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不起眼的涪陵榨菜,是如何成为市值200亿的榨菜帝国的?

用户68289336


一、商业模式好


榨菜从青菜头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渠道,最后到客户的餐桌上整个产业流程,涪陵榨菜是轻资产模式,最赚钱、价值量最高。


而上游和下游都是重资产模式,价值含量最低。原因:1、都要占用大量土地资产或门店;2、都要提前支出很高的成本,才有回报。3、时间周期长。上游种植一般需要5个月才能收获;下游的,零售渠道去库存也要长短不同的周期;4、上下游的交易对手实力都很弱;上游农民,下游零售商和顾客,店大欺客(客即交易对手);5、利润率最低,风险也最大。上游农业最不赚钱风险最大,例子:獐子岛、武昌鱼、最早的蓝田股份等。下游零售业也是利润率非常薄的行业,净利润率5%都烧高香了,可以参见上市公司苏宁易购和永辉超市的净利率。


二、行业空间巨大


包装腌制产品市场容量接近50亿元。随着榨菜行业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包装腌制产品(包括榨菜,泡菜,酱菜等,以榨菜为主)销量增长明显。2017年包装腌制产品市场总量22.8万吨/+3.8%;市场总价值49.7亿元/+6.1%。榨菜作为一种独特的营养、佐餐调味型传统食品,消费群体大。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未来5年榨菜的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预计2022年市场总量、总价值将分别超过20万吨和60亿元。


三、企业迎来成长高峰


榨菜行业历史悠久:榨菜是我国具有100多年历史的传统特产,为酱腌菜中的佳品,具有营养丰富、方便可口,佐餐、侑茶、调味等多样用途。榨菜从诞生经历四个主要阶段,(1)1890s到1980s:初始阶段,榨菜品类单一,以手工作坊为主,销售半径局限于当地。(2)改革开放到本世纪初:跳跃式攀升阶段,由个体向企业转型,品种趋于多样化。(3)2000-2014年:快速发展阶段,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作坊,技术、资金流向优质企业,市场集中度提高。(4)2014年至今:精品化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财富效应显现,消费升级深化,品牌效应凸显,行业进入挤压式发展阶段,散装和小品牌加速退出,产品向小包装、低盐健康转型。


农民工的榨菜消费习惯扩散,消费群体逐步扩大化。榨菜消费最早兴起是作为农民工的咸辣调味菜,后将消费习惯扩散到当地居民,消费群体逐渐扩大。近年数据显示,2012年以后农民工数量和榨菜收入相关性并不明显,但农民工依然是主要消费群体之一。目前食品需求主要由消费者口感与喜好决定,榨菜产品不断升级,且榨菜作为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的佐餐开味菜,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消费者的喜爱,城市居民目前也是高端榨菜产品的主要消费者。消费群体的扩散很好地解释了榨菜的销量增长,而价格的增长则随着GDP增速、通胀、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因素而增长。


四、企业竞争力强大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通过基地建设覆盖了涪陵区重要的榨菜种植区域,确保了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来源,较榨菜行业的潜在竞争者及目前竞争对手具有明显优势,竞争对手难以拿到足够数量的优质原材料,从而在生产规模上无法对涪陵榨菜构成挑战。而针对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公司有一系列的独有优势:


1)上下游议价能力强。一方面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榨菜生产加工企业,其品牌效力和完善的分销渠道使得公司有较强的需求端定价能力,能够在原材料上涨时,对本公司的榨菜产品价格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作为国内青菜头收购大户,公司对上游也具有一定的把控权,收购原材料时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2)公司大力发展原料基地。以公司为主导,乡镇、村社、专业合作社和加工种植大户为依托,通过订单合同、保护价合同等多种形式调动菜农积极性,扩大公司的原料基地范围,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公司为基地农户提供优良种子提高单位面积原材料产量。涪陵榨菜通过与涪陵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不断推出高产榨菜种子如“永安小叶”、“涪杂一号” 等,以免费或低价方式供给种植户,并通过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不断提高菜农技术,以提高基地范围内单位面积的原材料产量。


4)扩大收储能力,平抑价格波动风险。由于青菜头易腐烂变质,收购后需要尽快使用窖池进行腌制,青菜头的窖池占地面积大,2010年时涪陵榨菜的窖池容量只有7万吨,难以在收获季一次性采购足所需材料,只能在后续向加工户采购粗加工产品。而粗加工产品价格波动性更强,对公司成本控制带来很大压力。随着近几年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公司持续加大窖池建设,扩大收储能力。涪陵榨菜目前拥有20余万吨的原料窖池,2018年青菜头收购量在30万吨左右,已基本可满足全年销售量。收储能力的扩大为未来平抑大宗原料价格大幅波动、赢得竞争和维持榨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涪陵榨菜本身商业模式好,竞争力强大,又处在一个发展中的行业,得以迅速成长。


