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的外孫,一封信得罪了皇帝被處死,還差點連累太子被廢

前兩天,水一白曾在文章( )中聊到過太史公司馬遷的女婿楊敞和外孫楊惲的故事,今天我們再來聊一聊因楊惲身死,而連帶發生的一些事兒。

一、楊惲之死

先來簡單回顧一下楊惲其人其事。

太史公司馬遷在遭受宮刑之前,共育有二子一女,長子司馬臨、次子司馬觀,唯一的女兒名叫司馬英。受父命,司馬英許配給了華陰楊氏的公子楊敞,生下楊忠、楊惲兩個兒子。楊敞一生為官多年,官高至丞相、受封安平侯,最後死於任上。長子楊忠襲父爵,次子楊惲則遵循父親的榮光,走上仕途,官至光祿勳,受封平通侯。楊惲為人耿直、憤世嫉俗,常對同僚有貶低之語,得罪了不少人,其中便有宣帝的發小——太僕戴長樂。

後來,太僕戴長樂因為講了一些宣帝民間的事情而獲罪被關押,他的第一反應便是楊惲告密。因此,他也報復性地舉報楊惲“以主上為戲,語近悖逆”,即拿皇帝(漢宣帝)開玩笑,到了悖逆的程度。結果,兩個九卿的高官都被貶為了庶民。

司馬遷的外孫,一封信得罪了皇帝被處死,還差點連累太子被廢

楊惲回到家後,日子過得倒是很灑脫,除了賺錢就是呼朋喚友、飲酒作樂,但是心裡對漢宣帝的不滿卻一直暗藏於心底、無處發洩。後來,他的朋友安定太守孫會宗給他寫了一封信,勸他閉門思過,不要成天賓客滿堂、以酒相伴。一肚子氣的楊惲,正愁無處訴說,終於找到了突破口。他不但未聽勸,反而寫了一封回信,在信中他對孫會宗好生挖苦,字裡行間還透露著對宣帝的不滿和譏諷。

結果,信寫好還沒發出去,楊惲便被人舉報了,落了個被腰斬的下場。

二、良臣張敞

楊惲死後,一些往常跟他非常要好的朋友也都跟著一起吃了瓜落兒。比如給他寫信的孫會宗,曾經勸過他的侄子楊譚(楊惲兄楊忠之子),都因為沒能成功規勸,而被免了官。還有一個“倒黴蛋兒”就是京兆尹張敞。

張敞傳世最有名的一個故事事便是“畫眉”了。他的夫人小時候受過傷,眉角有點缺憾,張敞每天要為夫人畫好眉後,才去上班。如此的恩愛典範自然被後世傳為佳話。


司馬遷的外孫,一封信得罪了皇帝被處死,還差點連累太子被廢

張敞之前做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山陽太守,其中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監督被廢的前昌邑王劉賀。後來,劉賀被封為海昏侯,去了豫章郡,張敞也被調進了京師做起了京兆尹。要說張敞做官,那確實是相當不錯。京兆尹負責的是京師長安的治安管理,王公貴族比比皆是,管理起來難度也是相當的大。不過,張敞手段還是獨到,上任以後,很快便把京師長安治理得井井有條,偷盜事件都極少發生。

他的性格跟楊惲有些相似,都願意說真話,敢於直諫,脾氣剛好對得上,所以,這哥倆兒交情頗深。這回楊惲剛因為得罪了宣帝被問斬,馬上就有好事的公卿大臣上奏,說張敞跟楊惲是朋黨,已經不適宜繼續做官了。漢宣帝看到奏章,心裡挺不是滋味,他一向非常看重張敞,早有提拔之心,所以,一時之間還拿不定主意,便把奏章扣了下來,不置可否。


司馬遷的外孫,一封信得罪了皇帝被處死,還差點連累太子被廢

但是,張敞要“下臺”這個事兒算是傳開了,有個別人也“當真”了。

張敞手下有個屬官名叫絮舜,接到張敞命令調查一件事,結果,這位老哥完全沒把張敞的話當回事,轉身就回家歇著去了,口中還震震有詞,說道:“我看啊,這張敞最多也就能再幹五天京兆尹了,哪裡還管得了我?”這話很快便傳到了張敞耳朵裡,張敞不禁微微一笑,馬上命人把絮舜抓回來扔進了監獄,日夜不停地加緊審訊,到底給他定了個死罪。

絮舜被行刑前,張敞派人給他帶了個教文聯,上書:“五日京兆竟何如?冬月已盡延命乎?“意思是,”你看我這個五天的京兆尹做得怎麼樣?冬天馬上就要過去了,你是不是還想多活幾天呢?“絮舜此時,氣也好,悔也罷,都於事無補了。張敞還沒下臺,他便已經身首異處了。


當然了,張敞自然也沒多少好日子了。剛到立春,上面便按慣例派使者下來調查冤獄了。

絮舜的家人聞迅抬著絮舜的屍體就把張敞給告了,訴他一個“濫殺無辜”之罪。使者上報給宣帝,宣帝也沒辦法再坐視不理了,濫殺無辜可是重罪,一旦定罪,張敞的命也就保不住了。於是,宣帝把之前告張敞與楊惲是朋黨的奏章拿了出來,直接據此將張敞削職為民,算是把他的命保住了。


