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待有些專家在農資上漲、糧價下跌的環境下宣傳土地流轉?

餵你才到我腰了


我一直反對土地實行“流轉”,你這一個問題牽涉幾個關鍵詞,來一個一個地回答。其實在頭條上,這些都是重複。

關於“農資”上漲,我姐夫哥就是在經營除農藥外的所有農資的。我一年還是要回幾次老家,加上我們兄弟姐妹共7個(現在已經是7個家庭)都集中在一起居住在姐那裡,知道這方面的就多了。我是這樣分析的:一是農資生產廠家本身的人工和物資原料上漲影響引起終端價格上漲;二是農業衰敗,散戶、小戶種、養減少,銷量逐年下滑,廠家、商家為確保全年的總體收入採取的單位利潤上調趨勢引起的。去年和20多年前比,姐夫的各類農資銷量本來減半,但區域也發生了較大變化:20年前只針對10個就近村銷售服務都忙不過來,現在是針對6個鄉鎮的100多個村獨家經營都沒業務,你就可想而知!說實在的,經營農資是最笨重的生意:資金量大、利潤低、苦力型!幾包肥料,上車、下車搬過去搬過來,賺幾塊錢。好在哪?廠家都是賣了才給貨款,就這一點!

真正的農民要克服這個困難多容易,如果你這個困難都克服不了,就別當農民了!一點自然有機肥都沒有,全靠買,種地只會朝天一把化肥,結果產量又低、品質又差。自家的有機肥為主,生長期內需要的節子上少用點化肥也是必要的。過去農民多數種子都自己留的,現在呢?我上農校放了寒假回家過年,到了臘月27那天,我們家一鄰居到家找我媽,說話繞來繞去,半天才向我媽說過年她家沒麵條,“借”幾斤麵條!我媽給了她兩捆有7、8斤吧,說,借啥借,拿回去吃。我心裡很不舒服:土地下戶都7、8年了,各家各戶雖然“存錢”沒多少,但“餘糧”還是多的!“吃”根本就不是問題了,過年還沒麵條!我媽說,這一家,豬毛都沒一根!懶死人,沒養豬就沒肥,沒有肥就沒有糧收的!我媽又說,三個半大子娃兒,兩個大人,過年豬都沒殺一個,只吃飯,肉、油都沒,盡吃米麵,一人要吃幾碗!年年多早就斷糧了!

大家說呢?

至於第二個問題是糧食價格走低,這個事情我們都無奈!有三:第一是進口(略);第二是農民的市場不在了!過去農民背幾十斤糧去市場賣,不管三角五角一斤,是生產者(農民)與消費者對接後得的淨收入!現在,中間商做生意,生產者出手價低賣不脫,消費者價格高吃不起!第三是農產品品質日趨下降!種養切割開來,種沒有有機肥;養又用激素過催長!還無計劃無序競爭消耗農業產業應有的利潤!

這一些是本可解決的但無人解決……

最後一個才是“土地流轉”,這是個不成熟的提法!現在要“適度規模經營”農業才有出路,自己“一畝三分”地誰也吃不飽、不夠用,所以誰都不會對土地負責任或全依賴。撂荒是必然的!但是採取“流轉”,要給錢,農業成本問題考慮過沒有?土地資源好寶貴,但要利用又何其難!適度規模、成塊連片、充分利用機械化、種養結合降成本提品質、以家庭農場模式構建“農業經濟(收益)綜合體”才是農業的出路!

至於土地,農民實行有序分流,解決一點點退休養老金後不願務農的交出土地統一整治適合機械化後交給能務農的家庭才是對的!

農業要復活,決不能拍腦袋的!

謝謝!



一號農民王永堯


在當前農資價格上漲糧食價格低迷的情況下,某些專家認為這是促進土地流轉的最佳時機,我覺得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三農問題對於國家的重要性,三農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大問題,三農問題解決不好將會造成社會不穩,它不只是我國糧食安全問題,還涉及到廣大農民的利益,廣大農民的生活問題,致富問題。不能為了實現土地規模化種植而犧牲農民的利益,農民為國家做出的犧牲夠多了,我們應該用改革開放的紅利來補償農民,專家們不能出一些餿主意來傷害農民。

雖然說隨著農資的上漲糧家的下跌農民種糧收入不如從前,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農民靠種地來維持生活,如果我們用這種方式把土地從農民手裡奪走,許多家庭在沒有其它收入的情況下將無法維持生活,這些農民不在少數,專家們偏面的考慮問題是無法解決三農問題的。土地流轉必須是農民生活得到保障,他們自己覺得對土地不在依賴,在其他行業工作獲得更多的幸福感,這才是我們整個社會的幸福,要想做到這一步,更需要整個社會對農業的關心幫助,不要認為農業問題就是農民自己的事,它是我們整個社會的大事情,沒有大家的共同努力,要想解決一個落後的農業問題是很難的。

