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父母的自我学习很重要,问题是怎么学?

很多人让我推荐好的教育类书籍,我也经常给别人发书单。然而,时间长了,我发现有些人压根没看;而有些人看了觉得不错,但是棘手的问题依然没解决,还是很苦恼;只有很少的人说这本书解决了他的问题。也就是很多父母的最大痛点不是“该不该学”,而是“该怎么学”。既然咱们都认可父母学习这事儿很重要,那接下来就讨论一下怎么去做这件重要的事儿。

你已经带着满满的动力出发了,决心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教育水平。有了这个学习内驱力真是太棒了,但在学习教育的道路上,你依然会遇到一些挑战。

挑战一:教育的知识浩如烟海,看不完的书和文章,听不完的课。父母的时间有限,怎么办?

挑战二:怎么有些说法会矛盾?该信哪个啊?

挑战三:花了好多时间学习,学的时候都懂了,但是到了用的时候却还是老样子,怎么破?

这三大挑战其实涉及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成年人学习

成年人学习和小孩子学习有什么不一样呢?

成年人学习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目的性很强,遇到了问题,产生了需求,就去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比如没孩子的人一般不会去学习育儿知识,甚至是有些父母只要没有遇到棘手的让自己头疼的问题,也没有学习的需求。目的性强是个好事。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知道自己该学什么,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也会去自发学习,这就是学习的内驱力。因为学习的目的就是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得个漂亮的考试分数,因此和以往在学校学习的显著不同就是必须完成“理论到实践的应用”,学习成效体现在应用效果上。

成年人学习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以自学方式为主,这对学习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对于学习能力不足的人,就会出现学习困难、不见成效的问题。不是上了很多年学,就有强大的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不仅影响到父母学习育儿知识,也会影响工作上的进步速度。

再回过头来看,第一个挑战其实就是学习内容的选择。第二个挑战是学习中的独立思考。第三个挑战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我们来一一破解。

学什么

前面说了,成年人学习的目的性很强,这是好事。但是另一面就是容易有功利心,只想找一个灵丹妙药拿来就用,快快把自己正在头疼的问题搞定。然而你会发现那句老话是对的——欲速则不达。

我把教育类的学习内容分为三个层级。

最底层是“道”,也就是理念,是最根本的解决问题之道。

大道至简,朴素的一句话其实蕴含了精髓,真的掌握了精髓,就能无招胜有招,举一反三。举个例子,比如说“关系先于教育”,如果父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就知道从小在老家长大的孩子接回来各种坏毛病该怎么办。孩子不在父母身边,和父母的感情不深,这时候再去对他各种纠正,只会导致孩子对父母产生排斥心理。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先建立亲子关系。你会发现,很多教育的书都会讲到关系,甚至是讲学习内驱力的书都讲了亲子关系至关重要。亲子关系不好,父母说的即便是至理名言,孩子也不会听,也可以说是不愿意听。

但是学习“道”有一个难点,就是很抽象。没有经过反思、体验、试错、困顿,你都不能真正理解它,更不用说用好。道的数量不那么多,掌握起来(我说的是真正的掌握)难度比较大。一旦掌握,就不用赶着学习各种东西,你就有了解决问题的直觉。

中间一层是“方法论”,解决了某一个领域的做事方法,比如沟通方法论、情绪管理方法论。相比起“道”,方法论更靠近应用层,学习起来感觉更具象。但依然需要自己进行很多思考。比如情绪管理有一套方法,但是具体应用到自己身上该如何做,依然要靠你解决这个问题。

最上面一层就是“攻略”,也就是“操作手册”,比如暑假游上海迪斯尼攻略,非常具体,拿来就能用。但是换成平时,换到香港迪斯尼可能就不适用了。攻略多如牛毛,因为情况变化了,攻略就不一样了。

那么,你平时学的主要是哪一类?如果你主要学习攻略,就会发现要学的东西多的根本学不完,操作起来也非常复杂,效果也经常不可预期,唯一的好处就是不用动脑子,照着“菜单”一步步做就可以了。如果你能沉下心来学习一些“道”和“方法论”,短期内也许不能立刻上手,但是时间长了,整个认知和实操层面的提升是很明显的。而且越到后面,你越发现层出不穷的书籍和课程都是遵循这些理念和方法论的。只要勤于思考,就能够从一招衍生出千百招。

我平时学习,大多选择理念和方法论类的内容,帮助自己摆正心态,掌握一些方法。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也会少量选择攻略类,更多的是为了获得信息,而不是学习某种方法。要注意,有些书籍或者课程会覆盖三个层次,而有的则有所偏重。

尽管你很想快速搞定那个棘手的问题,但是父母还是要对整体的教育思想有一定了解,碎片式的一招一式挺难在长期范围内产生积极影响,因为教育是一个广度和时间跨度都很大的项目。

信哪个


教育属于社会学科,不像物理数学那样有唯一解。比如,你会看到有些父母比较宽松,孩子成长的比较好;而有些父母比较严厉,孩子成长的也很不错。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因为孩子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的性格和需求不一样。就像川菜很多人爱吃,粤菜也有很多人爱吃。

