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身上的疾病頻頻傳給人類,這事兒有得救嗎?

動物身上的疾病頻頻傳給人類,這事兒有得救嗎?


隨著旅遊業、飲食業和寵物業的發展,人們與動物的接觸機會越來越多,動物疾病越來越多地向人類傳播。因此,動物學家和傳染病專家告誡我們,為了自己的健康,要和動物保持適當的距離,和動物接觸時要採取適當的防範措施。


動物疾病對人類危害嚴重

隨著人類進入農業社會,剩餘農作物出現了。怎樣處理多餘的糧食?養殖業隨之出現,在野生動物的馴養過程中,野生動物身上的病原體也相應地傳播給了人類。比如,天花是由牛傳染的,流感是從養豬開始的。

另一方面,人類發展經濟和不斷滿足自身需求的活動,也增加了人與動物親密接觸的途徑。比如,獵殺野生動物和食用野味,使得人與動物的接觸越來越多,病原微生物不可避免地會從動物傳播到人。

動物身上的疾病頻頻傳給人類,這事兒有得救嗎?

傳播猴天花的草原土撥鼠

數千年以來,人類一直在與來自動物的傳染病作鬥爭。歷史上曾有多次因為接觸動物引起的人類傳染病大流行,並對人類造成了極大的損失。3000年前人類就有了天花這種急性傳染病,古代中國、印度和埃及都有相關記錄。天花流行迅猛,致死率極高,因而被稱為“死神幫兇”,曾造成至少1億人死亡,另外2億人失明或留下痘皮後遺症——終生疤痕。而天花病毒是人們圈養的牛身上的牛痘病毒的變種。

在1400年前,羅馬帝國因鼠疫大流行造成人口死亡過半,從此一蹶不振。中世紀鼠疫多次在歐洲流行,人的死亡率達40%~60%,造成社會的極大恐慌和動亂。據估計,有史以來,全世界死於鼠源性疾病的人數遠遠超過直接死於各次戰爭的人數。自公元520年至20世紀40年代,死於鼠疫流行的人數達1.5億人。


動物疾病加速向人類傳播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相繼發現了30多種新的傳染病,這些疾病的病原體幾乎都來自於動物。動物與人共患的新疾病有兩種,一種是全新的病毒,如這次危害人類的新型冠狀病毒;更多的是第二種,也就是老病毒的新變種,比如禽流感早在100多年前就出現了,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了十幾個變種。

動物身上的疾病頻頻傳給人類,這事兒有得救嗎?

處理患禽流感的雞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上,動物病原體侵襲人類並不鮮見。但進入現代社會後,我們卻發現動物疾病侵襲人類的頻率越來越高。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的專家馬克·伍爾豪斯指出,目前能夠感染人類的已知病原體共有1407種,其中58%的病毒、細菌、寄生蟲、真菌等病原體來自於動物。目前,170多種病原體正在“生成”或“再生”。根據過去25年來的紀錄,每年都會有一兩種新生或是變種的病原體首次侵襲人類。

動物疾病向人類傳播數量增多、速度加快都是很正常的現象,人類需要追求更多的物質享受,就需要有效地開發自然資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的足跡涉及到的區域會越來越大,人類現在居然可以到太空、深海,接觸到新病毒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多。即便是對自然界進行可持續的開發,接觸到野生生物的機會也比以前大得多,新生疾病的概率也就大得多。

動物身上的疾病頻頻傳給人類,這事兒有得救嗎?

連蟒蛇也成了人們的寵物

當然,人類會因為動物傳染病而滅亡的說法有些杞人憂天。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類在探索自然的過程中,雖然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新病毒的威脅,但是人類對付新病毒也因此有了經濟基礎和技術支持。一旦有新的病毒即將出現或者出現,全球的傳染病研究機構都會想辦法。在過去,天花可以肆虐幾千年而人類束手無策,導致上億人死亡。到了現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醫學專家就可把新出現的病毒控制住。


建立動物傳染病預警系統

傳染病和其他自然災害一樣,預報和預警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預報傳染病比天氣預報困難得多,目前還沒有成功的案例,傳染病的預報研究剛剛起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主席貝爾納·瓦萊特博士曾經表示:“傳染性動物疾病需要在早期就進行控制,這樣就可以防止它們蔓延,成本也低。”

要有效地控制動物疾病向人類傳播,首先得建立一個全球性的預警系統。目前,全球性人畜共患疾病預警系統已經由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啟動。全球預警和應對系統是構思的第一個聯合預警和應對系統,目的是對全世界動物疾病作出預報和應對。

此前,歐盟已經建立起一套統一的家畜家禽傳染病防疫體系,以隨時應對可能發生的動物傳染病。當傳染性很強的重大疫情首次暴發時,電子監控和通報系統將全天候運作,歐盟及各成員國會不間斷跟蹤傳來的疫情信息,並及時做出必要反應。歐盟各國2500多個獸醫防疫機構通過電腦系統已形成一個緊密網絡,以對境內的家禽家畜及其製品的交易進行監控,以保證在出現問題時可以迅速回收產品,並採取恰當的控制措施。

動物身上的疾病頻頻傳給人類,這事兒有得救嗎?

可用電子射頻標籤監控動物疾病

美國農業部部長約翰斯表示,為了防止動物傳染病的蔓延,在全美範圍內強制推行牛、豬、羊、雞等家禽家畜的動物電子身份證制度。動物身份證內會置入一種射頻電子標籤,可以對動物疾病進行監控。射頻電子標籤可以方便監控者實現遠距離讀取數據,也不會讓動物受到驚嚇。該計劃的目的是限制動物傳染病爆發的範圍,使政府能在爆發48小時內追蹤可能受到感染的雞、豬等家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