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三國曆史中常見的錯誤認知

前言

歷史總是充滿了神秘色彩,正因如此,才得以讓後世魂牽夢縈,在古今中外眾多歷史時期之中,三國永遠是歷史迷們樂此不疲的一個話題,三國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說到三國,可能許多人對這段歷史的瞭解停留在《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作為我國經典四大小說之一,其本質是文學作品而非史籍,其中有許多記載是不符合史實的,考慮到《三國演義》深入人心的影響力可能會對普通大眾的歷史認知造成誤導,所以寫下這篇文章,盤點三國曆史中常見的一些錯誤認知,希望對各位歷史迷們有所幫助。

一、三國時期的歷史時間

三國時期的歷史時間分為廣義狹義兩種說法,廣義上的三國指的是公元190年漢靈帝駕崩次年)- 公元280年西晉滅吳),狹義上的三國指的是公元220年曹丕稱帝)- 公元280年

西晉滅吳),這兩種說法的差別在於開始時間的不同,廣義上的說法其實是受《三國演義》影響產生的,《三國演義》從漢靈帝駕崩開始記敘直到西晉滅吳三國再次統一,在《三國演義》的影響下,自然而然形成了這種說法,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說法逐漸被民間普遍認可,最終成為民間的一種通俗說法,但是這種說法是不嚴謹,史學界所認可的嚴謹的說法是狹義上的三國。

二、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標誌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濃墨重彩描寫了赤壁之戰,以至於很多三國迷誤認為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標誌是赤壁之戰,其實不然,赤壁之戰標誌著三國鼎立局面的基本形成,其最終形成是公元222年孫權稱王魏蜀吳三個政權並立,標誌著三國鼎立局面的

最終形成。

三、曹操刺殺董卓

《三國演義》中,曹操在取得董卓信任之後,向司徒王允借了把祖傳的“七星寶刀”,之後便去行刺董卓,結果是整個刺殺行動失敗了,曹操被董卓全國通緝。很多人以為曹操刺殺董卓是真實存在的,其實是文學作品加工產生的,史實是董卓器重曹操,想要賞賜曹操,但是曹操不屑與董卓為伍,不接受賞賜,因而被董卓通緝。為什麼說曹操刺殺董卓是文學作品加工產生的?因為這件事並非完全子虛烏有,曹操的確當過刺客,但是刺殺的是當時權傾朝野的宦官張讓,刺殺失敗後,曹操全身而退,這可能就是《三國演義》中曹操刺殺董卓的故事原型。

四、陳宮離開曹操的原因以及呂伯奢一家被殺的歷史真相

陳宮離開曹操的原因,《三國演義》是這樣說的: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後在逃亡路上為陳宮所救,隨後兩人一同投奔呂伯奢,為盛情款待二人,呂伯奢出門買酒,其子等在家殺豬,不料磨刀聲被曹操聽見,曹操以為呂伯奢一家圖謀不軌,於是殺害了呂伯奢一家,後來兩人離去路上遇到了買酒回來的呂伯奢,得知事情真相後,為防事情敗露,曹操索性將呂伯奢也殺害了,陳宮極為不滿,曹操卻理直氣壯的說到“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件事後陳宮覺得曹操太過奸險歹毒於是便離他而去了。

根據《三國志》等史料記載,陳宮離開曹操的真正原因是曹操殺害了邊讓,桓邵等人

關於呂伯奢一家被殺這一事件,史料記載是矛盾的《魏書》的記載是曹操不接受董卓賞賜,逃亡去到呂伯奢家,呂伯奢恰好不在,呂伯奢的兒子等一夥人想要搶劫曹操,不料被曹操團滅,從《魏書》的角度看這是正當防衛,無可非議《世語》記載的是呂伯奢雖然不在,但是他的幾個兒子都非常盛情,曹操生性多疑,疑其有所圖,於是在當晚殺害八人後離去。《雜記》記載的是曹操聽見食器發出聲音,疑心大作,於是殺害眾人,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假如《世語》和《雜記》的記載屬實,這無疑是曹操的一個黑點

作為研究三國曆史最權威的史籍——《三國志》並沒有記載這個故事

甚至連呂伯奢都隻字未提總而言之,目前已無法考證呂伯奢一家被殺命案真相究竟如何。

五、十八鎮諸侯討伐董卓

《三國演義》中,討伐董卓的諸侯是由以下十八鎮諸侯組成:南陽太守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北平太守公孫瓚

