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老百姓筑牢红色“防疫线”

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莱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迅速行动、科学参与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在全市发出《致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的倡议书》,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实践站迅速响应,立即发动组织志愿者,走村入户参与摸排疫情、防疫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市级专业志愿服务队发挥各自专长,通过线上宣讲、文艺创作、心理辅导等方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志愿者创作10余部

防疫文艺作品

鼓舞人心士气


莱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老百姓筑牢红色“防疫线”

“它四处游荡,咋咋呼呼,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没啥事可别出屋,出门一定要戴口罩……”1月28日,由莱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李小军、满绪波制作的《防控疫情我们在一起》MV在朋友圈广泛转载,广大市民纷纷传唱。“我们把勤洗手、不串门、戴口罩等内容用通俗的语言、脍炙人口的节奏编排出来,目的就是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就能重视并且记住这些防护知识,我们相信,只要莱州市民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病毒就咋呼不起来。”李小军说。

莱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老百姓筑牢红色“防疫线”

据了解,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莱州的多名志愿者自发创作宣传抗击疫情的MV、短片十余部,包含了顺口溜、吕剧、蓝关戏、歌曲等多种形式,数百名志愿者拍摄“为莱州加油、为中国加油”的接力视频,为全市抗击疫情鼓舞了士气,扩大了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

莱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老百姓筑牢红色“防疫线”


线上做好心理疏导

让关怀和温暖无处不在

“你好,刘老师么?我最近心里面总是发慌,特别是看见戴口罩的,就觉的他们能传染我。我该怎么办?”

“这位市民你好,您不必恐慌,疫情是可以防护的,只要您减少不必要的出行,戴口罩、勤洗手、注意消毒,就可以了。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可以听听音乐,放松一下心情……”这是莱州市心理咨询志愿者刘尚伟正在为求助市民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

莱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老百姓筑牢红色“防疫线”

据了解,为疏导市民的不安情绪和心理恐慌,莱州市成立了由心理医生、专业心理咨询师为主的为四支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志愿者队,开通了24小时心理救援热线和“网上医学咨询”模块,每天都有50位心理专家志愿者为市民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安抚。


志愿者深入一线

解决群众困难

真正成为“百姓之家”

莱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老百姓筑牢红色“防疫线”

“你好,你要的鸡蛋我已经给你放在单元门口了,等会出来拿吧,出来的时候别忘了戴口罩。”1月31日,莱州市程郭镇西坊北村志愿者帮村民侯玉兰采购了家中需要的生活用品。“太感谢了,要不是他们帮助,我们出去真不方便,连新鲜菜也吃不着了。”68岁的侯玉兰说。

莱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老百姓筑牢红色“防疫线”

眼下,疫情防控处在最关键时期,为了避免相互传染,从正月初二开始,西坊北村对村庄的三个小区进行了封闭管理。了解到村民出行不方便,村庄文明实践站组织了几名志愿者,培训了安全防护知识,组成了一支物资采购服务队,居民将日常需要的生活用品报到微信群里,由实践站的志愿者统一采购,并将生活物资直接“送货到家”。同时,实践站还购买了口罩,免费发放给村民。志愿者每天2次对小区内公共场所进行消毒,确保全体村民的健康安全。

莱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老百姓筑牢红色“防疫线”

据了解,像西坊北村这样的文明实践站还有很多。目前,莱州市800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众多热心村民踊跃报名争当志愿者,尽各自所能、以不同形式参与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中。

莱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老百姓筑牢红色“防疫线”

他们有的是党员、有的是妇女、有的是退伍军人、有的是老干部、有的是企业家……他们有的捐款捐物,将募集到的爱心捐款和口罩、酒精等物资送到镇政府和部分村民手中;

莱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老百姓筑牢红色“防疫线”

有的走街串巷,争当“小喇叭”,发放明白纸、一封信,倡导村民科学防范疫情;

莱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老百姓筑牢红色“防疫线”

有的直接参与村庄人员摸排登记、卡口值守、日常消毒,拉起“防护线”,守护村庄安全;

莱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老百姓筑牢红色“防疫线”

有的为村庄巡逻人员提供房车、送去姜汤、棉衣,为一线奋战的工作人员带去了温暖和感动。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红马甲”再一次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莱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老百姓筑牢红色“防疫线”

(市文明办、今日莱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