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拥有湘军40多万,手下将领都拥护他,他为什么不做皇帝?

无人机科研及应用


“功高明主眷,心苦后人知”明末名将袁崇焕写下自己的无奈。二百多年后,有个湖南人对这首诗应该会有相同的体会,只不过这个曾国藩比袁崇焕要幸运太多!

1864年7月19日正午,随着一巨响,围困二年之久的南京城,终于被湘军攻陷。千里之外的北京,以慈禧为首的满清贵族则焦急等待着,他们害怕曾氏兄弟趁机造反!

曾国潘确实有令人害怕的理由。早在1861年10月,朝廷特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着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并浙江全省军务,所有四省巡抚提镇以下各官,悉归节制。”有财权,并且他还拥有一支身经百战的军队,他们都来自曾的家乡湖南,他们只效忠于曾国潘。曾是位杰出但冷酷的将领,他指使曾国荃杀掉八千名太平军战俘,砍头一直从早上砍到晚上。他说“既已带兵,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人为悔!”

但只有他的亲人和少数挚友知道,曾国潘无意夺取天下,建朝称帝!

他最大的希望是回到书堆里,当个正常的文人,没事写写对子,练练书法,平静过一生。是的,他曾经怀疑朝廷官员的腐败、贪婪、无能;但他从未质疑皇帝本人。不管朝中大臣说什么或做什么,他始终相信为人臣子就必须遵守君臣之道。

或许在旁人看来,代表权力最大化的皇位值得拼死追求。但在曾国潘看来,特别是他所处的乱世,权力是不祥之物,权力让他害怕失败,让他害怕辜负加在他身上的重大责任。他知道勤于政事的皇帝终身活在恐惧之中,整个国家的重担压在肩上,从即位至死,皇帝的一生是活在众人挑刺的目光下。曾国潘虽未当过皇帝,但在安徽,他身兼重任,时时担心受怕。那段日子,是他有生以来最苦的日子。他说:“自古握兵柄而兼窃利权者,无不凶于国而害于家。”

1865年正月,曾国潘向清廷请病假,他希望人们将他遗忘,好让他告老还乡。可朝中大臣忘不了他,常常在指责他弟弟曾国荃时,不忘这个哥哥曾国潘。暗中骂他爬上高位,全凭运气。他想回到老家过好晚年,可朝廷偏偏不放人,直到1872病死在任上。


民国不晓生


曾国藩前半生呆板的让人无奈,后半生圆滑的让人恐惧。


这种性格上的转变直接影响了曾国藩的后半生,正是曾国藩后半生的圆滑才保全了自己的地位。历代王朝之中,很少有权臣能够全身而退,曾国藩拥有着节制“四省军政”的大权,还是作为湘军的实际掌舵者,不仅仅没有落得挫骨扬灰的悲惨下场,反而成为了后世中的“中兴之臣”。


这其中的意味太值得我们思考了!


为什么统兵四十万的曾国藩不趁机格局江南之地,坐地称王,成为名正言顺的皇帝呢?


这个问题或许很多人都曾经想过。


曾国藩是个深受儒家文化所洗礼的士人形象。在这一点上,儒家文化对他的洗礼之深恐怕很多人都能感受到。


“忠君爱国”对于他而言更是一生的政治教条。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儒家传统文化对于曾国藩人格的塑造有极大的影响,而曾国藩几乎将这句话深深地刻印在了骨髓里面。


在剿灭太平天国之后的曾国藩就算他在江南之地有翻云覆雨的本领,但是骨子里面的那个道德标尺却时时刻刻的在提醒着他:


要做一个“忠君爱国”的臣子。


教条主义对于曾国藩这位传统读书人荼毒之深,逼迫这曾国藩成为一个忠臣,一个能臣,一个“扶大厦于将倾倒,挽狂澜于既倒”的中兴之臣。


理解了这一点,可能大家都会想明白为什么曾国藩没有称帝。


称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可是曾国藩如果真的称帝了,他这一生所标榜的圣人形象就完全被自己打翻了。很明白,曾国藩不想这么做,也不会这么做。


看过曾国藩传记的读者相信大家都会发现,曾国藩这个人的“自制力”、“自控力”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每天的生活除了读书写字,就是按时反省自己,他的一生都在想着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儒家圣人形象。


所以天平天国的确是被曾国藩的湘军剿灭了,凭借这份不世之功,清政府曾经许诺的封曾国藩为王的承诺不仅仅没有兑现,曾国藩反而还主动示弱将自己一手打造的湘军几乎尽数解散,这种格局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做到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但是曾国藩这么做了!!!