農業要發展,解決農民生存問題是關鍵,只有把農業農民農村三者的關係理順,解決好農村農民問題,讓農民安居樂業,讓農村明媚亮麗,農業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我們的每一個政策都要以人為本,農業問題亦然,如果沒有六億農民的幸福,土地流轉有何意義?還是希望專家們在說話之前首先到農村搞好調查,正如毛主席所言: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無視人民的利益的專家不是好專家。


忙碌快樂農家人


從目前的情況看,國家的政策對於農村這方面還是重視的,弘揚農村的土地再改革,這一方案也已經有幾年下來了,從整體上看,土地集中後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一部分的農民放開了手腳,一門心思的投入到了城市務工的大潮中,相對的承包土地的大戶也有了發展的機會。農村的農事與普通百姓沒關係了,老年人和婦女都成為閒散的輔助的農業人員,年壯的婦女能季節性的掙點幫傭工資,也就是插秧時可以掙那一時段的工錢了,和幹一些雜活。

其實從這幾年的實踐來看,土地集中承包的一此弊端也以顯現,從最初的承包者到目前的承包者,很多的人是做的賠本的交易,人算不如天算,算的有吃的無,只落得灰頭土臉,一跑了之。咱們丘陵地帶的土地今年4OO元一畝地都沒人承包了。究其原因就是糧賤傷農,幾百畝的土地除去機耕費和人工成本,所剩的不如打工的人掙的多。一不注意就賠本了。

專家們對於政策的宣傳一般是根據地方的地理和種植前景而決定的,其實我國大多數都是丘陵地帶,這些地方的土地較為分散,而且大小不一,不能和平原地帶相併論的,很多的土地機械操作都是難題,何況農資肥料一直在增長,而即使專家支招土地流轉的計策再好,但是糧價多年維持不變,計策只能是流於形式。現在很多地方的土地又回到各家的手中,又回到了當初的現實。

土地的合併歸於大戶種植,是一種好的提義,但是相關的扶助是撬動前進的動力,國家加大投資農業建設才是關建。從目前看雖有一些農業補助,但是卻是杯水車薪,丘陵地帶現在要的是加大農機投資,在不長的時間進行土地整合,才有利於發展,調動農民的極積性。但是根據近些年大量進口糧食的情況看,國家一時不會有大的動作,顯然土地流轉是當前的大好政策,但是也還得慢慢的探索著前進。

,


星空攬夢


現實證明土地流轉無出路,資本投入農業的目的是想獲得利潤,或者是獲得國家補貼,沒有一個是為了農業的發展和農民的共同富裕著想的。當無利可圖時,他們就會立馬溜之。農村農業的根本出路是集體化之路。


齊仁修


土地流轉是國家的一項土地政策,也是結合當前農民個體土地面積小、農民打工在外顧不上種地、為實現種植機械化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勞動總產值而產生的。同時土地流轉是在國家為了促進新型職業農民發展、規模型種植而產生的。土地流轉其實與農資上漲、糧價下跌並無關係。

一、什麼是土地流轉,為什麼要進行土地流轉

土地流轉是指土地使用權流轉,指擁有土地承包權的農戶將土地經營權(使用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經濟組織,即保留承包權,轉讓使用權。土地流轉可以通過轉包、轉讓、入股、合作、租賃、互換等方式出讓經營權,鼓勵農民將承包地向專業大戶、合作社等流轉,發展農業規模經營。

出土地流轉的概念我們可以看到,流轉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農業規模經營,這對國家整體農業發展是件好事,土地所有者可以收到土地租金,流轉土地者可以通過規模化經營得到相應的收入。

二、土地流轉完全是在國家政策指引下的職業農民個體行為

從土地流轉的概念和目的,我們又能看出來,政策是國家提出來的,但干與不幹、怎麼幹完全取決於流轉戶自己。從國家的政策長期分析來看,土地流轉將是往後比較長一段時間的主要土地分配形式,這是與農民自身的條件決定的。

1、農民為小孩上學進城陪讀的多

現在農村基本連小學都沒有,中學更是沒有了。即使有小學也是師資力量缺乏,村民為孩子讀書考慮,都選擇至少在縣城的學樣上學。這樣,一家人在城租房或者買房陪讀的就比較多了。這樣,再在家種地的可能性就比較小了。家裡主要勞動力選擇就近打工。

2、農民進城打工的多

家裡地少的農民一般都選擇進城打工,這是為了能夠長年地掙到錢,家裡的地一般都託靠給親戚或者其它人照看。家裡沒有主要勞動力,種地自然不能進行下去。想搞個規模化種植更是不容易。

