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養豬的頭號大敵---豬流感病毒來搗亂,養豬戶們該如何應對?

舞可定天下


豬流感也稱作"H1N1"是一種急性傳染性的呼吸器官疾病,是一種常見和多發疾病。秋冬季也是豬流感高發季節,它的主要症狀就是突然發燒,高燒能達到40-41度,厭食直至完全沒有食慾。嚴重的臥地不起,咳嗽、呼吸急促、眼睛和鼻子流出粘液、肌肉僵硬。可以說豬流感是一種危害比較大的常見病,發病猛、病程長。而且極具傳染性,一般一頭豬發生豬流感,同豬群都非常容易感染傳播速度快。如果控制不當,發生繼發性或合併感染豬就會出現死亡。同時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病毒還可以傳染人類,急易造成病毒大面積傳播。那麼養殖戶應該如何應對豬流感來襲呢?主要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豬流感是一種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所以預防豬流感和預防其他流感的辦法差不多。主要就是要保持豬舍的透氣通風,必要的時候採用紫外線照射殺毒。豬舍的衛生和一些養殖設備在豬流感多發季節要保持經常性的消毒,最重要的是記得為每頭豬接種疫苗,一般需要打兩次。


二、豬流感在秋冬季為什麼是高發季節?因為秋冬季氣溫變化大,氣候潮溼多雨,豬舍溫度冷熱變化頻繁,導致豬的免疫力下降如果飼養不良就會促使發病。所以要做好豬舍的保溫措施。避免溫度變化過大,從而發生疫情。

三、要堅持一些綜合性防治措施、秋冬季加強飼養管理。豬舍鋪墊乾草,定期用火鹼水消毒。增加一些維生素A、E和C的攝入,增強豬的免疫力。對於豬流感主要還是以對症治療為主。

①複方大青葉注射液、(小豬3-5ML,大豬5-10Ml)板藍根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氨基比林和30%安乃近5ML進行注射,謝謝藥物主要都是以解熱鎮痛為主。

②按2-4萬單位青黴素和1-2萬單位鏈黴素每千克生豬體重肌肉注射,也可適量的添加一些地塞米松。每天注射2次連續注射3天。

③生豬在發病前都有一些蹤跡可循,要注意多觀察;一但如果發現有感染跡象應該及時隔離,以免大面積的感染造成巨大損失。


雖然說豬流感每次來都會對養殖戶造成巨大的損失,但是我們不要恐慌要正確積極的對待。做好預防工作,只要我們的預防措施得當。很多疫情還是能扼殺到搖籃中的


老妖雜貨鋪


豬流感是由豬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主要在秋冬交替的寒冷季節發生,因豬群對溫度表現出不適引起。豬流感具有很強的傳染疾病速度,一旦有某個豬隻突然發生,立馬就會傳染給整個豬群,給養豬生產帶來很大的不便!

豬隻患上流感之後,豬表現出食慾不振,喜歡躺臥,眼結膜潮紅,呼吸頻率加快,喘氣噪音,伴隨有體溫升高的現象,有時嘴角會掛有白色泡沫型唾沫!一般來講,豬發生流感很少發生死亡,但是,將會導致豬隻生長緩慢,或者是誘發其它一些致命的疾病,從而給治療帶來一定的難度!

1.預防措施

在預防上面,首先是做好豬場的保溫工作,早晚注意關閉門窗,防止賊風侵襲豬群。其次是做好防疫驅蟲工作,選擇天氣晴朗的時候,給豬及時注射豬瘟,口蹄疫,偽狂犬,支原體等疫苗,然後,還需要安排時間給豬驅蟲健胃工作!

最後,平時注意打掃衛生,定期給豬場內外進行消毒工作,特別是在非洲豬瘟疫情持續發生時間,千萬不要捨得消毒費用的投入!當然,在給豬保證足夠均衡的營養之下,多使用黃芪多糖,維生素C,阿莫西林,林可黴素等藥物拌料餵豬!