他不仅仅保全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还让自己成为了后人顶礼膜拜的圣人。


而且如果曾国藩不这么做,清王朝是一定会联合绞杀曾国藩的湘军的,身败名裂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曾国藩不解除湘军的话,或是坐地称王称霸的话,如今的他一定会是被死死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曾国藩如果真的当了帝王,就能够挽救这个乱世。可是,在晚清那个动乱的格局中,已经并非一人之力能够改变的,它所需要的是在末世洪流之中被命运的车轮一步步的推向文明的国度。


历史总探长


第一,是湘军总数最高峰时近40万,而非曾文正能指挥调动这40万湘军。40万包括了刘长佑刘坤一系的和左宗棠一系的及李鸿章一系的淮军及胡林翼一系遗留下来的部队,还有席宝田一小系等等。曾文正真正能直接掌握的,不会超过20万。曾国荃手里的5~7万骄兵悍将,只听曾老九的,而曾老九骄横无法,个性强悍,对大哥的话也是半听不听的。鲍超手下2万左右的湘军,虽战力强悍但军纪极坏,也不易制约。曾文正真正能得心应手指挥的不过是杨岳斌彭玉麟手里的2~3万长江水师而已,水师不能北上平原作战。曾文正有知人之明,知己之智。儒家弟子,以天下苍生为己念,忠君爱国之思想深入骨髓,他是不能反也不会反。


1027和达货架制造


“一群靠鲜血和头颅拼出血路的‘乌合之众’”。

这句,是当时权威对攻下太平天国后的湘军的评价。

这群所谓乌合之众的统领曾国藩,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任何时候都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这个优点,也成了曾国藩最终没有称帝的主因。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类俗语,曾国藩再熟悉不过了。

熟悉历史的曾国藩知道,攻下太平天国后的自己,即将迎来慈禧太后的“卸磨杀驴”。

通常,面对这种情况有两种抉择:一是自断臂膀;二是反,也就是传说中的“黄袍加身”。

最终,曾国藩选择了前者,一直努力在清朝做他的“汉臣第一”。这以后,慈禧要兵,那就给兵,慈溪要权,那就给权,愣生生把自己的双臂悉数奉上了。

曾国藩的这一选择,表面看是因为他的“忠”,实际上,却是因为他这种选择乃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背后的原因,抛开湘军锐气已消、时机不允许称帝以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左宗棠。

左宗棠此人,既能成就湘军,也势必可以败湘军,这点,极有自知之明的曾国藩再清楚不过了。如此,他要称帝,能成吗?


记者李满


我觉得很重要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曾国藩作为晚清的中兴重臣,其本身儒家忠君思想是十分的根深蒂固,这给其实可以从曾国藩家书中可以看到。

2、当时中国虽说有天平天国、洋人,清政府摇摇欲坠。但是也不想北洋时期那样军阀割据,清廷还是正统,一旦有造反的必定会群起而攻之,枪打出头鸟,正愁没战功。

3、曾国藩没有称帝野心,在客观上对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强侵略起到了积极作用。当时,太平天国首都天京被攻陷后,尚有余部三十万人活动于各地,北方的东西捻军方兴未艾。

综合以上表现曾国藩不造反的原因。但是,不代表他不会因为机缘巧合而成功!


小玥历史


有网友问曾国藩40万湘军为啥不当皇帝呢?而且他还有大批太平军降兵。其实只要曾国藩敢于造反可能不用1年时间全家就上断头台,要遭千刀万剐之刑了。

首先,曾国藩的军饷都是其他省份提供的,他如果造反军饷从哪里来?没有军饷,那些雇佣兵性质的湘军能给他去打仗?就是因为没钱,曾国藩才在战后大规模裁剪湘军规模。

其次是40万湘军真正服从他的只有曾国荃的5-6万湘军,其他的湘军统帅比如左宗棠,还有全部洋枪洋炮的淮军统帅李鸿章,都不会跟着曾国藩造反,他们本身就矛盾重重。他们之间的矛盾,有兴趣网友可以自己看书。

另外在曾国藩周围到处都是“敌人”,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富明阿、多隆阿、僧格林沁、冯子材等的军队都驻扎在浙江、江苏、江西、湖北、安徽等地。

这些都是名将,在清军剿灭太平天国战争当中出现了两大名将,被称为“多龙超虎”,其中1个是八旗军将领多隆阿,另外1个就是湘军奖励鲍超。

关键是曾国藩嫡系湘军在天京都发了大财,那些抢来的财物都用船运回湖南,顿时长江中千舳舻千里。这个时候大家都已经在外拼命数年到十多年,现在发了大财该回家盖房子、买田、娶小妾享福了,还有几个人愿意跟着曾国藩去造反?关键就是跟着曾国藩去造反,最后也还是得到这些啊?现在已经有了就没有必要了。


深度军事


曾国潘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是晚清重臣,同时也是他一手创办了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曾国潘所处的时代,满清已经走向了衰败,甚至已经是注定将会走向灭亡,曾国潘创立的湘军身经百战,可以说是兵多将广,而曾国潘在扫荡太平天国时,节制多省,直接掌控了地方大权,另外加上咸丰皇帝1861年病逝,曾国潘直接取清朝而代之,建立一个新的汉王朝其实是完全可行的,但是为什么曾国潘他拒不称帝呢?