教育上常说的一句话叫做“因材施教”,说的就是教育方法必须建立在被教育者的个体基础上。这也导致了教育这事儿不可能不动脑子,照搬照抄,拿来就用。也导致了任何专家都不可能解决你们家的问题,因为他不了解你的孩子。父母偷不了懒,因为只有你和孩子朝夕相处,你最有机会观察他、了解他。父母必须把学到的教育手段进行整理分析,选择并创造出最适合自己家孩子的方法。

刚才说的是实操手段。在理念部分,差别没有那么大,教育学上还是有一些共识的,比如说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对教育成效有一定影响。但是,理念也远没有达到物理“牛顿力学定律”这样统一的程度。在教育心理学上,还是存在很多派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育,甚至有的是直接对立的。在心理学上,发生过一些经典实验和理念在多年后又被推翻的事件。

作为父母,时间有限,很难学习很多教育理论,我非常理解。不过,当学习别人的纯经验(比如我的女儿是如何考上北大的),以及听到一些专家的论断时,一定要加以思考和甄别,保持“批判性思维”。昨天我在群里看到有人转发一个教育专家演讲的30秒钟短视频,我觉得就有一些不对的地方,后来有人在群里说,她说这个话是有一定的背景的,不能断章取义。我很赞同,但同时也想到如果有的父母只看到这个短视频并不假思索相信了会怎么样?

这也带来另外一个问题,碎片化学习。在我看来,碎片化学习这个词有两个涵义。第一个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这个当然没问题。第二个是学习碎片化的内容,比如短视频、微课堂、网上的文章,这就要特别注意,这个学习内容的背景、应用场景和科学基础是什么?因为篇幅有限,这类的学习内容往往没有前因后果,直接抛出一个论断,如果缺乏大的系统化了解,可能会产生理解偏差。我也看这样的内容,但因为我有系统的知识框架,很容易知道这篇文章在谈哪个领域哪个事情,作者的看法是怎样的,和目前主流理论一致吗?我和他的看法一样吗?更多是一种多样化观点和分析角度的了解,而不是全盘接收,拿来就用。

用不好

相比起前两个挑战,这是更大的一个问题。好不容易选定了学习内容,进行了思考,付出了时间,怎么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啊?

最大的瓶颈就是“理论到实践”的这一步转化。不是上过语文课的人就能写一篇好的工作报告,不是上过计算机课的人就能写个小程序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不是物理考高分的人就能把家里的电路搞定。理论到实践本身就很难,更不用说我们的基础教育在这方面一向薄弱。

说这个,是想正确设置大家的预期。不是看了一本书,生活就能改变了。你要吸收作者的观点,再加以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理念。同时去分析自己、分析孩子、分析家庭、分析问题,寻找适合的解决方案。最后,再结合已经消化吸收的理念,与应用相结合,解决问题。对于不成功的部分再进行反思和调整。

这很不容易。从阅读中汲取到足够的营养并转化为行动,让自己的生活发生改变,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不多。更何况,在阅读过程中先就有一个瓶颈,阅读理解能力。对于阅读能力欠佳的人,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学习,一层层损失,等到了应用的时候已经剩不下多少了。

相对于阅读,听课是往应用层更推进了一步。因为老师结合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学经验,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并采用了多项教学手段去刺激学习者的大脑,改变学习者的认知和情感,从而巩固学习的效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线下课(面对面的课堂)的效果大大好过线上课(纯音频)。在学习时,不能只看经济投入,还要考虑到自己的时间投入和学习效果。

相比起听课,践行是向应用更迈进了一步。通过打卡、有人监督指导等方式,给你一定的压力让你用起来,并在应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除了看书和听课,学习的方式还有咨询、和他人讨论、自我总结等等。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自我反思、实践、调整这个过程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是程度差异罢了。自己看书,就全靠自己。跟着老师听课、实践,他能给你一些反馈。正如我们前面说的,教育这事儿不可能不动脑筋,也不可能由别人代劳。


大实话


说了这么多,简单粗暴地总结一下:

拿起书就犯困,一本书看了好几个月都没看完,看过的部分又毫无印象的人,索性就别耽误时间了(孩子的成长耽误不得),早点放下书,找一些好课程,跟个好老师学习吧。

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人,稍微突破一下自己,看一些经典书籍。虽然阅读过程可能比较艰难,但是收获真的不一样。

没有体系,学习完全碎片化的人,这不能算作真正的学习。时间可以碎片化,但是学习的过程就是要建立一个体系,没法碎片化。东一榔头西一棒,除了增加谈资,没有太多实用价值。

看了好多书听了好多课,却依然做不好的人(不是十全十美,是有所突破),不要再屯书买课了。你现在的问题出在自己身上,知识不能转化为生产力,赶紧开动脑筋,行动起来吧。

祝愿大家在父母的自我进化道路上,学习愉快。


我们都知道父母的自我学习很重要,问题是怎么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