豬流感是一種病毒性疾病,帶有自愈性的功能,且目前沒有任何藥物能夠殺死病毒,只能是提高豬自身的抵抗能力來對付!另一方面是單發豬流感病毒不會致死,只能是誘發其它致命疾病,才能給豬的生命帶來威脅!

一旦發現豬隻發生豬流感,立馬注意環境保溫通風工作,並投放一些消熱解毒的藥物給豬飲用,比如,黃芪多糖,維生素C,板蘭根,野菊花等。

如果豬體溫輕微升高,可注射阿莫西林,穿心蓮,體溫達到41度以上,可用頭孢曲松+魚腥草+地塞米松+氨基比林肌肉注射,至於伴有咳嗽現象的豬隻,可注射泰樂菌素+卡那黴素!


豬ok


你好,我是小騙子阿峰。關於養殖戶怎樣預防豬流感的發生?

豬流行性感冒簡稱豬流感。是有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的呼吸道傳染病,其特徵為發病急,傳播快,發病率高,病死率低,病豬表現為發熱咳嗽流鼻涕等症狀。

豬流感對各種年齡品種的豬,都容易感染,也可感染人或犬貓等等。呼吸道是主要的傳播途徑,一旦發生往往在2~3天感染全群和一個地區。

豬流感的症狀主要是:突然發病,體溫升高,食慾減少,精神極度沉鬱,肌肉和關節疼痛。長臥地不起,喜歡鑽墊草中捕捉時發出慘叫聲。呼吸急促,腹式呼吸夾雜陣發性咳嗽。眼和鼻流出粘性分泌物,有時帶有血液,糞便乾硬。

豬流感的主要防治措施,預防方案為每月定期用,藍金清毒散和複方黃芪多糖粉拌料飼餵,提高肌體免疫力,增強體質起到防病的作用。最佳治療方案用高效雙抗注射液和黃芪多糖注射液任選一種肌注,同時配合複方新諾明長效注射液和磺弓鏈注射液任選一種肌注,每天一次,連用3~5天。

謝謝!歡迎同行多多評論指導。





小騙子阿峰


秋冬季節從產房轉到保育豬有哪些注意事項! 

保育豬在豬的一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個時期的豬也是最脆弱的時期,此時豬的母源抗體消失,自身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健全,再加上生長速度快、應激因素多等容易發生各種疾病甚至出現大面積死亡。那麼從產房轉到保育的銜接過程中的幾個關鍵點要特別注意。

一、環境

在保育轉進之前要對豬舍進行全面的清洗消毒,對豬舍病原進行徹底清除或者降低病原濃度,清洗消毒過後再進行空置通風兩天至三天後進行進豬。

二、溫度差

溫度控制是保證豬群健康的關鍵,而溫度差往往是很多疾病的誘因,因為從冷的環境到熱的環境是很舒適的,而從熱的環境到冷的環境會造成有所不適,所以在轉豬前採取措施使保育舍溫度高於產房2-5℃,在進豬前3-4小時裝上保溫燈並打開預熱升溫溫,如有地暖可以在進豬前4-8小時打開地暖升溫,同時注意晝夜溫差和不同區域的溫差。

三、營養差

轉群后保育豬會面臨母乳和飼料上的落差,而這種改變會使小豬的腸道面臨極大應激,誘發腸道疾病。在轉豬前做好母乳和教槽料的過渡,同時在飲水中加入營養性添加劑,降低營養差的影響。

四、優化仔豬質量

在轉群過程中往往會有一些病殘豬,這些豬往往是帶病體,不僅影響自身生長還會因為排毒引發其它豬發病。因此,在轉群時候要剔除這類豬隻,進行單獨飼養,其他豬隻要根據大小分欄,強弱一致,使其生長均勻。

另一方面,轉群時候有些帶病變不明顯,在持續一段時間應激後才表現出不食、消瘦等,這類豬在轉到保育一段時間後,要及時從豬群中挑出,視情況進行治療,隔離或者淘汰。比較瘦弱的豬也可以一排奶瓶進行飼餵營養也,補充它所需的營養,同時輔助喂料。

