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诗词值得背诵?

青年小伙76195632


其实你提到这个问题太过于笼统,毕竟古诗词极其丰富,各种各样的题材,各个不同的流派,所以要说一个大致的方向,例如喜欢爱情诗词,或者是充满哲理的诗词,只有这样才能够比较精准地推荐给你。

但是既然你这么问,那么也只好是按照自己的口吻来推荐给你,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爱情诗词,这些作品应当也是最能够打动我们。往往可能只是那么短短的几句,又或者只是其中一两句,便是会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

古人们在描写这些爱情诗,也都描写的极为深情,也无比的凄美,特别是一些比较伤感的爱情诗词,那读来更是令人感伤不已。这也正是爱情诗词最独特的一个地方,充满了丰富的情感。要是你有过这样的爱情经历,那只要读起这样的作品来,一定是会被诗人深情的描写所感动。

我比较喜欢两首古诗词,诗的话我喜欢李商隐的《锦瑟》,词的话我喜欢纳兰性德的《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这两首作品应当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都是描写了爱情过后的那种失落,以及内心的悔恨。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最打动我的则是尾联的最后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两句描写的极为深情,同时又充满了一种感伤之怀。诗人把内心的那种悔恨之情,描写的可谓是淋漓尽致,读来当真是令人肝肠寸断。一句当时便是把过往所有的悔恨,以及悲痛之情表现的无比深刻,也无比的忧愁,这一句也最是令人我念念不忘。

我们再来看一看纳兰性德的这首《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原文: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然而纳兰性德的《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里面,也是一样,也最为令我感动正是那开篇的第一句:“而今才道当时错”,这里也有当时,也正是这种对于过往的描写,最是能够打动我,也最为令人感动。

所以我推荐这两首古诗词给你,而且这两首也是描写爱情的经典,非常值得背诵下来,希望我的回答能够令你满意,要是觉得还满意的话,那么请给我点一个赞吧!


品诗读词


值得背诵的古诗词很多,不同的诗词带给我的感受也不同,但是,如果把诗词当成是“任务”去背诵,那么自然而然无法咀嚼出诗词里面的精华与内涵。如果题主过了应试教育的年纪,不必非得要求自己去“背诵”诗词,可以拿诗词来陶冶情操,放慢生活的步伐。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带有目的性去看待古诗词,随意一些,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比如,天冷了,如果一个人走在雨中路过公园时,我心里想到的不是这公园为什么那么凄清,真讨厌冬天,我心里想到的是唐代柳宗元写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因为我们这的公园临江而建,恰巧江边又有船停泊,虽然还没有迎来今年的第一场雪,但脑海里想的便是一幅诗情画意的画面,而不是烦闷的心情。

当我在台灯下读书时,我能想到宋代李清照写的“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冬日里最适合做的一件事便是看书。不用去想太多生活与工作上的烦恼,只需要在夜里焚香阅读,静静的去感受古人闲情逸致生活里的雅趣。

在我看来,我们不要刻意背诵诗词以此来炫耀自己才高八斗,对于文学的热情与喜爱应该是自觉的,而不是被动的。

喜欢诗词,那就多去读多去看,能背上一两句经典语句即可,没必要很刻意的为了去应付某种东西“全文背诵”,毕竟,刻意背诵的东西会磨掉我们认认真真品鉴诗词的积极性,同时,诗词里的精华也需要用心去感悟与体会,需要你设身处地去考虑,而不是以“我会背”来凸显你对诗词的理解有多么厉害。

所以,我认为耳熟能详的诗词都是经典,都值得背诵,但愿现在的年轻人背诵诗词不要太有太强的目的性,而是以陶冶情操鉴赏美的心态,去感受诗词的魅力。


安小念说情感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 一作:落花)



赏析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凭添几重愁苦!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平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又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极(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轻轻家教杭州升学


1 苏轼 -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 杨慎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3 辛弃疾 -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4 毛泽东 -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5张九龄 -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

南国更数世,北湖方十洲。天清华林苑,日晏景阳楼。 果下回仙骑,津傍驻彩斿。凫鹥喧凤管,荷芰斗龙舟。 七子陪诗赋,千人和棹讴。应言在镐乐,不让横汾秋。 风俗因纾慢,江山成易由。驹王信不武,孙叔是无谋。 佳气日将歇,霸功谁与修。桑田东海变,麋鹿姑苏游。 否运争三国,康时劣九州。山虽幕府在,馆岂豫章留。 水淀还相阅,菱歌亦故遒。雄图不足问,唯想事风流。

6 杜牧 –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 杜甫 –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8 杜甫 –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9 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10 杜甫 – 诸葛庙

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

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


浪兄笔记


值得背诵的古诗词很多。我印象中比较深的有这么几篇,李欣的《古从军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望岳》、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柳永的《雨铃霖·寒蝉凄切》。

我最喜欢的是李欣的《古从军行》和柳永的《雨铃霖·寒蝉凄切》。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 一作:美景)


夕阳雨晴


范仲淹

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御街行(秋日怀旧)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花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尫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悲无欢绪。

就先推荐这几首范仲淹的。诗词很简单,也很易懂。能背下来真是不错了。


举杯轻吟浅唱


每当看到诗词类问题都特别激动,想把自己整理过的好篇目全部分享给大家。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博士生,诗词既是自己现在研究的专业方向,也是一直以来最感兴趣的爱好。

