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的宠妃董鄂妃到底是何出身呢?

小任谈史


其实,清代官方记载一直对董鄂妃入宫前的身世讳莫如深。那就根据《汤若望》在书中,汤若望回忆道: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一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他竟被对于他这申斥有所闻知的顺治帝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掴。这位军人于是乃怨愤恨至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如电视剧那样从高山跌进谷底》。其实,董鄂妃早在入宫以前,就已经通过一次选秀被孝庄太后指婚给了襄亲王愽果尔。而襄亲王也正是因为发现了妻子和哥哥皇帝的不正当关系而羞愤自杀的。皇帝哥哥遂即将这位军人(愽果尔)的夫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这位贵妃在顺治十七年产下一子,是皇帝要规定他为将来的皇太子。(以顺治的父皇皇太极一样),可是数星期后,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不久后亦去世。皇帝陡为哀痛所致,竞致寻死觅活,不顾一切。董鄂妃何许人也?根据《清史稿:后妃传》她是内大臣鄂硕的女儿。清朝的秀女,除了被直接指定为皇后,皇贵妃之外,入宫之后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封妃。而董鄂妃入宫当月即被封为:贤妃,四个月后即立为皇贵妃,地位仅在皇后之下。这样的晋封速度在清朝是绝无仅有的。那么,董鄂妃在那种情况下与顺治相识呢?在清史稿得确没有记载,就算有都被删除了。这一推测可能性很高:董鄂妃与顺治帝的相遇,很可能与清朝实行的命妇轮流到后宫侍奉的制度有关。襄亲王福晋董鄂氏作为命妇要到后宫侍奉后妃,如此一来,位置显眼的倾城佳人自然很容易引起顺治帝的注意。顺治十一年,孝庄太后废除了命妇人侍奉制度,不由得让人们猜想,也许正是因为多情天子和弟媳董鄂氏的风流韵事传到了太后那里,才使得孝庄不得不废除命妇制度以阻止二人往来。


茹叔敬


👆董鄂妃剧照

提起董鄂妃出身许多人都会想到董小宛,甚至有人说董小宛就是董鄂妃,董鄂妃就是董小宛,一位江南名妓,一位是一代皇后,这故事听起来貌似很传奇!接下来我来做个解答。

1644年,清军在吴三桂的开关引导下,打进了北京,随后多尔衮迎顺治皇帝入住紫禁城,满清正式入住中原,成为全国性的政权!

👆洪承畴剧照

洪承畴本来是明军将领,松锦之战后投降清朝,深受皇太极的器重。投降清朝后他被封为大学士,全面负责江南战事,也就在江南洪承畴抢走了董小宛。

作为一个统帅,除了能打仗之外,洪承畴还是一个好色之徒,在挺近江南后,他听说了“秦淮八艳”的名气,这八位分别是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顾眉生、寇白门、陈圆圆,洪承畴很爱慕名这几位,尤其慕名董小宛。

👆董小宛剧照

洪承畴随后抢走了了董小宛,尤于喜欢董小宛,他把她藏在府中,企图霸占,但是董小宛誓死不从他,董小宛虽然是个妓女,但也性情刚烈,非一般妓女能比!

洪承畴无计可施,得不到董小宛省体,最后不得已,于顺治二年,1645年将董小宛献入皇宫,董小宛自然是天生的尤物,人美不在话下,顺治皇帝一见倾心,遂后成为顺治帝宠妃。

然而这只是一个传说,历史并没有确切的记载,那董鄂妃究竟是不是董小宛?我们可以根据想关的史料分析一二。

据记载,董鄂妃1639年生,1660年病逝。她18岁入宫。1656年8月,立为贤妃。十二月,进为皇贵妃,行册立礼,破格颁诏大赦天下,其父亦进为三等伯。次年,生皇四子,仅三月夭折,未命名,谥和硕荣亲王。1660年8月19日,董鄂氏在承乾宫病逝,年仅22岁。

👆董小宛剧照

而董小宛是1623生,1651年病逝。两个人出生日期不一样,董小宛比董鄂妃小16岁,董鄂妃18岁入宫,那时候董小宛才2岁,而历史时间也是1625年,董小宛还是一个2岁小孩子,!

而那时候明朝还没有灭亡,洪承畴还是明朝的两浙承宣布政左参议,可见洪承畴进献董小宛之说站不住脚!

