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老子為什麼要寫《道德經》,而非《金錢經》?是不是要告訴我們“道德至上”,而非“金錢至上”呢?

虛懷若谷104885096


道德經是一本全面的攏統的全方位的闡述和歸納總結,就像武俠小說裡的總綱,練的什麼功夫都能借鑑找到出路。無論是誰從事何種職業都能找到相通借鑑的事物,是不是很奇怪?

一直覺得春秋時期的諸子百家爭豔時期才是華夏文化科技教育興起的起點,可惜莫名其妙的沒了,悲哀啊


用戶註冊名字不存在


《道德經》跟道德壓根沒半毛錢關係。

《道德經》的原名叫《老子》,分上下兩卷,上卷為《德經》,下卷為《道經》。

所以即使按照上下卷內容命名,也應該是《德道經》。只是人們普遍認為《道經》內容更為宏大,應該在前,所以才叫《道德經》。

《老子》主要講的是“天道”和“人道”,整本書就講兩件事:

第一是天道是自然法則,眾生平等,有就是無,無就是有,有點物極必反的意思。

第二是人類總喜歡搞一些規則和規矩把自己束縛起來,俗稱“作繭自縛”,還喜歡破壞自然規則,最後自己把自己玩死。

老子追求的無政府主義,很多人覺得道家很玄乎,其實只是你沒有理解罷了。

舉個例子,什麼是孝?老子說“六親不和,有慈孝”,什麼意思呢?

意思是如果你覺得有人慈孝,那一定是六親不和。因為如此,才能突出他的行為是慈孝。

換個說法,大概就是說,之所以有“富人”,是因為存在“窮人”的襯托,如果世界上大家都富有,還會有“富人”這一說嗎?

同樣的道理,如果六親和睦,人人慈孝,也就不會有“孝”這個說法了。

所以推崇“孝”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等於“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而老子認為,動物尚且知道反哺,可見“孝”是本來就存在的,這就是自然規律。

而某些人亂七八糟搞了一大堆,結果到頭來卻落得必須靠推崇“孝”來讓人們找回動物的本性,真的可笑。

嗯,他真的沒有在diss某個人。

還比如說對於“德”,老子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什麼意思呢?

就是最好的道德就是不講道德,最壞的道德就是隻講道德。

可能這麼說有人不明白。其實老子是想說,動物懂什麼叫道德嗎?不懂,可是他們依然愉快而有序的生活著,可見道德本身也是自然界與生俱來的。

可是有些人偏偏要自己去定義一套規則,稱之為“道德”,結果反而讓一些人為了道德而道德,做表面文章,不知道變通,迂腐不堪。

所以最好的道德就是拋棄人為定義的“道德”,尊重自己內心的正義感和羞恥感。

而最壞的道德就是照本宣科,死守著人為定義的“道德”,也不管他是否客觀,是對是錯。

可能吧,他真的沒有diss某個人。

而現代社會所說的“道德”,基本是以儒家道德為標準,所以請不要把老子和他所diss的某個人混為一談。

他不屑。


逼我用真名嗎


天道壞,則行人道;人道壞,則行權道;權道壞,則天下皆盜。

天,人,權三道,正是華夏文化的核心。

何謂天之道,上古之聖,通天之道。通天為何?事天以安民。使天下無以亂,是謂古道通天。以古察古,以天入天,原古聖之道,通天人之際,以期能使人復天歸道。以此治身則養身,以此治家則興家,以此治國,則天下萬安。這才是道德經的宗旨和目的。