3、農民個體種植,形不成規模,懶於種地

地越少,人越懶,越幹不出活兒。許多農民自己都看不起這點地的收入,自然不會在農資方面進行投入。這樣長期進行閒置反而對土地不好。

4、新型職業農民發展的需要

一些有知識有魄力的農民為了把規模農業做起來,重新搞一些作物調產種植,需要成片的土地進行統一管理。自然需要土地流轉政策的支持。這是農民自己的選擇,沒有任何人強迫。

三、土地流轉與農資、糧價的關係

土地流轉的前提條件是做好種植成本收穫預算,如果算下來還虧錢,那誰還會去做。這裡面有一些固定因素,比如租賃費、播種收割費用、水費等,年看都差不多;也有一些浮動因素,比如肥料價格和糧食價格。當然這些浮動因素對於有經驗的人來說也會預測個八九不離十,在流轉土地前都會做一個比較完美的預算的。

當然這裡面最主要的一個因素是經營管理,沒有好的管理,即使其它條件都很正常,也不一定會做得好。這從近些年來土地流轉過程中的經驗和失敗教訓都能看到來的。也就是說流轉土地的人,有掙錢的,同時也有賠錢的。

而農資上漲、糧價下跌,都是由市場來熱控的。而今年的價格會與明年的價格有什麼不同,這真需要專業地進行預測了。您說專家在農資上漲、糧價下跌的情況下宣傳土地流轉,那是專家的事情,您自己難道沒有一點悟性嗎?對於農資和糧價來說,年年都是不一樣的,但萬變不離其宗,總不會太出圈的。

我們在進行土地流轉的時候,最應注意的是按地出價、根據市場調節作物(調產)、機械化種植管理(增效)、團購肥料種子等農資用品(降低成本)、適時開創渠道銷售(增收)。這是個系統工程,而決不能簡單地認為這個價高了,那個價低了就認為啥能做,啥不能做,一切都是由市場決定的,增強市場把控和防範能力才是我們應該想到的做到的。


農資人實錄


比如2013年幹稻穀約1.65元/市斤逐年下跌至今天約1.15元/市斤,同時伴隨種子,農藥,化肥,燃油逐年上漲,讓農民深感種田利潤越來越小,此刻提出土地集中流轉,讓農民主動退出土地,必將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專家所謂心思慎密,用心良苦


校長80310


清明節我回陝北老家,看到雖然一冬無雨,可是農民還在積極備耕,有人用驢馱著水桶給山上送水栽樹,馱糞筐給山地施肥,當然退耕還林也做的很好,人還是要勤快。反觀關中農村,由於種地都靠機械、化肥,,種地的人都幹了什麼?種子、化肥、機械費用一扣除,當然不掙錢,青壯勞力都去打工掙錢,連五十歲以上的大媽級、六十歲的大爺級都去打工(建築、裝修,家政),一般打工有歷史十幾年的,都在城裡買了房,老家的土地種的糧食夠自己吃,最多收種季節回去招呼一下,耕種僱拖拉機、收麥子收割機可以把麥子送到晾嗮的場院,這就是在現今的土地私有制度下農村的現狀。“城裡人”到農村租地搞蔬菜基地,多數是外行,而且多是束手當老爺,大部分時間在城裡做其他產業、請客、鑽營、享受,騙補貼,其實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是前多年從農村出來的的“能人”。破壞了集體所有制就成了今天的現實。


桃源先生504


農村農民的土地流轉,如何流轉,誰來流轉,我國地域遼闊,南北差距很大,土地多的北方地區,土地的流轉費低一點,土地的平面面積大,可能有能人來流轉,農戶的土地承包費低,來轉包的能人可以賺一點錢,土地的轉包費太高,轉包人沒有利潤,那就一定沒有人來轉包了。在南方人多地少的山區,農村,因土地太小塊,不能連結在一起,不適合大型機械化作業,且農戶的土地轉租費過高,就很難流轉出去,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問題,農戶想把土地流轉出去,可是承租人沒有利潤就不會來流轉。有什麼辦法農戶要有收益,流轉人要有利潤,雙方共贏的方法。以原自然村為基本核算單位,把分包到農戶的土地重新收回,由村集體規劃管理,農戶以土地入股模式加入分紅,村集體土地集中後,發展多種經營,比如,招商引資,各種農副產品的深加工,種植業,養殖業,多方位的全面發展,這樣才能壯大集體經濟,農民走向共同致富的大道。


用戶99318239155


這種變相剝奪農民土地的做法不可取。

中國的國情不適合大規模土地集中管理。中國農民多,而且很多相對知識水平較差,把他們拋到市場上,會起什麼作用。本來可以溫飽,而一變動可能連溫飽也沒了。

再說,你培養出一些大地主式的人物,真的就適合中國的發展環境。起碼政治環境不好了。


麥熟天


專家沒有說,是你自己說的,不要動不動就專家說了,本人告訴你,國家的承包期延長了,也就是說,種植模式已經落實,繼續安心種好自己的地,增產增收比什麼都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