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公安检查站一线见闻:没有证明,不准通行!

2月6日,雨,武汉“封城”第15天。半个月来,按照市政府部署要求,武汉市区各处公安检查站24小时全警坚守岗位,以细致、精致、极致的态度,确保运送疫情防控物资车辆、人员安全有序通行。

不带身份证、没有通行证明、乘车人员体温不符合要求、载有野生动物和活禽的车辆,一律不准通行!在武汉市公安局的2个公安检查站,记者随警作战体验一线民警的严格执法。

物资运输车辆顺畅通行

时间:15时30分

地点:郑店公安检查站

人物:民警夏建林、辅警戴欢

“您好!请下车出示通行证明、接受体温检测、登记个人身份信息。”15时30分,一辆红色卡车从武汉南收费站的进城方向驶入江夏区公安分局郑店公安检查站,辅警戴欢对司机说。

“我们是从山东临沂来的,路上跑了12个小时。”司机田师傅一边走出驾驶室一边说,车上满载着10吨蒜薹,将运往位于江夏区的中百仓储,用于保障武汉市民的蔬菜供应。

利用郑店卫生院医生为田师傅测体温的时间,戴欢抓紧登记他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

“不担心自己感染吗?”记者问佩戴口罩的田师傅。

“呵呵,怎么会不担心啊。可这个活总得有人干嘛。”

检查完毕,田师傅发动车辆离开。

“路上慢点开,感谢您对武汉的支持!”带班的检查站副站长夏建林和戴欢立正敬礼。

郑店检查站是距离雷神山医院最近的一个检查站。目前,检查站每天检查300余辆车、400余人。夏建林说:“这段时间,受雷神山医院工地建设影响,进出工地的私家车和卡车比较多。”

说话间,一辆白色轿车驶入检查站。车上有3个人。

“我们是雷神山医院工地工人,这是我们的通行证明。”一边测体温,他们一边向民警出示相关材料。

不到3分钟,检查完毕,车辆放行。

路对面的出城方向,民警拦下了3辆从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开来的私家车。车上走下7人。

“我们是负责雷神山医院空调安装的工人。”一名工人对记者说,“现在我们负责的工程已经结束,要回老家荆州了。”

“你们回去以后千万记得要自我隔离14天。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一边检测体温、查看证明、登记信息,夏建林一边叮嘱他们。

从武汉“封城”开始,夏建林就和兄弟们三班倒执勤,下勤后到检查站的宿舍备勤,一直没有回家。他爱人和孩子住在汉阳,父母住在武昌,“我完全顾不上他们,想家了就视频聊个天”。

执勤民警身穿四层衣服保暖

时间:16时30分

地点:凤凰山公安检查站

人物:民警陈彪、胡广华

“您好!请下车接受检查。”16时30分,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凤凰山公安检查站进城方向,民警陈彪对一辆黑色私家车驾驶人说。

车上有一家3口。手持测温枪的医务人员逐一为他们测量体温,一名辅警查看他们的通行证明,并登记个人信息。

这时,陈彪对驾驶人说:“请打开后备箱,需要检查一下。”

“主要是看车上有没有野生动物和活禽。”车辆放行后,陈彪对记者说。

武汉“封城”以后,根据公安部的部署和湖北省公安厅的要求,武汉市公安局各检查站增加了一项车辆是否运输野生动物和活禽的检查内容,“主要是为了防止疫情扩散”。

凤凰山公安检查站的执勤点设在道路中间。两张风雨帐篷撑起的“工作室”里有3张办公桌。桌子上摆放着登记簿、消毒液、测温枪等,桌子的一角有一碗没有吃完的方便面。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配备1名民警、2名辅警执勤,交警大队还有1名民警、2名辅警,再加上街道和工商的工作人员,每一班有8人。”陈彪介绍,即便是这样一忙起来还是顾不上吃饭。

在出城方向,54岁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交警大队民警胡广华带领2名辅警严阵以待。

“我们主要负责出城客车和家用轿车的检查。”胡广华说。

从5日夜间开始的雨下了一天,气温随之骤降,不时扫过的大风让人不自觉地缩一缩脖子。

“冬常服里我还穿了四层衣服,否则一会儿就冻透了。”胡广华磕一磕脚上的厚底皮鞋对记者说。

“那是你老喽,我穿了三层咋就不觉得冷呢?”一旁,陈彪打趣道。

“你年轻,火力壮嘛。”胡广华笑着附和。

走进路边的检查站一楼,楼梯口的地上摆放着消毒喷雾器和装有84消毒液的大桶,浓重的消毒水味道弥漫其间。

“我们每天定时消毒,按规定佩戴口罩和防护手套,遇到特殊情况会穿上防护服。”陈彪也已经10多天没有回家了,“吃住都在检查站里,没办法照顾家人了”。(王传宗 李昌林 张铮 师二洋 杨槐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