同理,我们可以推理一下顺治与董小宛的年龄关系!

👆顺治与董小宛剧照

顺治皇帝1638年生,1661年逝世,可见董小宛16岁的时候顺治才2岁,而董小宛28岁去时,那时候顺治才14岁,前后相差了这么多年,因此董小宛和董鄂妃也不可能是同一个人!

而历史上,董小宛真正嫁给的人是冒襄。他是江南四大公子之一,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的文学家。

崇祯12年,他来到南京参加科举考试,在闲谈中他听到别人对董小宛赞不绝口,夸她是色艺双全,文人多情,冒襄也是如此,他便通过同为四大公子之一的方以智见到了董小宛。

之后,通过钱谦益的担保,冒襄花了3200两银子给董小宛赎身,并娶了董小宛,这一年董小宛16岁!

👆冒襄剧照

嫁给冒襄后,她岁这丈夫来到了江苏水绘园家里,在这里一住5年,她细心照顾丈夫,冒襄在此期间大病三次,也全靠她照顾,再加上明末清初的战乱,他们不停的逃难,最终,董小宛累病,根据冒襄的记载董小宛已经是“星靥如腊,瘦骨如柴”,终于于1651年1月22日病死!年仅28岁!

才子佳人的绝配,一段美好的爱情戛然而止,不胜惹人叹息!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也清楚的看到,董鄂妃并不是妓女出身,也就不是董小宛,他们两个根本就是两个人。

而历史上的董鄂氏是顺治帝一生最钟爱的女子,顺治因为她而出家,差点与皇太后闹别扭,她死后追封为皇后,但不附帝谥,她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独立谥号的皇后。


南山居史


古往今来,“爱情”一词,一直是民间广为流传的话题。于是,当我们提到顺治皇帝时,总会想起顺治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

虽然在当时他们的爱情一直不被看好,但是在后世的眼里,是经久不衰,被世人所传唱的。

我想顺治的痴情,或多或少也是从他的父亲皇太极那遗传过来的。因为皇太极当初为了海兰珠,特意命人建造了象征爱情的关雎宫。不仅如此,皇太极还在海兰珠病重的时候,从打仗前线快马加鞭的赶回宫,去见海兰珠。

父亲的痴情已然如此,更何况顺治。顺治因为深爱董鄂妃,所以不顾政治朝局、不顾天下人的唾骂,便在两个月内就封董鄂氏为皇贵妃。

不仅如此,顺治还为董鄂妃两次大赦天下。一次是在董鄂妃被册封为皇贵妃的典礼上,另一次则是在她生下了皇四子上。

在清朝,大赦天下往往发生于这样的场合:

1、新皇帝继位,推恩天下

2、有自然灾害发生,施恩以祈求福祉

由此可见,顺治对董鄂妃的宠爱,逾越了礼制,终究没能“以礼止情”。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直到遇见董鄂妃,顺治的不同寻常的一生便开始了

顺治年幼登基的时候才6岁,所以在国家大事的处理上是由多尔衮和豪格代劳的。后来,豪格的势力被削弱后,多尔衮便成为了顺治的摄政王,并且一个人独揽了大权。

因此,多尔衮在世的时候,顺治的大部分时间是被控制的,这里面就包括他的婚姻。而清朝最开始为了培养和蒙古之间的关系,所以后宫绝大多数的妃子都是来自蒙古。

其实,顺治先后册立过2位皇后,而这两位都是蒙古女子。

一个是顺治母亲的侄女孟古青,是由多尔衮指婚的;另一个是孝惠章皇后,是由顺治的母亲挑选的。

顺治从小就被多尔衮压制,虽然身为皇子,但是实际控制权还是多尔衮。而顺治的母亲,为了拉拢多尔衮也付出了自己的感情。

顺治虽然知道母亲做的一切是为了自己,但是顺治对这两个人做出的一切,难免会产生一些怨恨。

针对这样的情况,顺治又怎么会对他们挑选的妻子动心呢?