贫民窟的大富翁


“中国榨菜看涪陵,涪陵榨菜看乌江”,提起榨菜,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乌江榨菜,而生产乌江榨菜的涪陵榨菜集团早已经在2010年成功上市,现在是市值近200多亿的巨头公司。2018年涪陵榨菜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9.14亿元,净利润6.62 亿元。

一、改进产品,提升口碑。2003年,新一届涪陵榨菜集团领导班子认为榨菜是许多消费者餐桌上开胃菜,市场空间巨大。但市场调查发现很多消费者反映,因市场上的榨菜大多包装简陋,添加各种防腐剂、香精,口味重,口感差,正在逐渐放弃消费。为此,涪陵榨菜集团投入340多万美元,通过国际招标,选定由德国一家公司设计制造一条自动化生产线。生产中他们严格坚持“三清三洗三腌三榨”的标准。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使涪陵榨菜集团的乌江榨菜拥有了更好的口碑,又逐渐被消费者所喜爱。

二、营销裂变,提升美誉。”好酒也怕巷子深”。高品质、好口感,使得涪陵榨菜集团的乌江榨菜在当地小有名气,但如何将乌江榨菜推广到全国呢?涪陵榨菜集团决定聘请当时当红的影视明星张铁林为为涪陵代言,为乌江榨菜代言,并出巨资将广告搬上中央电视台。2007年,当广告在央视播出后,乌江榨菜迅速誉满全国,销售额逐年攀升,甩出其他同行几条街。

三、多措并举,提升利润。“好产品就要有好价格”。在当时的榨菜行业各企业每袋榨菜定价都在0.5元左右,谁也不敢提价,生怕因提价挤跑了客户。而涪陵榨菜集团则坚持好价格才能支撑好品质的理念,为了让公司继续发展,涪陵榨菜集团带头将自己的产品价格提到了每袋1元以上。之后几年,他们根据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不断调高产品价格。历经多年,涪陵榨菜集团成功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形象,乌江榨菜早已成为消费者心中榨菜的代表。




政经扫描


涪陵榨菜以30年的时间,演绎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涪陵榨菜已经成为市值219亿元的大型上市公司了,今天,2019年6月8日,在A股市场市值排名413名,重庆地区市值排名第六!神奇的榨菜。

涪陵榨菜做到现在的规模,重要的原因是公司的管理人员专注于一种产品,集中精力生产榨菜,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市场的深度渗透。每个大超市、小商店都有涪陵榨菜,非常神奇的销售。

榨菜是一个非常细分的行业,也不是一个必需品行业,但是涪陵榨菜通过长期专注经营,成为行业龙头公司,国内人口数量众多,市场巨大,因此这家龙头公司在一个非必需品的行业里,做出了惊人的成绩,2018年营业收入达到19.14亿元。

早2015年以前市场上有几个牌子的榨菜,基本上都是0.5元一包重50克,这个竞争状况维持到2016年开始变化了,很多牌子逐渐退出,现在涪陵榨菜一家独大,涪陵榨菜竞争胜出之后,开始了产品的改进,提价,改包装,不再是原来单一的口味,口味的改变也是成功的,售价提高了几倍,因此最近几年可以看到涪陵榨菜的营业收入节节攀升。

涪陵榨菜的成功,与华为其实有神似,都是专攻一个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做到一定程度,就会脱引而出。


西格玛的化学


谈到涪陵榨菜,心有余悸。因为在几年前有跟身边的小伙伴谈到这是一只值得长期投资的牛股。表面上看是一包不起眼几块钱的榨菜。实际上公司经过20多年的生产经营,形成了两场6.1万吨榨菜产品的自有产能,成为中国最大的榨菜加工企业,榨菜制品在中国占有率第一。

该公司最近最近5年净利润从2013年1.41亿到2018年6.62亿,近五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6%,销售净利率逐步提高至34%,净资产收益率2018年达到30%,资产负债率17%,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占比高均超过50%,从以上指标可以看出,这是一家高盈利,高增长,低负债且流动资产较为强的企业。

随着品牌知名度提升,产品在行业龙头地位的巩固。产品提价空间大。例如一包三块钱的榨菜,提至4元,可以给公司带来33%的营业收入。白酒,榨菜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食品,行业天花板高。


创盈价值投资


现金流好,口感好,毛利润高,渠道垂直度强。


老七说清洗行业


销售的好呗,充分说明中国大部分人口所处的位置,生活条件。


无花果长出了花


在一个领域钻深,钻稳,做到龙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