五、應激

應激是斷奶轉群過程中最常見的,而應激對小豬的影響也比較大,所以轉群過程中儘可能減少應激。在7-10日齡的時候開始補飼,提前鍛鍊仔豬胃腸道,促使相應酶的分泌,使小豬能適應植物性飼料,以減少營養性應激。在斷奶前1-5天逐日減少哺乳次數,直至斷奶,以減少心理應激,在斷奶最後兩天進行母移子留,並且慢慢進行合欄,減少環境應激。

溫度和溼度,在斷奶前後提供較高的溫度、保持豬舍的乾燥,可以減少應激和腹瀉。

六、環境衛生

剛轉群的豬是免疫力最弱的時候,豬舍各方面的衛生要做好,保持欄舍乾淨乾燥,定期對食槽、飲水器、料線料塔進行檢查和清洗消毒,減少病源微生物,然後定期進行一次飲水消毒。

七、秋季常見流感3種防治方案

1、用多維(生命素)飲水,地塞米松4-12毫克+柴胡注射液2-5毫克。

2、板青顆粒+阿莫西林,可拌料可飲水

3、《感康》拌料


養豬人的第二空間


秋冬養豬的頭號大敵---豬流感病毒來搗亂,養豬戶們該如何應對?

秋冬季節的到來後,陰雨綿綿,一天比一天寒冷,這個季節是豬流行性感冒傳染最高頻繁的季節,現在這個傳染病是沒有疫苗預防,只能是嚴加防範。

豬流行性感冒是豬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由豬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不論年齡、性別、品種的豬都能感染,傳染源是病豬和帶病毒的豬,疫病發病率高,死亡率低,飼養管理不了是促進發病的因素。養豬戶們該如何應對?


一、加強飼養管理,在陰雨綿綿和氣候驟然變化的季節,要避免豬群受涼和擁擠。在寒冷的秋冬季節應該經常注意給豬創造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在天氣突然變化及多雨季節要注意防寒保暖,這是控制豬流行性感冒病發病誘因的重要措施。


二、在發病季節不要從外面引進新豬,凡是引進的新豬必須隔離飼養觀察,確認沒有病時才能混入原來的豬群飼養。


三、一旦發生豬流行性感冒病時,首先要改善全群豬的飼養隔離,特別是補給富有營養的青綠多汁飼料,並且迅速消除發病因素,及時查明病豬與可疑病豬,進行隔離治療。


四、豬舍、食槽、用具及汙染物品要用2—3%燒鹼溶液或者10—20%石灰乳消毒,糞便要經過發酵處理。


老周說三農


對於養殖戶來說,今年真的是艱難的一年,剛剛挺過年初的豬價暴跌,如今又迎來非洲豬瘟的襲擊,目前僅有海南、青海、新疆三個省份的生豬調運沒有封閉,在全國生豬禁止調運的環境下,豬價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養殖戶時刻都感覺到提心吊膽的,萬一病毒感染到自己的養殖場,那可是血本無歸了,感覺今年就是不讓養豬人賺錢的節奏啊。那麼,在這樣艱難的季節裡,養殖戶該如何應對呢?

一、堅持科學餵養,規範餵養飼料,堅決不用餐剩殘渣餵養。因為非洲豬瘟病毒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都比較複雜,目前還沒有真正的定論。但根據農業農村部的最新通報,目前所發現的非洲豬瘟疫情案例中,大約有50%的養殖場都喂餐,因此,儘管用 餵養可以節省成本,但風險非常大。

二、堅持規範消毒制度,做好衛生防疫工作。在目前非洲豬瘟疫情肆虐的大環境下,養殖戶絲毫麻痺大意都不行,稍有不慎,便有可能中招。定期對場地進行消毒,保持豬舍通風透氣,嚴格對外來人員及車輛的管理,儘可能的保證養殖場的相對獨立性,確保安全。