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曾国潘他是有所顾虑的,如题目中所说的,湘军有40万之重,但是这40万军队虽然全部由曾国潘组建,但是并不是由曾国潘一人调度,并且起兵称帝,并非寻常之事,一旦造反这些部队是否还会继续听令于曾国潘这都不得而知。这就成为一个不稳定因素,这只是其一。

第二,曾国潘一旦造反,很有可能面临群起而功之的局面,虽然左宗棠曾经给曾国潘送过书信,写有“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有暗示曾国潘称帝的意思,而另外一位晚清重臣李鸿章还是曾国潘的弟子,但是当曾国潘真的称帝时,这些汉臣是否会响应他,愿意接受曾国潘领导,曾国潘必然也要掂量一下。另外蒙王僧格林沁还有一只强大的骑兵部队,官文还有20万大军驻扎于武昌,一旦曾国潘称帝,这些四方之敌也必须要面对,不然结局可能将和天平天国没什么区别。

第三,即便曾国潘称帝成功,推翻了满清,他将会得到的其实任然只是一个烂摊子,整个中国的局面,其实不会发生更本的变化,反而可能由此导致分裂,战乱,和外来侵略,曾国潘是否有能力彻底改变中国当时的现状,这对曾国潘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旦失败,很可能留下来的就是一个千古骂名,这笔帐也是不划算的。

所以曾国潘拒不称帝,其实从当时的局面来看,这其实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在无法彻底改变中国局面的情况下,也不至于让局面更加恶化,于曾国潘本人,虽然也许失去一次机会,但是也可能免去接手清朝搞出来的烂摊子,和李鸿章一样去背黑锅了。


玄坤


曾国藩不想,不敢,也没有能力称帝。

很多人吹捧曾国藩是王阳明后的惟一圣贤,千古第一完人,但在清朝皇帝和慈禧太后这个老不死的眼里,他就是一高级奴才。如果他真的称帝造反,就连奴才都不如了。

曾国藩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发起洋务运动,名列“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成就无人可出其右。他不但功高盖世,而且个人修养近乎完美,考虑到晚清那个国家危亡,官场龌龊的环境,曾国藩简直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称他为当时之“圣人”、"国之砥柱"并不过头。

但曾国藩是不想,不敢,也没有能力称帝的。如果称帝的话,他就不是曾国藩了。

一是不想称帝

且不说曾国藩远远没有达到造反称帝的能力,假设慈禧太后和大清皇帝搞一出禅让制,主动让出皇位给曾国藩,聪明如他恐怕也不会坐这个位置,换做你我也不会,为啥呢?

当时的晚清已是内外交困,摇摇欲坠,在世界列强窥伺之下,无论谁当皇帝恐怕都很难挽救时局,只能乖乖给洋鬼子当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头子,被列强任意欺压凌辱,没有任何力量反抗,充其量不过是从满清皇帝手中接过黑锅,继续当国家和民族罪人而已。

当然,如果你只是想过把瘾就死,做一个昏庸无道,沉溺享乐的皇帝,不管国家危机、民族存亡之类的宏伟目标也就罢了,但曾国藩不是,他绝不会得过且过,却真心无力回天。

与其如此,还不如老老实实做大清的柱石和忠臣,既不用背锅,还可以被万人敬仰。

二是不敢称帝

曾国藩是著名理学家,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修身律己,忠君爱国,经世致用,是他终生信奉不变的信条,也是他被后世尊为“圣贤”的根本。有人天真地认为,曾国藩若是打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会赢得汉人支持,推翻满清统治,简直就是开国际玩笑。

虽说满清是异族,但毕竟是中原之主,曾家上溯多少代都是大清顺民,曾国藩又是在满清皇帝信任和支持下,才取得空前成就。若是称帝,一是不感谢组织培养,是为忘恩负义;二是造自己主子的反,是为不忠不孝,严重违反其人生信条和社会规则,不被称为“三姓家奴”就要烧高香了。

权衡一下,与其毁了一世英名,被人唾骂,还不如忠臣做到底,今后名垂青史。

三是没有能力称帝

曾国藩的湘军战斗力颇强,但那是相对无能的满清八旗兵,以及后期战斗力下滑的太平天国军。实际上,湘军人数远远没有40万,充其量10万左右,左宗棠、胡林翼、曾国荃、彭玉麟都不是等闲之辈,未必唯曾国藩马首是瞻,更何况如李鸿章的淮军、僧格林沁的蒙古铁骑等,跟他都不是一路人,实力不可小觑。