当时的顺治,不仅在政治上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而且在生活上也无法让自己随心所欲。

正是因为董鄂氏的出现,才让顺治的生活重拾了斗志。

人人都说董鄂氏国色天香,知书达礼,在与顺治交流汉文化上,互为“知音”

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大将军费扬古之姐。董鄂氏天资聪慧,好读史书,精书法,有一种独特的风韵温柔而善解人意的娴静气质美,而且悟性极高。

对于董鄂氏的身世,远没有蒙古博尔济吉特氏那么有地位。可顺治偏偏就是喜欢这样的女子,这也跟顺治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有关。

顺治在宫廷之中除了接受满族教育之外,还接受了很多汉文化的教育,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也会熟读经史子集。而在顺治的众多蒙古妃子之中,她们并不懂汉文化,对汉文化也没有什么好感。

因此,他是知音难寻,最后发现董鄂妃不仅对汉文化比较了解,而且还精通书法,这让顺治觉得遇到了知音,自此之后更是宠爱有加。

除此之外,董鄂妃还善解人意,性格温和。因为董鄂妃总是亲自安排饮食,饭菜做好后更要先品尝才送到顺治那里。而当顺治批阅奏章时,董鄂妃也常陪伴在他身边。更难得的是,她还会常常劝说顺治,处理政务要服人心,审判案件要慎重。就连宫女太监犯错误时,她也往往为他们说情。

有这样善解人意、性格温和的董鄂妃,也难怪顺治会对她做出逾越礼制的事情。

综上所述,顺治这一生,其实也有很多的无奈。幼年时的他壮志难酬,治国理念得不到支持。并且在自己的婚姻上不能自主,不能将自己最爱的人封为皇后。

而顺治之所以能够宠爱董鄂妃一人,不仅是因为董鄂妃的漂亮,更多的是董鄂妃给了很多顺治一直所欠缺的东西。


秋原历史


提问者问清世祖顺治帝的宠妃董鄂氏到底是何出身,无非是在暗示董鄂氏与名妓董小宛之间的联系。且不去说身份差异、地域交集等等,就说一点,董小宛在顺治元年时已经二十一岁了,而彼时的清世祖才六岁!换言之,董小宛比清世祖大了十五岁。按照正常逻辑,恐怕没有多少男人会和比自己大十五岁的女人“谈恋爱”吧?当然,像明宪宗朱见深那样的特例除外,但根据史料分析,清世祖似乎并没有明宪宗那样的特殊爱好……

董鄂氏的背景

根据史籍记载,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顺治十三年时入宫。彼时正白旗早已被多尔衮强行升格为了上三旗之一。换言之,董鄂氏是上三旗满洲女子,不是汉女,更加不姓董!满洲人虽然没有汉民族传统意义上的姓,但某种程度上,满洲人的氏就充当了汉民族传统意义上姓的角色。什么意思?董鄂氏不姓董,人家姓董鄂!和“秦淮八艳”里的那位董小宛八竿子都打不着……

更重要的是,董鄂氏并不是旗下的包衣或者普通百姓,她的父亲鄂硕官居内大臣,属于武职高级官员,在形成定制之后为武职从一品。内大臣是作为领侍卫内大臣的副职存在的,与领侍卫内大臣一样、上三旗每旗两员,共计六员。在清朝,这个职位是武职中相当高的了,在形成定制之后,清王朝的驻防将军、绿营提督也不过从一品而已。换言之,董鄂氏是一品高官家的大家闺秀!远不是后来的什么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孝仪纯皇后魏佳氏那些包衣出身者可比的。

除此之外,董鄂氏幼年时,鄂硕作为武将曾经驻扎在江南一带,董鄂氏自幼在江南长大,性格中既有满洲女子的东北大妞性格,又融入了许多江南女子的婉约、柔情因素。而这和她后来为清世祖所钟情,或许存在着很大的关联,因为她“与众不同”,清世祖自然另眼相待……

宠冠六宫

顺治十三年,董鄂氏刚进宫便跨过了许多低等级后宫“职位”,被直接册封为了贤妃。这或许与她上三旗的出身和父亲鄂硕的职位有一定关系,但多少还是可以体现出清世祖对她的中意。就在董鄂氏进宫短短一个月之后,清世祖便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由,下旨册封其为皇贵妃。

彼时清王朝刚刚入关不久,各项制度还不甚健全,在董鄂氏之前,清王朝、包括后金政权,从来没有出现过皇贵妃!即便是明王朝,被封为皇贵妃的后宫女子也是凤毛麟角。因此,皇贵妃是有着特殊含义的,清世祖册封董鄂氏为皇贵妃实际上就是在向朝野释放政治信号——“朕又想要废后了!”为此,清世祖还特地大赦天下,从清世祖原配废后博尔济吉特氏以及继后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当年的待遇来看,董鄂氏的待遇已经严重“超标”了,俨然已经盖过了皇后!这就是为何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不待见董鄂氏的原因所在,因为她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出自孝庄文皇后家族的继后——孝惠章皇后的地位!