道德經是一本聖賢書,當然是道德至上。如果和金錢掛上鉤,那就是太膚淺了。



路遠心更遠1974


首先認識“道”。“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道”是太極及本源,是宇宙及宇宙的規律規則;“道”是終極存在的、無形的、無限永恆的,是造物者;陰陽合而生萬物,“道”生陰陽,造人類。《道德經》中有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的觀點,故自然是宇宙的最高規則;順應自然,順其自然,則自然而然;自然而然者,效法宇宙的最高規則_則萬事萬物就順暢了。【】其次理解“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不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①“德”作品德解:品德高尚的人,不在乎表面上之德行,因此是有德之人;品德低下的人,時時注意表面上之德行,其本質是無德之人。品德高尚的人表面上沒有什麼作為,實質上是無所不為,即最有作為;品德低下的人表面上很有作為,實質上最沒有作為。②作屬性解:屬性在西方哲學中指實體之本性,即屬於實體的本質方面的特證;笛卡兒認為物質實體的本性是廣延性,精神實體的本性是思維性;另有觀點認為實體有無限多的屬性;馬克思主義認為“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我認為事物的屬性分一般與特殊:一般屬性即事物之共性,運動、發展、變化是事物的一般屬性;特殊屬性指事物之個性,即此事物區分彼事物之屬性;比如人的特殊屬性是思維、語言、製造並使用工具,“道”、“德”的特殊屬性是無為、自然。【】再者“道”、“德”統一解。“道”乃非常“道”,“德亦非常“德”:品德是人的屬性之一,“道的屬性是終極、無形、永恆、無為、自然等;“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與“德”是“道”與“器”的關係;“形而中者謂之人”,《道德經》的妙處在“玄之又玄”,故認識、理解、領悟《道德經》當用非常之法,方可參非常之“道”與非常之“德”。《道德經》作者所處時代不同-含義有別:故此道非彼“道”,此德亦非彼“德";唯相同者“道”-至高無上,“德”者服務於“道”。




四維正邦


老子著的《道德經》主要闡述天地演化的基本規律及治國安邦理政的基本理念,論述有無、是非、黑白、曲直等對立統一關係的哲學精髓。此處的道德,指的是道經和德經,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品行操守。金錢只是物物交換的媒介,財富的象徵,可能老子根本就沒把這事放在心上。道德至上還是金錢至上與《道德經》扯不上關係。


閒著聊聊天呀


道德肯定是至上的真理,金錢只是廢紙一張而已。

金錢不過是人類社會平衡交易發明出的一個工具而已,實際上就是一堆紙,擦屁股都嫌硬的那種。

道德能讓人昇華,金錢慾望能讓人墮落,道德使人趣向善道福報功德廣大,金錢慾望能使人墮落三惡道讓人受苦無窮。


萬法心生333


《道德經》之所以被譽為東方聖經,流傳千古,其最偉大之處就在於讓人們從物質層面解放出來,向精神層面去做修行。從觀古今,"金錢至上"的觀念會讓人變得唯利是圖、勾心鬥角,通過不合道德的行為獲取鉅額的財富,然爾,富有和成功的背後,他們開心嗎?幸福嗎?滿足嗎?不一是吧,但是,當一個人的精神層面豐滿的話,就會開心快樂,清淨自在,嚴格意義上來說,老子智慧就是在教我們如何通過精神世界來駕馭物質欲求,使人成為精神靈魂層面的貴族,而不做物質欲求的奴隸。




正一道淨明宗法貴


在老子的文章裡就回答了這個問題。“金玉滿堂,莫之能守,”老子提出道法自然,人要返樸歸真。財貨使人生貪慾,生偷盜佔有之心,所以是很危險的。老子提倡非貨幣化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社會,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沒有兵革之禍,人民沒有對金銀珠寶的分別心,視金銀為糞土。所以實其體,虛其心。老子看來,糧食是珍貴的,人民的純樸是比珠玉更寶貴的,金銀是危險的,容易引起紛爭而害人性命。



一閃22


有時候我很討厭去回答悟空問答,尤其是文化類的,太多的問題白痴的要命。提問的人也不去看書或者百度一下,自以為是的直接問,顯得似乎很有思考,實際狗屁得很。

最近參加的學習班有問答任務,便湊合一下回答。

第一,《道德經》中的“道德”和我們現在常說的“道德”完全是兩個意思。

第二,不用寫什麼經,人都以“金錢至上”了,還有什麼可說的。

第三,聖人老子沒有什麼“道德至上”的觀念,也寫不出這類的文章。

下面我依次解釋下(實際上我覺得來專門看文化類文章的人壓根不需要解釋)。

第一

為什麼說《道德經》中的“道德”和我們現在常說的“道德”完全是兩個意思?