三、面對價格的起伏,堅持以我為主的養殖方針,不慌、不亂。目前全國豬價在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下,出現了強烈的震盪,價格非常不穩定,因此,作為養殖戶來說,無論是價格上漲還是下跌,都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做好出欄的和養殖規模的規劃,合理控制好風險。

四、愚人認為,目前已經進入到第四季度,時間上臨近春節,豬肉消費旺季即將到來。根據報道,我國目前因非洲疫情影響,撲殺的生豬大約在20萬頭以上,加上受非洲疫情的衝擊,部分地區的養殖戶補欄意願受到影響,隨著疫情的深入,因此估計後市生豬市場的供應會逐漸的趨緊,價格會有繼續上漲的可能。因此,激進的養殖戶可以適當的進行佈局,搶這輪豬價的上漲紅利。當然了,在搶佔佈局的同時要注意控制風險。

我是愚人跳農門,喜歡我的觀點請點贊和關注!


華南農小白


轉眼之間,立秋已過,天氣在一天天的轉涼,對於豬豬們來說,秋天是長膘的最佳時期,但同時秋天又是一個豬病頻發的時期。那麼,養殖戶們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下面我們就先來看看吧!

一、提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養殖戶們要注意豬舍的溫度,一般溫度是在20℃—27℃,需要對豬舍進行全面的檢查和維修,例如門窗壞的、漏風口,都要進行處理,以確保豬舍的溫度保暖。同時也可以讓豬挨著豬睡,這樣也可以達到取暖的效果。

燈照保暖

二、飼料發黴

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同時雨水也比較多,大多養殖戶都會給豬喂些玉米,那這些玉米在外面晾會經過雨水,會發黴,這些發黴黴變的飼料就不要餵給豬豬們吃,它很容易引起各種腸胃疾病的。還有就是一定要保證飼料充足,因為到了秋末冬初,氣溫正適宜,是豬生長髮育的好季節。所以一定要做好豬飼料的儲備和育肥催肥工作。

二、適當的通風

適當的通風可以有效地降低豬舍溼度、改善豬舍空氣。有條件的豬場可以在豬舍頂部安裝個通風口,想通風的時候可以隨時打開通風。敞開式的豬舍要注意兩邊的捲簾要根據溫度的高低來判斷什麼時間通風換氣。晴天多通風,陰天就少通風。

三、蚊蠅叮咬

雖然秋天的溫度會慢慢的降下來,可是蚊蠅還是有很多,也特別的厲害,秋季個多雨的季節,多雨的天氣又是蚊蠅繁殖的最佳時間,所以很容易傳染各種疾病,特別要注意的是乙腦,因為乙腦一般是春季注射的,到了秋季後疫苗的抗體漸漸消失,不能抵抗病菌的侵入,使豬群發病率大大的增加,不利於豬豬們的生長。

豬舍設備齊全、乾淨衛生

二、定期消毒,做好豬舍衛生工作

好的衛生環境,才能起到保護豬豬們身體健康的第一步,每天對豬舍進行打掃清潔,可以三天或是一週進行消毒,可以有效地預防病毒的感染,有的養殖戶就會覺得豬沒有生病就不需要消毒,我在這裡想說的是豬舍暫時沒有疾病,但是不代表外部沒有病原或者是攜帶病原的人呢,這些都會將病菌通過各種物質傳播到豬舍,入侵豬群,導致疾病的產生。如果沒有及時的進行消毒,豬舍中的病原會越來越多,最後引發嚴重的疾病,得不償失。所以我們在養殖過程中還是要定期消毒,做好衛生工作,降低各種疾病發病率。

以上就是在秋季的黃金時期,我們養殖戶應該注意的幾個方面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影響著豬豬們的身體健康,從而影響著我們的利益,所以,在這一時期所需的疾病防疫投入往往也是最大的,養殖戶們一定要提起精神應對嘍。

除此之外,秋季來了,豬易得以下十種疾病,即附紅細胞體病(紅皮病)、鏈球菌病、流行性腹瀉、藍耳病、偽狂犬病、弓形體病、豬瘟、豬肺疫、流感、風溼病。現在天氣一天天轉涼,養殖戶應做好豬場疫病防控。