话不多说,以下先列一个总表,之后把自己制作的一些诗词图片分享出来。我是自己把这些图片保存在手机里,有闲暇碎片时间,就会翻出来背一下。

这个表中所列出的篇目,既是文学专业经常会引用到的经典,同时也是爱好者耳熟能详的。


1.《诗经》:《君子于役》、《蒹葭》、《采薇》;
2.《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国语》:《邵公谏弭谤》;
3.《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4.《楚辞》:《哀郢》、《国殇》;
5.李斯:《谏逐客书》;
6.《乐府》:《东门行》、《陌上桑》;
7.《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8.曹操:《短歌行》;
9.曹植:《白马篇》;
10.王粲:《七哀》;

11.诸葛亮:《出师表》;
12.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驾言发魏都);
13.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
1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归田园居》(少无适俗韵);
15.鲍照:《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
16.谢灵运:《登池上楼》;
17.孔稚圭:《北山移文》;《乐府》:《木兰辞》、《敕勒歌》;
18.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9.骆宾王:《在获咏蝉》;
20.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2.孟浩然:《临洞庭赠张丞相》;
23.王维:《山居秋暝》、《鹿柴》、《汉江临泛》;
24.王之涣:《登鹳雀楼》;
25.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
26.高适:《燕歌行》;
2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8.李白:《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9.杜甫:《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石壕吏》、《秋兴八首》(玉露凋伤);

30.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师说》;
31.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始得西山宴游记》、《捕蛇者说》;
32.刘禹锡:《乌衣巷》;
33.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34.杜牧:《阿房宫赋》、《赤壁》、《泊秦淮》;
35.李商隐:《锦瑟生》;
36.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望江南》(梳洗罢);
37.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38.李煜:《虞美人》(春江秋月);
39.无名氏:《菩萨蛮》(枕前发尽);
40.范仲淹:《岳阳楼记》、《渔家傲》(塞外秋来);
41.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
42.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醉翁亭记》、《戏答元珍》;
43.王安石:《明妃曲》(明妃初去)、《答司马谏议书》、《泊船瓜洲》;
44.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
45.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4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念奴娇》(大江东去)、《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前赤壁赋》、《江城子》(十年生死)、《题西林壁》;

47.黄庭坚:《登快阁》;
48.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49.周邦彦:《苏幕庶》(燎沉香);
50.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51.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52.杨万里:《初入淮河》(船离洪泽);
53.陆游:《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红酥手);
54.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摸鱼儿》(更能消)、《永遇乐》(千古江山);
55.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56.张养浩:《山羊坡》(潼关怀古);
57.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58.夏完淳:《别云间》;
59.王士祯:《江千多是钓人居》;
60.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61.龚自珍:《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前方高能预警,批量收图时间!

这个系列的图片我总共制作了480张,由于内容过多,所以这里挑选了一部分供大家参考。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关注头条号:一往文学,每首诗词的注解也会在头条文章中更新。

最后,感谢头条号提供的问答平台,给了我们这么好的交流机会!


一往文学



章台柳 唐-韩翃

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答韩翃 唐-柳氏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

一夜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唐天宝年间,秀才韩翃在长安与李生交善.柳氏本本是李生家中蓄妓,色艺双绝,与韩翃渐生情意.李生得知郎情妾意,便倾囊相授,促成好事.后来韩翃中第回家省亲,并与柳氏山盟海誓.谁知安史之乱爆发,两人天各一方,重逢难期.柳氏身为弱女子于战乱中自身难保,唯恐姣好容颜惹出祸端,于是自毁面容,出家为尼.

等到两京收复,混乱平息后,韩翃回到长安,辗转多时,终于找到柳氏的踪迹,于是遣使者送黄金一囊并附《章台柳》相赠.

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柳氏痛哭不止,并做了一首《杨柳枝》回赠.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

一夜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柳氏感伤恨别,盼君到来,如今终于有了消息,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情郎并未葬身于祸乱中,忧的是自己韶华已逝,年老色衰,“纵使君来岂堪折”.

所幸最后还是大团圆结局,两人破镜重圆,相濡以沫至终老.


那谁4618


值得背诵的古诗词非常多!如果不是为了应试考核,可以有选择性的去背诵记忆诗词。

兴趣爱好是背诵记忆好诗词的前提条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性的记背诗词!这样更容易背诵和培养对诗词的兴趣!比如:有志向高理想之人,可以多阅读些励志类诗词,能激发心性且过目不忘;心性高昂、志气满满之人可以多读豪放派类诗词,读几遍身临其境,就可深入脑海了!;感情细腻,多愁善感的诗友对婉约派诗词情有独钟,多读多写记忆是深刻的!;喜欢闲散、羡慕田园式生活的人,可以多读田园、山水类诗词,相信好诗词很快会被记住!;修心养性悟道得朋友可以多读醒悟禅机类诗词,;数理化类理科朋友可以多读哲理、数字游戏类诗词………………………;等等!对兴趣、对胃口的诗词更容易记忆!

有道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腹有书香气自华!处处留心皆学问!诗词一样!如果你处在某种特定环境中,想要抒发一下情感,这个时候的一首诗词你会终生难忘!比如:去旅游,在一处千年古迹前,思绪潮涌,想抒发一下胸中之情感,绞尽脑汁的用语言来表达,在此处前人留下的著名诗词会很容易记住的!;你去垂钓休闲,身处优美的环境之中,有关于古人垂钓的诗词就容易记住!………………,诸如此类,特殊环境是促使记忆诗词的好办法!

记背诗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环境的刺激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常谈老生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PS: 当初这首诗是高中选修课,我却把它背下来了,而那些必修忘的差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