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战“疫”日志

杨罗先

(一)

这个春节,有些特别。

武汉封城,上海迪士尼关闭,北京所有的庙会取消,贺岁电影全部下架,全国31个省区市均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宁乡,正月初一的文联,9点不到,文艺家们便自觉转换到了上班模式。

(二)

元月26日,宁乡报告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宁乡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指挥部,以最快的速度,一连下达七道最严调度令。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文艺战“疫”,共渡时艰。流淌的沩江,不再静谧。

(三)

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一线临时党支部;沙田镇,率先组建党员先锋车队。红色集结号,第一时间在楚沩大地强劲吹响。

市委书记、市长,坐镇前移的指挥部;市委宣传部长,正月初一就走进市融媒体中心。大街小巷,普通农舍,是隔空的嘘寒问暖,是真心的叮咛与祝福。

疯狂的毒魔,无疑给宁乡踩了一脚急刹车。我们停下疾驰的脚步,开始用文化拷问我们的灵魂。

(四)

隔离,隔不断一衣带水的关心与祝福;封城,封不住血浓于水的深情与牵挂。

在坝塘镇,美女书记的温情“家书”,为在宁乡的武汉兄弟姐妹送去了及时的温暖;在八一山招待所,被留在宁乡的远方客人,就像住进了自己的家。

沩水,洞庭,长江。这些诗的意象,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空前的创作热情,他们用各种文艺形式,为武汉加油!

(五)

年饭取消了,婚期推迟了。亲情,定格那些执手相看的泪眼;镜头,记下那些期盼凯旋的叮咛。

党旗是火把,党徽是火苗。在抗疫一线,更多的勇士,亮出了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

这个春节,在全球关注的风口浪尖,让我们记住了天空与大地的狂野,也让我们记住了战地高高飘扬的党旗。

(六)

我不写病毒,不写口罩,不写隔离,不写防护服,不写护目镜,不写请战书。

如果我的笔可以雕刻时光,我要携手世界卫生组织,把钟南山的名字镶嵌在历史的天空。

广州,武汉,北京。从抗击非典到全民战“疫”,我们应该让神圣作主,推举我们心中当之无愧的最美奋斗者!

(七)

风,一阵刮过一阵;云,一朵飘过一朵。这个正月的情绪,就这样多愁善感而又不可捉摸。

宅居的老百姓,在客厅里度步,像生活在一个比喻句里。副词,游走在卧室、厨房、阳台;名词,憧憬着未来,让那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够有所依附。

毒魔无形,冷风瑟瑟。闪烁的幽蓝,输出的总是真真切切的病例。我们,只能讶然于满目的寂静与山河的无言。

(八)

也许,这是中国历史上,人们集体享受的最忧伤的一个春节,最冷静的一个假期。

在不得不采取的疫时管理中,我不知道,有多少颗心在彷徨,在哭泣。是灾难,激活了我们也许早已淡忘了的潜能与勇气。

医者在聚集,物资在聚集,智慧在聚集。向着武汉,向着湖北,向着人心。

(九)

办公室还是不能开空调。

我坐在冰冷的电脑前,一次次幻想着春天的模样,火红的玫瑰如同时光带走泪水,像久别的恋人,一起捧着春风吹落的雨滴。

打开湖南日报《全民抗疫,各尽其责》的专栏评论,已经拥有数以百万计的浏览量。它在无声地告诉我们,再长的夜,也会看到黎明的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