  一、附紅細胞體病

  附紅細胞體病(又稱紅皮病)是一種由附紅細胞體所引起的熱性溶血性疾病,主要由吸血昆蟲傳播。主要特徵是貧血。可和其他疾病混合感染,表現不同交*症狀。病初體溫升高(40 40.7℃),精神沉鬱,食慾消失,貧血和呼吸困難。後期乏力,嚴重黃疸。可能出現肢體末端發紺,如耳朵發紫等。

  症狀:一般拒食3天后體溫才上升,而其他病一般是體溫先升高後才廢食;耳部首先變為紫紅色,至病後期紫紅色或紅色而成為 紅皮豬 ;同欄中個體大的豬先發病,而個體小的則後發病,且多能耐過。

  剖檢變化:對病死豬剖檢可見黃疸、貧血,肝黃紅色,脾顯著腫大,肺和腎有小出血點。有時有腹水、心包積水。

  繁殖母豬:流產、不發情、分娩延遲。母豬產後發燒、乳房炎和缺乳症。仔豬貧血,無活動能力。生長豬:拉稀,生長緩慢,與其他呼吸道疾病併發引起死亡。

  防治:

  1、無附紅細胞體病的種豬群,引種時對入群豬進行檢查,以防傳入。

  2、控制外寄生蟲。

  3、空懷和懷孕前中期母豬在飼料中阿散酸90 100ppm(90 100克/噸)。懷孕後期母豬添加50ppm(50克/噸)。

  4、發燒母豬和仔豬頸部肌肉注射得米先(即長效土黴素)11毫克/千克體重,連續2 3天。

  5、生長豬飼料添加阿散酸100ppm。阿散酸屬砷製劑,要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添加,以防砷中毒。

  6、血蟲淨(貝尼爾、三氮脒)和四環素結合對症治療:①按5mg/kg體重的用量,用5%的生理鹽水溶解肌注,一天一次,連用二次。②同時灌服四環素片。③病程嚴重的配合靜注10%的葡萄糖,並在葡萄糖中加入安鈉咖、維生素C等。

  二、豬鏈球菌病

  繼發混合感染多,豬患感冒後易繼發。急性病豬體溫升高到41℃以上,減食或停食,結膜潮紅,流鼻涕。部分病豬發生關節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表現出共濟失調、空口磨牙等神經症狀;病豬先便秘後腹瀉或便秘腹瀉交替出現,後期呼吸困難,常於1~3天內死亡。

  及早注射疫苗,豬鏈球菌已對多種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強效阿莫西林、氧氟沙星、恩諾沙星等能有效控制病情。

  三、胃腸炎和豬流行性腹瀉

  這兩種都屬於病毒病,一般情況下相隔2~3年是一個發病循環,但由於發病規律難以掌握,因此需要在進入秋季時對母豬注射疫苗。一旦發病,成年豬可採用口服藥物,補充維生素,並注射抗生素,一般藥物治療下5~7天可自行恢復。但是沒有斷奶的幼豬一旦發病,死亡率較高並且無特效藥可治。但是仍需對病豬使用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其他疾病。

  四、藍耳病

  病豬食慾減退,發熱(40.5℃~41℃),呼吸困難。懷孕母豬發生流產、運動失調、轉圈;公豬缺乏性慾;哺乳豬出生時弱胎、沉鬱、消瘦、外翻腿姿勢,呼吸困難,眼結膜水腫,個別仔豬出現震顫;斷奶仔豬和生長豬表現為持續性厭食、沉鬱、呼吸困難以及皮膚充血,耳、腹下、後腿等部位發紫。

  五、豬偽狂犬病

  哺乳仔豬大量死亡,母豬流產,產死胎、木乃伊胎,不育。強制免疫接種,後備種豬引進後二次免疫,間隔4周;懷孕母豬分娩前4周免疫,公豬每年免疫2次;斷奶仔豬8周、12周各免疫1次。