但是,清世祖显然并没有满足于此。顺治十四年,董鄂氏为清世祖生下了一个儿子,已经有三个儿子的清世祖居然当众宣布:“此朕第一子!”清世祖何意?不认前三个儿子了?显然不是。清世宗此言实际上就是在“昭告天下”:“这是朕的第一个嫡子、嫡长子!将来皇位就是他的了。”不是吗?自此,清世祖欲立董鄂氏为后的想法已经非常明确了。为了这个“准嫡子”,清世祖甚至不惜又一次大赦天下,而这是明王朝皇太子才能享受的待遇,一切不言而喻。可彼时孝惠章皇后还活着!虽然没有生育,但万一生出儿子呢?谁算嫡长子?董鄂氏虽然不弄权,但她的受宠已经严重危害到了博尔济吉特氏家族和孝庄文皇后的切身利益!

丧子殒命

只可惜,董鄂氏的儿子命薄,根本无福消受。出生短短数月便夭折了。清世祖也是十分痛心,甚至不惜违反祖制、将这个连名字都没有来得及取的儿子追封为了荣亲王!由此也足见清世祖对董鄂氏的宠爱。因为丧子之痛、加之身体本就单薄,董鄂氏的健康每况愈下,于顺治十七年香消玉殒……也有一说董鄂氏是死于天花感染。董鄂氏一死,孝庄文皇后和孝惠章皇后也长松了一口气!

平心而论,董鄂氏活着时并没有什么出格的表现,这个人既不争风吃醋、也不干政弄权,属于典型的“良家妇女”。但是,清世祖对她的过度宠爱某种程度上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博尔济吉特氏家族和孝庄文皇后的切身利益,因此对这个儿媳孝庄文皇后一直不太待见。董鄂氏去世后,清世祖下令追谥其为孝献皇后,剩下一连串累谥就不去赘述了。彼时孝惠章皇后还活着,清世祖居然就这么冒天下之大不韪,“妻在、以妾为妻”了,这在民间是要受到严重处罚并责令改正的行为!董鄂氏虽然去世了,但这桩公案仍然没有结束!

顺治十八年,清世祖驾崩,上庙号世祖,谥章皇帝。按照制度,正牌皇后在皇帝丈夫去世之后是要系帝谥的。但孝惠章皇后活着、清圣祖康熙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也活着,让这个侧室后来者居上,先系帝谥显然谁都不愿意!最终,董鄂氏的孝献皇后直到清亡也没能加上清世祖的谥“章”,成为了清王朝唯一拥有独立谥号、不系帝谥的皇后。当然,晚清恭忠亲王奕訢的生母孝静成皇后最初也是这样的待遇,但“麒祥政变”之后,慈安、慈禧太后还是给她补齐了……


农民工歪说历史


【我是浮生若浅,很高兴和您一起探讨!】

董鄂妃是清朝初期顺治帝福临的宠妃,她与顺治帝的爱情故事也被拍成了各种影视剧,因此也给董鄂妃这个演绎出各种身世,让这个独得顺治帝恩宠的女子更添一份神秘色彩。那么董鄂妃究竟是怎么样的出身呢?

正史记载

《清史稿》中记载董鄂妃的家世是这么写的:

孝献皇后,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

董鄂妃为内大臣鄂硕之女,家中祖辈与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的何和礼是同族兄弟。鄂硕承袭了父亲都职位,跟着皇太极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功劳,到了顺治帝时期,已经是镶白旗满洲副都统职。可以说董鄂家家族势力不俗,在董鄂妃进宫前,鄂硕本已是军功累累的大将。

董小宛

在一些影视剧中,也常将董鄂妃的身世演绎为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这个说法阿浅个人认为是最不可信的一个。