、上黨太守張楊、長沙太守孫堅、渤海太守袁紹、驍騎校尉曹操、西涼太守馬騰、徐州刺史陶謙

《三國志》的記載是:“初平元年春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同時俱起兵,眾各數萬,推紹為盟主。

太祖行奮武將軍。”也就是說,即便算上奮武將軍曹操,總共也就十一鎮諸侯

六、關羽溫酒斬華雄

《三國演義》中,十八鎮諸侯討伐董卓過程中,孫堅首先率部去汜水關挑戰華雄,華雄斬殺祖茂,孫堅敗退,隨後又斬殺鮑中、俞涉、潘鳳等大將,十八鎮諸侯皆驚,關羽主動請纓,並立下軍令狀,曹操命部下端上一杯熱酒為關羽壯行,關羽卻說將其斬殺後再飲,待關羽凱旋,曹操摸了一下酒杯,發現酒還是熱的,這便是關羽溫酒斬華雄。根據《三國志》記載,當時劉關張三人並沒有參加酸棗會盟,並且他們所投靠的諸侯公孫瓚也沒有參加此次會盟,因此歷史上根本不存在關羽溫酒斬華雄,真正殺害華雄的不是關羽,而是孫堅。

七、三英戰呂布

《三國演義》中,在十八鎮諸侯討伐董卓,無人敢出戰呂布之際,劉關張三人臨走時與呂布展開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最終劉關張三人齊心協力戰退呂布。

但是在歷史上,這個精彩的故事完全是子虛烏有的,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三國演義》中的大多數故事在史書中都能找到一些痕跡或者說原型,然而翻爛史書,發現這件事竟沒有一點出處。

八、關羽誅顏良斬文丑

《三國演義》中,關羽投降曹操之後,在官渡之戰前,幫曹操斬殺了袁紹兩員大將,即顏良和文丑,《三國志》記載關羽的確斬殺了顏良,地點在白馬,但是文丑被何人斬殺,正史沒有記載

九、關羽過五關斬六將

《三國演義》中,關羽在幫曹操解除白馬之圍以後便“掛金封印”,留下辭信,帶著二位嫂嫂千里單騎尋主,由於沒有曹操的通關文書,沿途不得不過五關斬六將,可謂歷經艱辛。

關羽千里走單騎的故事在《三國志》中確有記載,但是隻是一筆帶過,關羽千里走單騎的路線並沒有提及,至於過五關斬六將,正史並無記載

從目前尚存的記載來看,關羽千里走單騎應該是一帆風順的,至於《三國演義》中所描寫的歷經千辛萬苦過五關斬六將,完全是文學作品刻畫人物形象的需要。

三國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歷經千辛萬苦走單騎尋主的故事呢?答案是確實存在,主人公是廖化《三國志》記載:“廖化字元儉,本名淳,襄陽人也。為前將軍關羽主簿,羽敗,屬吳。思歸先主,乃詐死。時人謂為信然,因攜持老母晝夜西行。會先主東征。遇於秭歸。先主大悅,以化為宜都太守”。從這句話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廖化在關羽失荊州之後投降了東吳,但是由於思念先主,不得已通過詐死和母親千里尋主

十、張飛鞭打督郵

《三國演義》中,劉關張因平定黃巾起義有功,被朝廷委任縣令,後來朝廷派督郵去各地方來考核政績,考核劉備所在縣的督郵想要藉此機會敲詐劉備一筆,但是卻遭到了劉備的拒絕,事後這個督郵向上級報告時誣陷劉備禍害百姓,張飛得知後藉著酒勁將督郵捆在樹上鞭打。

但是歷史上張飛並沒有打督郵,真正打督郵的是劉備《三國志》記載:“督郵以公事到縣,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百。”這句話的意思是:督郵因公事來到劉備縣,劉備請求拜見他卻遭到了拒絕,於是劉備去到督郵的住處,將其捆住打了兩百杖。至於督郵為何不見劉備,劉備拜見督郵遭到拒絕後又為何要杖打督郵如今已不得而知。

十一、趙雲七進七出救阿斗

《三國演義》中,長坂坡一戰,趙雲一戰成名,在劉備拋妻棄子的情況下,七進七出救阿斗,這個情節是否屬實呢?對於《三國演義》中這樣精彩的故事情節,《三國志》的記載卻是寥寥數筆,《三國志》是這樣記載的:“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可以看出《三國演義》中所謂“七進七出”的故事純屬虛構,但趙雲單騎救主確有其事