  六、弓形體病

  體溫升高到40。5℃~42℃,稽留熱,表現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咳嗽,流鼻涕,四肢和全身肌肉疼痛,僵直,四肢內側、腹部皮下大面積呈紅紫色。體表淋巴結腫大。

  磺胺六甲氧嘧啶等磺胺類藥物治療有效。

  七、豬瘟

  一般地,如果沒給母豬打過豬瘟疫苗(單聯苗、二聯苗或三聯苗),哺乳期仔豬很可能就發生無名高熱,便秘,皮膚髮紺,喝髒水,食慾時好時壞,後期下痢;母豬打過豬瘟疫苗時,沒斷奶的仔豬不會發生豬瘟,如果仔豬出生後6周以內打疫苗,反倒因母源抗體干擾,造成免疫失效,待長到小豬、架子豬、肥育豬時就有可能發生非典型豬瘟。

  八、豬肺疫

  體溫升高到41℃~42℃,呼吸困難,犬坐姿勢,耳腹部出現紅色斑點,頸下嚥喉急劇腫大,觸診堅硬有熱痛,口鼻流白色泡沫,腹瀉消瘦。

  定期注射豬肺疫疫苗。治療用磺胺類藥物及抗菌素。

  豬夜間吃食正常,翌晨死於圈舍內,死前未見發病症狀。慢性豬肺疫患豬體溫升高到41~42℃,呼吸困難,呈犬坐姿勢耳、腹部出現紅色斑點,咽喉急劇腫大,觸診堅硬、有熱痛,口鼻流白色泡沫,腹瀉、消瘦。

  防治:加強飼養管理,飼料配合要適當。每年定期注射豬肺疫氫氧化鋁甲醛菌苗1~2次,每次5mL;青黴素,每千克體重萬單位,氨基比林15mL肌肉泊射,每天2次;20%磺胺嘧啶鈉10~40mL肌注或靜注;大青葉、生石膏、山豆根、大黃、魚腥草、黃芩、黃柏各25g,水煎服,連用2~3劑。

  九、流感

  豬流感多發生在晚秋或氣溫突變的天氣。豬得了流感以後,往往成為 百病之源 ,特別是體溫升高、咳嗽等症狀,會成為許多大的疫病的先兆或誘因,如不及時控制,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豬突然發病,體溫達40℃,食慾減退,咳嗽、流涕、結膜潮紅,易反覆。

  防治:加強飼養管理,保持圈舍清潔乾燥,定期用20%的燒鹼水消毒;安乃近或氨基比林10~20 mL肌注,每天2次,連用3~5d;病毒靈10~20mL,慶大黴素5~10mL肌注,每天2次;青黴素,每千克體重2~3萬單位,用普魯卡因液10mL 溶解後肌注,每天一次。

  十、風溼病

  該病主要受賊風、豬舍潮溼、寒冷因素影響,突然發病。受害肌群機能障礙,腰背和四肢風溼患豬較多,表現腰硬如板,運動不靈活,初期粘著步樣,緩慢短步,病情加重後,四肢伸直不能站立,臥地不起,強行扶起,四肢及全身肌肉震顫,體溫稍高,食慾減退。疼痛嚴重時,發出尖叫聲。如早期治療,較易於治癒。





農貳代小蔣


立秋之後溫差變大,豬病越來越多。秋季做好豬群的驅蟲,口蹄疫疫苗,注意溫差,及時關窗戶,消毒。投一些抗病毒藥物如板青顆粒和呼吸道的藥物如麻杏石甘散,來預防病毒疾病和呼吸道。注意豬場的溫度。最近非洲肆虐,做好豬場疫苗,消毒工作,禁止外來人員入內。


聊聊養豬那些事兒


秋冬季溫差大,為了保暖而豬舍密閉,從而舍內溼度增加,溼度大是百病之源,所以要注意通風,北方冬季寒冷,開門窗是不可能的,要利用熱風爐進行排溼增溫。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減少和預防,感冒、咳嗽、腹瀉等疾病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