从史料中记载的时间年纪来看,虽然董鄂妃进宫时间是在董小宛死之后,看起来符合诈死进宫的逻辑,但其实从董小宛的出生时间及嫁与冒辟疆为妾的时间,与顺治帝有着近十五岁的年龄差。若非如明宪宗与万贵妃那般经历与相处,怕是很难产生共鸣。

襄亲王福晋

这怕是最广为津津乐道的一种说法了。襄亲王是顺治帝的弟弟,皇太极的第十一子博穆博果尔,生母是麟趾宫贵妃娜木钟。

这个说法有三个支持依据:董鄂氏进宫年纪已经逾龄、《汤若望传》中记载佐证董鄂妃进宫前已为人妇、博果尔在没有政绩、军功加身的情况下,被册封为了和硕襄亲王,成为兄弟中唯一不以军功尊封的人。

阿浅说

董鄂妃在清宫中的所有特殊恩宠,即便她死后更是被破例追封为皇后,一切打破规矩的逾制之举,都让人对这个幸运的女人产生了无限的好奇,也因此引发了许多关于其出身的揣测。虽是红颜薄命,却得到了帝王的爱,比起很多女子来说,也未尝不是另一种幸运。


若浅话史


孝献皇后,即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董鄂妃。董鄂妃为满洲正白旗,内大臣鄂硕之女。 祖籍在辽宁侈佳江流域,18岁人宫。世祖对其眷之特厚,宠冠后宫。顺治十三年(1656 年)八月,立为贤妃。十二月,进为皇贵妃,行册立礼,破格颁诏大赦,其父亦进为三 等伯。

次年,董鄂氏生皇四子,仅三月夭折,未命名,封和硕荣亲王。董鄂氏于顺治十七年( 1660年)八月十九日崩。世祖哀痛至极,亲制行状悼念。追 谥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康熙二年(1663年)六月,于顺治帝合葬在清东 陵的孝陵。


lxl加油相信自己


孝献端敬皇后(1639年-1660年9月23日),董鄂氏,亦称董妃、董鄂妃及栋鄂妃等,均译自满洲音,并非汉姓董。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死后追赠为孝献端敬皇后。祖籍在辽宁佟佳江流域。和硕荣亲王之生母,贞妃四服内的族姊。

入宫伊初

关于董鄂妃的出身有各种争议与见解,其中最为人所接受的有两说,

《清史稿‧后妃传》记载:“孝献皇后董鄂氏,内大臣鄂硕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宠冠后宫。。顺治十三年(1656年)夏旬入宫,八月二十五日被册为“贤妃”,九月二十八日晋为“皇贵妃”。这样的升迁速度在历史上十分罕见。同年十二月初六日,顺治帝还为董鄂妃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妃典礼,并且颁恩诏大赦天下。这是清朝唯一一次因册立皇贵妃而大赦天下。

另一说则认为董鄂氏原为一位满籍军人的夫人,因身为命妇需经常入宫朝见后妃而与福临通奸。这位满籍军人申斥董鄂氏时,被福临打了个耳掴,羞愤致死,抑或是自杀而死。《汤若望传》只称董鄂妃是一位满籍军人的夫人,后有人因《清实录》载,“(顺治十三年七月)礼部择吉于八月十九日册妃,上以和硕襄亲王薨逝,不忍举行,命八月后择吉日”而提出这位满籍军人即为福临异母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惟亦有部分学者考证这位满籍军人并非博穆博果尔[8]。实际上并非无可靠且直接的史料有关于这位满籍军人即为博穆博果尔的记载。董鄂氏于顺治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1656年10月12日)被拟立为贤妃;九月二十九日被拟立为皇贵妃;十二月初六日(1657年1月20日),福临颁诏[10]”正式册立其为皇贵妃。福临后来说她“年十八,以德选入掖廷”仅为掩饰之词。关于兄纳弟妇,即所谓收继婚本为后金习俗,因受儒家论理影响而不再奉行。顺治初期,贵族尚维持旧俗,不以为恶。例如豪格于顺治五年逝世后,他的福晋博尔济吉特氏改嫁多尔衮。但有学者持不同的见解。

宫廷生活

关于董鄂氏在宫廷内的生活,《端敬皇后行状》有详细的记载:

她生性孝顺恭敬,知大体,对上谦虚退让,对下宽仁慈爱,不会以自己身份高贵而自矜抬高自己。她无微不至地侍奉皇太后,像子女般察其言观其行。行走在皇太后的身边时都小步疾行,与婢女没有什么差别。皇太后很习惯她在身边侍候,若果不是她侍奉就感到不乐。

皇太后有时也会有些不舒服,但是世祖常因有事到南苑及其他地方。因为董鄂氏在皇太后身边,皇太后就如同世祖亲自去看视她般高兴。世祖便少了许多顾虑去处理外务,皇太后对董鄂氏说她侍奉得比皇帝还要殷勤用心。有次顺治帝带著皇太后去泡温泉,董鄂氏因为生病而没有随行,皇太后便对世祖说可否让董鄂氏带病过来陪伴著她。

她见到世祖心绪烦乱时曾说:“陛下归且晚,体得无倦耶?”亲自把先前命人准备的膳食奉上。世祖感到饱足后叫她一起用膳时,她说:“陛下原念妾,甚幸!然孰若与诸大臣,使得奉上色笑,以沾宠惠乎?”当她得知世宗因有节日庆典而多喝了几杯酒时,就经常教诫随侍的侍者要好好服侍世祖安寝,寝室不要太热。到了夜里,她怕太监会侍奉不周到而亲自到世袓的寝所整夜看护侍奉,等世祖酒劲过去才安心回宫。

世祖有时因奏本过多而草草翻阅就搁置一边。她就对顺治帝说:“此讵非几务,陛下遽置之耶?”顺治帝说:“无庸,故事耳。”她就进一步劝谏称祖宗交付给世祖的江山大业至关重要,即便身体劳累,也不能草草了事。世祖就干脆请她一起批阅奏章,她就以妇女不能干涉国政为由推辞。有天,世祖连夜批阅一批将被处决的罪犯案宗时,董鄂氏哭著要他谨慎地省察,在其中找出可宽恕的犯人,有些犯人因而发回重审。世祖时常因各大臣分帮结派之事而不快乐。当她得知后,便曾劝谏他要平心静气地考察,使得大臣都臣服于他。

她与顺治帝的保母布母布哩氏等人往来时都很有礼貌,不敢看轻保母,同时亦善待诸位嫔嫱,从没有忌妒争宠之心,曾告诉顺治帝其他妃嫔做得好的地方,当她们犯有过错时则帮著隐瞒,不让世祖知悉。她对于世祖所喜欢的嫔嫱,就像对自己的孩子般特别关照和体恤她,也曾让她们一起品尝可口的食物。她对年长者的称呼为“媪”,同时又视年幼者为“姊”。她曾经在宫中鞠抚王女固伦端敏公主与和硕和顺公主二人,以及安王女和硕柔嘉公主,对她们三人的慈爱不亚于自己所生的子女。当世袓谴责获罪的女侍及宫监时,她必然为他们求情。董鄂氏天性慈惠,凡朕所赐赍之物必赏赐他人,故而董鄂氏封为皇贵妃数年间绝无储蓄。

董鄂氏的父亲鄂硕病故后,她哭著对安慰她的顺治帝称不敢过分悲哀让他烦恼,而且她的父亲鄂硕天性蠢笨且不懂大道,她能够伺候世祖已经是鄂硕最大的荣耀,之前常忧念他心无所惧而做出不好的事情。又董鄂氏在其兄长过世时正好患病,世祖便没有告诉她此事,怎料她发现哥哥良久没有派遣嫂嫂来向她问安,已大约得知发生了甚么事情。她对世祖称她的哥哥因心高气傲而在外面做了很多不义的事情,不仅影响她的名声,恐怕会让国人都说皇上因为她这样一个微贱的女子而纵容不法之徒。幸好她的哥哥因故去世,她也不必悲伤。

顺治十四年冬旬,昭圣皇太后圣体违和,董鄂氏便废寝忘食地朝夕侍奉,而孝惠章皇后却没有来询问,也没有派人来问安。当董鄂氏闻知世祖以孝惠章皇后有违孝道为由谕令群臣议论废后之事时,长跪且磕头称若世祖废掉皇后,她必然不敢再生存下去。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日(1657年11月12日),董鄂氏生一子荣亲王,不料其子顺治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1658年2月25日)便夭折。顺治追封这位尚未取名的皇子(甚至打算立他为皇太子)为和硕荣亲王。

孝惠章皇后于顺治十五年病危时,她宫里的侍御因世祖亲自服侍,才得以有些时间休息,而董鄂氏竟五天五夜没有休息,时而为孝惠章皇后诵读史书,或者跟孝惠章皇后谈些家常来解闷。等董鄂氏刚出她的寝宫门时就含泪说:“上委我候视,倘疾终不痊,奈何?”董鄂氏在同年悼妃薨逝时亦哭著说:“韶年入宫,胡不于上久效力,遂遽夭丧耶?”