正如很多網友說的,實際上,老子在寫《道德經》時壓根沒有起名字。後來大家整理成冊的時候起名《老子》,分了上下兩卷,上卷為《德經》,下卷為《道經》,合成《道德經》。

《道德經》的名字一直傳續了上千年,大家也都這麼叫。不過,根據一些考古的結論,先秦時期可能書的上下卷和我們現在看到的順序不一樣。不管怎麼樣,一直延續了《道德經》的名字,我們也這麼稱呼。

《道德經》中的“道”和“德”是分開的,意思也不一樣。“道”的意思比較玄,我們簡單稱為“道理”,是存在與宇宙天地萬物之中的。想知道具體的可以去查資料,不同的大家解釋的意思也略有差別。“德”可以簡單稱為“德行”,基本上就是明確指人了,和我們說的“道德”有相近之處,但也不完全一樣。

第二

為什麼不用寫什麼《金錢經》?

金錢的產生,最根本的是貿易交換需要。而貿易交換需要,最原始的追溯是物資的剩餘和需求。

在人擁有剩餘物資和其他物資需求時,人已經產生了慾望,而這個慾望已基本剝離了最基礎的溫飽。在這個慾望誕生的第一天起,人類便踏上了不停追逐的道路,壓根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擋。

所以,人對於金錢的追逐,在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後,是根本不可自控的。於是,有了法律和道德的約束。

而那些畢生追求其他事業的人物,大部分也都是在解決了基本溫飽和金錢的前提下。生存都是問題時,人壓根沒有資本追求更美好的東西。

第三

為什麼說聖人老子沒有什麼“道德至上”的觀念?

“道德”是一個寬泛的詞語,是一個定性的概念,而不是定量的,和“法律”一詞相同。按百度百科的解釋,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

這裡面就有一個很重要的詞語,也是前提,那便是“人們”。“人們”代表的是群體,而不是個人。

什麼是道德崩壞?實際上,有時候是一個人的行為並沒有獲得群體的認可。但,這並不代表這個人的行為是絕對錯誤的。因為,道德的標準,在不同時期是不同的。比如,按古人的標準,現在人很多行為都是違反道德的。

合乎道德,有時候也是個在向全體妥協,這在老子的觀念中是未必正確的。先秦時候的很多大家,甚至認為春秋戰國是禮崩樂壞的時代。老子提到的只是個人要“上德”,至於“上德”後是否要引領眾人,老子壓根沒提。

建議提問者還是閒著沒事時多看看書,看看《道德經》,畢竟每個人的理解是不同的,所獲得的感悟也是不同。

在這疫情期間,如果不是抗擊戰線上的人,待在家裡就是對國家最大的支持。多看書學習,疫情結束,做出更大的貢獻也是好的。


載取白雲秋


如果人類要想更上一層樓,升級文明等級,就必須 遵循 道 德 至上,這裡的道德,說的就是人類必須按照天道,地道,規範自己的人道,做到天人合一,自然人類的發展就會得到長足進步,然後探索宇宙,形成更高等級的宇宙文明。如果人類認為,追求金錢至上挺好,這樣為了金錢,我不斷滿足人性的慾望,不斷的自相殘殺,自我消耗,自我內鬥,少數人感覺挺有成就感,可以輪流做莊,循環往復,進入死循環,那就接著這樣玩,然後把自己玩滅亡,大家一起消失,那也一種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