十二、劉備摔阿斗

《三國演義》中,在趙雲七進七出救阿斗之後,看見滿身是血的趙雲,劉備心如刀絞,於是便把抱在懷中的阿斗往地上一摔。應當指出的是這個故事是小說家之言,正史沒有記載,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杜撰這樣一個故事是為了塑造劉備“仁義”的高大形象,同時還為之後刻畫“扶不起的阿斗”打下鋪墊。

十三、三顧茅廬

“三顧茅廬”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經典故事,羅貫中用兩個章節的篇幅烘托了一個神仙般的人物,簡單來說就是劉備三次去見諸葛亮,直到第三次才見到諸葛亮,並請得諸葛亮出山,這個故事一直被後世所傳頌,如今已是家喻戶曉,但是歷史上對“三顧茅廬”是有不同記載的這使得“三顧茅廬”的歷史真相變得撲朔迷離,對於史書上的不同記載,目前史學界也存在頗多爭議,爭議點如下:

1、到底是劉備見諸葛亮還是諸葛亮主動見劉備?

2、假設是劉備見諸葛亮,到底劉備去了幾次,見了幾次?

我們主要研究第一個問題,因為“三顧茅廬”的重點在“顧”而不在“三”

《三國志》的記載是劉備去見諸葛亮,但是對這個故事的介紹只有五個字:凡三往乃見《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記載是諸葛亮去見劉備,劉備因為諸葛亮年輕,把他當做一般人對待,在所有客人走了之後,唯獨諸葛亮沒走,劉備也沒有問諸葛亮他想說什麼。可以看出《魏略》和《九州春秋》與《三國志》的記載是衝突的,對於“三顧茅廬”這一事件,《出師表》也有記載,《出師表》分為《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目前史學界對《後出師表》的真假存在爭議,但是《前出師表》是沒有疑問的

,《前出師表》是這樣記載的: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前出師表》的作者正是諸葛亮,也就是說諸葛亮自己說是劉備去見他但是為何《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記載與之如此衝突呢?裴松之在為《三國志》做注的時候,把《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記載加了上去,並且說到歷史學家由於信息渠道來源不同導致記載不同這很正常,可是這個事情如此的衝突和矛盾,實在是奇怪。現在的主流觀點是劉備見諸葛亮,但是也有一批歷史學家認為是諸葛亮見劉備

十四、神話諸葛亮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是一個完全被神話了的人物,這與正史記載完全不符,客觀的評價是諸葛亮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但他並非一個卓越的軍事家

從古至今,諸葛亮在民間地位崇高,每當談及諸葛亮,人們總會想到“忠義的代表,人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隨著歷史變遷,已經不自覺的形成了一種諸葛亮情結,一方面是由於小說家們的過度宣傳,另一方面則是歷史上的諸葛亮確實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的推崇最早從西晉開始,當時有個叫郭衝的人,大概是諸葛亮的鐵桿粉絲,寫了本書叫《條亮五事隱沒不聞於世者》,顧名思義,這本書說的是世人所不知道的諸葛亮的五個事蹟,其中便有家喻戶曉的“空城計”,這也是關於諸葛亮“空城計”的最早記載,《三國演義》中“空城計”的情節便是取材與此,後來南朝史學家裴松之證實《條亮五事隱沒不聞於世者》所記載的五個事蹟純屬子虛烏有,因此

《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歷史上是不存在的,從邏輯上,我們也能很輕易的去偽存真,《三國演義》的描述是諸葛亮在城樓上彈琴,城門大開,幾個扮成平民的士兵正在清掃街道,司馬懿率軍二十萬兵臨城下,聽見琴聲悠閒,目睹此情此景後,立馬下令撤軍。這裡有三點不符合邏輯:

1、既然能聽見琴聲,說明距離很近,為何不派神箭手射殺諸葛亮?

2、不就是怕埋伏嘛,為何不派個小分隊進去偵查一下?

3、就這麼大個城,司馬懿二十萬人圍而不打,斷其糧草和水源不行嗎?

至於“草船借箭”、“借東風”就更是假的不能再假,三國曆史上雖然存在“火燒博望坡”,但是和諸葛亮半毛錢關係沒有,根據《三國志》

記載,“火燒博望坡”的是劉備。

結尾

你的關注是我更新的動力,如果喜歡,請點個贊,對於文章中可能出現的錯誤,如果發現,還請不吝賜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