何况清廷对曾国藩及其湘军早有防范,让湘军担纲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一定程度也是消耗湘军实力,防止他们趁机做大做强,如果曾国藩据南京造反,很可能坐守而败。

退一步讲,就算曾国藩对清廷占于上风,甚至以攻为守,挥师北京,但以慈禧太后的尿性,哭着喊着向洋鬼子求援,洋鬼子搞出一个“八国联军”来剿灭曾国藩也是很可能的,因为他们只喜欢慈禧这样跪舔自己的人,绝不希望中国有一个大有作为的皇帝,跟他们对着干。


综上所述,以曾国藩的政治头脑,他心里一本账算得清清楚楚,绝不可能造反称帝。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功高盖主,手握重兵打死不反

曾国藩为何不举兵造反,自立为王。曾国藩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全程,其一手创办的湘军,在太平天国起义运动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这么说,没有曾国藩的湘军,太平天国起义运动就不会失败,据说湘军最鼎盛的时候拥有50多万人,只需要曾国藩跺一跺脚,清朝廷就会抖三抖!

慈禧高明手段,安排两个人的限制

虽然曾国藩手握50万重兵,但是其却没有揭竿而起,取代病入膏肓的晚清政府自立为王,根据当时的局势来分析,曾国藩之所以不起兵造反,主要是因为受到了这两个人的限制,第一个是左宗棠,第二个是李鸿章。在平定太平军的时候,慈禧太后为了能够制衡曾国藩,重用左宗棠,并且一手扶持左宗棠,创办楚军,与曾国藩分庭抗礼,即便是曾国藩要造反,也需要掂量掂量左宗棠的份儿李鸿章作为曾国藩的弟子,其志存高远,不甘居于曾国藩的手下,后来,因为受到了慈禧太后的赏识,李鸿章一手创办的淮军,全军配备了当时相当先进的火枪火炮,是一个十分厉害的

角色,曾国藩明白,一旦自己造反,那么左宗棠和李鸿章将是自己的强敌,能不能打赢他们还不好说,在曾国藩打败太平军以后,其成功的占领了南京,拥有了最佳的起兵时击其部下,劝说曾国藩造反,让其效仿赵匡胤黄袍加身,当场被拒绝,曾国藩明白,名不正言不顺是不可能成功的,再加上当时的湘军内部分成两派,矛盾不断,人心不齐,一旦造反,几乎是很难有胜算的!

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曾国藩留下了一句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的诗词警句彰显了自己对清朝的中心。


回望历史今天


曾国藩的权力巅峰,是在消灭太平天国之后。当时的曾国藩,拥兵三十多万,不仅官居两江总督、钦差大臣、协办大学士,还节制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军务,自巡抚、提督等以下文武百官全部归他节制。

不仅如此,在当时全国的八名总督中,有三名湘系,全国十五名巡抚中,也有七人属于湘系,至于担任各地官员的湘军将领更是不计其数,可以说,此时的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势力,几乎把持了半个大清帝国。也正因为如此,想劝曾国藩自立称帝的人,是一拨接着一拨。

但曾国藩最终还是没有迈出这一步。因为,曾国藩心中明白,当时的湘军虽然名义上有30多万,但真正归属曾国藩直接指挥的,只有大约12万人,而其中真正的嫡系部队,只有归属弟弟曾国荃指挥的5万人马,而其他各部,跟曾氏兄弟,多少都有点不同程度的矛盾。

更不用说,为了抑制曾国藩、分化湘军,慈禧也在湘军内部,也是不断扶持曾国藩的反对派。比如左宗棠,他曾经是曾国藩的核心幕僚,但后期却与曾国藩逐渐疏远,对此慈禧见缝插针,在1863年提拔左宗棠为闽浙总督,使得左宗棠率领几万湘军从曾国藩麾下分化出去。另外,和曾国藩决裂的,还有他的老部下,江西巡抚沈葆桢。

在这种背景下,虽然曾国藩名义上号称节制四省军务,但浙江的左宗棠和江西的沈葆桢,已经难以为曾国藩所控制。同时,在慈禧的扶持下,另一股抑制湘军的势力:淮军,此时也迅速崛起。虽然李鸿章曾是曾国藩的门生,但李鸿章和他的淮军显然也不是曾国藩所能控制的。

并且,湘军虽然强大,但主力以水军最强,骑兵力量依然非常薄弱,所以北上作战,湘军水军相比于清廷的八旗骑兵并无优势,而当时满清还有60万绿营兵,曾国藩在军事上并无优势。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湘军内部,军官贪财,士兵厌战,小集团分化严重,军纪涣散和贪污腐败之风也愈演愈烈。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一句,经过十多年的征战,湘军已经不复当年锐气,在到达巅峰之日,也是衰落之时。盛极而衰,是当时湘军内部最真实的写照。也正因为此,曾国藩最终选择退一步海阔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