子的三綱五常,仁義禮智信可以派上用場了。


大浪淘沙1


處在春秋戰國之交,孔子以54高齡帶領弟子走遊天下,諸侯各國既使以禮相待,也是行尊重長者丶學者之禮,更多是以民間人士看待。在這種情形下,孔子以"威武不能屈丶富貴不能淫丶貧窮不能移"的做人信條要求弟子,行萬里路,讀萬里書,百折不撓,勇往直前。

在長達十四年的艱苦爬山涉水的輾轉中,認真地記錄華夏大地一山一水,記載全國各地風士人情,收錄民間神話丶詩歌丶八卦傳聞丶各地風俗習慣。這些都為未來坐下編輯四書五經丶編寫《魯國春秋》丶為易經做序丶統一制訂周禮丶周樂等,打下堅實的基礎。

沒有十四年的周遊天下,也就沒有最後5年的衝刺,成全孔夫子的偉大教育家丶思想家丶儒家鼻祖的歷史地位。

孔夫子周遊天下,不僅改變了個人和儒家的地位,也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發展軌跡和國格。孔夫子是舉世公認的古代最偉大的教育聖人!


夏雨風


窮則獨善其身,柳暗花明又一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