顺治十七年春旬,永寿宫有位妃嫔患病,董鄂氏因亲自服侍她而三昼夜没有休息,殷切地帮助她解除忧虑。 同年八月十九日(1660年9月23日)病逝于承乾宫,年仅二十二岁。她的周年礼等祭祀活动在顺治帝命令之下均在承乾宫内进行。

死后

董鄂氏之死对世祖的打击极大,福临“竟至寻死觅活,不顾一切。人们不得不昼夜看守着他,使他不得自杀。”八月二十一日(9月25日)董鄂妃被追封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简称“孝献皇后”,福临对此“犹以无天圣二字为歉。福临亲自撰写其《行状》数千字,并命大学士金之俊为她作《别传》,辍朝五日以示哀,用蓝笔批答奏章四个多月,甚至再萌剃发出家的念头,经各方人士劝阻才未果。三七(阴历九月初十日,西历10月13日),在景山火化,由茚溪行森秉烛,偈语曰:“出门须审细,不比在家时;火里翻身转,诸佛不能知。”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1661年2月5日)深夜,福临逝于养心殿。贞妃为其殉葬。康熙二年六月初六日(1663年7月10日),董鄂氏与福临合葬孝陵[16]。根据康熙九年的底档记载,太皇太后布木布泰下令将端敬皇后董鄂氏的一些遗物分派给包衣大臣的妻子等人,将端敬皇后生前穿过的袍、褂、朝裙和便袍总共四十件衣物给予各旗大臣以及包衣大臣的妻子们,靴子三十二双与袜子七十五双则分给了在内务府当差的妇女们作为遗念。端敬皇后的遗物数量较少,而等待分赏的人却十分多,许多人因而没有分到端敬皇后的遗物。太皇太后便把她自己的袍子和靴袜拿出来进行分赏。

姓氏考证

清初满洲人有一种用汉姓简称满洲姓氏的习惯,而且可能在官方也这样使用。查看《世祖章皇帝实录(康熙本)》,在顺治十三年八月立贤妃,九月立贤妃为皇贵妃的记录中,“董鄂氏”均写作“董氏”。在后来的乾隆本中,“董氏”则规范成了“董鄂氏”。实际上,参考档案,当时汉文册文里的确写“董氏”,但是同一张纸的满文册文即写作“董鄂氏”。这是当时满汉文资料各行其事的一种表现。


孤胆骑侠


董鄂妃,乃满洲正白旗人,大臣鄂硕的女儿,其弟弟是费扬古将军。董鄂妃17岁入宫,为顺治帝宠妃。初为贤妃,一个多月后封为皇贵妃,她父亲也加官晋爵。大有可怜光彩生门户之风。可惜美人命短,21岁便香消玉殒,被顺治帝追封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史称孝献端敬皇后。


夜神月笔记


大家好我是清风明月本无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董鄂妃是满清正白旗人,因长的天姿国色,十八岁就被选入宫,进宫内几个月被选为皇贵妃,顺治帝对她非常的宠爱。





明月清风本无价


中国历史向来有避尊者讳,清史稿上没有明确记载,其实有个叫汤若旺外国人,他在清朝宫廷生活过一段时间,回国以后把他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他没有任何要避讳的地方,所以我认为他的记录有一定的客观性。他说董鄂妃是一个满籍军人的妻子,进宫以后跟顺治皇帝一见钟情。这个军人非常气愤,就跟妻子发生了争吵。这个妻子把这个情况告诉了顺治皇帝,皇帝第2天就打了这个军人,这个军人后来就忧愤而死。根据这个记载再结合当时的情况,这个军人应该就是顺治皇帝的弟弟博果儿,这个董鄂妃就是博果儿的妻子。这个在正史上是不能记记载的,可以说是一个宫廷丑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