司馬遷的外孫,一封信得罪了皇帝被處死,還差點連累太子被廢

張敞回家沒幾個月,京師長安的治安就又開始亂起來了,冀州那邊還出現了巨盜。宣帝看著眼前這幾個”廢材“,不禁又想起了當初治政有方的張敞。於是,派使者又去召張敞來見了。

當初楊惲就是被貶職為民,在家被人給告了。張敞的妻兒老少、一眾家奴聽說朝廷派使者來了,一個個嚇得哭天抹淚的,以為老爺這次是難逃一劫了。張敞見狀,不但沒哭,反而笑了出來,跟他們說道:”如今我不過是一個平民百姓,如果真是來治我罪的,派郡裡的人來就可以了,何必派朝廷的使者來呢?這是皇上要起用我了。“一家老少聽完,這才轉悲為喜。

不久,張敞被宣帝任命為冀州刺使,上任沒多久便除掉了巨盜,冀州的盜賊也幾近絕跡了。一年多後,張敞又改任太原太守。幾年後,宣帝去世,元帝即位,想召張敞任左馮翊,可惜張敞已無力擔當了,因為他恰在此時病逝了。


司馬遷的外孫,一封信得罪了皇帝被處死,還差點連累太子被廢

三、太子劉奭

楊惲之死連帶發生的另一件事跟太子劉奭有關。

劉奭,是漢宣帝和已故許皇后在民間時所生的孩子,出生沒幾個月,宣帝便被召去當皇帝了,他應該也算是宣帝的福星了。

同他的父親宣帝相比,劉奭性格要溫柔仁厚許多,自幼受良好儒家經術的教育,對儒家以仁義治國的思想非常認可。所以當他看到楊惲因為一封信便被處以腰斬的時候,心裡非常難受;再聯想起前幾年因為屢次勸諫不被採納、反而被罷官,在宮前自裁的蓋寬饒,劉奭真是打心眼裡覺得父親這種”重法典、輕仁義“的治國理念有些過了。


司馬遷的外孫,一封信得罪了皇帝被處死,還差點連累太子被廢

於是,在一次進餐的時候,劉奭藉機向宣帝進諫,道:“陛下有些過於依賴刑法了,還是應當多重用儒生。”宣帝早就知道兒子好儒,但卻沒想到他對治國有這樣的理解,當時便怒道:“我大漢向來’王道‘與’霸道‘並用,怎麼能像周朝那樣,純用禮義教化。況且這幫俗儒,實在是不識實務,好古而非今,使人都分不清何為名,何為實了。”隨後,宣帝還當著太子劉奭的面說出了一句重話:“亂我家者太子也!”

宣帝作色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漢書·元帝紀》


自此,劉奭自然不再在宣帝面前提類似的建議了,但是,宣帝的心中卻萌生了換太子的想法,也許淮陽王劉欽是個不錯的選擇。

淮陽王劉欽,漢宣帝寵妃張婕妤所生,“好法律,聰達有材”,比起柔懦好儒的劉奭,自然是遺傳了更多宣帝的基因,宣帝也常常在人前讚歎劉欽“真我子也”。可是,一向殺伐決斷的宣帝,面對易立太子這種事,還是陷入了猶豫:一個是更像自己、更懂得依法治國的淮陽王劉欽,一個是髮妻許皇后所生的嫡長子劉奭。

最後,還是宣帝念及許皇后的感情,保住了劉爽的太子位。

司馬遷的外孫,一封信得罪了皇帝被處死,還差點連累太子被廢

不過,為了讓劉奭將來不至於輕易受一些俗儒擺佈,宣帝還是投其所好,特意安排了兩位大儒來教導劉奭,即太子太傅蕭望之和太子少傅周堪。後來,宣帝去世,他們便和樂陵侯史高一起成為了新登的漢元帝劉奭的左膀右臂。

只可惜,沒過多久,蕭望之和周堪卻發現,原來漢元帝真正信任的並不是他們這兩位老師,而是宦官,只因為元帝認為”宦官沒有家室,不會締結外黨”。隨著蕭望之的含冤而死、周堪的病逝,宦官石顯成為了一手遮天的人物。

漢元帝統治時期也成為了西漢少有的宦官專權時代,似乎也在為後來東漢時期的宦官專權、亂政埋下伏筆。

水言水語

楊惲之死,在歷史上也許只是很小的一個事件,但是,卻並不妨礙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歷史。至少,原本有機會在更高的職位上發揮更大才能的張敞,卻只能靠“畫眉”來聞名於世。

很多歷史事件,如果孤立地來看,會讓人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不過,當我們發現其前因後果的時候,就有可能引發我們更多不一樣的思考了,這也是歷史的一個樂趣所在。


司馬遷的外孫,一封信得罪了皇帝被處死,還差點連累太子被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